一种铜铝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7796发布日期:2022-04-09 11:1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铝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铝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光伏组件安装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光伏电缆。常规的光伏电缆使用的铜导体,而在光伏组件并网时,为了节省成本,光伏组件通常使用的铝导体。由于铜、铝两种导体无法直接接触,因此现有的连接方式是在铝线缆和铜线缆的端头各设计一个对应的转接头,然后通过这两个转接头的接插,从而实现铝线缆和铜线缆的连接。但这种方式不仅现场安装麻烦,成本较高,而且接插点较多,长时间使用后铝线缆和铜线缆松脱的几率也越大,可靠度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铝导线在光伏组件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铝线缆连接器,可直接实现铝线缆和铜线缆的连接,方便现场安装,降低安装成本。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铜铝线缆连接器,包括一个由铜铝复合材料冲压而成的双端子结构,所述双端子结构的一端为用于与铜线缆连接的铜端子,所述双端子结构的另一端为用于与铝线缆连接的铝端子,所述铜端子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铜线缆内部铜缆芯的第一套筒,所述铝端子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铝线缆内部铝缆芯的第二套筒。
6.进一步的,所述双端子结构呈空心管状;所述铜线缆的铜缆芯直接与所述铜端子一侧的管孔接插,或通过股簧与所述铜端子一侧的管孔接插;同样的,所述铝线缆的铝缆芯直接与所述铝端子一侧的管孔接插,或通过股簧与所述铝端子一侧的管孔接插。
7.进一步的,所述铜端子和所述铝端子在所述双端子结构中的长度相等。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略小于所述铜线缆内部铜缆芯的直径,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铜缆芯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径略小于所述铝线缆内部铝缆芯的直径,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铝缆芯为过盈配合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为半包围式筒状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为半包围式锥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套筒的大径端和所述第二套筒的大径端分别与所述铜端子的端面和所述铝端子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小径端内径略小于所述铜线缆内部铜缆芯的直径,所述第二套筒的小径端内径略小于所述铝线缆内部铝缆芯的直径。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抓板,从而便于线缆连接时手指握住。
12.进一步的,所述抓板的外侧面设置防滑凸条,从而增大抓握时的摩擦力。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采用铜铝复合材料,并将该种铜铝复合材料冲压成双端子结
构,一端为铜材质,另一端为材质,从而实现与铜导线和铝导线的双向连接。
15.2、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铜铝线缆连接器,可以实现铜铝线缆的快速连接,十分便于工人的现场安装,大大加快了安装速度,同时降低了安装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铝导线在光伏组件领域的应用限制。
16.3、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铜铝线缆连接器,由于采用铜铝复合材料冲压而成,相比于现有的连接方式,可以减少接插点,而且采用了卡扣式的套筒来固定缆芯,因此大大降低了端子与线缆松脱的几率,提高了连接的可靠度以及使用寿命。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铜铝线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铜铝线缆连接器分别与铜铝线缆连接时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说明:1、铜端子;2、铝端子;3、第一套筒;4、第二套筒;5、抓板;6、防滑凸条;7、铜线缆;8、铜缆芯;9、铝线缆;10、铝缆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此处所作说明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3.参见图1-2所示,一种铜铝线缆连接器,包括一个由铜铝复合材料冲压而成的双端子结构,所述双端子结构的一端为用于与铜线缆7连接的铜端子1,所述双端子结构的另一端为用于与铝线缆9连接的铝端子2,所述铜端子1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铜线缆7内部铜缆芯8的第一套筒3,所述铝端子2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铝线缆9内部铝缆芯10的第二套筒4。
24.进一步的,所述双端子结构呈空心管状;所述铜线缆7的铜缆芯8直接与所述铜端子1一侧的管孔接插,或通过股簧与所述铜端子1一侧的管孔接插;同样的,所述铝线缆9的铝缆芯10直接与所述铝端子2一侧的管孔接插,或通过股簧与所述铝端子2一侧的管孔接插。
25.进一步的,所述铜端子1和所述铝端子2在所述双端子结构中的长度相等。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3的内径略小于所述铜线缆7内部铜缆芯8的直径,所述第一套筒3与所述铜缆芯8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套筒4的内径略小于所述铝线缆9内部铝缆芯10的直径,所述第二套筒4与所述铝缆芯10为过盈配合连接。
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3和所述第二套筒4均为半包围式筒状结构。
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3和所述第二套筒4均为半包围式锥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套筒3的大径端和所述第二套筒4的大径端分别与所述铜端子1的端面和所述铝端子2的端
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3的小径端内径略小于所述铜线缆7内部铜缆芯8的直径,所述第二套筒4的小径端内径略小于所述铝线缆9内部铝缆芯10的直径。
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3和所述第二套筒4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抓板5,从而便于线缆连接时手指握住。
30.进一步的,所述抓板5的外侧面设置防滑凸条6,从而增大抓握时的摩擦力。
31.进一步的,所述的铜铝复合材料应用固态和液态铜铝结合,在没有空气和其他化学成分的情况下高温压延而成,再经过后期大轧制力的轧机轧制从而保证了铜铝高强度结合,为用户后期加工和使用提供了代替纯铜材料的一个全新产品。
32.目前这种铜铝复合材料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本发明首次将这种铜铝复合材料应用到光伏领域,其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33.1、轻量化设计:成本低、重量轻;同等厚度,同等面积,其价格不到纯铜的一半;比重是纯铜的2/5~1/2。
34.2、生产工艺专业:采用铜铝连续铸造冷轧轧制复合技术及工艺,根据金属原子级复合。
35.3、优良的导电性能:导电率是纯铜的90%以上,是代替纯铜的较优选择;可根据用户需要剪裁成不同规格的铜铝复合型材,并具有界面结合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电装置、母线槽等电工领域。
36.4、优良的导热性能:铜铝复合材料型材,经冷轧加工成不同厚度的型材,由于是无氧冶金复合,无传热接触祖热,具有铜、铝金属良好的导热性能,可在铜、铝金属适用范围内承受高温条件。
37.5、优良的加工性能:其弯曲性能比同等规格的铜导体好,易于加工,由于界面结合强度高,剪切、冲孔、弯曲时铜、铝不分层,能经受较大范围热胀冷缩时产生应力。
38.6、界面不会产生电化腐蚀: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无氧、无污染、完全洁净,因此界面不会产生电化腐蚀。
3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40.当需要连接铜线缆7和铝线缆9时,工作人员取出一个本实用新型的铜铝线缆连接器。先一手握住第一套筒3上的抓板5,另一手握住铜线缆7,并将铜线缆7的铜缆芯8嵌入第一套筒3中,接着向内推动铜线缆7直至铜缆芯8插入铜端子1端面的管孔中,此时铜缆芯8被第一套筒3固定卡紧,从而确保铜缆芯8与铜端子1的连接牢固度。同样的,然后一手握住第二套筒4上的抓板5,另一手握住铝线缆9,并将铝线缆9的铝缆芯10嵌入第二套筒4中,接着向内推动铝线缆9直至铝缆芯10插入铝端子2端面的管孔中,此时铝缆芯10被第二套筒4固定卡紧,从而确保铝缆芯10与铝端子2的连接牢固度。
41.铜线缆7的铜缆芯8和铝线缆9的铝缆芯10可以直接通过过盈配合分别压接在铜端子1和铝端子2上,也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焊接进一步确保缆芯和端子的连接牢固度。
42.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铜铝线缆连接器,可以实现铜铝线缆的快速连接,便于工人在现场安装,大大加快了安装速度,同时降低了安装成本,也使得铝导线能够更广泛的应用于光伏组件领域。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