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6603发布日期:2022-04-22 11:0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电力变压器中,油浸式变压器以其密封绝缘性能好,运行稳定性高的特点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当前的油浸式变压器仅具备一个主邮箱,并依靠主油箱实现绝缘、密封及降温的目的,这种结构虽然可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却造成了当前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的变压器油散热性能较为低下,同时另造成了变压器内部的变压器油的油质监控、更换难度较大,从而严重影响了油浸式变压器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灵活性,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油浸式变压器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3.在中国专利cn214254050u中公开的一种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该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通过第二散热片实现为副油箱进行散热处理,通过散热风扇实现对第一散热片和蛇形铜管进行抽风散热处理,以达到较好的降温处理,但是,该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
4.1、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蛇形铜管来将油液进行循环,容易导致油液的传输效率较低,从而降低油液的冷却效果,进而影响装置整体的降温效果;
5.2、且该装置在使用时仅通过第二散热片不能使副油箱内部的油液进行均匀散热,并且副油箱直接与变压器本体进行接触,会导致变压器本体的热能会直接传输到副油箱内部,进而影响副油箱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底部设置有油底壳,所述油底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变压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副油箱,所述副油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块;
8.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泵、分油管、导油管、支撑架、电机和蜗杆,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油管,所述分油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油管,所述油底壳靠近导油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
9.优选的,所述蜗杆靠近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套,所述传动套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转动杆靠近传动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套,所述从动套与传动带活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电机转动时可以带动蜗杆和转动杆进行转动。
11.优选的,所述循环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循环泵对称设置由于油底壳的内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油液的循环效率。
13.优选的,所述导油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油管均匀分布于油底壳,多个所述导油管均与副油箱的内部相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油液的循环效率,同时又可以配合蜗杆对油液进行初步冷却。
15.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靠近蜗杆的一侧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蜗杆通过轴承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蜗杆的转动效果,同时又可以配合导油管对油液进行初步冷却。
17.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转动杆均匀分布于副油箱,所述副油箱靠近转动杆的一侧均设置有密封轴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副油箱内部的搅拌效果,同时密封轴承可以避免油液漏出。
19.优选的,所述副油箱靠近变压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材质为丁基橡胶,所述副油箱远离橡胶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橡胶块,既可以增加副油箱和变压器的间距,阻隔热传递,同时又可以减少震动传递,并且丁基橡胶材质又可以具有一定的耐热效果。
21.优选的,所述副油箱靠近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与变压器内部相连通,所述副油箱靠近回油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远离副油箱的一侧与变压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的材质为丁基橡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丁基橡胶材质的橡胶套,可以对回油管与变压器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油液的泄露,同时丁基橡胶材质又可以具有一定的耐热效果。
2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4.1、该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通过设置循环机构,油底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循环机构,使用时,通过启动循环泵和电机,让油底壳内部的冷却油通过循环泵进入分油管,再通过分油管均匀分布于多个导油管,从而通过导油管进入副油箱进行冷却,并且经过导油管时,蜗杆会通过转动对导油管内部的冷却油进行降温,从而进一步增加冷却效果,进而达到了通过两个循环泵可以有效增加油液的循环效率的目的,从而促进油液的降温速度,避免影响装置整体的降温效果;
25.2、该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通过设置转动杆和搅拌块,副油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块,电机转动时会通过传动套和传动带带动从动套进行转动,从而让转动杆进行旋转,进而让搅拌块对副油箱内部的油液进行搅拌,使内部的油液进行均匀冷却,冷却后的油液通过回油管进入变压器内部,并且设置的橡胶块,既可以增加副油箱和变压器的间距,阻隔热传递,同时又可以减少震动传递,进而达到了可以使副油箱内部的油液进行均匀散热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增加油液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副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块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变压器,2-油底壳,3-循环机构,301-循环泵,302-分油管,303-导油管,304-支撑架,305-电机,306-蜗杆,307-传动套,308-传动带,4-副油箱,401-橡胶块,402-散热板,403-回油管,404-橡胶套,5-转动杆,501-搅拌块,502-从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34.如图1-6所示,一种带副油箱的全密闭变压器,它包括变压器1,变压器1的底部设置有油底壳2,油底壳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循环机构3,变压器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副油箱4,副油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块501;
35.如图3所示,循环机构3包括循环泵301、分油管302、导油管303、支撑架304、电机305和蜗杆306,循环泵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油管302,分油管3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油管303,油底壳2靠近导油管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04,支撑架3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05,电机3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306。
3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蜗杆306靠近电机3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套307,传动套30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带308,转动杆5靠近传动套3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套502,从动套502与传动带308活动连接,设置传动套307、传动带308和从动套502,使电机转动时会通过传动套307和传动带308带动从动套502进行转动,从而让转动杆5进行旋转,进而让搅拌块501对副油箱4内部的油液进行搅拌,从而使其内部的油液可以进行均匀冷却。
3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循环泵3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循环泵301对称设置由于油底壳2的内部,设置两个循环泵301,可以增加油液的循环效率。
3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油管3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油管303均匀分布于油底壳2,多个导油管303均与副油箱4的内部相连通,设置多个导油管303,可以与蜗杆306配合对经过的油液进行降温冷却。
3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架304靠近蜗杆306的一侧均设置有轴承,蜗杆306通过轴承与支撑架304转动连接,设置轴承,可以减少蜗杆306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减少电机305的能源损耗。
4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转动杆5的数量为五个,五个转动杆5均匀分布于副油箱4,副油箱4靠近转动杆5的一侧均设置有密封轴承,设置密封轴承,既可以减少转动杆5转动时的摩擦力,同时又可以对转动杆5的一侧进行密封,避免油液的泄露。
4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副油箱4靠近变压器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401,橡胶块401的材质为丁基橡胶,副油箱4远离橡胶块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402,设置橡胶块401,既可以增加副油箱4和变压器1的间距,阻隔热传递,同时又可以减少
震动传递,并且丁基橡胶材质又可以具有一定的耐热效果。
4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副油箱4靠近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油管403,回油管403与变压器1内部相连通,副油箱4靠近回油管4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套404,橡胶套404远离副油箱4的一侧与变压器1固定连接,橡胶套404的材质为丁基橡胶,设置丁基橡胶材质的橡胶套404,可以对回油管403与变压器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油液的泄露,同时丁基橡胶材质又可以具有一定的耐热效果。
4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44.s1、使用时,通过启动循环泵301和电机305,让油底壳2内部的冷却油通过循环泵301进入分油管302;
45.s2、通过分油管302均匀分布于多个导油管303,从而通过导油管303进入副油箱4进行冷却;
46.s3、通过蜗杆306对导油管303内部的冷却油进行降温,从而进一步增加冷却效果;
47.s4、通过搅拌块501对副油箱4内部的油液进行搅拌,使内部的油液进行均匀冷却;
48.s5、通过回油管403将冷却后的油液导入变压器1内部。
49.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循环机构3,油底壳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循环机构3,使用时,通过启动循环泵301和电机305,让油底壳2内部的冷却油通过循环泵301进入分油管302,再通过分油管302均匀分布于多个导油管303,从而通过导油管303进入副油箱4进行冷却,并且经过导油管303时,蜗杆306会通过转动对导油管303内部的冷却油进行降温,从而进一步增加冷却效果,进而达到了通过两个循环泵301可以有效增加油液的循环效率的目的,从而促进油液的降温速度,避免影响装置整体的降温效果,通过设置转动杆5和搅拌块501,副油箱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块501,电机转动时会通过传动套307和传动带308带动从动套502进行转动,从而让转动杆5进行旋转,进而让搅拌块501对副油箱4内部的油液进行搅拌,使内部的油液进行均匀冷却,冷却后的油液通过回油管403进入变压器1内部,并且设置的橡胶块401,既可以增加副油箱4和变压器1的间距,阻隔热传递,同时又可以减少震动传递,进而达到了可以使副油箱内部的油液进行均匀散热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增加油液的降温效果。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