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插式接线端子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5453发布日期:2022-04-14 21:3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直插式接线端子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现在市面上大部分互感器的接线端子采用的是螺钉紧固方式,这种紧固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出现螺钉压到线头的绝缘层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同时,互感器的铁质或铜质螺钉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出现氧化层,会造成电阻偏大,影响互感器的精确度,此外调试人员不小心触碰到螺钉时也存在一定的触电危险。
3.现在市面上还有采用直插式紧固方式的接线端子,采用这种紧固方式的接线端子不能判断线头插入的位置是到位,且需要借助一字刀等小工具持续顶住按下件来将线头和接线端子进行连接,存在接线不牢固的问题。
4.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直插式接线端子,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以改善上述问题。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包括自锁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按钮和联动杆,所述夹持机构包括v型簧片和导电片;
7.所述按钮与所述联动杆通过搭扣方式连接,所述v型簧片固定在所述导电片上,且所述v型簧片的簧脚自由穿过联动杆上的通孔;
8.所述自锁机构用于在所述按钮被按下时将所述按钮与所述v型簧片维持在按下位置,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在导线被插入时将所述导线的线头与所述导电片夹持在一起。
9.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围绕所述按钮的按钮柱设置的第一反力簧,所述第一反力簧的上端嵌入所述按钮的按钮帽中,所述第一反力簧的下端顶在所述导电片的限位块上端,所述第一反力簧用于使处于按下状态的按钮复位。
10.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第二反力簧,所述第二反力簧的上端与所述联动杆上设置的定位凸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反力簧的下端顶在与所述导电片配合的外壳上,所述第二反力簧用于在导线被插入时与所述v型簧片配合将所述导线的线头与所述导电片夹持在一起。
11.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联动杆上设置有受力端和搭接端,所述受力端位于所述联动杆上端并设置有所述通孔,所述搭接端位于所述联动杆下端并设置有公扣。
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按钮的按钮柱下端设置有母扣,所述母扣用于在所述按钮被按下时与所述公扣搭扣固定。
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
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限位块下方设置有限位柱。
14.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所述v型簧片。
15.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限位块下端固定有所述v型簧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柱配合用于防止所述v型簧片转动。
16.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直插式接线端子的导线插入口的个数为2。
17.第二方面,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系统,包括外壳和多个上述直插式接线端子,多个所述直插式接线端子通过螺丝安装在所述外壳中。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及系统,该直插式接线端子包括自锁机构和夹持机构,该自锁机构包括按钮和联动杆,该夹持机构包括v型簧片和导电片;按钮与联动杆通过搭扣方式连接,v型簧片固定在所述导电片上,且v型簧片的簧脚自由穿过联动杆上的通孔;自锁机构用于在按钮被按下时将按钮与v型簧片维持在按下位置,夹持机构用于在导线被插入时将导线的线头与导电片夹持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直插式接线端子通过自锁机构和夹持机构实现了自锁紧功能和夹持功能,在导线线头达到特定位置时接线端子会自动锁紧线头,确保线头与接线端子的稳定连接,避免导线与互感器发生接触不良、容易松动脱落等技术问题。
19.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插式接线端子的内部结构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插式接线端子系统的结构框图。
27.图标:1-按钮;101-按钮帽;102-按钮柱;103-母扣;2-联动杆;201-受力端;202-搭接端;203-凸块;204-公扣;31-第一反力簧;32-第二反力簧;4-v型簧片;5-导电片;501-限位柱;50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现在市面上大部分互感器的接线端子采用的是螺钉紧固方式,这种紧固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出现螺钉压到线头的绝缘层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同时,互感器的铁质或铜质螺钉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出现氧化层,会造成电阻偏大,影响互感器的精确度,此外调试人员不小心触碰到螺钉时也存在一定的触电危险。现在市面上还有采用直插式紧固方式的接线端子,采用这种紧固方式的接线端子不能判断线头插入的位置是到位,且需要借助一字刀等小工具持续顶住按下件来将线头和接线端子进行连接,存在接线不牢固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直插式接线端子,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以缓解上述问题。
30.为了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进行详细介绍。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参见图1所示的直插式接线端子的内部结构图,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直插式接线端子的导线插入口的3种状态示意图且每个直插式接线端子的导线插入口的个数为2,其中左侧的直插式接线端子的两个导线插入口的状态为初始状态,右侧的直插式接线端子的右二的导线插入口的状态为按压按钮时的接线状态,右一的导线插入口的状态为插入导线线头时的接线状态,该直插式接线端子包括自锁机构和夹持机构,自锁机构包括按钮1和联动杆2,该夹持机构包括v型簧片4和导电片5。
32.上述按钮1与联动杆2通过搭扣方式连接,上述v型簧片4固定在上述导电片5上,且该v型簧片4的簧脚自由穿过联动杆2上的通孔;
33.上述自锁机构用于在上述按钮1被按下时将该按钮与上述v型簧片4维持在按下位置,上述夹持机构用于在导线被插入时将该导线的线头与上述导电片5夹持在一起。
34.当导线插入口的状态为插入导线6线头时的接线状态时,导线6到达特定位置时将顶住联动杆2,联动杆2与按钮1脱扣,按钮1的反力簧伸张使按钮1复位,同时v型簧片4失去受力向外伸张,其簧脚通过联动杆2的通孔将导线6的线头与导电片5夹持在一起,达到自锁紧功能。当需要将导线6拔出来时,只需按压按钮1,v型簧片4受力收缩,便能轻松将导线6拔出来。
35.上述自锁结构还包括第一反力簧31和第二反力簧32,且两者优选为宝塔型弹簧。
36.可选地,按钮1与第一反力簧31配合以进行按下和复位操作,具体地,上述自锁机构还包括围绕上述按钮1的按钮柱设置的第一反力簧31,该第一反力簧31的上端嵌入按钮1的按钮帽中,该第一反力簧31的下端顶在上述导电片5的限位块上端,该第一反力簧31用于使处于按下状态的按钮1复位。
37.为了更充分了解按钮1的结构,我们在图2中展示了按钮1的具体结构布置,参见图2所示的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按钮1包括按钮帽101和按钮柱102,并且在按钮柱下端设置有母扣103,具体地,上述按钮1的按钮柱102下端设置有母扣103,该母扣103用于在按
钮被按下时与联动杆的公扣搭扣固定。同时,按钮帽102为镂空设计,可供第一反力簧31进出。
38.可选地,联动杆2上设置的定位凸块与第二反力簧32的上端连接,具体地,上述自锁机构还包括第二反力簧32,该第二反力簧32的上端与联动杆上设置的定位凸块固定连接,该第二反力簧32的下端顶在与导电片5配合的外壳上,该第二反力簧32用于在导线被插入时与v型簧片4配合将导线的线头与导电片5夹持在一起。
39.在初始状态下,联动杆2的受力端201在第二反力簧31的反力作用下使联动杆2的搭接端202始终靠在按钮柱102上。
40.为了更充分了解联动杆2的结构,我们在图3中展示了联动杆2的具体结构布置,参见图3所示的联动杆的结构示意图,该联动杆2整体运用杠杆原理,其中,联动杆2上设置有受力端201和搭接端202,该受力端201位于联动杆2上端并设置有通孔,该搭接端202位于联动杆2下端并设置有公扣204。该受力端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反力簧的定位凸块203,该受力端201设置的通孔供v型簧片4的簧脚通过,该v型簧片4不受联动杆2的影响。同时,在按钮1被按下时,按钮柱102顶住v型簧片4,使v型簧片4向内收缩,联动杆2的公扣204沿着按钮柱102搭扣在母扣103上。
41.为了更充分了解联导电片5的结构,我们在图4中展示了导电片5的具体结构布置,参见图4所示的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由图5可知,导电片5包括限位柱501和限位块502,当直插式接线端子工作时,v型簧片4设置的限位块502和限位柱501之间,且限位柱501设置在限位块502下方以防止v型簧片4因单侧受力不平衡而造成的转动。具体地,限位块502下端固定有v型簧片4,限位块502与限位柱501配合用于防止v型簧片转动。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该直插式接线端子包括自锁机构和夹持机构,该自锁机构包括按钮和联动杆,该夹持机构包括v型簧片和导电片;按钮与联动杆通过搭扣方式连接,v型簧片固定在所述导电片上,且v型簧片的簧脚自由穿过联动杆上的通孔;自锁机构用于在按钮被按下时将按钮与v型簧片维持在按下位置,夹持机构用于在导线被插入时将导线的线头与导电片夹持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直插式接线端子通过自锁机构和夹持机构实现了自锁紧功能和夹持功能,在导线线头达到特定位置时接线端子会自动锁紧线头,确保线头与接线端子的稳定连接,避免导线与互感器发生接触不良、容易松动脱落等技术问题。
43.对应于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系统,参见图5所示的直插式接线端子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直插式接线端子系统包括外壳601和多个上述直插式接线端子602(图5中以直插式接线端子的数量为2为例),多个直插式接线端子602通过螺丝安装在外壳601中。
4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