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平板搬运车侧门微动开关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6733发布日期:2022-06-25 03:3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平板搬运车侧门微动开关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平板搬运车侧门微动开关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叉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叉车得到发展。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制造叉车。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企业的物料搬运已经脱离了原始的人工搬运,取而代之的是以叉车为主的机械化搬运。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叉车市场的需求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3.现有技术中,叉车侧门通过触发一个行程开关,并由此反馈信号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再控制断路器跳开,实现自动断电。现有的叉车侧门断电方法是通过控制器给予断路器信号从而实现整车断电的,当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无法发射断路信号,控制器失效,断路器失效,作业人员误以为车辆断电,进行下续操作,会有发生触电的危险。本发明主要通过微动开关和侧门组件,在打开叉车侧门充电时切断整车的电路,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用于安装电子锁微动开关的汽车门把手”,其公开号为cn209855472u,公开日期为2019-12-27,一种用于安装电子锁微动开关的汽车门把手,包括截面呈倒u字的拱形上盖、覆盖上盖u字截面开口形成o形截面的拱形板状下盖,以及前密封垫和后密封垫,基座、螺栓;把手主体用于安装电子锁微动开关,底部形成前端孔和后端孔,前、后端孔内分别设有螺栓柱;前密封垫和后密封垫上开设有前、后螺栓孔,分别安装在汽车车门外侧门板外侧面上用于封闭前端孔和后端孔;基座设置在汽车车门外侧门板内侧面上,通过螺栓穿过基座的基座螺孔以及前、后螺栓孔旋入螺栓柱,将基座及前密封垫和后密封垫以及把手主体固定安装在汽车车门外侧门板两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彻底解决现有汽车机械车门把手使用过程中出现卡滞、窜动、间隙面差等常见问题。但是并未考虑到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断电方式需要控制器发出断路器信号且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无法发射断路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动平板搬运车侧门微动开关控制装置,不需要额外的控制器,通过钥匙开关、紧停按钮以及侧门微动开关的相互作用,即具备双开关功能,利用微动开关、搭子以及压板之间的卡接配合,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有粘连状况,节省人工时间成本,且在双联开关失效以后,侧门开关能作为紧急断电,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平板搬运车侧门微
动开关控制装置,安装于车辆侧门内侧,包括充电门板和微动开关,所述充电门板靠近车辆侧门内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卡接于搭子,所述搭子远离充电门板中心的一侧铰接于侧门内侧,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开关支架上,所述微动开关电连接与钥匙开关。本实用新型中,微动开关处于常闭当车辆处于正常状态,开关支架一侧和车架连接,另一侧的平面上开有一个腰型孔,这个腰型孔为固定案子微动开关而设置。车辆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搭子卡接牢压板使门板锁紧,所以充电门板不朝外弹出,微动开关和充电门板两者固定贴住,微动开关之上的滚珠按钮与门板接触,此时,门板产生一个挤压力朝向滚珠,人员下车充电的时候,由侧门门锁来使充电门板打开,故搭子向内旋转导致其与压板分离,故微动开关此时断开;因为微动开关串联于钥匙开关,故只有同时闭合,才能使车辆通电,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使车辆的安全性能得到提升。
7.作为优选,所述搭子的一端贯穿于充电门板并与充电门板远离车辆侧门内侧的一端卡接,所述搭子的最外侧为平面,所述平面靠近压板侧开设有第一直角槽,所述第一直角槽在充电门板关闭时与压板卡紧,所述平面远离压板侧开始沿充电门板的厚度方向从外向内至充电门板外侧不断变小形成斜面,所述斜面与充电门板呈锐角,所述斜面靠近充电门板设有第二直角槽,所述搭子的另一端靠近第二直角槽处的高度大于靠近第一直角槽处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中,搭子上设置的二个直角槽能使充电门板与压板紧密固定,第一直角槽能够固定压板,并使搭子卡接在门板的孔中;第二直角槽主要是为了和斜面一起共同作用,使充电面板打开状态下,充电面板和搭子脱离的更加完全。
8.作为优选,所述开关支架呈阶梯状,所述开关支架远离充电门板中心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固定连接于车辆侧门内侧,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的中心处开有一个腰型孔。本实用新型中,开关支架呈现整体式结构,材料为钣金,由钣金折弯制成,钣金厚度一般为2mm-3mm,此外,安装微动开关的方式一般为与车辆侧门内侧焊接或者用螺钉固定。
9.作为优选,所述腰型孔内设有微动开关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上设有两个带螺纹的铝片,微动开关通过两个带螺纹的铝片固定连接于开关支架。本实用新型中,两个铝片的设置为了使微动开关和充电门板两者之间的距离能灵活调节,此外,需注意微动开关和充电门板的距离必须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两者配合不紧密。
10.作为优选,所述微动开关的安装轴靠近充电门板的一端设置有滚珠,充电门板关闭时滚珠与充电门板接触。本实用新型中,滚珠向外走过一个有效行程,此时微动开关处于闭合。有效行程为小于0.6,如果人员需要下车充电,那么滚珠反向移动会导致微动开关打开,非常便捷灵活。
11.作为优选,所述充电门板上设有与搭子相互卡接配合的搭子孔,所述充电门板远离搭子的一侧设有铰链,所述充电门板通过铰链滑动连接于车辆侧门。本实用新型中,充电门板与车辆侧门之间的铰链的旋转角度有限制,需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然容易使充电门板打开角度过大引起安全事故。
12.作为优选,所述充电门板与车辆侧门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垫。本实用新型中,在两者之间设置缓冲垫防止两者之间的冲击以及磨损,既有良好的缓冲效果,也能保证密封性。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动平板搬运车侧门微动开关控制装置,不需要额外的控制器,通过钥匙开关、紧停按钮以及侧门微动开关的相互作用,即具备双开关功
能,利用微动开关、搭子以及压板之间的卡接配合,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有粘连状况,节省人工时间成本,且在双联开关失效以后,侧门开关能作为紧急断电,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电门板打开时的结构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充电门板关闭时的结构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微动开关的结构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20.图中,1、微动开关2、开关支架21、第一平面22、第二平面23、第三平面
21.3、充电门板4、安装板5、铰链6、压板7、搭子71、第一直角槽72、第二直角槽
22.73、斜面8、铝片9、滚珠10、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
2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平板搬运车侧门微动开关控制装置,参考图1至图3,充电门板3位于车辆侧门内侧的一端设有压板6,压板6与搭子7相互卡接,搭子7远离充电门板3中心的一侧与侧门内侧铰接,微动开关安装固定于开关支架2之上。
25.参考图1和图2,搭子7的一端贯穿于充电门板3并卡接于充电门板3远离车辆侧门内侧的一端,搭子的位于车辆侧门最外侧的面为平面,平面靠近压板6侧设置有第一直角槽71,第一直角槽71在充电门板3关闭时卡紧于压板6,平面远离压板6侧开始沿充电门板3的厚度方向从外向内至充电门板3外侧不断变小形成斜面73,斜面73和充电门板3之间呈现为锐角,斜面73位于充电门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直角槽72,搭子7的另一端靠近第一直角槽处的高度略小于靠近第二直角槽处的高度。
26.参考图2和图5,开关支架2的结构呈现为阶梯状,开关支架2位于远离充电门板3中心的一端设第一平面21,第一平面21与车辆侧门内侧固定连接,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22相互垂直,第二平面22和第三平面23相互垂直,第三平面23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腰型孔并贯穿。腰型孔中安装有微动开关的安装轴10,微动开关的安装轴10上安装有两个铝片8,铝片带有螺纹,微动开关1通过两个带螺纹的铝片8与开关支架2固定连接。微动开关1的安装轴10位于充电门板3的一侧安装有滚珠9,滚珠9接触于充电门板3在充电门板3关闭时。
27.参考图1至图3,充电门板3上设有搭子孔,搭子孔卡接于搭子7,充电门板3位于远离搭子7的一端还安装有铰链4,充电门板3通过铰链4与车辆侧门滑动连接。此外,还设置有缓冲垫,具体设置位置在充电门板3和车辆侧门之间。
28.本实用新型中,微动开关处于常闭当车辆处于正常状态,开关支架一侧和车架连接,另一侧的平面上开有一个腰型孔,这个腰型孔为固定案子微动开关而设置。车辆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搭子卡接牢压板使门板锁紧,所以充电门板不朝外弹出,微动开关和充电门板两者固定贴住,微动开关之上的滚珠按钮与门板接触,此时,门板产生一个挤压力朝向
滚珠,人员下车充电的时候,由侧门门锁来使充电门板打开,故搭子向内旋转导致其与压板分离,故微动开关此时断开;因为微动开关串联于钥匙开关,故只有同时闭合,才能使车辆通电,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使车辆的安全性能得到提升。
29.本实用新型中,搭子上设置的二个直角槽能使充电门板与压板紧密固定,第一直角槽能够固定压板,并使搭子卡接在门板的孔中;第二直角槽主要是为了和斜面一起共同作用,使充电面板打开状态下,充电面板和搭子脱离的更加完全。
30.本实用新型中,开关支架呈现整体式结构,材料为钣金,由钣金折弯制成,钣金厚度一般为2mm-3mm,此外,安装微动开关的方式一般为与车辆侧门内侧焊接或者用螺钉固定。
31.本实用新型中,两个铝片的设置为了使微动开关和充电门板两者之间的距离能灵活调节,此外,需注意微动开关和充电门板的距离必须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两者配合不紧密。
32.本实用新型中,滚珠向外走过一个有效行程,此时微动开关处于闭合。有效行程为小于0.6,如果人员需要下车充电,那么滚珠反向移动会导致微动开关打开,非常便捷灵活。
33.本实用新型中,充电门板与车辆侧门之间的铰链的旋转角度有限制,需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然容易使充电门板打开角度过大引起安全事故。
34.本实用新型中,在两者之间设置缓冲垫防止两者之间的冲击以及磨损,既有良好的缓冲效果,也能保证密封性。
35.参考图6,钥匙开关的一端电连接于微动开关的一端,所述微动开关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直流电源。钥匙开关和断电装置内的微动开关是或且非里面“且”的关系,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结论才成立,这里的条件1是钥匙开关闭合,条件2是微动开关闭合,结论是整车通电。打开充电门板3后,条件2不满足,所以结论不成立,整车断电,再进行侧面的充电操作,避免了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6.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具体为:车辆正常工作状态时,整个断电装置安装于侧门内表面,充电门板3处于闭合状态,搭子7卡紧压板6从而锁住充电门板3,因此整个门板不会外弹,微动开关1和充电门板3紧贴,微动开关1上面的滚珠按钮接触到充电门板3,充电门板3给滚珠一个向内挤压的力,滚珠走过一个有效行程pt后,这时微动开关1处于闭合。当操作人员想要下车充电时,通过侧门门锁打开充电门板3,搭子7沿铰链向内旋转,此时搭子7不再卡接于压板6,微动开关1和充电门板3不再处于压紧状态,此时开关断开。又因为整车线束上微动开关是串联在钥匙开关后面的,故而两者是或且非里面“且”的关系,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结论才成立,这里的条件1是钥匙开关闭合,条件2是微动开关闭合,结论是整车通电。打开充电门板3后,条件2不满足,所以结论不成立,整车断电,再进行侧面的充电操作,避免了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