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防拉器件、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及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28535发布日期:2022-09-14 15:4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线材防拉器件、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及应用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气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材防拉器件、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家用电器或电子电器或智能控制设备中,设备一般都会连接有导电线或信号线,或同时有导电线与信号线。导电线或信号线的一头引伸到设备机体内部,另外一头引伸到设备机体外部,并预留一小段长度,且在机体外部这一头的引出线有连接端子或对插接头。此设备与外界的电源或受控设备相连接时,此设备才能工作并对其受控的设备发挥作用,而这种主控设备与受控设备的连接,需要二者不间断连接。主控设备与受控设备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使得主控设备的连接接头与受控设备的连接接头脱离连接,从而使二者连接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线材防拉器件,能够实现线材防拉作用,有效避免线材脱离连接。
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
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设备的应用方法。
6.根据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线材防拉器件,包括:卡线器,所述卡线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一卡线槽由所述基板的外缘向所述基板的内部凹陷而成,所述第一卡线槽贯穿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卡线槽用于供线缆穿过。
7.根据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线材防拉器件,所述基板还设置有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二卡线槽由所述基板的外缘向所述基板的内部凹陷而成。
8.根据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线材防拉器件,所述卡线器包括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具有凸起。
9.根据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线材防拉器件,所述卡线器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导向板之间具有缝隙。
10.根据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线材防拉器件,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导向部、卡位部及第二导向部,所述卡位部呈现为u型,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卡位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卡位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卡位部及所述第二导向部限制出所述第一卡线槽。
11.根据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线材防拉器件,所述卡位部具有限位凹口,所述限位凹口位于所述卡位部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所述限位凹口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头抵接。
12.根据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线材防拉器件,所述基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上。
13.本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具有上述线材防拉器件,还包括:第一电器,包括安装板和第一线缆,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安装端口,所述卡线器安装于所述安装端口,所述第一线缆具有第一接头;第二电器,包括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卡接于所述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二线缆具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二接头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接头横截面轮廓的外接圆的最大直径为d,所述第一卡线槽的横截面轮廓的内接圆直径为d,满足d>d。
14.本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所述基板设置有紧固孔,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紧固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紧固孔和所述安装孔穿设有紧固件。
15.本技术又一方面实施例的应用方法,用于安装上述的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好;将所述第二线缆卡入到所述第一卡线槽内,并使所述第二接头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将所述卡线器安装到所述安装板的所述安装端口上。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线材防拉器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中,卡线器与第一电器的安装板固定连接,线缆被卡在卡线器的第一卡线槽内。设置第二接头的横截面大于第一卡线槽的横截面积,使得第二接头无法通过第一卡线槽。因此,当拖拽第二线缆时,第一卡线槽能够对第二接头进行止挡,以避免了第二线缆被继续拖拽,从而防止了第二接头和第一接头脱离连接,进而实现线材的防拉功能。
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9.图1为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线缆连接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线缆防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的安装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的另一安装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的工作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线器和安装板的安装示意图;
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线缆和卡线器配合安装前的示意图;
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线缆和卡线器配合安装后的示意图;
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线器的安装示意图;
2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线器与安装板的配合示意图;
2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30.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32.100、第一电器;110、安装板;111、安装端口;112、安装部;120、第一线缆;121、第一接头;130、第四线缆;131、第四接头;113、安装孔;
33.200、卡线器;210、基板;211、第一卡线槽;212、第二卡线槽;213、外缘;214、第一通
孔;215、紧固孔;220、限位板;221、凸起;230、导向板;231、第一导向部;232、卡位部、233、第二导向部;2331、弯曲部;2321、限位凹口;240、缝隙;
34.300、第二电器;310、第二线缆;311、第二接头;
35.400、第三电器;410、第三线缆;411、第三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9.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0.本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1.在家用电器或电子电器或智能控制设备中,设备一般都会连接有导电线或信号线,或同时有导电线与信号线。导电线或信号线的一头引伸到设备机体内部,另外一头引伸到设备机体外部,并预留一小段长度,且在机体外部这一头的引出线有连接端子或对插接头,如图1所示。当此设备与外界的电源或受控设备相连接时,此设备才能工作并对其受控的设备发挥作用,而这种主控设备与受控设备的连接,需要二者不间断连接。主控设备与受控设备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使得主控设备的连接接头与受控设备的连接接头脱离连接,从而使二者连接中断。因此,需对二者的连接接头进行防拉处理,以保持主控设备和受控设备有效连接。
42.鉴于此,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线材防拉器件,能够有效实现线材防拉功能。
43.参见图2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线材防拉器件包括卡线器200,卡线器200包括基板210,基板210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线槽211,第一卡线槽211由基板210的外缘213向基板210的内部凹陷而成,第一卡线槽211贯穿基板210,第一卡线槽211用于供线缆穿过。
44.其中,第一电器100包括第一机体、安装板110和第一线缆120,安装板110设置于第一机体的侧面,第一线缆120的一端与第一机体连接,第一线缆120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接头121;第二电器300包括第二线缆310,第二线缆310具有第二接头311,第二接头311与第一接头121配合连接,且第二接头311设置于安装板110的内侧,第二线缆310的直径小于第二接头311横截面的直径;基板210中的第一卡线槽211用于供线缆穿过,以使第一机体内部的线缆能够与外部设备连接。应当理解,第一机体的内部具有空腔,第一线缆120和第二线缆310中的第二接头311均设置于第一机体内。
45.应用时,卡线器200与第一电器的安装板110固定连接,线缆被卡在卡线器200的第一卡线槽211内。其中,第二接头的横截面大于第一卡线槽211的横截面积,使得第二接头无法通过第一卡线槽211。因此,当拖拽第二线缆310时,第一卡线槽211能够对第二接头进行止挡,以避免了第二线缆310被继续拖拽,从而防止了第二接头和第一接头121脱离连接,进而实现线材的防拉功能。
46.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如图2所示,基板210还设置有第二卡线槽212,第二卡线槽212由基板210的外缘213向基板210的内部凹陷而成。应当理解,基板210的内部是指基板210的几何中心处。
47.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如图2所示,卡线器200包括一端与基板210固定连接的限位板220,限位板220具有凸起221。安装时,该凸起221能够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将安装板110限制在基板210和凸起221之间,从而实现将卡线器200的安装固定到安装板110上。
48.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如图2所示,卡线器200还包括一端与基板210固定连接的导向板230,导向板230设置于限位板220的一侧,限位板220和导向板230之间具有缝隙240。该缝隙240能够为限位板220的偏移提供空间,方便了安装板110与凸起221脱离咬合关系,进而实现卡线器200的拆卸。
49.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如图2所示,导向板230包括第一导向部231、卡位部232及第二导向部233,卡位部232呈现为u型,第一导向部231与卡位部23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向部233与卡位部23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向部231、卡位部232及第二导向部233限制出第一卡线槽211。进一步的,卡位部232具有限位凹口2321,限位凹口2321位于卡位部232远离基板210的一端,限位凹口2321用于与第二接头311抵接,同时限位凹口2321能够对第二接头311进行定位。
50.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如图2所示,基板210设置有第一通孔214,凸起221位于第一通孔214的延伸方向上。拆卸卡线器200时,利用工具从第一通孔214撬动卡在凸起221与基板之间的安装板110,能够实现卡线器200的快速拆装。
51.参见图2至图12,本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电器100、线材防拉器件及第二电器300。
52.具体的,第一电器100包括第一机体、安装板110和第一线缆120,安装板110设置于第一机体的侧面,安装板110设置有安装端口111,该安装端口111用于安装固定卡线器200,第一线缆120的一端与第一机体连接,第一线缆120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接头121;第二电器300包括第二线缆310,第二线缆310具有第二接头311,第二接头311与第一接头121配合连接,且第二接头311设置于安装板110的内侧,第二线缆310的直径小于第二接头311横截面的直径;卡线器200包括基板210,基板210设置有第一卡线槽211,该第一卡线槽211用于供
线缆穿过,以使第一机体内部的线缆能够与外部设备连接。
53.应当理解,第一机体的内部具有空腔,第一线缆120和第二线缆310中的第二接头311均设置于第一机体内;第一线缆120的长度为l,第一机体用于与第一线缆120连接的连接端至第一卡线槽211内端的距离为s,满足:l大于或等于s,以防止第二接头311未与第一卡线槽211抵接前即与第一接头121脱离有效连接。
54.其中,第二接头311横截面轮廓的外接圆的最大直径为d,第一卡线槽211的横截面轮廓的内接圆直径为d,满足d大于d,也就是说,第二接头311不能够穿过第一卡线槽211。
55.一些实施例中,卡线器200与安装板110固定连接,线缆被卡在卡线器200的第一卡线槽211内。由于第二接头311的横截面大于第一卡线槽211的横截面积,使得第二接头311无法通过第一卡线槽211。因此,当拖拽第二线缆310时,第一卡线槽211能够对第二接头311进行止挡,以避免了第二线缆310被继续拖拽,从而防止了第二接头311和第一接头121脱离连接,进而实现线材的防拉功能。
56.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21为公接头,第二接头311为母接头,公接头与母接头匹配。应当理解,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21可以选择为母接头或其他接线端子,第二接头311与第一接头121相匹配。
57.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如图2至图5所示,基板210还设置有第二卡线槽212,第一卡线槽211和第二卡线槽212均由基板210的外缘213向基板210的内部凹陷而成。对应的,第一电器100包括第一线缆120和第四线缆130,第四线缆130的一端与第一机体电连接,另一端为第四接头131。该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还包括第三电器400,第三电器400包括第三线缆410,第三线缆410卡入到第二卡线槽212中,且第三线缆410中的第三接头411于第一机体内与第四线缆130的第四接头131连接。
58.其中,第三线缆41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三接头411的横截面面积,第二接头311和第三接头411位于基板210的内侧。需要指出的是,第三接头41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卡线槽212的横截面面积,也就是说,第三接头411不能从第二卡线槽212穿过。
59.使用时,由于第二接头311不能够穿过第一卡线槽211,因此,当第二线缆310受到拖拽时,第二接头311与第一卡线槽211的内端抵接后即停止与安装板110的相对移动,从而使第一接头121和第二接头311保持有效连接,进而实现防拉功能。同理,在上述结构中,第三接头411也能够始终与第四接头131保持有效连接,进而实现防拉功能。
60.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例,第三线缆410和第四线缆130通过公母接头连接,第三线缆410设置于第二卡线槽212内。
61.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如图2和图12所示,卡线器200包括一端与基板210固定连接的限位板220,该限位板220具有凸起221,安装板110具有与凸起221匹配的安装部112,装配时,安装部112位于基板210和凸起221之间。进一步的,参见图2所示,凸起221靠近基板210一侧的端面与基板210的端面平行,工作时,凸起221的该端面与安装部112抵接;凸起221远离基板210端面的一侧为斜面,该斜面能够方便安装部112滑入到凸起221和基板210之间,从而将卡线器200安装到安装板110上。
62.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所示,基板210设置有第一通孔214,凸起221位于第一通孔214的延伸方向上。拆卸卡线器200时,能够利用工具从第一通孔214撬动安装板110的安装部112,使得该安装部112与凸起221脱离咬合,以提升拆卸效率。
63.一些实施例中,基板210设置有紧固孔215,安装板110设置有安装孔113,安装孔113的位置与紧固孔215的位置对应,紧固孔215和安装孔113穿设有紧固件。本实施例中,紧固件选择为螺丝。
64.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如图2和图9所示,卡线器200还包括一端与基板210固定连接的导向板230,导向板230设置于限位板220的一侧,限位板220和导向板230之间具有缝隙240。
65.由图示可知,安装板110中安装端口111的轮廓呈现为多边形,该多边形中各边圆弧连接,限位板220和导向板230所限制出的外轮廓与安装板110中安装端口111的轮廓相匹配。其中,导向板230的边缘为弯曲部2331,该弯曲部2331与安装端口111的圆弧面匹配。导向板230的设置,能够使卡线器200与安装端口111充分抵接,有效避免了卡线器200出现松动的情况。导向板230与限位板220之间具有间隙,能够方便限位板220的一端向卡线器200的中间偏移,从而使安装部112脱离凸起221的限位,使得卡线器200能够顺利从安装板110中拆卸。
66.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所示,导向板230包括第一导向部231、卡位部232及第二导向部233,卡位部232呈现为u型,第一导向部231与卡位部23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向部233与卡位部23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向部231、卡位部232及第二导向部233限制出第一卡线槽211。应当指出,卡位部232中具有凹槽,该凹槽位于第一卡线槽211的延伸方向上,共同形成第一卡线槽211。由图示可知,该第一卡线槽211沿远离基板210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从而增加了第一卡线槽211与第二线缆310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固定并保护第二线缆310。
67.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和图8所示,卡位部232具有限位凹口2321,限位凹口2321位于卡位部232远离基板210的一端,限位凹口2321用于与第二接头311抵接。其中,第二接头311靠近卡线器200的一端为圆台状,及该第二接头311具有斜面。第二线缆310会受到沿第二线缆310长度方向的外力作用,使得当第二接头311与卡线器200抵接时,限位凹口2321与第二接头311的斜面抵接。
68.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材防拉结构的应用方法,该方法用于安装上述具有线材防拉功能的设备,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接头121和第二接头311接好;将第二线缆310卡入到第一卡线槽211内,并使所述第二接头311位于所述安装板110的内侧;将卡线器200安装到安装板110的安装端口111上。
6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