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封装极耳校正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3205发布日期:2022-04-09 09:5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电池封装极耳校正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包电池封装极耳校正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所谓软包电池,是相比圆柱和方形这两种硬壳电池的一种叫法,其内部组成(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与方形、圆柱锂电池的区别不大,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软包电池采用铝塑复合膜作为外壳,方形和圆柱电池则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外壳,软包电池具有安全性好、质量轻、能量密度高、电化学性能良好、寿命长的优点;
3.软包电池在生产出来后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电池极耳封装出现偏向,导致两个极耳内扒或外拔,现有的使极耳归正的方法不统一,而且进行人工归正很容易导致软包电池报废,降低了软包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封装极耳校正定位装置,通过下驱动气缸带动归正件上行,将软包电池通过电池夹持组件固定后在归正件与压板之间进行极耳的校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包电池封装极耳校正定位装置,包括机体,顶板,所述机体的顶部与顶板之间焊接有四组立柱,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上驱动气缸,所述上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板滑动连接于四组立柱的外壁,所述第二驱动板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上归正座;
6.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机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座相连,所述旋转座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软包电池放置板,所述软包电池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池夹持组件,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有下驱动气缸,所述下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于机体的顶部且下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板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下归正座;
7.所述上归正座的底部通过缓冲组件安装有压板,所述下归正座的顶部安装有归正件,所述归正件包括凸起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下归正座的顶部,所述安装部的中心部位一体成型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为三角结构。
8.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限位杆、空腔、挡板、挡边和弹簧,所述上归正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压板的顶部焊接有限位杆,所述空腔的内壁一体成型有挡边,所述限位杆贯穿于空腔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挡边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限位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板的顶部和挡板的底部相互接触。
9.优选的,所述电池夹持组件包括夹板、第一转动座、拉簧、连接臂、拨杆、第二转动座和固定杆,所述第二转动座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转动座可拆卸式安装于软包电池
放置板的顶部,两组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顶部焊接有拨杆,所述夹板的顶部焊接有两组第一转动座,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两组第一转动座之间,所述连接臂和第二转动座的侧壁焊接有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之间安装有拉簧。
10.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侧壁一体成型有安装脚,所述安装脚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安装脚、通孔和螺钉固定连接于软包电池放置板的顶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板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于机体的表面并延伸至机体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电池夹持组件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电池夹持组件设置于工作台的四角,且四组电池夹持组件沿顺时针方向分布。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电池夹持组件在夹板与软包电池放置板之间对软包电池进行固定,并通过上驱动气缸和下驱动气缸带动上归正座和下归正座移动,下归正座上移时会带动归正件同步移动,归正件会通过凸起部将软包电池偏向的极耳分开,并且上归正座会带动压板下移对软包电池进行限位,同时缓冲组件能够对软包电池进行保护,本装置使极耳归正的方法得到统一,而且无需人工进行归正,能够提高了软包电池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体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夹持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归正座与下归正座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机体;2、第一驱动板;3、下归正座;4、立柱;5、顶板;6、上驱动气缸;7、第二驱动板;8、连接杆;9、旋转座;10、软包电池放置板; 11、工作台;12、夹板;13、第一转动座;14、拉簧;15、连接臂;16、拨杆;17、第二转动座;18、固定杆;19、安装脚;20、压板;21、上归正座; 22、归正件;2201、凸起部;2202、安装部;23、限位杆;24、空腔;25、挡板;26、挡边;2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软包电池封装极耳校正定位装置,包括机体1,顶板5和第二连接座;
23.机体1的顶部与顶板5之间焊接有四组立柱4,顶板5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上驱动气缸6,上驱动气缸6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驱动板7,第二驱动板7滑动连接于四组立柱4的外壁,第二驱动板7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上归正座21;
24.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机体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座9,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
座9相连,旋转座9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工作台11,工作台11的顶部安装有软包电池放置板10,软包电池放置板10的顶部设置有电池夹持组件,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下驱动气缸,下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于机体1的顶部且下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驱动板2,第一驱动板2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下归正座3;
25.上归正座21的底部通过缓冲组件安装有压板20,下归正座3的顶部安装有归正件22,归正件22包括凸起部2201和安装部2202,安装部220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下归正座3的顶部,安装部2202的中心部位一体成型有凸起部2201,凸起部2201设置为三角结构,下驱动气缸会通过第一驱动板2带动下归正座3移动,下归正座3会带动归正件22同步移动,归正件22移动时会通过三角结构的凸起部2201将软包电池内扒的极耳分开,从而实现极耳的归正;
26.缓冲组件包括限位杆23、空腔24、挡板25、挡边26和弹簧27,上归正座2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4,压板20的顶部焊接有限位杆23,空腔24的内壁一体成型有挡边26,限位杆23贯穿于空腔24的内部,限位杆23的顶部安装有挡板25,挡板25的底部与挡边26的顶部相互接触,限位杆23的外壁套接有弹簧27,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压板20的顶部和挡板25的底部相互接触,上归正座21带动压板20下移时,压板20首先与软包电池接触,随着上归正座21的继续下移,会使压板带动限位杆23在空腔24内部移动,并使弹簧27 被压缩,从而起到对压板20的缓冲作用;
27.电池夹持组件包括夹板12、第一转动座13、拉簧14、连接臂15、拨杆 16、第二转动座17和固定杆18,第二转动座17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转动座17可拆卸式安装于软包电池放置板10的顶部,两组第二转动座17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臂15,连接臂15的顶部焊接有拨杆16,夹板12的顶部焊接有两组第一转动座13,连接臂1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两组第一转动座13之间,连接臂15和第二转动座17的侧壁焊接有固定杆18,两组固定杆18之间安装有拉簧14,夹板12贴合于软包电池放置板10顶部时,拉簧14处于伸长状态,当拨动拨杆16通过连接臂15将夹板12升起时,拉簧14仍处于伸长状态,此时将软包电池放在夹板12与软包电池放置板10之间,然后放下拨杆16,通过拉簧14的弹力对软包电池进行固定;
28.两组第二连接座的侧壁一体成型有安装脚19,安装脚19的表面开设有通孔,第二连接座通过安装脚19、通孔和螺钉固定连接于软包电池放置板10的顶部,通过安装脚19实现了第二转动座17的可拆卸式安装,便于电池夹持组件的组装;
29.第一驱动板2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贯穿于机体1的表面并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连接杆8能够对第一驱动板2的移动进行限位,以确保第一驱动板2的移动不发生偏转,从而保证归正件22的精准对位;
30.电池夹持组件设置有四组,四组电池夹持组件设置于工作台11的四角,且四组电池夹持组件沿顺时针方向分布,通过四组电池夹持组件的设置,电机在通过旋转座9带动工作台11旋转时会带动四组电池夹持组件同步旋转,从而实现软包电池周期性的上料和下料。
31.使用时,拨动拨杆16,使得拨杆16通过连接臂15将夹板12抬起,然后将软包电池放在软包电池放置板10的表面,然后放下拨杆16,拉簧14会带动连接臂15复位并通过夹板12将软包电池夹持在软包电池放置板10的顶部,然后打开电机的开关,电机通过旋转座9带动工作台11转动,将软包电池送入上归正座21与下归正座3之间;
32.打开上驱动气缸6和下驱动气缸的开关,上驱动气缸6会带动第二驱动板7在立柱4的外壁移动,并且第二驱动板7会带动上归正座21同步移动,同时下驱动气缸会带动第一驱动板2升起,第一驱动板2会带动下归正座3 同步移动,随着下归正座3的移动,下归正座3会带动归正件22移动至软包电池的极耳处,归正件22会通过凸起部2201将内扒的极耳分开,此时上归正座21会带动压板20下移对软包电池进行限位保护。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