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60519发布日期:2022-07-30 12:5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化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2.基于目前锂电池化成设备电池极耳压紧装置,特别是双头出极耳电池,极耳夹持方式多采用一托八铁片压合式,这种方式不能对电池实行单点控制化成,对每个电池化成数据无法记录,对每个电池极耳夹紧力不能保证一致性,也无法在后期追踪电池数据,且其采用二线制(只有电流输入的检测),无法准确采集电池信息,电池化成品质没有保障。同时因为夹紧力不能保持一致,容易造成极耳的一侧出现压痕,影响了后续的加工焊接等工序,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锂电池的短路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旨在改进现有的锂电池夹持机构的不足,使夹持机构可以使极耳两端均匀受力,减少极耳的损坏,且可以精确获取锂电池的化成数据,保证产品追踪。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包括底座、枢转安装于底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电流金属片和电压金属片;所述电压金属片由多个片体组成,所述底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中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中部枢转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转轴设有驱动第一夹持部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的前端相互贴合或相互远离的弹性件;所述底座还设有导向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沿预定的方向摆动,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摆幅,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侧壁还分别水平延伸有以转轴为基点错位设置的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
5.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弹性件通过转轴对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施加相同的弹力,同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限位结构的阻挡下,使第一夹持部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的前端处于基准的轴线位置,从而使夹持力度相同,避免了极耳两侧出现夹持力度不均匀的问题;同时通过导向结构和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的配合,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开启更流程,在实际开夹时,相应的开夹设备直接拉动或推动第一开夹销钉和第二开夹销钉,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开夹,避免了勾挂极耳的问题,且开启更稳定。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发明立体示意(视角一);图2为本发明立体示意(视角二);
图3为本发明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爆炸图。
7.图中,1为底座,11为主体,12为侧板,101为第一挡部,102为第二挡部,21为第一夹持部,22为第二夹持部,211为安装部,3为导向槽,41为第一开夹销钉,42为第二开夹销钉,51为卡钩,52为定位柱,61为电流金属片,62为电压金属片,71为第一卡槽,72为第二卡槽,81为第一连接槽,82为第二连接槽,9为转轴,91为弹性件,100为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9.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10.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精准夹持力的锂电池夹持机构,包括底座1、枢转安装于底座1的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电流金属片61和电压金属片62;所述电压金属片62由多个片体组成(可以实现多数据的检测),所述底座1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之间设有转轴9,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中部和第二夹持部22的中部枢转安装于转轴9上,所述转轴9设有驱动第一夹持部21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22的前端相互贴合或相互远离的弹性件91,其中可以根据开夹设备的实际进行定义,即弹性件91可以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互贴合,那么开夹设备即克服弹性件91的压力,使极耳松开;当弹性件91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互贴合,则相反;所述底座1还设有导向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沿预定的方向摆动,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摆幅,所述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侧壁还分别水平延伸有以转轴9为基点错位设置的第一开夹销钉41和第二开夹销钉42。
12.在实际使用时弹性件91通过转轴9对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施加相同的弹力,同时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在限位结构的阻挡下,使第一夹持部21的前端和第二夹持部22的前端处于基准的轴线100位置,从而使夹持力度相同,避免了极耳两侧出现夹
持力度不均匀的问题;同时通过导向结构和第一开夹销钉41和第二开夹销钉42的配合,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开启更流程,在实际开夹时,相应的开夹设备直接拉动或推动第一开夹销钉41和第二开夹销钉42,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开夹,避免了勾挂极耳的问题,且开启更稳定。
13.当然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开夹销钉41和第二开夹销钉42也可以分别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一体设置,例如设置凸块,当然也可以设置在转轴9的其中一侧,也是可以的,但是优选实施例中,错位设置开夹更为流畅,且可以减少对极耳的勾挂和受力更均匀。
14.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包括主体11以及从主体11两侧延伸的侧板12,所述转轴9设于两侧板12之间,所述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分别设于两侧板12上。
15.具体地,所述两侧板1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部101和第二挡部102,所述第一挡部101和第二挡部102用于分别限制第一夹持部21后端和第二夹持部22后端的摆幅。即所述限位结构,其中限位结构也可以采用将第一挡部101和第二挡部102设置于导向槽3的上下两侧,且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分别设置的第一开夹销钉41和第二开夹销钉42分别沿导向槽3的长度方向滑动,且分别与导向槽3的上下两端相抵。
16.其中一侧板12设有导向槽3,所述导向槽3和第一开夹销钉41相配合,且所述第一开夹销钉41可沿导向槽3的长度方向滑动。
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导向槽3设有一个,第一开夹销钉41沿导向槽3的长度方向滑动,并起到限位的作用,即所述导向结构。
18.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1后壁的上下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卡钩51,两卡钩51之间设有定位柱52。通过卡钩51和定位柱52的配合可以方便夹持机构卡设于化成装置上,且安装和拆卸更方便,可以快速更换,提高化成效率。
19.具体地,所述第一夹持部21前端和第二夹持部22前端相对的壁面呈梯形状分布,所述电流金属片61和电压金属片62也呈梯形状。从而提高了金属片的坚韧度,避免了反复插拔造成的金属片疲劳或受损。
20.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21前端和第二夹持部22前端相对的端面分别设有凹设的第一卡槽71和第二卡槽72,所述电流金属片61和电压金属片62分别卡设于第一卡槽71和第二卡槽72内。从而保证了电流金属片61和电压金属片62的安装稳定。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位于电流金属片61后端和电压金属片62后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槽81和第二连接槽82,所述电流金属片61后端和电压金属片62分别穿过第一连接槽81和第二连接槽82,通过连接槽的设置方便了金属片的安装和固定。
22.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长度大于第二夹持部22的长度。
23.具体地,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后端设有安装部211,所述第一开夹销钉41可拆卸设于安装部211。
24.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先将电流金属片61和电压金属片62分别安装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分别放置于两侧板12之间,然后将弹性件91放置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然后将转轴9依次穿过第一夹持部21、第二夹持部22和弹性件91,从而实现了两者的相互靠拢,以及初步安装,然后将第一开夹销钉41
和第二开夹销钉42分别安装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然后将底座1固定于化成机上。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