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5155发布日期:2022-04-22 13: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体(1),所述隔离体(1)为凹形四边形体;多根内导体(2),所述内导体(2)均匀分布在所述内导体(2)的四周;第一绝缘层(3),所述第一绝缘层(3)包覆在所述内导体(2)的外表面形成导线(21);所述导线(21)两两结合形成导线对(22);第一屏蔽层(4),所述第一屏蔽层(4)绕包在所述导线对(22)外;导流体(5),所述导流体(5)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层(4)与所述导线对(22)的缝隙中;所述第一屏蔽层(4)及其内部的导流体(5)、导线对(22)结合成为信号线(41);多根所述信号线(41)与所述隔离体(1)相互结合形成线缆内芯(6);所述隔离体(1)内部设有用于流动冷却液的中空结构(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内芯(6)的外表面包覆有绕包层(7),所述绕包层(7)用于保证所述线缆内芯的结构稳定,所述绕包层(7)材料为隔热聚酯薄膜带,所述绕包层(7)360
°
重叠绕包在所述线缆内芯(6)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层(7)外包覆有第二屏蔽层(8),所述第二屏蔽层(8)材料为金属铝箔,所述第二屏蔽层(8)360
°
重叠包覆在所述绕包层(7)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层(8)外包覆有第三屏蔽层(9),所述第三屏蔽层(9)使用镀锡铜编织网360
°
包覆于所述第二屏蔽层(8)的外侧,所述第三屏蔽层(9)的密度大于8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屏蔽层(9)外表面设有外护层(10),所述外护层(10)采用陶瓷化聚烯烃材料,所述外护层(10)挤包于所述第二屏蔽层(8)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屏蔽层(9)与所述外护层(10)之间夹有阻水粉(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2)的数量为8根;所述导流体(5)的数量为4根;所述导线对(22)的数量为4根;所述信号线(41)的数量为4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1)材料为聚全氟乙丙烯,所述内导体(2)材料为镀银铜导体,所述银纯度为99.999%;所述第一绝缘层(3)的材料为聚全氟乙丙烯,所述第一绝缘层(3)还使用高压氮气进行发泡处理以降低绝缘层的介电常数,所述第一绝缘层(3)的发泡度不低于50%,所述导流体(5)的材料为单根镀锡铜导体,所述第一屏蔽层(4)材料为铝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3)外表面挤包有第二绝缘层(31),所述第二绝缘层(31)材料为实心聚全氟乙丙烯,所述第二绝缘层(31)用于避免潮气入侵发泡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层(3)与所述内导体(2)之间挤包有一层厚度为0.05mm的内皮层(12),所述内皮层(12)材料为实芯聚全氟乙丙烯,所述内皮层(12)用于增加内导体(2)与所述第一绝缘层(3)之间的附着力,增加所述导线(21)结构的回波损耗值。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线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5G数据中心耐环境的高频通信电缆,包括多根内导体、导体表面依次包有内皮层、发泡绝缘层、实芯绝缘层,内导体和绝缘层共同组成导线,导线、导流体和金属箔屏蔽层共同形成导线对,导线对与隔离体通过薄膜带绕包成一整体,导线之间相互平行且不扭曲绞合,线缆表面还依次包有金属箔屏蔽层、金属网屏蔽层和外护层,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对高频信号传输性能好、抗干扰性能强、耐高温、耐低温、阻水性能强,满足5G数据中心对线缆的高要求。数据中心对线缆的高要求。数据中心对线缆的高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廖孝彪 汤代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