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性极重叠转换结构及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3870发布日期:2022-03-26 12:3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性极重叠转换结构及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中性极重叠转换结构。


背景技术:

2.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主要用于非常重要的配电系统中,通过检测电源的状态,发现异常时(如断电、缺相、过压、欠压等)能自动从异常电源切换至另一路正常电源,进而保证负载的用电连续性。因此,在现代配电系统中,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数据中心、医院等重要不允许断电场合需求越来越大。
3.现有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在自动转换过程中,都是安全切断一路电源的前提下再闭合另外一路电源,避免了两路电源同时闭合造成短路的情况。但是,对于四极开关而言,在转换过程中负载端中性线存在一段时间的完全断开,造成零线腾空现象。这样的情况在数据中心等领域,会造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后端的ups的输出零线处于悬浮状态,其输出端的零地电压过大,可能导致服务器的重启或者烧坏,给设备安全运行造成重大隐患。
4.因此,现需要自动转换开关电器采用一种新结构保证n极在转换过程中始终是接通的,这样便消除了零地电位漂移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件互换性强,电源切换过程中零线悬空的中性极重叠转换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性极重叠转换结构包括主控备转换结构和备控主转换结构,所述主控备转换结构包括主用驱动转轴、主用连杆组件和主用执行转轴;所述备控主转换结构包括备用驱动转轴、备用连杆组件和备用执行转轴;所述主用驱动转轴以可旋转方式套装在所述主用执行转轴内,所述主用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主用驱动转轴连接,所述主用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备用执行转轴的连接,所述备用驱动转轴以可旋转方式套装在所述备用执行转轴内,所述备用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备用驱动转轴连接,所述备用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用执行转轴的一端连接。
7.所述主用连杆组件包括主连杆、左分连杆和右分连杆;所述主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用执行转轴连接,所述主连杆的另一端与与所述左分连杆和所述右分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左分连杆和所述右分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备用驱动转轴连接。
8.所述主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左分连杆和所述右分连杆的一端通过轴以及开口挡圈固定。
9.所述主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用驱动转轴通过轴以及开口挡圈固定。
10.所述主用执行转轴包括左执行转轴和右执行转轴,所述左执行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扇形凹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右执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扇形凹部和第二连接部,安装时所述主用驱动转轴以可旋转方式套装在由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
第三孔,325-第四孔,326-定位孔,7-操作机构,71-主用推摆,72-备用推摆,81-第一动触头组,82-第二动触头组,91-第一静触头,92-第二静触头,10-壳体,101-安装圆孔,10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9.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中性极重叠转换结构包括主控备转换结构01和备控主转换结构02,主控备转换结构01包括主用驱动转轴1、主用连杆组件2和主用执行转轴3;备控主转换结构02包括备用驱动转轴4、备用连杆组件5和备用执行转轴66;主用驱动转轴1以可旋转方式套装在主用执行转轴3内,主用连杆组件2的一端与主用驱动转轴11连接,主用连杆组件2的另一端与备用执行转轴6的连接,备用驱动转轴4以可旋转方式套装在备用执行转轴6内,备用连杆组件5的一端与备用驱动转轴4连接,备用连杆组件5的另一端与主用执行转轴3的一端连接。
20.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主用驱动转轴1包括左端部11,右端部12和连接部,左端部11与右端部12对称设置在连接部的左右两侧,连接部包括左连接部13和右连接部14,在左连接部13上设置左连接孔131,在右连接部14上设置右连接孔141,安装时主用驱动转轴1的左端部11套装在第一安装孔311内,主用驱动转轴1的右端部12套装在第二安装孔321内,主动驱动转轴1的连接部在第一扇形凹部312与第二扇形凹部322组成的扇形区域内转动。主用驱动转轴1为整体式结构。在主用驱动转轴1上还设置一方孔15用于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操作机构连接。本发明中的主用驱动转轴采用了居中对称设计,可有效保证动触头组的受力平衡以及其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对于保证n相的终压力等触头参数有很大帮助。
21.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主用连杆组件2包括主连杆21、左分连杆22和右分连杆23;主连杆21的一端与主用执行转轴3连接,主连杆21的另一端与与左分连杆22和右分连杆23的一端连接,左分连杆22和右分连杆23的另一端与备用驱动转轴4连接。
22.主连杆21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孔211,安装时将主连杆21的一端放置于主用驱动转轴1的左连接部13和右连接部14之间,通过轴依次穿过左连接部13,第一连接孔211,右连接部14,在轴的两端安装开档圈固定。主连杆21的另一端设置两连接孔,主连杆21的另一端与左分连杆22和右分连杆23的一端通过轴以及开口挡圈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左分连杆22和右分连杆23为相同的结构,左分连杆22和右分连杆23对称安装在主连杆21的另一端,主用连接组件2呈y形。在左分连杆22的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孔221,在右分连接杆23的另一端设置第三连接孔231。本发明的主用连杆组件采用类y形对称设计,避免了主控备转换结构和备控主转换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干涉问题,能保证运动的流畅性,同时仅通过装配来提供主控备转换结构和备控主转换结构的差异性,零部件本身具有通用性,成本低,零件互换性强。
23.如图2,4-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主用执行转轴3包括左执行转轴31和右执行转轴32,左执行转轴3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11,第一扇形凹部312和第一连接部313,右执行转轴3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21,第二扇形凹部322和第二连接部323,安装时主用驱动转轴1
以可旋转方式套装在由第一安装孔311内,第二安装孔321,第一扇形凹部312与第二扇形凹部322组成的空间内。
24.在第一连接部313上设置有第一孔314和第二孔315,第一连接部313与左连接部13通过轴以及开口挡圈固定,具体的将轴依次穿过第一孔314和第二连接孔221,然后在轴的两端安装开口挡圈固定,第二孔315用于与第一动触头组81连接。同理,第二连接部323上设置有第三孔324和第四孔325,第二连接部323与右连接部14通过轴以及开口挡圈固定,具体的将轴依次穿过第三孔324和第三连接孔231,然后在轴的两端安装开口挡圈固定,第四孔325用于与第一动触头组82连接。
25.本实施例中在左执行转轴31上设置有定位柱316,右执行转轴32上设置有定位孔326,安装时左执行转轴31上的定位柱316与右执行转轴32上的定位孔326插接定位。本实施例中在左执行转轴31上设置有三个定位柱316,相应的在右执行转轴32上设置有三个定位孔326。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柱316的数量与定位孔316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柱的数量也可以设置成两个,四个或更多个。
26.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左执行转轴31上设置有定位孔,右执行转轴32上设置有定位孔,安装时左执行转轴31上的定位孔与右执行转轴32上的定位孔通过圆柱销插接定位。
27.本发明中的备控主转换结构和主控备转换结构和相同的结构,备控主转换结构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描述。
28.如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前述的中性极重叠转换结构、壳体10、第一动触头组81、第二动触头组82,第一静触头91,第二静触头92和操作机构7;操作机构7包括主用推摆71和备用推摆72。在壳体10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圆孔10和两个凹槽102,第一静触头91,第二静触头92分别设置于壳体101的两个凹槽102内;中性极重叠转换结构的主控备转换结构01和备控主转换结构02分别安装放置于壳体10的两个安装圆孔101内,主用驱动转轴11的方孔15穿入操作机构7的主用推摆71的方轴进行两者的连接,同理备控主转换结构02的方孔穿入操作机构7的备用推摆72的方轴进行两者的连接。
29.当自动转换开关电器需要从一路电源切换至另一路电源时,操作机构7的主用推摆71驱动主用回路a、b、c三相断开的时候,主用回路n相仍处于闭合状态,但主用推摆71可通过中性线重叠转换结构驱动备用回路n相执行闭合动作,进而实现两回路n相均闭合的状态;当操作机构7的备用推摆72驱动备用回路a、b、c三相闭合的时候,备用推摆通过中性线重叠转换结构驱动主用回路n相执行断开动作。因此,通过中性极重叠转换结构,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自动从主用回路转换到备用回路的过程中,两回路的n项在中间一段时间均处于闭合状态,这样就实现了n极不断电,避免了零地电位漂移的安全隐患问题。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1.在本发明的 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