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5689发布日期:2022-05-18 19:3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


背景技术:

2.橡套电缆是由多股细铜丝为导体,在导体的外侧包裹橡胶绝缘层和橡胶护套的一种柔软可卷绕的电缆。其中,通用的橡套软电缆常用于需要反复卷绕或者拖拽移动的使用工况。例如,电焊机的连接电缆,潜水电机的电缆线和摄影光源的电缆线选用橡套软电缆,能够很好地适应户外的使用环境以及满足电器或者移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运动需求。橡套软电缆凭借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不同领域。
3.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橡套软电缆通常经电缆卷筒向井下输送为井下的设备实施供电。在多油环境下,橡套软电缆的橡胶护套以及橡胶绝缘层容易被石油侵蚀,影响了橡套软电缆的耐磨性,进而减少了井下设备供电线缆的使用寿命。此外,橡套软电缆在多油环境下经电缆卷筒的反复卷绕和弯折,其内部的导体甚至会漏出,进而造成供电安全隐患。因此,橡套软电缆的耐油性和耐磨性均需要进一步提高。
4.综上所述,在油井下设备实施供电的过程中,如何设计一种电缆,用以优化现有橡套软电缆的耐油性,提高电气绝缘性能,进而保证为井下设备供电的安全性,进一步延长供电线缆的使用寿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油井下设备实施供电的过程中,提供一种电缆,用以优化现有橡套软电缆的耐油性,提高电气绝缘性能,进而保证为井下设备供电的安全性,进一步延长供电线缆的使用寿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包括导电线束、耐油隔离层、丁腈橡皮内护层和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护套层;
7.所述导电线束包括导电线芯,所述导电线芯的外壁上包裹有乙丙橡胶绝缘层,所述乙丙橡胶绝缘层的外壁上卷绕有薄膜包带;
8.所述耐油隔离层包括氯丁橡胶基层,所述氯丁橡胶基层包裹在多股导电线束的外壁上,所述氯丁橡胶基层的表面涂覆有塑胶层;
9.所述丁腈橡皮内护层包覆在耐油隔离层的外壁上;
10.所述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护套层包覆在丁腈橡皮内护层的外壁上。
11.作为优选,导电线束与耐油隔离层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填充条,填充条的外壁分别与导电线束的外壁和耐油隔离层相连。如此设置,填充条对导电线束的外壁和耐油隔离层均提供径向支撑,有利于增强电缆的韧性,进而进一步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12.作为优选,薄膜包带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包带,聚四氟乙烯薄膜包带沿导电线束的轴向呈螺旋状缠绕在乙丙橡胶绝缘层的外壁上。如此设置,有利于避免导电线芯从乙丙橡胶绝缘层中破出,螺旋缠绕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包带便于根据绝缘等级的需要,调整重叠度,
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电气绝缘性能。
13.作为优选,填充条为硫化型橡皮填充条。如此设置,利用硫化型橡皮良好的弹性,使得填充条便于在电缆的径向更好地吸收冲击能量,进而对电缆内部的导电线束形成防护,同时,具有良好弹性的填充条也提高了电缆的拉伸强度,使得电缆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载荷。
14.作为优选,导电线芯由镀锡铜丝绞合而成。如此设置,多股镀锡铜丝绞合在一起,增加了镀锡铜丝之间的接触面积,再结合镀锡铜丝的物理特性,大大降低了接触电阻的数值,减少了导电线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而避免了镀锡铜丝的氧化,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安全性。
15.作为优选,导电线束的截面呈圆形。如此设置,使得导电线束的外壁与耐油隔离层的接触面更加平滑,有利于降低导电线束对耐油隔离层的磨损,进而进一步保证了电缆的耐油性,从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16.作为优选,乙丙橡胶绝缘层的厚度为1.5mm-2mm,耐油隔离层的厚度为0.2mm-0.5mm,薄膜包带的厚度为0.15mm-0.25mm,丁腈橡皮内护层的厚度为0.5mm-1mm,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护套层的厚度为1.5mm-2.5mm。如此设置,根据不同油井中的环境,针对性的设置各个保护层的厚度参数,在保证耐油性和绝缘性能的情况下,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电缆的制造成本。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8.1、该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通过耐油隔离层包裹导电线束,利用耐油隔离层中表面涂覆有聚苯硫醚塑胶层的氯丁橡胶基层,将内部的导电线束与多油环境相隔离,进而提升了电缆的耐油性,避免了乙丙橡胶绝缘层被石油侵蚀,保证了电缆为井下设备供电的安全性;
19.2、该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中丁腈橡皮内护层和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护套层,在耐油隔离层的外壁上形成双层挤包结构,提高了电缆的耐磨性,进而提高了电缆的电气绝缘性能,进一步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中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镀锡铜丝1、乙丙橡胶绝缘层2、薄膜包带3、填充条4、耐油隔离层5、丁腈橡皮内护层6、交联聚烯烃护套层7。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24.如图1-2所示的一种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用于为油井下设备实施供电的过程中,优化现有橡套软电缆的耐油性。该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通过耐油隔离层包裹导电线束,利用耐油隔离层中表面涂覆有聚苯硫醚塑胶层的氯丁橡胶基层,将内部的导电线束与多油环境相隔离,进而提升了电缆的耐油性,避免了乙丙橡胶绝缘层被石油侵蚀,保证了电缆为井
下设备供电的安全性。
25.如图1所示,一种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包括导电线束、耐油隔离层5、丁腈橡皮内护层6和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护套层7。
26.导电线束包括导电线芯。导电线芯的外壁上包裹有乙丙橡胶绝缘层2。乙丙橡胶绝缘层2的外壁上卷绕有薄膜包带3。
27.耐油隔离层5包括氯丁橡胶基层。氯丁橡胶基层包裹在多股导电线束的外壁上。氯丁橡胶基层的表面涂覆有胶层聚,例如苯硫醚塑胶层。
28.丁腈橡皮内护层6包覆在耐油隔离层5的外壁上。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护套层7包覆在丁腈橡皮内护层6的外壁上。丁腈橡皮内护层6和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护套层7,在耐油隔离层5的外壁上形成双层挤包结构,提高了电缆的耐磨性,进而提高了电缆的电气绝缘性能,进一步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29.其中,导电线芯由镀锡铜丝1绞合而成。如此设置,多股镀锡铜丝1绞合在一起,增加了镀锡铜丝1之间的接触面积。再结合镀锡铜丝1的物理特性,大大降低了接触电阻的数值,减少了导电线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而避免了镀锡铜丝1的氧化,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安全性。
30.薄膜包带3可选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包带。如图1所示,聚四氟乙烯薄膜包带沿导电线束的轴向呈螺旋状缠绕在乙丙橡胶绝缘层2的外壁上。如此设置,有利于避免导电线芯从乙丙橡胶绝缘层2中破出。螺旋缠绕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包带便于根据绝缘等级的需要,调整重叠度,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电气绝缘性能。
31.如图1所示,导电线束与耐油隔离层5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填充条4。填充条4的外壁分别与导电线束的外壁和耐油隔离层5相连。如此设置,填充条4对导电线束的外壁和耐油隔离层5均提供径向支撑,有利于增强电缆的韧性,进而进一步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32.例如,如图2所示的一种耐油卷绕橡套软电缆的内部具有4股导电线束,4股导电线束与耐油隔离层5形成4个放置填充条4的空腔。4股导电线束根据使用功能需求可选用不同的外径尺寸。因此,4个空腔的大小也随不同导电线束的外径尺寸而不同。从而,填充条4的外径尺寸也根据导电线束的外径尺寸来选择。导电线束的股数可根据实际需要选为1-8。
33.其中,填充条4可选为硫化型橡皮填充条4。如此设置,利用硫化型橡皮良好的弹性,使得填充条4便于在电缆的径向更好地吸收冲击能量,进而对电缆内部的导电线束形成防护。同时,具有良好弹性的填充条4也提高了电缆的拉伸强度,使得电缆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载荷。
34.如图2所示,导电线束的截面呈圆形。如此设置,使得导电线束的外壁与耐油隔离层5的接触面更加平滑,有利于降低导电线束对耐油隔离层5的磨损,进而进一步保证了电缆的耐油性,从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35.乙丙橡胶绝缘层2的厚度为1.5mm-2mm,耐油隔离层5的厚度为0.2mm-0.5mm,薄膜包带3的厚度为0.15mm-0.25mm,丁腈橡皮内护层6的厚度为0.5mm-1mm,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护套层7的厚度为1.5mm-2.5mm。如此设置,根据不同油井中的环境,针对性的设置各个保护层的厚度参数,在保证耐油性和绝缘性能的情况下,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电缆的制造成本。
36.其中,乙丙橡胶绝缘层2的厚度优选为1.6mm,耐油隔离层5的厚度优选为0.2mm,薄
膜包带3的厚度优选为0.2mm,丁腈橡皮内护层6的厚度优选为0.8 mm,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交联聚烯烃护套层7的厚度优选为1.8mm。
37.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