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分合的重合闸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3611发布日期:2022-09-09 23:5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分合的重合闸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气开关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稳定分合的重合闸开关。


背景技术:

2.传统配电网中的漏电重合闸开关,也就是塑壳开关,塑壳开关内由多连杆机构实现分合闸,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并且使用中的故障率较高,产品的维修和更换的耗费大,使得在实际配电应用中存在很多的弊端。
3.目前,公开号为cn11207172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它包括位于闸体内的开关本体,开关本体包括控制模块、触头机构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架体、控位机构,安装架体设置在闸体中,控位机构包括控位驱动部、直动推进件、复位驱动件、自锁限位部,控位驱动部设置在安装架体上,复位驱动件与控位驱动部连接,控位驱动部用于推动直动推进件沿导向槽移动;控制模块安装在安装架体中,闸体内设置有安装触头机构的安装空间,闸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分合闸导电的触点。
4.上述重合闸开关为本技术人的在先申请,虽然能够在控位机构中的驱动部作用下提供驱动力,在驱动力作用下通过直动推动件的作用下推动触头机构进行分合闸,但是在控制触头机构运动时,需要使用到弹簧,尤其是在分闸时需要借助弹簧的弹力进行复位,但是弹簧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会使得弹簧的阻尼发生改变,使得弹簧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不能维持恒定阻尼,也使得重合闸开关不能够保持恒定的阻尼,对此在进行分合闸控制时,容易出现触头机构发生短路,达不到稳定分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分合的重合闸开关,具有能够提供恒定的阻尼,以使能够稳定的进行分合闸,达到稳定分合闸的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稳定分合的重合闸开关,包括:
8.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开关内;
9.永磁动芯,所述永磁动芯设置于支架上;
10.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磁体,所述磁体穿设于所述永磁动芯内,所述永磁动芯提供驱动磁体沿永磁动芯轴向运动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控制驱动件驱动分闸或合闸;
11.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与支架连接,所述驱动件合闸时,所述驱动件施加按压力与所述联动组件;
12.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联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施加按压力与联动组件时,所述联动组件带动所述限位组件对驱动件限位;
13.分闸组件,所述分闸组件与限位组件连接,并与支架连接,所述分闸组件用于提供推动限位组件复位的复位力,所述分闸组件带动所述限位组件复位时,所述限位组件解除
对驱动件的限位,所述永磁动芯提供驱动力控制驱动件分闸;
14.触头机构,所述磁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触头机构的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两端分别穿出支架并与所述触头机构连接,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触头机构与开关内的触点触接或分离。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凸起,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联动件和扭簧,所述第一转轴与支架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驱动件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联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扭簧设置于第一转轴上并作用于所述联动件,所述驱动件合闸运动时,所述凸起作用于所述联动件远离与第一转轴连接的端部,并提供按压力于联动件上,所述扭簧受外力作用形变,以提供当驱动件分闸运动时带动所述联动件复位的弹性力。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转轴、限位架和限位块,所述第二转轴与支架连接,所述限位架与第二转轴同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架还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扭簧还作用于限位架上,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架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背离设置凸起的一侧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凸起提供按压力于联动件上时,还带动所述限位架沿第二转轴轴线转动,以使所述限位块卡设至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卡设时锁紧驱动件。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闸组件包括微控开关、第三转轴和分闸控件,所述第三转轴与支架连接,所述分闸控件与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微控开关与支架外壁连接,所述分闸控件一端从支架中穿出,所述分闸控件穿出支架的一端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微控开关连接,所述分闸控件上还设置有分闸控爪,所述微控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分闸控件沿第三转轴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分闸控爪推动所述限位组件与驱动件分离,所述微控开关与分闸控件间还设置有塔簧。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闸控件远离开设卡孔的一端设置有舌部,所述限位组件对驱动件限位时,所述舌部压设于限位组件上,以提供对所述驱动件的限位,所述限位架上还开设有供舌部运动的让位槽。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架上还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分闸控爪推动限位组件时,所述分闸控爪推抵所述延伸部。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头机构包括推动件、触动柄、触体和压头,所述触动柄与触体连接,所述推动件连接触动柄和传动件,所述触体上设置有多个触头部,任意所述触头部上分别连接压头,所述触体两端还形成有转动头,所述开关内开设有供转动头设置的弧形槽。
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还包括手动组件,所述手动组件包括手控件、连接座和波子螺丝,所述连接座与支架连接,所述连接座中开设有供手控件转动连接的手控槽,所述手控件上设置有锁紧部,所述波子螺丝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中并一端穿设至手控槽内,所述波子螺丝用于与锁紧部抵触,所述手控件一端延伸出开关外,另一端用于触控所述微控开关。
2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内还设置有限位垫,所述限位垫上开设有供支架卡合的卡槽。
2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永磁动芯外设置有护磁架。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于支架上的永磁动芯提供控制驱动件快速响应的驱动力,控制驱动件合闸时,驱动件作用于联动组件,以带动限位组件对驱动件进行限位,保持稳定的合闸状态,在受外力作用时不易出现分闸,在分闸组件的作用下控制限位组件解除对驱动件的限位,以使在分闸时,快速解除限位并快速稳定的响应分闸,永磁动芯的作用下使得多次重复分闸或合闸时仍然能够保持快速稳定的分闸或合闸,并且使得在合闸时,触头机构能够稳定与触点触接,在分闸时能够快速的响应分闸,实现触头机构与触点的快速分离,在永磁动芯、限位组件和联动组件作用下,使得能够提供快速响应分合闸的恒定的驱动力,达到稳定的分合闸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体现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体现整体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体现驱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体现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体现限位组件和分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体现限位组件和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体现限位组件、联动组件和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体现限位组件和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体现手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支架;11、永磁动芯;12、限位垫;13、卡槽;14、护磁架;2、驱动件;21、磁体;22、传动件;23、凸起;24、限位槽;3、联动组件;31、第一转轴;32、联动件;33、扭簧;4、限位组件;41、第二转轴;42、限位架;43、限位块;44、让位槽;45、延伸部;5、分闸组件;51、微控开关;52、第三转轴;53、分闸控件;54、卡孔;55、分闸控爪;56、塔簧;57、舌部;6、触头机构;61、推动件;62、触动柄;63、触体;64、压头;7、手动组件;71、手控件;72、连接座;73、波子螺丝;74、手控槽;75、锁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6.参考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稳定分合的重合闸开关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设置于开关内的支架1、永磁动芯11、驱动件2、联动组件3、限位组件4、分闸组件5和触头机构6,开关内还设置有限位垫12,限位垫12上开设有供支架1卡合的卡槽13,提高支架1与开关的连接稳定性,并为支架1提供支撑,永磁动芯11设置于支架1上,永磁动芯11外设置有护磁架14,护磁架14用于保护永磁动芯11,以使永磁动芯11保持磁性,驱动件2设置于支架1内,驱动件2上设置有磁体21,磁体21穿设于永磁动芯11内,永磁动芯11用于提供磁体21沿永磁动芯11轴向运动的驱动力,联动组件3与支架1连接,永磁动芯11提供驱动力控制驱动件2进行合闸运动时,驱动件2施加按压力与联动组件3上,磁体21上设置有连接触头机构6
的传动件22,传动件22两端分别穿出支架1并与触头机构6连接,驱动件2合闸运动时还带动触头机构6与开关内的触点触接,限位组件4与联动组件3连接并与支架1连接,驱动件2施加按压力至联动组件3时,联动组件3带动限位组件4对驱动件2进行限位,永磁动芯11提供的恒定驱动力使得带动驱动件2快速响应合闸,合闸后限位组件4对驱动件2进行限位,使得触头机构6保持稳定的与触点触接;分闸组件5用于推动限位组件4复位,以解除限位组件4解除对驱动件2的限位,使得在永磁动芯11提供驱动力时控制驱动件2快速响应分闸,实现快速响应分闸运动,带动触头机构6与触点分离,达到快速且稳定的进行合闸或分闸运动。
37.参考图2至图8,驱动件2远离设置磁体21的一端设置有凸起23,联动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联动件32和扭簧33,第一转轴31与支架1连接,并且第一转轴31的轴线与驱动件2的轴线垂直设置,联动件32与第一转轴31转动连接,联动件32包括联动主体和翘起部,翘起部与联动主体远离与第一转轴31连接的一端,扭簧33设置于第一转轴31上并作用于联动主体上;限位组件4包括第二转轴41、限位架42和限位块43,第二转轴41与支架1连接,限位架42与第二转轴41转动连接,限位架42上还与第一转轴31转动连接,扭簧33还作用于限位架42上,翘起部与联动主体连接并朝向限位架42方向倾斜,限位块43与限位架42远离第二转轴41的一端连接,驱动件2背离设置凸起2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4。
38.在永磁动芯11控制驱动件2进行合闸运动时,驱动件2与翘起部抵触提供带动联动件32沿第一转轴31转动的按压力,在联动件32带动第一转轴31转动时,此时扭簧33处于受外力形变蓄力,从而带动限位架42沿第二转轴41朝向驱动件2运动,使得限位块43与驱动件2背离凸起23的一侧接触,当驱动件2移动至限位槽24与限位块43位置对应时,限位块43与限位槽24卡设,对驱动件2进行限位,此时触头机构6保持稳定的与触头触接实现合闸。
39.参考图2至图5,分闸组件5包括微控开关51、第三转轴52和分闸控件53,第三转轴52与支架1连接,分闸控件53与第三转轴52转动连接,微控开关51与支架1外壁连接,分闸控件53一端从支架1中穿出,分闸控件53穿出支架1的一端开设有卡孔54,卡孔54与微控开关51连接,分闸控件53上还设置有分闸控爪55,微控开关51用于控制分闸控件53沿第三转轴52的轴线转动,以使分闸控爪55推动限位组件4与驱动件2分离,分闸控件53远离开设开孔的端部设置有舌部57,限位架42上还开设有供舌部57运动的让位槽44,微控开关51与分闸控件53间还设置有塔簧56,限位架42上还设置有延伸部45。
40.在永磁动芯11控制驱动件2进行合闸运动时,限位架42朝向驱动件2运动,此时延伸部45与分闸控爪55抵触,带动分闸控件53沿第三转轴52转动,在限位块43与限位槽24卡设时,舌部57与限位架42背离驱动件2的一侧外壁抵触,实现对限位架42的限位,使得限位架42不易复位,进一步保持牢固的合闸,此时塔簧56压缩形变;
41.当进行分闸时,微控开关51提供磁吸力吸合分闸控爪55朝向微控开关51方向移动,分闸控爪55推抵限位架42上的延伸部45,并且解除舌部57对限位架42的限位,永磁动芯11提供控制驱动件2朝向远离永磁动芯11方向的驱动力,扭簧33释放弹性力控制限位架42复位转动,限位块43与限位槽24分离解除对驱动件2的限位,此时驱动件2在驱动力作用下复位,带动触头机构6与触点分离,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分闸,在进行分闸时,塔簧56释放弹力,带动分闸控件53复位。
42.参考图2,触头机构6包括推动件61、触动柄62、触体63和压头64,触动柄62与触体63连接,推动件61连接触动柄62和传动件22,支架1上开视有供传动件22沿驱动件2轴向方
向运动的移动槽,触体63上设置有多个触头部,任意触头部上分别连接压头64,触体63两端还形成有转动头,开关内开设有供转动头设置的弧形槽,使得在驱动件2分闸或合闸运动时,通过带动传动件22沿移动槽运动,带动推动件61运动,以带动触体63转动,实现压头64与触点触接。
43.参考图2和图9,还包括手动组件7,手动组件7包括手控件71、连接座72和波子螺丝73,连接座72与支架1连接,连接座72中开设有供手控件71转动连接的手控槽74,手控件71上设置有锁紧部75,波子螺丝73设置于连接座72中并一端穿设至手控槽74内,波子螺丝73用于与锁紧部75抵触,手控件71一端延伸出开关外,另一端用于触控微控开关51,使得在通过手控件71的作用下控制手控件71端部与微控开关51抵触进行分闸控制,在波子螺丝73的作用下,使得在进行分闸控制时与锁紧部75抵触,从而保持稳定的分闸,控制手控件71转动控制合闸时才能够实现合闸。
44.工作原理及其效果:通过设置于支架1上的永磁动芯11提供控制驱动件2快速响应的驱动力,控制驱动件2合闸时,驱动件2作用于联动组件3,以带动限位组件4对驱动件2进行限位,保持稳定的合闸状态,在受外力作用时不易出现分闸,在分闸组件5的作用下控制限位组件4解除对驱动件2的限位,以使在分闸时,快速解除限位并快速稳定的响应分闸,永磁动芯11的作用下使得多次重复分闸或合闸时仍然能够保持快速稳定的分闸或合闸,并且使得在合闸时,触头机构6能够稳定与触点触接,在分闸时能够快速的响应分闸,实现触头机构6与触点的快速分离,在永磁动芯11、限位组件4和联动组件3作用下,使得能够提供快速响应分合闸的恒定的驱动力,达到稳定的分合闸效果。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