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植物油装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4848发布日期:2022-04-21 21:2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植物油装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换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植物油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2.变压器可分为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和气体绝缘变压器,其中油浸式变压器因其内部装有变压器油而得名。现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压器油多采用天然酯绝缘油替换矿物油使用,天然酯绝缘油具有高燃点、提高绝缘寿命等特点。
3.油浸式变压器主要包括了器身、油箱、冷却装置等,其中器身内设置有铁芯和绕组等,器身是主要工作部件,用来变压使用;油箱是指油浸式变压器的外壳,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变压器油,器身安装在油箱内,铁芯和绕组等零件均浸没在变压器油中,变压器油在变压器中起到绝缘和冷却的作用;有些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会采用油浸加风冷的方式,因此冷却装置还包括了风扇、散热等其它部分,冷却装置主要用来冷却变压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变压器的工作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存在有以下缺陷:油浸式变压器中的变压器油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更换,目前的更换过程需要操作员将盛装费油的容器和新油桶送至现场,然后排放变压器中的废油,待油排尽之后,通过人力将新油桶内的油倒入到变压器中,该过程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换油过程中操作员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植物油装置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植物油装置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变压器植物油装置系统,包括变压器和用于更换植物油的换油装置,所述换油装置包括储油箱和用于过滤旧油中杂质的过滤组件,所述储油箱内开设有互不连通的旧油腔和新油腔,所述旧油腔与变压器的油箱之间、所述新油腔与变压器的油箱之间均连通有油管,所述油泵为多个,变压器油箱内的旧油在所述油泵作用下进入到所述旧油腔内,所述新油腔内的油在所述油泵作用下进入到变压器的油箱内,所述新油腔和所述旧油腔均与外界气压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安装在与所述旧油腔相连的所述油管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变压器油时,首先将变压器中的油抽入到旧油腔内,然后将新油腔内的新油抽入到变压器中,该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得便捷性;旧油中常含有油泥,在抽油过程中会堵塞油管,通过在油管中设置过滤组件使得油泥在通过油管时不易堵塞管道,进而不影响换油过程。
9.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室和破碎刀,所述过滤室与变压器油箱之间、所述过滤室与所述旧油腔之间均通过所述油管连接,所述破碎刀安装在所述过滤室内,所述过滤室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破碎刀转动的电机。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泥进入到过滤室中时,在破碎刀的作用下油泥会被
搅碎打散,从而使得油泥不会堵塞在油管中。
11.可选的,所述破碎刀包括转动轴和叶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过滤室内,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所述叶片为多个,且均匀布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交错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上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可以提高破碎刀对油泥的搅碎效果。
13.可选的,所述过滤室上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过滤室通过所述进油口与变压器油箱相连,通过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旧油腔相连,所述出油口的开设高度高于进油口的高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油口的高度高于进油口,出油口起到溢流的作用,该设计有利于充分搅碎油泥,从而有利于减少油管发生堵塞。
15.可选的,与所述进油口相连的所述油管内腔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将所述油管分隔成多个区域。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泥流动过程中,油泥会撞在分流板上,并被分流板分割成多个小块,分流板起到辅助分割油泥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减少管道发生堵塞。
17.可选的,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破碎刀和所述出油口隔离的过滤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板,搅碎后油泥可以通过过滤板从出油口流出,而未被搅碎的油泥会继续留在过滤室被搅碎,通过设置过滤板使得过滤室内的搅碎效果更好。
19.可选的,所述过滤室的顶面设置有供所述过滤板插接的插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室和过滤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操作员可以随时将过滤板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使得过滤板上孔不易被堵塞。
21.可选的,所述旧油腔内安装有收集桶,所述新油腔内安装有添油桶,所述收集桶、所述添油桶均插入所述油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的旧油会直接进入到收集桶中,操作员可以直接将收集桶取走,从而有利于提高旧油回收得便捷性,当添油桶中的新油用完后可将添油桶放入旧油腔中作为收集桶使用,从而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在换油装置上增设过滤室,将油管内的油泥搅碎,从而使得油泥在通过过程中不易发生堵塞现象;
25.2.通过油管内设置分流板辅助分割油泥,从而有利于减少油管发生堵塞现象;
26.3.搅碎后的油泥经过过滤板流出过滤室,未被充分搅碎的油泥会留在过滤室内继续搅碎,该过滤板有利于减少油管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过滤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储油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1.图5是展示油管内分流板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储油箱;11、旧油腔;12、新油腔;2、油管;21、分流板;3、油泵;4、过滤室;41、进油口;42、出油口;5、破碎刀;51、转动轴;52、叶片;6、电机;7、过滤板;8、密封圈;9、变压器;1001、收集桶;1002、添油桶;1101、桶盖;1102、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变压器植物油装置系统。参照图1和图2,变压器植物油装置系统包括变压器9、储油箱1、过滤组件、油泵3以及油管2,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室4和破碎刀5,油管2数量为多根并且连接在储油箱1、过滤室4、油泵3之间,使得储油箱1、过滤室4、油泵3构成闭合回路。
35.如图1和图3所示,储油箱1为外形为长方体、内部中空的壳体,储油箱1的内部分为旧油腔11和新油腔12两个部分,且旧油腔11和新油腔12互不连通,旧油腔11专门用于装填变压器9内的油,新油腔12专门用于向变压器9注入的新油。为了方便回收旧油和添加新油,储油箱1上设置有箱门,旧油腔11内放置有一个收集桶1001,新油腔12内放置有一个添油桶1002;过滤室4位于旧油腔11和变压器9的油箱之间,过滤室4和旧油腔11之间通过油管2连通,且该油管2上连接一个油泵3,过滤室4和变压器9的油箱之间通过油管2连通,且该油管2上连接一个油泵3和一个阀门,新油腔12与变压器9的油箱之间通过油管2连通,且该油管2上也连接一个油泵3。与储油箱1连接的两个油管2均插入到收集桶1001的内部和添油桶1002的内部,且收集桶1001和添油桶1002上均安装有桶盖1101,每个桶盖1101上安装有一个通气管1102,通气管1102上安装有阀门。更换变压器油时,首先打开油泵3将旧油从变压器9的油箱内抽入到过滤室4中,然后再通过另一个油泵3抽入到旧油腔11中,为保证收集桶1001和添油桶1002内气压平衡,将通气管1102上的阀门打开,变压器油从油箱内流入到收集桶1001内中,此时桶内的空气从通气管1102中排出,然后再启动与新油腔12连接的油泵3,将新油从新油腔12内注入到变压器9的油箱中。回收旧油时,操作员只需要打开箱门取走收集桶1001即可,使用完的添油桶1002也可以作为收集桶1001使用,从而有利于节约资源。
36.如图2所示,过滤室4为外形呈长方体状、内部中空的壳体,破碎刀5包括多个叶片52和一个转动轴51,转动轴51竖直设置且两端转动连接在过滤室4内,多个叶片52均匀焊接在转动轴51的周侧,且相邻两个叶片52之间呈交错布设。过滤室4的表面安装有一个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过滤室4的侧壁且与转动轴5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6带动下,破碎刀5在过滤室4内作转动。
37.如图2和图4所示,过滤室4上开设有进油口41和出油口42,进油口41的高度低于出油口42的高度,两根油管2分别与进油口41、出油口42对接,且油管2与过滤室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了增强油管2与过滤室4之间的密封性,油管2与过滤室4接触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
38.当变压器油经过油管2进入到过滤室4内时,变压器油中含有的油泥会在破碎刀5的作用下被搅碎,然后随着变压器油一同进入到旧油腔11中,被搅碎的油泥有利于减少油管2发生堵塞现象。
39.过滤室4的顶面上开设有插孔,插孔内插接有过滤板7,过滤板7靠近出油口42一
侧,并将出油口42和破碎刀5分隔开,当油泥被搅碎之后会经过过滤板7然后从出油口42流出并进入到旧油腔11内,未被搅碎的油泥会继续留在过滤室4中被搅动直至从出油口42排出,通过设置过滤板7可以使得破碎刀5更好地搅碎油泥,从而减少油管2发生堵塞。
40.如图5所示,油箱和过滤室4之间的油管2中安装有分流板21,分流板21的长度小于油管2长度且位于靠近变压器9的端口,分流板21呈十字型,分流板21将油管2分成四个区域,当油泥在油管2中流动并撞到分流板21时,大块的油泥被分割成小块,该过程中分流板21有利于减少油管2内发生堵塞。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变压器植物油装置系统的实施原理为:由于油箱与储油箱1之间连接过滤室4,使得油泥在经过过滤室4时被破碎刀5搅碎成小块,从而有利于减少油泥堵塞管道;由于过滤室4内安装有过滤板7,使得未被搅碎的油泥滞留在过滤室4中,而被搅碎的油泥经过过滤板7从出油口42进入到旧油腔11中,从而有利于减少油管2的堵塞。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