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22671发布日期:2022-07-02 04:2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们对产品要求的提高,具有高屏占比的全面屏产品成为智能手机备受期待的发展潮流,因此屏下摄像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3.在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中,对于屏下摄像显示技术,由于需要将透光区中的金属材料转移至透光区的外围,因此需要设置多层有机平坦层进行金属线的布置;而有机平坦层易吸水,以及在高温或光罩条件下,吸收的水汽会向上有机发光材料扩散,导致有机发光材料失效,使产品出现异常显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oled显示面板显示异常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
7.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层和设置于所述阵列层上的至少一无机绝缘层;
8.发光功能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层上,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阳极层和设置于所述阳极层上的发光层;
9.其中,所述阳极层和所述无机绝缘层接触,以及所述阳极层在所述无机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无机绝缘层内。
10.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
11.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无机绝缘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无机绝缘层接触,所述像素定义层在所述无机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无机绝缘层内。
12.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13.至少一有机平坦层,设置于所述无绝缘机层和所述阵列层之间;
14.其中,所述有机平坦层和所述无机绝缘层的厚度比值范围为4至5。
15.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16.第一有机平坦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层上;
17.第二有机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平坦层上;
18.第一无机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有机平坦层上;
19.第二无机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绝缘层,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与所述阳极层接触;以及
20.电连接构件,设置于所述阵列层和所述阳极层之间,所述电连接构件贯穿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第一无机绝缘层、第二有机平坦层以及第一有机平坦层,所述阳极层通过所述电连接构件与所述阵列层中的源漏极电连接。
21.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屏下显示区和位于所述屏下显示区外围的主显示区;其中,所述屏下显示区内的所述无机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应力释放孔和多个第一接触孔,所述屏下显示区中的所述阳极层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接触孔内的导电材料与所述阵列层中的源漏极电连接;
22.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应力释放孔的孔径。
23.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无机绝缘层中的所述应力释放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有机平坦层中的所述应力释放孔的孔径。
24.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无机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接触孔,所述主显示区中的所述阳极层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接触孔内的导电材料与所述阵列层中的源漏极电连接;
25.其中,所述应力释放孔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接触孔的分布密度。
26.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屏下显示区包括透光区和位于所述透光区外围的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内的膜层材料由透明材料构成,所述非透光区内设置有遮光金属材料;
27.其中,所述透光区内的所述无机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释放孔,所述非透光区内的所述无机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释放孔,所述第二释放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释放孔的孔径。
28.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释放孔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一释放孔的分布密度。
29.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和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30.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有发光功能层,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层和设置于阵列层上的至少一无机绝缘层,发光功能层包括阳极层和设置于阳极层上的发光层,阳极层和无机绝缘层接触,以及阳极层在无机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无机绝缘层内;本技术通过在发光功能层和阵列层之间设置至少一无机绝缘层,以及使发光功能层中的有机发光材料与阵列基板中的有机平坦层隔离,避免有机平坦层中的水汽在高温或光照条件下向有机发光材料扩散,消除了有机发光材料因水汽而失效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31.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32.图1为正常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放大图;
33.图2为异常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放大图;
34.图3为本技术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35.图4为本技术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简图;
36.图5为现有技术图4中截面dd剖面图;
37.图6为本技术图4中截面dd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对于屏下摄像显示技术,由于需要将显示面板中透光区的金属材料转移至透光区的外围,因此需要设置多层有机平坦层进行金属线的布置;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正常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放大图,图2为异常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放大图,有机平坦层吸收的水汽会向上有机发光材料扩散,导致有机发光材料失效,使得图2中有机发光材料内缩,出现粉屏等异常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0.请参阅图3至图6,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其包括:
41.阵列基板200,包括阵列层10和设置于所述阵列层10上的至少一无机绝缘层210;
42.发光功能层300,设置于所述阵列层10上,所述发光功能层300包括阳极层301和设置于所述阳极层301上的发光层302;
43.其中,所述阳极层301和所述无机绝缘层210接触,以及所述阳极层301在所述无机绝缘层2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无机绝缘层210内。
44.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通过在发光功能层300和阵列层10之间设置至少一无机绝缘层210,以及使发光功能层300中的有机发光材料与阵列基板200中的有机平坦层310隔离,避免有机平坦层310中的水汽在高温或光照条件下向有机发光材料扩散,消除了有机发光材料因水汽而失效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45.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46.请参阅图3,所述阵列基板200可以包括衬底111和设置于所述衬底111上的阵列层10,所述阵列层10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110,所述薄膜晶体管110可以为蚀刻阻挡型、背沟道蚀刻型,或者根据栅极与有源层112的位置划分为底栅薄膜晶体管、顶栅薄膜晶体管等结构,具体没有限制。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底111的材料可以为玻璃、石英或聚酰亚胺等材料。本技术的所述衬底111以柔性基底为例进行说明,所述衬底111可以包括双层聚酰亚胺以及位于双层聚酰亚胺之间的缓冲材料层,其次衬底111上层一般还设置有缓冲层118。
4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以顶栅型薄膜晶体管为例,该薄膜晶体管110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111上的有源层112、设置于所述有源层112上栅绝缘层113、设置于所述栅绝缘层113上的栅极层117、设置于所述栅极层117上的间绝缘层114、设置于所述间绝缘层114上的源漏极层115、设置于源漏极层115上的至少一有机平坦层310、以及设置于所述有机平坦层310上的至少一无机绝缘层210。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300和所述阵列层10之间的多个接触孔,多个接触孔内设置有电连接构件120,所述阳极层301通过所述电连接构件120与所述阵列层10中的源漏极电连接。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机绝缘层210的材料可以包括氮氧硅组合的化合物。
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平坦层310可以包括有机树脂等有机材料。
52.请参阅图3,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200上的发光功能层
300,所述发光功能层300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无机绝缘层210上的阳极层301、设置于所述阳极层301上的发光层302、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层302上的阴极层303。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300还可以包括像素定义层304,所述像素定义层304包括多个像素开口,一所述像素开口与所述阳极层301中一阳极对应,所述发光层302可以包括与多个所述阳极一一对应的多个发光像素。
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304上的支撑柱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的盖板层500,所述支撑柱可以与像素定义层304在同一道工艺中形成,或者不同工艺中形成。
54.在本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100不设置支撑柱时,请参阅图3,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300上的封装层400以及设置于所述封装层400上的盖板层500,所述封装层400可以至少包括层叠设置于像素定义层304上的第一无机封装层、第一有机封装层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
55.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发光功能层300和阵列层10之间进行无机绝缘层210的设置,可以隔绝有机材料中水汽向发光功能层300中的有机材料扩散,但是由于有机平坦层310和像素定义层304是整面铺设,且有机平坦层310和像素定义层304均由有机材料构成,因此若无机绝缘层210的面积较小,即无法完全将有机平坦层310和像素定义层304隔离,则有机平坦层310中的水汽还是可以通过像素定义层304传递至发光功能的发光材料中。
56.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请参阅图3,所述发光功能层300中的所述像素定义层304可以设置于所述无机绝缘层210上,即所述像素定义层304与所述无机绝缘层210接触,所述像素定义层304在所述无机绝缘层2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无机绝缘层210内。
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机绝缘层210在显示面板100上可以进行整面铺设,以使所述像素定义层304和所述有机平坦层310隔离,避免了有机平坦层310中的水汽通过像素定义层304传递至有机发光材料中,进一步实现了有机发光材料的保护。
58.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阵列基板200还包括至少一有机平坦层310,设置于所述无机绝缘层210和所述阵列层10之间,所述有机平坦层310和所述无机绝缘层210的厚度比值范围为4至5。
5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平坦层310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阵列层10中膜层的平整性,以便于后续制程能在平整的膜层表面进行,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6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无机绝缘层210的流平性较弱,因此无机绝缘层210的沉积厚度不能过大,所述有机平坦层310和所述无机绝缘层210的厚度比值范围可以为4至5。
6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平坦层310的厚度可以为1000nm。
6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机绝缘层210的厚度可以为200nm至250nm。
63.请参阅图4,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屏下显示区bb和位于所述屏下显示区bb外围的主显示区aa;即对于屏下可显示的面板,所述屏下显示区bb内的膜层均需要由透明材料构成,因此进行数据信号和扫描信号传输的金属线、以及像素电路等驱动岛需要设置在屏下显示区bb的外围,而空间的局限性,需要设置多层有机平坦层310对多个驱动岛进行分层设置,避免不同驱动岛的干涉。
64.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请参阅图3,所述阵列基板200可以包括:
65.第一有机平坦层311,设置于所述阵列层10上;
66.第二有机平坦层312,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平坦层311上;
67.第一无机绝缘层211,设置于所述第二有机平坦层312上;
68.第二无机绝缘层212,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绝缘层211,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212与所述阳极层301接触;以及
69.电连接构件120,设置于所述阵列层10和所述阳极层301之间,所述电连接构件120贯穿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212、第一无机绝缘层211、第二有机平坦层312以及第一有机平坦层311,所述阳极层301通过所述电连接构件120与所述阵列层10中的源漏极电连接。
70.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平坦层310和无机绝缘层210的数量,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仅以两层有机平坦层310和两层无机绝缘层210作为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71.请参阅图3,所述源漏极层115可以包括第一源漏极115a和第二源漏极115b,所述第一源漏极115a设置于所述间绝缘层114上,所述第二源漏极115b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平坦层311上,所述第二源漏极115b通过源漏极过孔和所述第一源漏极115a电连接。
72.请参阅图3,所述电连接构件12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段121、第二连接段122以及第三连接段123,所述第一连接段121位于所述第二有机平坦层312上,所述第二连接段122位于所述第一无机绝缘层211上,所述第三连接段123位于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212上,所述第一连接段121、所述第二连接段122以及所述第三连接段123电连接,屏下显示区bb中的像素驱动岛通过与第一连接段121、第二连接段122以及第三连接段123同层设置的金属进行像素驱动岛的排布,以及与屏下显示区bb中的子像素电连接。
7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机绝缘层211和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212将有机发光材料与阵列基板200中的有机平坦层310隔绝,避免了有机平坦层310中的水汽通过像素定义层304传递至有机发光材料中,进一步实现了有机发光材料的保护。
74.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柔性面板,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弯折区cc,所述弯折区cc内的设置有柔性开口116,所述第一有机平坦层311将所述柔性开口116填充,增加了弯折区cc的柔性。
7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无机绝缘层210进行整层铺设时,屏下显示面板100的透光区db由于未设置相应的金属材料,因此该区域易出现应力集中的技术问题,从而导致该区域的无机绝缘层210与有机平坦层310剥离。
76.请参阅图5,当前显示面板100的所述屏下显示区bb中的子像素通过透明的导电材料与对应的像素驱动岛连接,由于屏下显示区bb中子像素的尺寸小于主显示区aa中子像素的尺寸,因此与所述屏下显示区bb中的子像素连接的所述第一接触孔141较主显示区aa中的接触孔较小,从而导致屏下显示区bb中无机绝缘层210上的应力无法释放,使得该区域的无机绝缘层210出现剥离的技术问题。
77.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请参阅图6,所述屏下显示区bb内的所述无机绝缘层210上设置有多个应力释放孔130和多个第一接触孔141,所述屏下显示区bb中的所述阳极层301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接触孔141内的导电材料与所述阵列层10中的源漏极电连接。
7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孔141的孔径可以小于所述应力释放孔130的孔径。
7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显示区aa内的无机绝缘层210上增加了多个所述应力释放孔130,所述应力释放孔130和所述第一接触孔141的共同作用,对无机绝缘层210上的应力进行释放,缓解了无机绝缘层210上应力集中的技术问题。
8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属性的膜层之间的粘附力小于同属性的膜层之间的粘附力,例如无机层与有机层之间的粘附力小于有机层与有机层之间的粘附力,以及无机层与有机层之间的粘附力小于无机层与无机层之间的粘附力,因此本技术的无机层与有机层由于粘附力较弱的问题,相比于无机层与无机层更易剥离。
81.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无机绝缘层210中的所述应力释放孔130的孔径小于所述有机平坦层310中的所述应力释放孔130的孔径。
8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无机绝缘层210易与有机平坦层310剥离,因此在有机平坦层310上设置孔径交大的应力释放孔130,在释放应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无机绝缘层210与有机平坦层310的接触面,进一步改善了无机绝缘层210出现剥离的技术问题。
83.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请参阅图6,所述主显示区aa内的所述无机绝缘层21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接触孔142,所述主显示区aa中的所述阳极层301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接触孔142内的导电材料与所述阵列层10中的源漏极电连接。
8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孔130的分布密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二接触孔142的分布密度。由于屏下显示区bb中的应力由所述应力释放孔130和所述第一接触孔141共用释放,因此若所述应力释放孔130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接触孔142,则相当于屏下显示区bb中孔的总数量将大于所述第二接触孔142的总数量,进而导致主显示区aa和屏下显示区bb中受到的应力不等,使得主显示区aa内的膜层将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
8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应力释放孔130的孔径和所述主显示区aa中的接触孔的孔径可以相等。
86.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请参阅图6,所述屏下显示区bb包括透光区db和位于所述透光区db外围的非透光区da,所述透光区db内的膜层材料由透明材料构成,所述非透光区da内设置有遮光金属材料。
8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db内的所述无机绝缘层2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释放孔131,所述非透光区da内的所述无机绝缘层21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释放孔132,所述第二释放孔132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释放孔131的孔径。
8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下显示区bb中的透光区db用于外界光线透过以及进入内部的摄像头中,而非透光区da用于布置透光区db内的子像素所需的像素驱动岛,因此非透光区da内的无机绝缘层210中的应力集中强度弱于透光区db内的无机绝缘层210中的应力集中强度,即所述第二释放孔132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释放孔131的孔径,使得透光区db内应力释放强度强于非透光区da内的应力释放强度,使得透光区db和非透光区da内不同区域的无机绝缘层210受力均匀,避免了屏下显示区bb内无机绝缘层210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
8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释放孔132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一释放孔131的分布密度。由于所述非透光区da和所述透光区db内用于驱动子像素发光的像素驱动岛均所述非透光区da内,因此非透光区da内的金属材料较主显示区aa更加密集,应力集中最弱,所述第二释放孔132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一释放孔131的分布密度,平衡了透光区db和非透光区da中应力不均的问题,使得透光区db和非透光区da内的应力分布均匀,避免因应力分布不均而导致膜层剥离的问题。
9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非透光区da内的金属材料较主显示区aa更加密集,因此所述第二释放孔132的孔径可以小于所述第二接触孔142的孔径,或者所述第二释放孔132的分
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接触孔142的分布密度。
91.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和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该终端主体可以为绑定于显示面板的电路板等器件。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
9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有发光功能层,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层和设置于阵列层上的至少一无机绝缘层,发光功能层包括阳极层和设置于阳极层上的发光层,阳极层和无机绝缘层接触,以及阳极层在无机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无机绝缘层内;本技术通过在发光功能层和阵列层之间设置至少一无机绝缘层,以及使发光功能层中的有机发光材料与阵列基板中的有机平坦层隔离,避免有机平坦层中的水汽在高温或光照条件下向有机发光材料扩散,消除了有机发光材料因水汽而失效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93.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94.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