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9738发布日期:2022-07-26 22:2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退卡机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电子卡连接器是sim卡或者tf卡等电子卡安装于手机上的必备部件,电子卡连接器对手机的超薄、尺寸设计有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电子卡连接器的结构更加紧凑。
3.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导电端子、转轴、推杆、金属壳体及卡托,绝缘体、导电端子和金属壳体组成卡座,转轴和推杆组成退卡机构;绝缘体和金属壳体之间形成一插槽,卡托插拔于插槽中;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体上;转轴和绝缘体或金属壳体旋转连接,推杆前后滑动设置于金属壳体上,转轴的第一端向前伸入插槽,第二端和推杆作动连接。退卡时,手动按压推杆向后移动,接着,推杆抵压第二端向后移动,促使转轴发生旋转,第一端向前移动而将卡托逐渐顶出插槽,从而实现退卡的功能。由于转轴和推杆组成的退卡机构占用了卡座一定的空间,导致卡座的长度和宽度无法缩小至极限,卡座的泛用性受限。
4.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子卡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极限尺寸的电子卡连接器。
6.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卡座及卡托,所述卡座设有插槽,所述卡托前后插拔于所述插槽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卡托上的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及介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卡托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段向后凸出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当所述第二段受力向后移动时,所述中间段向后顶住所述卡座形成支点,所述第一段转动的同时将所述卡托向前顶出所述插槽。
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卡托上表面。
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间段高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
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位于同一高度。
10.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卡托上的定位轴,所述第一段的末端与所述定位轴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轴为铆钉。
12.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托包括位于前端的门板、位于所述门板后方的托盘及连接所述门板和所述托盘的连接板,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
1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门板设有顶针孔,部分所述第二段和所述顶针孔前后对齐。
14.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座包括绝缘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体,所述金属壳体遮盖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壁
及从所述顶壁左右两端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所述中间段向后抵靠于所述顶壁。
15.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顶壁前缘具有左右间隔开的弯折片,所述弯折片向下凸出,呈弧形,所述弯折片的左右两端和所述顶壁一体连接,中部和所述顶壁断开,所述中间段抵靠于所述弯折片。
16.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包括安装于所述卡托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卡座前方,所述转轴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及介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卡托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段向后凸出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当所述第二段受力向后移动时,所述中间段顶住所述卡座形成支点,所述第一段转动的同时将所述卡托向前顶出所述插槽,转轴未占用卡座的空间,可帮助卡座的长度和宽度缩小至极限,增加卡座的泛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绝缘体的立体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卡托的立体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转轴的立体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定位轴的立体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卡连接器100,其包括卡座、卡托40及退卡机构,卡座包括绝缘体10、若干导电端子20及金属壳体30,卡托40前后插拔于卡座中,退卡机构包括转轴50及定位轴60,转轴50透过定位轴60旋转地安装于卡托40上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轴50直接与卡托40转动连接。
26.导电端子20插入成型或组装于绝缘体10上,形成端子模组,导电端子20包括主体部21、从主体部21向上、向后延伸的弧形接触臂22及从主体部21延伸的焊接脚23,主体部21呈水平片体,设有与各接触臂22上下对齐的镂空部211,提供接触臂22上下弹性摆动的空间。
27.金属壳体30遮盖于绝缘体10和导电端子20的外侧,金属壳体30和绝缘体10之间形成插槽35,卡托40插拔于该插槽35中。金属壳体30包括顶壁31及从顶壁31左右两端向下弯折延伸的两侧壁32。顶壁31遮盖插槽35的顶部,顶壁31前缘具有左右间隔开的弯折片311,弯折片311向下凸出,呈弧形。弯折片311的左右两端和顶壁31一体连接,中部和顶壁31断开。侧壁32上设有位于插槽35内的弹片321,用于弹性压紧卡托40。
28.卡托40设置为三段式结构,其包括位于前端的门板41、位于门板41后方的托盘42及连接门板41和托盘42的连接板43。门板41竖直设置,其一侧设有前后贯穿的顶针孔411,用于供顶针插入。托盘42凹设有用于放置电子卡的卡槽421。连接板43水平设置,并且位于门板41和托盘42之间,连接板43一侧设有固定孔431,固定孔431上下贯穿连接板43。
29.转轴50呈向后凸出的弓形,与卡托40转动安装,其包括第一段51、第二段52及连接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的中间段53,在左右方向上,中间段53位于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之间,中间段53向后凸出于第一段51及第二段52,第一段51末端设有上下贯穿的枢接孔511,第二段52位于顶针孔411后方,部分第二段52和顶针孔411前后对齐。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位于同一高度,与连接板43贴靠在一起,中间段53高于第一段51、第二段52及连接板43,中间段53向后抵靠于金属壳体30顶壁31上,与弯折片311接触在一起,增加了转轴50和顶壁31的接触面积。
30.定位轴60采用铆钉,定位轴60固定于卡托40上,与固定孔431插接固定。定位轴60穿设于转轴50的枢接孔511,转轴50可绕定位轴60旋转。定位轴60顶部设有顶盖61,用于限制转轴50脱落卡托40。
31.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退卡时,顶针插入卡托40的顶针孔411后顶住转轴50的第二段52向后移动,接着,中间段52顶住金属壳体30顶壁31形成支点,第一段51绕定位轴60转动的同时将卡托40向前顶出插槽35,从而实现退卡的功能。
32.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的转轴50安装于卡托40上,未占用卡座的空间,可帮助卡座的长度和宽度缩小至极限,增加卡座的泛用性。
33.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