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0453发布日期:2022-05-17 23:2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


背景技术:

2.开关是一种用于接通和断开电路的电器件,通过对开关的按钮进行按压使其转动,达到使开关接通或断开电路的目的。
3.相关技术提供的开关中,按钮直接扣合于过渡件的顶部,过渡件的下部与弹子组件连接,弹子组件作用于翘板上,这样,按钮被按压转动时能够驱动过渡件随之转动,转动的过渡件进而带动弹子组件来拨动翘板,使得翘板上的动触点与端子组件上的静触点接触或者分离,实现电路接通或者断开。
4.然而,相关技术中,按钮的转轴与过渡件的转轴一致,如若使得弹子组件对翘板的拨动到位,需要使按钮的转动角度足够大,而这会增加开关的厚度。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开关,所述开关包括:面板、压板、固定架、过渡件、功能组件和两个传动件;
8.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固定架内部,所述过渡件的顶端中部与所述压板的顶端中部铰接,所述过渡件的底端作用于所述功能组件,所述面板铰接于所述固定架的顶端;
9.所述两个传动件对称布置于所述过渡件的两侧,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过渡件的相应的转动端铰接,且所述传动件还与所述压板活动连接;
10.所述传动件被配置为,能够被所述面板的按压侧驱动而同时进行转动和平移运动,以驱动所述过渡件转动。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件包括转轴部,所述压板上具有轴腔,所述轴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转轴部,且允许所述转轴部同时进行转动和平移运动。
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腔为封闭式腔。
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板上具有用于容纳所述传动件的传动件安装位,所述传动件安装位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块;
14.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所述轴腔,所述转轴部的两端各自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所述轴腔内。
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腔为半包围式腔。
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板上具有用于容纳所述传动件的传动件安装位,所述传动件安装位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
17.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所述轴腔和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轴腔连通,所述第一铰接轴的中部通过所述开口进入至所述轴腔内。
1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件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面板的
按压侧相抵,以被所述面板的按压侧所驱动。
1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轴部位于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且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
20.其中,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为所述传动件的与所述过渡件相铰接的一端;
21.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为所述传动件的远离所述过渡件的一端。
2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且所述转轴部位于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
23.其中,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为所述传动件的与所述过渡件相铰接的一端;
24.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为所述传动件的远离所述过渡件的一端。
2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的铰孔部,所述铰孔部上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铰轴孔;
26.所述过渡件的转动端两侧各自布置有一个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一铰轴孔一一对应铰接。
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在面板和过渡件之间设置传动件,两个传动件铰接于过渡件的两侧,该传动件以杠杆方式进行工作,基于杠杆放大原理,将面板的转动放大并传递至过渡件,实现了面板以较小的转动角度即可驱动过渡件获得较大的转动角度,起到了放大面板转动角度的作用。由于面板的转动角度小于过渡件的转动角度,在固定架深度不变和过渡件转动行程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小面板的按压行程以提升手感,并相应地降低开关的厚度以提升产品的平整度和美观度。特别地,使过渡件和传动件之间以铰接方式相连,显著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且两者便于一体化装配,以简化开关的组装工艺,提高开关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开关的组合图;
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示例性开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2所示开关的剖面图;
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开关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过渡件和传动件的转动轨迹关系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开关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中过渡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示例性开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9所示开关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9所示开关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示例性开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2.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2所示开关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示例性开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4.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4所示开关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4所示开关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46.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47.1、面板;10、凸筋;
48.2、压板;20、轴腔;
49.21、第一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20、开口;
50.221、顶部连接块;222、侧部连接块;
51.23、支架;230、第二铰轴孔;
52.24、限位块;
53.3、固定架;
54.4、过渡件;41、第一铰接轴;42、第二铰接轴;
55.5、功能组件;
56.6、传动件;
57.60、传动件本体;601、第一本体部;602、第二本体部;
58.61、转轴部;62、凸起部;
59.63、铰孔部;630、第一铰轴孔;631、第一支块;632、第二支块;
60.64、开孔;65、开槽。
61.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6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63.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64.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下”、“侧”等,一般以开关的装配状态为基准,且采用这些方位名词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结构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为了描述绝对的方位。其中,使开关的面板所在的方位作为“上”或者“顶”,使开关的固定架所在的方位作为“下”或者“底”。
65.对于目前的开关,按钮直接扣合于过渡件的顶部,按钮被按压转动时能够驱动过渡件随之转动(也称为摆动),转动的过渡件带动弹子组件来拨动翘板,进而实现电路的接通或者断开。然而,相关技术中,按钮的转轴与过渡件的转轴一致,如若使得弹子组件对翘板的拨动到位,需要使按钮的转动角度足够大,而这会增加开关的厚度。
6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该开关包括:面板1、压板2、固定架3、过渡件4、功能组件5和两个传动件6。其中,压板2位于固定架3内部,过渡件4的顶端中部与压板2的顶端中部铰接,过渡件4的底端作用于功能组件5,面板1铰接于固定架3的顶端。
67.对于面板1,其又称为按钮,面板1盖设于固定架3的顶端,面板1具有两个按压侧,其中一个按压侧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始终上翘,而面板1的另一个按压侧在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下时下垂。面板1与固定架3的铰接,通过按压面板1的上翘的按压侧使得面板1转动并将该转动驱动力传递至过渡件4,进而达到使开关接通或者断开的目的。
68.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面板1与固定架3的铰接,以及,过渡件4与压板2的铰接均为本领域所常见的,举例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过渡件4和压板2之间的铰接:
69.结合图6可知,压板2的顶端中部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支架23,每个支架23上具有一个第二铰轴孔230。结合图7可知,过渡件4呈类似t型结构,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顶端的中部两侧各自布置有一个第二铰接轴42,过渡件4的顶端位于两个支架23之间,并且其上的第二铰接轴42位于相应的第二铰轴孔230内,以实现过渡件4的顶端中部与压板2的顶端中部相铰接的目的。
70.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特别地是,两个传动件6对称布置于过渡件4的两侧,传动件6的一端与过渡件4的相应的转动端铰接,且传动件6还与压板2活动连接;传动件6被配置为,能够被面板1的按压侧驱动而同时进行转动和平移运动,以驱动过渡件4转动。
71.两个传动件6的分布方向与面板1上两个按压侧的分布方向一致,通过传动件6将面板1的按压驱动力传递至过渡件4,达到使面板1的转动角度小于过渡件4的转动角度的目的。
72.以下结合图3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的工作原理进行示例性描述,以下描述中,将面板的在开关断开状态下上翘的按压侧称为第一按压侧,将在开关断开状态下下垂的另一按压侧称为第二按压侧:
73.在使开关由断开状态切换至通电状态时,按压面板1的第一按压侧,面板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驱动与该第一按压侧对应的传动件6逆时针转动,由于传动件6的一端与过渡件4的相应的转动端铰接,且传动件6还与压板2活动连接,这样,传动件6转动的同时向着远离过渡件4的方向作平移运动,进而带动与该传动件6相铰接的过渡件4的一个摆动端向上摆动,使得过渡件4沿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顺时针转动的过渡件4的下端作用于功能组件5,使得功能组件5由断开状态切换至通电状态,也就是使得开关由断开状态切换至通电状态。
74.与此同时,转动的过渡件4将联动与第二按压侧对应的另一个传动件6,使得该传动件6进行同步的逆时针运动和平移运动,与逆时针运动的第二按压侧始终保持同步,最终,在开关切换至通电状态时,面板1的第二按压侧由下垂状态切换至上翘状态。
75.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在面板1和过渡件4之间设置传动件6,两个传动件6铰接于过渡件4的两侧,该传动件6以杠杆方式进行工作,基于杠杆放大原理,将面板1的转动放大并传递至过渡件4,实现了面板1以较小的转动角度即可驱动过渡件4获得较大的转动角度,起到了放大面板1转动角度的作用。由于面板1的转动角度小于过渡件4的转动角度,在固定架3深度不变和过渡件4转动行程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小面板1的按压行程
以提升手感,并相应地降低开关的厚度以提升产品的平整度和美观度。特别地,使过渡件4和传动件6之间以铰接方式相连,显著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且两者便于一体化装配,以简化开关的组装工艺,提高开关的生产效率。
76.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4所示,传动件6包括:位于传动件6的第一端的铰孔部63,铰孔部63上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铰轴孔630;结合图7可知,过渡件4的转动端两侧各自布置有一个第一铰接轴41,第一铰接轴41与第一铰轴孔630一一对应铰接。
77.通过在传动件6上设置第一铰轴孔630,以及在过渡件4上设置第一铰接轴41,来实现过渡件4和传动件6的铰接。
78.示例性地,如附图4所示,铰孔部63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支块631和第二支块632,第一支块631和第二支块632之间配合构成容置腔,并且,第一支块631和第二支块632上各自开设有第一铰轴孔630。
79.相应地,过渡件4的转动端的相对的两侧各自连接有一个第一铰接轴41,应用时,过渡件4的转动端位于第一支块631和第二支块632之间的容置腔内,且其上的第一铰接轴41各自地位于相应的支块上的第一铰轴孔630内。
80.结合图5可知,由于传动件6的第一端与过渡件4的转动端相铰接,两者共用一个铰接点(参见图5中的正方形块),所以,过渡件4的转动端的转动轨迹与传动件6的第一端的运动轨迹是相重叠的,如若传动件6的转动中心(即,传动件6与压板2的连接点,参见图5中的三角形块)定位于特定位置处,那么传动件6的第一端的运动轨迹6c和过渡件4的转动端的转动轨迹4c势必会产生错位(图5示例了轨迹4c和轨迹6c之间存在错位),无法实现重叠。本发明实施例使传动件6在转动的同时沿着远离过渡件4的方向进行平移运动(传动件6的转动中心将沿着远离过渡件4的方向在轴腔20中运动,使得传动件6的第一端的运动轨迹6c向右移动),能够修正传动件6的第一端的运动轨迹与过渡件4的转动端的转动轨迹之间的上述错位,进而使得传动件6的第一端的运动轨迹和过渡件4的转动端的转动轨迹始终重叠。
81.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4所示,传动件6还包括转轴部61,如附图6所示,压板2上具有轴腔20,轴腔20被配置为用于容纳转轴部61,且允许转轴部61同时进行转动和平移运动。压板2上具有用于容纳传动件6的传动件安装位,该传动件安装位上布置有连接块,将轴腔20开设于连接块上,以便于轴腔20与转轴部61在期望位置处实现活动连接,使得传动件6始终限位于压板2上,仅能够进行转动和平移运动。
82.由于传动件6的转轴部61在轴腔20中的平移运动,使其运动自由性较强,这利于降低传动件6和压板2之间的装配精度,降低传动件6和压板2的制备难度,进而简化开关中部件的生产制作工艺。
83.本发明实施例中,轴腔20被配置为用于容纳转轴部61,且允许转轴部61同时进行转动和平移运动,轴腔20的沿转轴部61平移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上述提及的转动轨迹的最大错位距离,即,对应转动极限点处的错位距离,这使得轴腔20的结构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轴腔20可以是封闭式的,也可以是半封闭式的,以下就这两种方式分别进行示例性描述:
84.图2-图4及图6示意了一种具有封闭式腔结构的轴腔20与相应结构的传动件6之间的装配方式;图12-图13示意了另一种具有封闭式腔结构的轴腔20与相应结构的传动件6之间的装配方式。
85.如附图6或者附图12所示,轴腔20为封闭式腔,传动件6的转轴部61无法通过过度平移的方式从该轴腔20中脱出。
86.例如,该轴腔20为矩形腔,该矩形腔的宽度与转轴部61的直径相适配,以使得转轴部61与轴腔20间隙配合,允许转轴部61在轴腔20内转动;以及,该矩形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转动轨迹的最大错位距离,允许转轴部61在轴腔20内平移运动。
87.对于该封闭式腔结构的轴腔20的设置方式,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6所示,压板2上具有用于容纳传动件6的传动件安装位,传动件安装位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块21;第一连接块21上开设有轴腔20,转轴部61的两端各自位于相应的第一连接块21上的轴腔20内。其中,上述涉及的两侧指的是沿垂直于两个传动件6的分布方向的方向上的两个侧部。
88.针对于上述封闭式腔结构的轴腔20,与其相适配的传动件6的结构可以参见以下:
89.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4所示,转轴部61位于传动件6的两端之间,例如,转轴部61位于传动件6的中部,使转轴部61的两端凸出于传动件6的两侧的表面。压板2上的两个第一连接块21布置于传动件安装位中与传动件6的中部区域对应的位置处的两侧。
90.结合图2可知,装配状态下,至少使传动件6的中部位于两个第一连接块21之间的容置空间内,转轴部61的两端分别嵌入至相应的第一连接块21上的轴腔20内。
91.在另一些示例中,如附图13所示,转轴部61位于传动件6的远离过渡件4的第二端,使转轴部61的两端凸出于传动件6的两侧的表面。结合图12可知,压板2上的两个第一连接块21布置于传动件安装位中与传动件6的第二端区域对应的位置处的两侧。
92.装配状态下,至少使传动件6的第二端位于两个第一连接块21之间的容置空间内,转轴部61的两端分别嵌入至相应的第一连接块21上的轴腔20内。
93.图9-图11示意了一种具有半包围式腔结构的轴腔20与相应结构的传动件6之间的装配方式;图14-图16示意了另一种具有半包围式腔结构的轴腔20与相应结构的传动件6之间的装配方式。
94.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轴腔20为半包围式腔,传动件6的转轴部61可以通过过度平移的方式从该轴腔20中脱出。如附图11和附图16所示,例如,该轴腔20为具有开口220的矩形腔,该矩形腔的宽度与转轴部61的直径相适配,以使得转轴部61与轴腔20间隙配合,允许转轴部61在轴腔20内转动;以及,该矩形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转动轨迹的最大错位距离,允许转轴部61在轴腔20内平移运动,并且转轴部61过度平移状态下能够由开口220处脱出。
95.对于该半包围式腔结构的轴腔20的设置方式,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11和附图16所示,压板2上具有用于容纳传动件6的传动件安装位,传动件安装位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2上开设有轴腔20和开口220,开口220与轴腔20连通,转轴部61的中部通过开口220进入至轴腔20内。
96.针对于上述半包围式腔结构的轴腔20,与其相适配的传动件6的结构可以参见以下:
97.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10所示,转轴部61位于传动件6的两端之间,例如,转轴部61位于传动件6的中部。传动件6上还具有开孔64,使部分转轴部61,例如使转轴部61的中部暴露于该开孔64的一端处。进一步地,还可以使转轴部61的两端可以与传动件6的两侧的表面相持平。
98.压板2上的第二连接块22布置于传动件安装位中与传动件6的中部区域对应的位置处的中部,示例性地,如附图11所示,第二连接块22包括顶部连接块221和侧部连接块222,侧部连接块222的下端与压板2的相应位置处的顶壁垂直连接,顶部连接块221的一端与侧部连接块222的上端垂直连接,顶部连接块221的另一端向着靠近过渡件4的方向延伸,这样,顶部连接块221和侧部连接块222即可配合构成轴腔20和开口220。
99.利用开孔64达到传动件6和第二连接块22之间的防干涉目的,装配时,使第二连接块22通过传动件6上的开孔64,传动件6的转轴部61的暴露于该开孔64一端的部分通过第二连接块22上的开口220进入至其轴腔20内,进而实现传动件6和压板2的活动连接。
100.进一步地,如附图11所示,还可以使压板2的传动件安装位的相对的两侧各种布置有一个限位块24,这两个限位块24之间形成限位空间,至少使传动件6的中部位于两个限位块24之间的限位空间内,利用限位块24能够在垂直于两个传动件6的分布方向的方向上对传动件6进行限位。
101.在另一些示例中,如附图15所示,转轴部61位于传动件6的远离过渡件4的第二端,传动件6的第二端的面向面板1的表面上还具有开槽65,该开槽65的一端延伸至与转轴部61相连(例如,该开槽65的一端延伸至与转轴部61的中部相连)。进一步地,还可以使转轴部61的两端可以与传动件6的两侧的表面相持平。
102.如附图16所示,压板2上的第二连接块22布置于传动件安装位中与传动件6的第二端对应的位置处的中部,示例性地,第二连接块22包括顶部连接块221和侧部连接块222,侧部连接块222的下端与压板2的相应位置处的顶壁垂直连接,顶部连接块221的一端与侧部连接块222的上端垂直连接,顶部连接块221的另一端向着靠近过渡件4的方向延伸,这样,顶部连接块221和侧部连接块222即可配合构成轴腔20和开口220。
103.利用开槽65达到传动件6和第二连接块22之间的防干涉目的,装配时,使传动件6的转轴部61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块22上的开口220进入至其轴腔20内,同时,顶部连接块221位于传动件6的开槽65内,以实现传动件6和压板2的活动连接。
104.进一步地,如附图16所示,还可以使压板2的传动件安装位的相对的两侧各种布置有一个限位块24,这两个限位块24之间形成限位空间,至少使部分传动件6位于两个限位块24之间的限位空间内,利用限位块24能够在垂直于两个传动件6的分布方向的方向上对传动件6进行限位。
105.上述提及,传动件6能够被面板1所按压驱动,传动件6包括凸起部62,凸起部62与面板1的按压侧相抵,以被面板1的按压侧所驱动,利用凸起部62来使传动件6和面板1相互作用,利于增加两者之间的作用力的传递可靠度。
106.进一步地,如附图8所示,可以在面板1的面向传动件6的表面上设置凸筋10,利用凸筋10来与凸起部62相抵,进一步增加传动件6和面板1之间的作用力的传递可靠度和灵敏度。
107.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4所示,凸起部62包括弧形表面,弧形表面至少位于传动件6的面向面板1的表面上,该弧形表面与面板1上的凸筋10相抵,以使面板1的按压力更加顺畅地传递至传动件6。
108.应用时,面板1的凸筋10将会按动较高一侧的传动件6的凸起部62,并且产生一个向下的按压力f1,同时,该传动件6的铰孔部63也将产生反向的上抬力f2,用于驱动过渡件4
的一侧完成摆动。根据杠杆原理,过渡件4的另一侧也将产生一个相等的下压力f2’,f2’直接作用于与其相铰接的另一传动件6的铰孔部63,该另一传动件6的凸起部62将产生一个与f1相等的上抬力f1’,进而实现过渡件4的左右摆动。
109.综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件6,除了包括传动件本体60,还包括与传动件本体60不同位置处相连的转轴部61、凸起部62和铰孔部63,其中,铰孔部63与传动件本体60的第一端相连,凸起部62和转轴部61中的一个与传动件本体60的第二端相连,凸起部62和转轴部61中的另一个与传动件本体60的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相连。
110.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件本体60的第一端或者上述涉及的传动件6的第一端指的是其靠近过渡件4的一端,传动件本体60的第二端或者上述涉及的传动件6的第二端指的是其远离过渡件4的一端。
111.在一些实现方式(1)中,如附图4或者附图10所示,转轴部61位于传动件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且凸起部62位于传动件6的第二端。
112.示例性地,传动件本体60包括:第一本体部601和第二本体部602,第一本体部601和第二本体部602通过转轴部61相连,第一本体部601的远离转轴部61的一端与铰孔部63连接,第二本体部602的远离转轴部61的一端与凸起部62连接。
113.进一步地,第一本体部601的面向面板1的顶部表面和第二本体部602的面向面板1的顶部表面倾斜布置,且倾斜方向相对称,使得转轴部61的与面板1相抵的表面位于铰孔部63和凸起部62的下方。例如,第一本体部601的面向面板1的顶部表面和第二本体部602的面向面板1的顶部表面之间具有大于90
°
且小于180
°
的夹角,例如夹角为120
°
~160
°

114.通过如上设计传动件6的结构,使得传动件6起到杠杆功能,将面板1的按压驱动力顺利地传动至过渡件4。
115.对于上述实现方式(1),根据与传动件6相配合的轴腔20的结构的不同,传动件6的结构也相应不同,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116.在一些示例(1.1)中,如附图4所示,当转轴部61与封闭式腔结构的轴腔20适配连接时,该转轴部61的两端凸出于传动件本体60的两侧的表面。
117.在另一些示例(1.2)中,如附图10所示,当转轴部61与半包围式腔结构的轴腔20适配连接时,第二本体部602上具有开孔64,该开孔64的结构与第二连接块22的结构相适配。部分转轴部61,例如,转轴部61的中部暴露于该开孔64的一端处。进一步地,转轴部61的两端可以与传动件6的两侧的表面相持平。
118.在一些实现方式(2)中,如附图13或者附图15所示,凸起部62位于传动件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且转轴部61位于传动件6的第二端。
119.示例性地,传动件本体60包括:第一本体部601和第二本体部602,第一本体部601和第二本体部602通过凸起部62相连,第一本体部601的远离凸起部62的一端与铰孔部63连接,第二本体部602的远离凸起部62的一端与转轴部61连接。
120.进一步地,第一本体部601的面向面板1的顶部表面和第二本体部602的面向面板1的顶部表面均倾斜布置,且倾斜方向相对称,使得凸起部62的与面板1相抵的表面位于铰孔部63和转轴部61的上方。
121.通过如上设计传动件6的结构,使得传动件6起到杠杆功能,将面板1的按压驱动力顺利地传动至过渡件4。
122.对于上述实现方式(2),根据与传动件6相配合的轴腔20的结构的不同,传动件6的结构也相应不同,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123.在一些示例(2.1)中,如附图13所示,当转轴部61与封闭式腔结构的轴腔20适配连接时,该转轴部61的两端凸出于传动件本体60的两侧的表面。
124.在另一些示例中(2.2),如附图15所示,当转轴部61与半包围式腔结构的轴腔20适配连接时,第二本体部602上具有开槽65,该开槽65的一端延伸至与转轴部61相连,例如,开槽65的一端延伸至与转轴部61的中部相连。示例性地,开槽65为三角形槽或者弧形槽等。进一步地,转轴部61的两端可以与传动件6的两侧的表面相持平。
125.综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通过如上设计传动件6的结构,使得传动件6在面板1和过渡件4之间形成杠杆传动机构,能够减小面板1的按压角度,最终使得面板1的转动角度小于过渡件4的转动角度,实现面板1的小行程向过渡件4的大行程的转换。并且,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传动件6、过渡件4和压板2相互配合,使得它们配合形成的结构体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且摩擦损耗较小,按压手感更佳。
126.以上就开关中传动件6与面板1和过渡件4的配合关系及作用原理进行了示例性描述,对于开关中的功能组件5,其结构为本领域所常见的,以下就功能组件5的结构进行示例性地描述:
127.举例来说,功能组件5包括:弹子组件、翘板、进线端子组件和出线端子组件。进线端子组件和出线端子组件分别固定于固定架3内部不同位置处,进线端子组件被配置为支撑翘板并允许翘板转动,出线端子组件位于翘板的一侧,且出线端子组件上设置有静触点。翘板上设置有动触点,翘板能够设置为被进线端子组件所支撑,弹子组件与过渡件4的下端连接,且弹子组件的底部与翘板的顶部相抵,弹子组件能够随转动的过渡件4而摆动,以驱动翘板摆动,使得翘板上的动触点与出线端子组件上的静触点接触或者分离,进而实现对开关的接通或者断开。
12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129.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