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线路总成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6422发布日期:2022-06-21 21:4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线路总成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飞行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线路总成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机可应用于农业、工业等场景,在植保领域中,可以在无人机上安装各种作业设备,以实现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作业。其中,作业设备可以为播撒系统或喷洒系统。
3.农事活动中,农业作业人员需要完成播撒和喷洒作业。其中为实现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动力传输以及农业作业,均需要采用电控结构,因此会导致无人机内部需要很多接线,现有无人机内部走线混乱导致接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线路总成及无人机,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线路总成,包括中转电路板以及卡线架,所述中转电路板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卡线架包括线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上的若干线缆卡接件;所述无人机上各个模块的连接线之间可通过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或,分别通过所述线缆卡接件固定后直接连接,或,通过所述线缆卡接件固定后通过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
7.可选的,所述线缆卡接件具有用于夹持所述连接线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开口结构。
8.可选的,所述夹持部由远离所述线架本体的方向至靠近所述线架本体的方向开口逐渐减小。
9.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呈c字形结构。
10.可选的,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线架本体的端部向内凸出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防止位于所述夹持部内的连接线脱落。
11.可选的,所述线缆卡接件为弹性件。
12.可选的,所述线缆卡接件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上,包括连接于所述线架本体的第一连接端以及远离所述线架本体的第二连接端,夹持部成型于所述第二连接端。
13.可选的,所述线缆卡接件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上,包括第一卡线部以及第二卡线部,所述第一卡线部与所述第二卡线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卡线部与所述第二卡线部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部。
14.可选的,所述连接线外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连接套设置于所述夹持部中。
15.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人机,采用如上所述的无人机线路总成进行通信线连接。
16.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具有电控模块、通信模块以及动力组件,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动力组件通过所述无人机线路总成。
17.可选的,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部形成有通槽,所述无人机线路总成设置在所述通槽中。
18.可选的,所述中转电路板邻近所述电控模块设置。
19.可选的,所述中转电路板位于两根由不相邻的两个螺旋桨电机的连线交叉处。
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线路总成及无人机,该线路总成内具有中转电路板以及卡线架,对于需要通过中转电路板实现电性转接的线路,可以直接插接在中转电路板的接线端子上实现;而对于无需通过中转电路板转接的线路,其线缆可直接卡接在卡线架上;中转电路板可用于主要线路的转接,而卡线架可用于将其他辅助线路的卡紧,以此对各线路进行固定和梳理,使各线路排布整齐,便于工作人员的对位装配。同时,利用卡线架卡接各线路,可避免已完成连接的线路松散而影响工作人员的判断,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2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无人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又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固定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固定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负载与脚架组件以及固定框架组合状态示意图。
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脚架组件与储液容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配合件剖视图。
2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机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无人设备脚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及第二管路支架组合状态示意图。
34.图13为图12的结构的中间剖视图。
35.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又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5为图14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37.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固定框架又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7为图16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39.图18为图16的结构背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正极连接板及负极连接板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
42.1、机身;10、固定框架;11、固定架;110、通槽;111、连接部;1110、连通槽;112、机臂固定部;113、配合部;12、安装框;120、安装腔;121、前端板;122、后端板;123、侧板;124、连接板;125、隔离板;126、电池导向模块;13、连接梁;
43.2、机臂;21、杆体;
44.3、脚架组件;31、支撑腿;311、顶部支撑杆;312、底部支撑杆;3121、第一腿段;
3122、第二腿段;3123、第三腿段;3124、避位空间;32、连接杆;33、连接框;331、导向件;34、锁扣组件;35、配合件;351、配合槽;
45.4、动力组件;41、电机座;42、电机;43、螺旋桨;44、电调;
46.5、负载;51、储液容器;511、容器出水口;52、喷头;53、水泵;541、第一管路连接件;5411、第一连接部;5412、第二连接部;542、第二管路连接件;5421、第三连接部;5422、第四连接部;5423、第三连接板;5424、连接板安装孔;543、第一管路支架;5431、安装槽; 5432、第一连接板;5433、第二连接板;544、第二管路支架;545、减震垫;
47.6、电池;
48.7、电控模块;
49.8、线路总成;81、中转电路板;82、卡线架;821、线缆卡接件;822、线架本体;83、连通线;84、第一转接电路板;841、第一插接端子;85、第二转接电路板;851、第二插接端子;
50.86、正极连接板;861、正极连接端;87、负极连接板;871、负极连接端子;88、基板连接部;881、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4.具体的,请参考图1-18,本实施例提供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臂2、脚架组件3、动力组件4、电池6、电控模块7以及负载5,动力组件4包括电机座41、电机42、螺旋桨43以及控制电机42转动的电调44。机臂2为四个,对称分布于机身1的两侧并与机身1连接。脚架组件固定于机身1的下方以保证无人机起飞和着陆的稳定性。动力组件4固定于机臂2远离机身1的端部,动力组件4为无人机飞行提供升力。负载5设置于机身1下方用于盛装待喷洒或者待运输的物品,电池6固定于机身1上并电连接动力组件4,以为动力组件4提供电能,电控模块固定于机身1上,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势等。
55.参照图1-图4,机身1包括固定框架10以及与固定框架10固定连接的安装框12。
56.其中,固定框架1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架11以及将两个固定架11连接的连接
梁 13。固定架11包括连接部111、沿连接部111两端延伸的两个机臂固定部112以及垂直于连接部111延伸的两个配合部113。其中,连接部111呈方形壳体结构,连接部111内形成有连通槽1110。
57.参照图4,连接梁13分别将两固定架11中相对设置的两个配合部113连接。由此,两固定架11共同围设成中间形成有通槽110的固定框架10。
58.参照图2,安装框12包括前端板121、后端板122、分别连接在前端板121、后端板122 两端的两个侧板123以及沿前端板121延伸的连接板124。连接板124将分别连接两固定架 11中相对设置的另外两个配合部113。
59.前端板121、后端板122以及两个侧板123共同围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腔120。电池6适于穿设在安装腔120内。
60.进一步地,安装框12还包括隔离板125,隔离板12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前端板121和后端板122上。隔离板125将安装腔120分割成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电池6包括两个,两个电池6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
61.优选地,前端板121和后端板122上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电池导向模块126时,电池导向模块126可以对电池6形成导向、阻尼以及固定。
62.参照图1-图2,机臂2为四个,每个机臂2包括一个呈圆柱形的中空的杆体21。本实施方式中,杆体21是采用碳纤维材料包裹的铝合金管。其他实施方式中,杆体21还可以是采用塑胶制成的塑胶管或者碳纤维材料制成的碳管。该杆体21包括相对设置的自由端及固定端,杆体21的固定端连接于在机臂2固定部112上,杆体21的自由端安装有对应的动力组件4。具体地,杆体21的一端通过夹持机构固定在机臂2固定部112上。
63.参照图1、5、6,脚架组件3包括连接框33以及支撑腿31,所述支撑腿31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腿31相对于所述连接框33呈镜像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支撑腿31具有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避位空间3124,所述避位空间3124用于避让无人机100在物料播撒过程中所播撒的物料。
64.本方案中沿机身1前进方向,两个支撑腿31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机身1下方,同时,播撒装置设置在机身1下方,且对应所述避位空间3124设置,由此可以使得播撒装置播撒的种子、化肥等物料不会撞击到支撑腿31,而会全部通过避位空间3124播撒而出,从而保证物料播撒的均匀性以及连续性。
65.每个所述支撑腿31包括顶部支撑杆311、底部支撑杆312以及侧支撑杆,所述侧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杆311和所述底部支撑杆312。其中,底部支撑杆312包括依次弯折并连接的第一腿段3121、第二腿段3122以及第三腿段3123。由此,第一腿段3121形成第一支撑部,第三腿段3123形成第二支撑部,第二腿段3122相对于第一腿段121及第三腿段3123向连接框33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避位空间3124。连接框33连接在支撑腿31的两个顶部支撑杆311之间,两支撑腿31分别通过所述顶部支撑杆311与所述连接框33固定连接。
66.通过将支撑腿31设置成由若干段支撑结构弯折成型,可以使得支撑腿31具有较强的弹性,提高无人机100降落过程中的缓冲性能,避免与地面或起降平台撞击导致无人机100零件损坏、松动等故障的发生。
67.具体的,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33呈矩形结构,包括两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基座以及两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杆32,两所述连接杆32分别于两端连接两所述连接基
座。两所述连接杆32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结构与所述连接基座连接。采用矩形结构的连接框33 可以使无人机100整体具有更好的对称性,保证其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6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33远离所述避位空间3124的一侧设置有导向件331,所述导向件331用于将所述脚架组件3与无人设备连接时进行导向。所述导向件331呈锥形台装结构,由靠近所述连接框33一侧向远离所述连接框33的一侧截面积逐渐变小。
69.优选的,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配合件35,所述配合件35用于机身1与所述脚架组件3 组装时进行导向。
70.进一步地,参照图3、7,配合件35设置在固定架11的下端面,配合件35上形成有适于配合导向件331的配合槽351。脚架组件通过两个锁扣组件34连接前,先将导向件331与配合槽351配合,由此,可以防止脚架组件3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机身1发生移动。
71.通过设置导向件331与配合件35,一方面可以加速脚架组件3与机身1之间的对接速度,可以轻易的实现对位安装,另一方面,导向结构可以保证脚架组件3与机身1实现更紧密的组装,避免两者发生相对位置移动而导致无人机不稳定。
72.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的脚架组件3通过两个锁扣组件34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架11上。即本实施例锁扣组件34用于连接作为第一部件的脚架组件3,以及作为第二部件的固定架11。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部件为脚架组件3和第二部件为固定架11并不作为对本方案的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固定架11作为第一部件,将无人设备脚架作为第二固定件。
73.同时,参照图8-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管路系统,包括:
74.机体管路组件,设置于机身1,与喷头52连通,其远离所述喷头5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管路连接件541;
75.负载管路组件,设置于负载5,与储液容器51连通,其远离所述储液容器5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管路连接件542;
76.当所述负载5与所述机身1连接时,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541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542 相配合可实现快速连接。
77.具体的,在无人机应用中,当其作为撒播作业的载体时,将撒播装置安装于无人机上,撒播装置包括有储存种子的料仓以及撒播器,当无人机携带撒播装置并按设定轨迹飞行时,撒播装置可沿其飞行的轨迹逐渐将种子播出,即实现了撒播功能。因此,在此应用中只需将互相独立的无人机和撒播装置安装连接即可。当将无人机作为喷洒作业的载体时,一般需要在无人机的机臂上设置喷头,将喷洒装置安装于无人机上时,喷洒装置内的液体由喷头喷出,便可实现对无人机飞行的轨迹进行喷洒作业。
78.而现有的撒播无人机由于不具备喷洒系统而无法完成喷洒作业,喷洒无人机虽然携带有喷洒系统,但现有无人机上的管路系统无法与负载的管路系统进行快速拆装,因此也不便于将喷洒无人机转换呈撒播无人机使用。
79.基于本实施例的无人机管路系统,其负载5包括有储液容器51,当需要使用喷洒功能时,将喷洒液装于储液容器51中,再将负载管路组件的第二管路连接件542对准机体管路组件的第一管路连接件541对准连接,便可快速将负载管路组件和机体管路组件快速连接,接通后储液容器51内的喷洒液便可由负载管路组件和机体管路组件输送至喷头52并喷出。当需要使用撒播功能时,可快速将用作喷洒的负载5卸下,再将撒播设备安装于无人机上,便完成了对无人机撒播功能和喷洒功能的快速切换。
80.因此,基于本实施例的无人机管路系统,可实现将无人机在撒播功能和喷洒功能之间快速切换。
81.需要说明的时,第一管路连接件541和第二管路连接件541之间的连接仅为实现机体管路组件和负载管路组件之间的导通,负载5与机身1之间还需设置其他具有承重功能的连接结构,具体的连接方式可参照前文所述的连接方案。
82.一般的,第一管路连接件541设置有机身1中部,而喷头52设置于机臂2的远端,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管路组件还具有机体连通管,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541通过所述机体连通管与所述喷头52连通。具体的,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单个机臂2或多个机臂2上同时设置喷头52,每个喷头52与第一管路连接件541之间通过一个所述机体连通管连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机体连通管连通喷头52,可将喷头52设置在机臂2的远端,从而增大喷洒范围。
83.进一步的,参照图10,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54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部5411以及第二连接部5412,所述第一连接部5411用于连通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542,所述第二连接部5412用于连通所述喷头52。
84.作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5411为宝塔接头,用于连接所述机体连通管,所述第二连接部5412的外周形成有配合槽351,所述配合槽351内设置有密封圈。将第一连接部5411设置成宝塔接头,可保证机体连通管与第一连接部54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起有效的防脱落效果。在第二连接部5412外周设置密封圈,将第二连接部5412与第二管路连接件542连接时,可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且设置配合槽351将密封圈限制锁紧,可防止密封圈脱落。
85.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541的第一管路支架543,所述第一管路支架543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5432以及第二连接板5433,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541 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432上,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5411和第二连接部54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432的两侧。安装时,第一连接板5432为第一管路连接件541支撑,第二连接板5433与机身1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板5432和第二连接板5433垂直设置,安装时第二连接板5433与固定框架10的侧壁连接,便可使安装后的第一管路连接件541呈水平安装状态,以方便第一管路连接件541与第二管路连接件542的对接。
86.为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参照图10,在第一管路支架543背侧设有安装槽5431,安装时安装槽5431可与固定框架10上凸起的结构卡接,以此可提高第一管路支架543安装的可靠性。
87.为实现将储液容器51内的液体泵送出,参照图9,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对管路系统提供液体传输动力的水泵53,所述水泵53设置在所述负载管路组件中。即,在负载管路组件中直接配备水泵53,将负载5与机身1连接时,便可直接通过该水泵53泵送液体,无需在安装动力装置。
88.进一步的,所述负载管路组件还具有负载连通管,所述第二管路组件通过所述负载连通管与所述水泵53连通,所述水泵53连通所述储液容器51。
89.所述储液容器51的下部设置有容器出水口511,所述容器出水口511通过所述负载连通管连通水泵53的进水口,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542设置在水泵出水口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在负载管路组件中,负载连通管有多根,其用于储液容器、水泵53和第二管路连接件542之间的连接导通。
90.关于第二管路连接件542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1,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54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连接部5421以及第四连接部5422,所述第三连接部5421用于连通所述水泵53出水口,所述第四连接部5422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541。
91.具体的,所述第三连接部5421为宝塔接头,用于连接所述负载连通管,所述第四连接部 5422内形成有配合腔,所述配合腔与第一管路连接件541相匹配。同理,宝塔接头的第三连接部5421可与负载连通管可靠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5421外周设有密封圈,而第四连接部5422恰好形成有与之配合的配合腔,在连接时,只需采用最简单的插接方式,令第二连接部5412插入第四连接部5422的配合腔内便可,同时,插入后密封圈与配合腔内壁贴合,从而保证二者之间的密封性能。
92.为方便快速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5412相对无人机朝下设置,第四连接部5422 相对无人机朝上设置,在连接时,负载5和机身1上下对准,便可使第二连接部5412和第四连接部5422快速插接。
93.参照图11,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542具有第三连接板5423,所述第三连接板5423两端具有连接板安装孔,所述第三连接部5421与所述第四连接部5422均位于所述连接板安装孔之间。安装时,可通过两端的连接板安装孔将整个第二管路连接件542紧固。
94.进一步的,参照图12-13,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542与所述起落架的第二管路支架544,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542与所述第二管路支架544之间设置有减震垫545。利用第二管路支架544支撑第二管路连接件542,且在第二管路支架544与第二管路连接件 542之间设置减震垫545,第二管路连接件542与第二管路支架544之间可相对微调,以此可弥补第二管路连接件542与第一管路连接件541之间的尺寸偏差,从而保证二者连接后配合的密封性能。
95.同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包括机身1以及负载5,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喷头52,所述负载5上设置有储液容器51,所述喷头52与所述储液容器51采用上述的无人机管路系统进行连通。同理,此无人机具有可将负载5进行快速拆装的优点。
96.进一步的,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无人机负载5连接结构中,所述负载5可通过锁持组件安装在所述机身1上,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第一转接电路板84,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84 与所述机身1上的功能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负载5上设置有第二转接电路板85,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85与负载5上的功能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84上设置有第一插接端子841,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85上设置有第二插接端子851,当所述负载5安装与所述机身 1,所述第一插接端子841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851插接配合以实现所述机身1与所述负载5 上的功能模块之间的通信连接。
97.本方案中提供的负载5连接结构,在实现负载5与机身1的固定的同时能够快速实现负载5上的功能模块与机身1上的功能模块的通讯连接,使得负载5可通过上的控制模块进行控制,且可由位于机身1上的电源进行供电而进行工作。
98.具体的,参考图8、9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身1具有固定框架10,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84 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10朝向所述负载5的一侧表面。所述负载5包括起落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起落架上的储液箱体或储料箱体,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85设置在所述起落架朝向所述机身1 的一侧表面。
99.如上述,将第一转接电路板84与第二转接电路板85相对设置,使第一插接端子841
与第二插接端子851的插接方向与机身1和负载5对接方向相同,能够实现机身1与负载5的固定以及第一插接端子841与第二插接端子851的电连接同步进行,简化了负载5与机身1 的安装步骤,连接高效、可靠。
100.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身1上还设置有无人机线路总成8,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 84通过所述无人机线路总成8与所述机身1上的功能模块通信连接。
101.参考图3、6,为了便于机身1与负载5的对位连接,在所述机身1朝向所述负载5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导向件331,所述起落架朝向所述机身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配合件35,在所述机身1与所述负载5对接过程中,所述导向件331与所述配合件35相配合进行导向。
102.具体的,所述导向件331呈锥形台状结构,由靠近所述机身1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机身1 的一侧截面积逐渐变小,所述配合件35上形成有适于配合所述导向件331的配合槽351。
103.进一步的,参考8、9,所述第一插接端子841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851周部分别具有端子保护壳,所述第一插接端子841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851在其插接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相应的所述保护壳的高度。
104.所述的无人机负载5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在使用无人机进行喷洒作业时,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机体管路组件,所述机体管路组件与所述喷头52连通,其远离所述喷头5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管路连接件541,所述负载5上设置有负载5管路组件,所述负载5管路组件与储液容器51连通,其远离所述储液容器5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管路连接件542,当所述起落架与所述机身1连接时,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件541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件542相配合可实现快速连接。
105.因此,本方案能够同时实现负载5与机身1的结构固定、负载5上功能模块与机身1上功能模块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负载5上的液体管路与机身1上的液体管路之间的连通,集多种连接方案与一步进行,操作简单快捷,组装效率高、效果好。
106.同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线路总成8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4-17,包括中转电路板81以及卡线架82,所述中转电路板81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卡线架82包括线架本体822以及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822上的若干线缆卡接件821,所述无人机上各个模块的连接线83之间可通过所述接线端子实现通信连接,或,分别通过所述线缆卡接件821固定后直接连接,或通过所述线缆卡接件821固定后通过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
107.基于上述的线路总成8,对于需要通过中转电路板81实现电性转接的线路,可以直接插接在中转电路板81的接线端子上实现;而对于无需通过中转电路板81转接的线路,其线缆可直接卡接在卡线架82上;中转电路板81可用于主要线路的转接,而卡线架82可用于将其他辅助线路的卡紧,以此对各线路进行固定和梳理,使各线路排布整齐,便于工作人员的对位装配。同时,利用卡线架卡紧各线路,可避免已完成连接的线路松散而影响工作人员的判断,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装配效率。
108.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转电路板81上的接线端子由电控模块的连接端子形成,电控模块伸出多个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卡接在中转电路板81上以与其他模块连接。
109.具体的,所述线缆卡接件821具有用于夹持所述连接线83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夹持部由远离所述线架本体822的方向至靠近所述线架本体822的方向开口逐渐减小。采用上大下小的开口结构,可便于将连接线83压入夹持部内,压入后利用缩小的
开口将连接线83夹紧。即,此结构的线缆卡接件821有利于对连接线83的快速卡接。
110.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夹持部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的上大下小的开口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所述夹持部呈c字形结构。
111.为防止卡接后的连接线83脱离线缆卡接件,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线架本体822的端部向内凸出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防止位于所述夹持部内的连接线83脱落。具体的,压入后的连接线83在其两侧上方的限位部的限位下,难以从夹持部内脱离,提搞了夹线的稳定可靠性。
112.优选的,所述线缆卡接件821为弹性件,采用弹性材料加工而成。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线缆卡接件821,可使夹持部的开口尺寸小于连接线83的直径,压入连接线83时夹持部两侧被挤压向外扩张,压入后连接线83位于限位部内侧,从而可实现将连接线83卡紧。同时,当需要将连接线83取出时,将连接线83拉出可使夹持部张开。因此,弹性材料制成的线缆卡接件821可便于连接线83的拆装,同时可保证可靠的夹紧度。
113.具体的,所述线缆卡接件821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822上,包括连接于所述线架本体822 的第一连接端以及远离所述线架本体822的第二连接端,夹持部成型于所述第二连接端。
114.进一步的,所述线缆卡接件821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822上,包括第一卡线部以及第二卡线部,所述第一卡线部与所述第二卡线部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卡线部与所述第二卡线部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部。
115.优选的,所述连接线83外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线83通过所述连接套设置于所述夹持部中。在连接线83外套设连接套可避免连接线83外壁直接与线缆卡线件821接触,从而避免在拆装连接线83的过程中连接线83表皮发生磨损。
116.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提供无人机线路总成8,还可以包括正极连接板86以及负极连接板 87,所述正极连接板86上设置有若干正极连接端861,若干所述正极连接端861分别连接电池6的正极导线以及电机42的正极接线;
117.所述负极连接板87上设置有若干负极连接端,若干所述负极连接端分别连接电池6的负极导线以及电机42的负极接线。
118.通过设置正极连接板86与负极连接板87连接电池6与电机42,使得接线结构清晰,接线布局合理,接线可靠性以及便捷性能够得到保证,可以避免接线混乱造成的不利于维护,美观性差的问题。
119.为了便于安装以及节省空间,所述正极连接板86与所述负极连接板87上下堆叠设置。具体的,所述正极连接板86和所述负极连接板87上分别设置有极板连接部111,所述正极连接板86与所述负极连接板87通过所述极板连接部111以及连接件881连接且相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88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在正极连接板86与负极连接板87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件881,通过若干连接件881将正极连接板86与负极连接板87间隔,优选的,本方案中正极连接板86和负极连接板87相互平行。
120.具体的,所述正极连接端861包括正极电源连接端以及正极电机42连接端,所述正极连接板86通过所述正极电源连接端与所述电池6的正极连接,通过所述正极电机42连接端与所述电机42的正极连接;
121.所述负极连接端包括负极电源连接端以及负极电机42连接端,所述负极连接板87
通过所述负极电源连接端与所述电池6的正极连接,通过所述负极电机42连接端与所述电机42 的负极连接。
122.在本方案中所述正极电源连接端的数量以及所述负极电源连接端的数量均与所述电池6 的数量相同;所述正极电机42连接端的数量和所述负极电机42连接端的数量均与所述电机 42的数量相同。
123.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正极电源连接端的数量以及负极电源连接端的数量与电池6的数量相同,以及正极电机42连接端的数量和负极电机42连接端的数量与电机42的数量相同并不作为对本方案的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一个正极电源连接端及一个负极电源连接端对应多个电池6,或一个正极电机42连接端及一个负极电机42连接端对应多个电机42的方案。
12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无人机的机臂2上设置有电机42,所述电池6与所述电机42通过上述所述的无人机线路总成8电连接。
125.优选的,所述机身1包括呈矩形结构的连接框33,所述机臂2为四个,所述机臂2设置在所述连接框33的四角处,四个所述机臂2相对于所述机身1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机臂2远离所述机身1的端部均设置有电机42,所述正极连接板86上设置有四个与所述机臂2延伸方向相同的正极电机42连接端,所述负极连接板87上设置有四个与所述机臂2延伸方向相同的负极电机42连接端。由此可以使得电机42的正极接线与负极接线正对机臂2,使其便于传入机臂2内部与电机42连接。
126.所述电池6为两块,所述正极连接板8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正极电源连接端,两所述正极电源连接端分别连接一块所述电池6的正极,所述负极连接板8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负极电源连接端,两个所述负极电源连接端分别连接一块所述电池6的负极。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平衡两个电池6的输出电流。
127.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线路总成8设置在通槽110中。以此,在接线操作时可直接在通槽110内进行,操作更加方便。
128.为了简化线路,所述中转电路板81邻近所述电控模块7设置且所述中转电路板81位于两根由不相邻的两个螺旋桨电机的连线交叉处。
129.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1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1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32.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