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集结构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3479发布日期:2022-05-17 11:5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集结构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的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集结构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池模组的采集结构一般通过多根线束和较大的连接器进行组装,这种采集结构不但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组装速度慢、人工成本高,而且线束内无法集成保险丝,降低了采集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集结构及电池模组,解决了现有的采集结构存在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组装速度慢、人工成本高及安全性低的问题。
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采集结构,包括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上依次设有汇流排、柔性电路板及采集连接器,所述汇流排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上且与所述汇流排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内集成有保险丝,所述采集连接器通过金手指连接器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6.作为一种采集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支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汇流排卡接在所述安装孔内。
7.作为一种采集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支架上设有热铆柱,所述柔性电路板热铆接在所述热铆柱上。
8.作为一种采集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金手指连接器和所述采集连接器均焊接且电连接在印制电路板上,所述金手指连接器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9.作为一种采集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采集连接器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与所述金手指连接器插接连接。
10.作为一种采集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与所述绝缘支架抵接的电路板本体和与所述电路板本体电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连接臂,所述电路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凸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一侧边上和所述第三板体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侧边上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汇流排通过铜箔电连接。
11.作为一种采集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边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侧边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所述第一连接臂。
12.作为一种采集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本体电连接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绝缘支架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臂贯穿的避让孔,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端部设有用于检测电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13.作为一种采集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汇流排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每个所述
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采集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绝缘支架1,绝缘支架1上依次设有汇流排2、柔性电路板3及采集连接器4,汇流排2可拆卸设置在绝缘支架1上,柔性电路板3可拆卸设置在绝缘支架1上且与汇流排2电连接,柔性电路板3内集成有保险丝301,采集连接器4通过金手指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
28.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3内设有多根导线302,每根导线302上均设有保险丝301,保险丝301提升了柔性电路板3的安全性。本实施例的金手指连接器和采集连接器4均焊接且电连接在印制电路板上,金手指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
29.本实施例的采集结构的柔性电路板3和金手指连接器分别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多根线束和连接器,便于安装,由于柔性电路板3的集成化程度较高,使得连接采集连接器4和柔性电路板3的金手指连接器的体积更小,减小了采集结构的安装空间,提高了采集结构的布置空间的使用率,集成在柔性电路板3内的保险丝301提升了采集结构的安全性。
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绝缘支架1上设有热铆柱11,柔性电路板3热铆接在热铆柱11上。具体地,首先加热热铆柱11使其发生变形甚至融化,接着将柔性电路板3铆接在热铆柱11上,使得柔性电路板3固定在绝缘支架1上。
31.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3背离采集连接器4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补强板(图中未示出),补强板与金手指连接器插接连接,增设的补强板解决了柔性电路板3的柔韧度高的问题,提高了柔性电路板3的结构强度,实现了柔性电路板3通过金手指连接器与采集连接器4电连接,方便了采集结构的整体组装。
32.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3包括与绝缘支架1抵接的电路板本体31和与电路板本体31电连接的五个第一连接臂32,如图2所示,电路板本体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体311、第二板体312及第三板体313,第二板体312凸设于第一板体311和第三板体313,第一板体311远离第二板体312的第一侧边上和第三板体313远离第二板体312的第二侧边上均设有第一连接臂32,第一连接臂32与汇流排2通过铜箔电连接,使得柔性电路板3与汇流排2电连接。柔性电路板3的上述结构,在保证柔性电路板3与金手指连接器电连接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少了柔性电路板3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采集结构的小型化分布,增加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33.具体地,第一板体311上设有三个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臂32,第二板体312上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臂32。其中,第一板体311的第一侧边的两个第一连接臂32均为s型连接臂,另一个第一连接臂32为梯形连接臂,第二板体312的第二侧边的两个第一连接臂32均为s型连接臂。由于柔性电路板3在使用的过程中温度会升高而发生膨胀,受自身体积的增大,第一连接臂32之间的间隙、s型连接臂及梯形连接臂能够为柔性电路板3受热膨胀提供一定的膨胀空间,从而降低第一连接臂32发生撕裂而导致柔性电路板3损坏的概率。
34.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3还包括与电路板本体31电连接的第二连接臂33,如图2所示,绝缘支架1上设有供第二连接臂33贯穿的避让孔103,第二连接臂33的端部设有用于检测电芯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臂33、第一连接臂32及电路板本体31一体成型为柔性电路板3。
35.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绝缘支架1上设有安装孔101,汇流排2卡接在安装孔101内。具体地,绝缘支架1上设有卡凸(图中未示出),卡凸能够将汇流排2限位在安装孔101内,使得汇流排2初步定位在绝缘支架1上。
36.本实施例的汇流排2的个数为两个,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汇流排2上均设有四个第一连接孔201,第一连接孔201的个数与电芯的极柱的个数相同,每个第一连接孔201均对应电芯的一个极柱,极柱贯穿第一连接孔201并焊接在汇流排2上,使得电芯与汇流排2电连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采集结构的汇流排2的个数和每个汇流排2上第一连接孔201的个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这种限定,还可以为其他个数,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37.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一个汇流排2上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202,绝缘支架1上设有两个第三连接孔102,紧固件(图中未示出)贯穿第二连接孔202和第三连接孔102以使汇流排2和绝缘支架1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的紧固件为螺栓,第二连接孔202和第三连接孔102均为螺纹孔,螺栓的锁紧端贯穿第二连接孔202并伸入第三连接孔102内,使得汇流排2与绝缘支架1固定连接。
38.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电芯(图中未示出)、印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采集结构,每个电芯均与汇流排2电连接,印制电路板上设有金手指连接器和柔性电路板3,金手指连接器插接在柔性电路板3的补强板上。
39.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由于包括前文所述的采集结构,具有占用空间小和安全性高的特点。
40.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