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温结构的铅蓄电池塑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0126发布日期:2022-04-30 20:4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温结构的铅蓄电池塑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温结构的铅蓄电池塑壳。


背景技术:

2.铅蓄电池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近些年,电动车凭其较好的代步性能、较低的存放场地要求和出色的价格优势在我国迅猛发展,得益于此,铅蓄电池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铅蓄电池包括:单体电池、蓄电池槽体和蓄电池盖体;铅蓄电池槽体和盖体常采用塑壳,铅蓄电池槽体和盖体之间是通过环氧树脂密封胶连接并密封。
4.12v的铅蓄电池由6个单体电池串联组成,以极板宽度方向(即极群压缩面),蓄电池槽体的单格布局一般有3
×
2和1
×
6两种结构方式。其中,3
×
2的结构方式中各单格的散热面积以及极群受力一样,而1
×
6的结构方式常出现边单格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电池失效,其与1
×
6结构的单格散热及极群受力不一致有直接关系。
5.铅蓄电池加酸后,稀硫酸与极板物质即发生激烈的酸碱中和与硫酸盐化反应,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1
×
6的结构方式的边单格和中单格的温度差异明显,加酸后静置1小时左右各单格温度基本趋于一致。在通电化成期间,各单格仍在持续放热,边单格与中单格的热交换面不同,边单格与中单格温度又会形成较大温差。
[0006]1×
6的结构方式边单格与中单格之间的温差产生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加酸后给电前的静置阶段生极板物质盐化程度不同;二是化成期间温度不同造成化成效率及失水量的不同。1
×
6的结构方式会产生活性物质转化率及物相差异,从而影响铅蓄电池性能。1
×
6的结构方式在极群受力方面固有缺陷,边单格一般在装配完半成品时就会有鼓胀1~2mm,故铅蓄电池安装完成后便存在6个单格的极群压力的不同,从而影响铅蓄电池的含酸量、极群饱和度等问题。随着充放电循环进行,边单格与中单格之间的温差产生的问题会更明显,严重缩短了铅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7]
公开号为cn 208422998 u的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的隔热保温壳体,其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前后两端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号隔热保温材料层与下固定斜边,所述主体外壳的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二号隔热保温材料层与把手,所述主体外壳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板,所述固定盖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usb接口与三号隔热保温材料层,所述usb接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塞,所述主体外壳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固定底座,所述减震固定底座的四周外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减震固定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该实用新型解决了蓄电池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耗电速度快,颠簸碰撞易损坏内部构件的问题。
[0008]
公开号为cn 212461939 u的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外壳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外侧设有外壳,蓄电池与外壳之间设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石棉制成,保温层的内部设有电加热丝,所述外壳的一侧处安装有温度控制器,外壳和保温层之
间处开设有接线孔,所述外壳的顶端处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且盖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外壳。该实用新型中蓄电池加热保温装置中,利用温度控制器控制电加热丝进行加热,保温层对蓄电池进行保温。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温结构的铅蓄电池塑壳,降低铅蓄电池槽体的单格布局为1
×
6的结构方式中边单格与中单格之间的温差,从而提升铅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0]
一种具有保温结构的铅蓄电池塑壳,包括相互盖合的槽体和盖体,槽体的内腔被分隔板分隔成六个单格,且六个单格按1
×
6排列,所述槽体沿各单格排列方向的两外侧壁分别设有顶面开口的槽体保温槽;所述槽体保温槽内与槽体共用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竖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盖体与槽体保温槽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底面开口的盖体密封槽。
[0011]
所述铅蓄电池塑壳的槽体和盖体相互盖合,其中盖体密封槽覆于槽体保温槽上方形成密封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蓄电池槽体中边单格的外侧,降低边单格的散热速度,从而降低边单格与中单格之间的温差。
[0012]
分别设于槽体两外侧壁的槽体保温槽的尺寸和外形均相同,所述加强筋对称分布于两侧的槽体保温槽内。设于两侧的槽体保温槽内的加强筋对称分布使得铅蓄电池两端的抗压性能更均衡,减小因铅蓄电池内部压力而导致的槽体变形量。
[0013]
所述加强筋在槽体保温槽内均匀分布有2~4根,所述加强筋沿垂直于各单格排列方向各单格排列方向的厚度为2~5mm。由于槽体保温槽采用空气密封保温,故防止槽体变形的加强筋的总体积不能过大,以减小其对保温效果的影响。
[0014]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采用连接式加强筋,所述连接式加强筋横跨槽体保温槽与槽体保温槽的两侧连接。所述连接式加强筋可有效地提升边单格外壁的抗变形能力。
[001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式加强筋的横截面采用矩形、凸台形或梯形。减少连接式加强筋的总体积降低热量沿连接式加强筋的传导。
[0016]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采用不连接式加强筋,所述不连接式加强筋的厚度小于槽体保温槽的开口宽度。所述不连接式加强筋仅固定于槽体保温槽内与槽体共用的侧壁亦可有效地提升边单格外墙的抗变形能力。
[0017]
所述槽体保温槽沿垂直于各单格排列方向的宽度为1~5mm。槽体保温槽的宽度限定不仅可以保证降低边单格的散热速度的效果,还对铅蓄电池的外尺寸影响较小。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8]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铅蓄电池槽体单格布局为1
×
6结构方式的边单格的散热快,而导致的边单格与中单格温度不一致问题,从而改善铅蓄电池性能。
[0019]
2.结构简单,可针对不同尺寸的铅蓄电池槽体单格布局为1
×
6结构方式的铅蓄电池进行保温层的布置,同时对铅蓄电池的外尺寸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保温结构的铅蓄电池塑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图1中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中矩形的连接式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图3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中凸台形的连接式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图5所示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中不连接式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是图7所示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保温结构的铅蓄电池塑壳,包括相互盖合的槽体1和盖体2。槽体1的内腔被分隔板3分隔成六个单格4,且六个单格4按1
×
6排列。槽体1沿各单格4排列方向的两外侧壁分别设有顶面开口的槽体保温槽5。
[0029]
分别设于槽体1两外侧壁的槽体保温槽5的尺寸和外形均相同,槽体保温槽5沿垂直于各单格4排列方向的宽度为4mm。槽体保温槽5的宽度尺寸限定不仅可以保证降低边单格的散热速度的效果,还对铅蓄电池的外尺寸影响较小。
[0030]
槽体保温槽5内与槽体1共用的侧壁上间隔设有两条竖向设置的加强筋6。加强筋6对称分布于两侧的槽体保温槽5内,设于两侧的槽体保温槽5内的加强筋6对称分布使得铅蓄电池两端的抗压性能更均衡,减小因铅蓄电池内部压力而导致的槽体变形量。
[0031]
加强筋6在槽体保温槽5内均匀分布,加强筋6沿垂直于各单格4排列方向的厚度为2~5mm。由于槽体保温槽5采用空气密封保温,故防止槽体1变形的加强筋6的总体积不能过大,以减小其对保温效果的影响。
[0032]
如图3~图8所示,加强筋6采用矩形连接式加强筋61、凸台形连接式加强筋62或不连接式加强筋63。
[0033]
矩形连接式加强筋61和凸台形连接式加强筋62横跨槽体保温槽5,且两端分别为与与槽体保温槽5的两侧固定。
[0034]
矩形连接式加强筋61和凸台形连接式加强筋62的横截面分别为矩形和凸台形,矩形连接式加强筋61和凸台形连接式加强筋62的厚度不大于2.5mm。减少矩形连接式加强筋61和凸台形连接式加强筋62的总体积可降低热量沿加强筋的传导。
[0035]
不连接式加强筋63的厚度小于槽体保温槽5的开口宽度。矩形连接式加强筋61、凸台形连接式加强筋62或不连接式加强筋63均可有效地提升边单格外墙的抗变形能力。
[0036]
盖体2与槽体保温槽5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底面开口的盖体密封槽。
[0037]
铅蓄电池塑壳的槽体1和盖体2可相互盖合,密封胶涂覆在盖体2上,然后将安装极群后的槽体1倒扣在盖体2内,经过加热固化,盖体密封槽覆于槽体保温槽5上方形成密封的保温层,保温层位于蓄电池的槽体1边单格的外侧,降低边单格的散热速度,从而降低边单格与中单格之间的温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