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愈式高压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4025发布日期:2022-08-27 02:0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愈式高压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新型自愈式高压电容器。


背景技术:

2.自愈式电容器即通过在表面覆盖薄金属作为导电电极,当电压过高时,通过击穿薄金属的电弱点,使得击穿点阻抗明显降低,流过的电流密度急剧增大,使金属化镀层产生高热,击穿点周围的金属导体迅速蒸发逸散,形成金属镀层空白区,从而使的击穿点自动恢复绝缘。
3.但是当电压、温度较高以及薄膜绝缘性能劣化,自愈式电容器会发生自愈失败的现象,导致电容器鼓肚、爆裂、起火,对周围其他电器或人员造成危险,因此,需要在电容器上安设失败保护装置来进行二次保护。
4.申请号为cn20202086262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交流自愈式电容器自愈失败保护装置,其中具体公开了通过外接导线接通外部电源,当自愈式电容器自愈失败时,其内部产生的高压带动活塞向左移动,通过活塞移动带动推杆移动,通过推杆移动带动连杆移动,通过连杆移动使导电块与正极块和负极块断开连接,有利于实现断电保护,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是通过内部高压带动,而电容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流流过容易温度上升产生自然压力,使得装置无法判断该压力是常规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压力或是由于自愈失败所产生的压力,导致活塞发生错误的移动,造成电路断路,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判断是否自愈失败的新型自愈式高压电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判断是否自愈失败的新型自愈式高压电容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新型自愈式高压电容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环绕设有抵触片,多个所述抵触片相互连接形成套体并套设主体外侧与主体外侧抵触,所述主体膨胀后带动抵触片向远离主体的方向移动,所述抵触片内设有电路,所述电路在抵触片两侧分别设有接触点,多个所述抵触片对应接触点相互抵触形成连通电路,所述主体两端设有连接点,所述连通电路两端分别与主体两端所述连接点连接,所述连通电路上连接有外接导线,通过抵触片的设置能够根据主体自愈失败是造成的鼓肚来进行电路断路,从而相较于传统的通过压力判断更加准确,同时通过连通电路和连接点的设置能够实现快速断路,同时能够有效减小整体体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抵触片之间设有多组接触点,多条所述电路相互连接形成螺旋状的连通电路,通过多组接触点的设置能够实现多点断离,避免由于过高压强击穿空气导致相邻接触点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抵触片之间设有呈弧形的连接件,两侧所述抵触片对应连接件分别设有滑移槽,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伸入两侧滑移槽并与两侧所
述抵触片连接,通过连接件的设置能够当鼓肚位于边缘位置时保证抵触片整体移动而非单侧偏转,从而保证断路实现。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一端设有安装座,所述主体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呈辐射状的位移槽,所述抵触片对应位移槽设有限位杆并与位移槽连接,所述限位杆沿位移槽长度方向滑移,通过位移槽和限位杆的设置能够避免抵触片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同时能够配合连接件实现多个抵触片同时运动实现断离,从而增强断离效果,适用于高压场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点包括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抵触片连接,所述抵触片对应第一接触点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二接触点安设于容纳槽内,所述第一接触点伸入容纳槽内并与第二接触点抵触连接,所述容纳槽内对应第二接触点设有隔断组件,所述隔断组件用于在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分离后对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进行隔断,通过隔断组件的设置能够当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进行短行程断离时增强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之间的绝缘效果,适用于高压场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断组件包括绝缘弹性膜,所述弹性膜上对应第一接触点移动方向设有透孔,所述第一接触点移动带动弹性膜延伸并部分位于透孔处与第二接触点抵触,通过绝缘弹性膜的设置能够减少电子在接触点的离散,同时能够保证短行程下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之间的隔绝效果。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触片对应电路设有环绕电路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环绕设有冷却层,通过绝缘层的设置能够减少电路在高压情况下对其他器件的影响,同时通过冷却层能够避免电路在高压状况下产生过高温度影响抵触片。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体外覆盖有弹性隔水膜,通过弹性隔水膜的设置适用于抵触片的移动需求,同时能够避免水汽进入造成短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为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的设置能够增强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和抵触片安装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抵触片和安装座安装示意图;
17.图3为图2局部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抵触片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性膜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主体;2、抵触片;3、套体;4、接触点;5、连通电路;6、连接点;7、隔水膜;8、连接件;9、滑移槽;10、安装座;11、位移槽;12、限位杆;13、容纳槽;14、隔断组件;15、弹性膜;16、透孔;17、绝缘层;18、冷却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22.如图1-5所示,新型自愈式高压电容器,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外环绕设有抵触片
2,多个所述抵触片2相互连接形成套体3并套设主体1外侧与主体1外侧抵触,优选的,所述套体3外覆盖有弹性隔水膜7,所述主体1膨胀后带动抵触片2向远离主体1的方向移动,所述抵触片2内设有电路,所述电路在抵触片2两侧分别设有接触点4,多个所述抵触片2对应接触点4相互抵触形成连通电路5,在本实施例中,相邻所述抵触片2之间设有多组接触点4,多条所述电路相互连接形成螺旋状的连通电路5,所述主体1两端设有连接点6,所述连通电路5两端分别与主体1两端所述连接点6连接,所述连通电路5上连接有外接导线,在使用时,当电容器自愈失败时,主体1自愈失败时,主体1发生鼓肚,从而带动抵触片2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相邻所述接触点4断离,连通电路5断路,从而使得主体1脱离高压环境。
23.优选的,相邻所述抵触片2之间设有呈弧形的连接件8,两侧所述抵触片2对应连接件8分别设有滑移槽9,所述连接件8两端分别伸入两侧滑移槽9并与两侧所述抵触片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8两端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件8两端仅可在滑移槽9内滑移。
24.优选的,所述主体1一端设有安装座10,优选的,所述安装座10为绝缘材料,所述隔水膜7分别覆盖安装座10、抵触片2和主体1形成密封空间,所述主体1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座1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对应安装座10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有连接槽,所述连通电路5一端位于连接槽内并与主体1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座10上设有呈辐射状的位移槽11,所述抵触片2对应位移槽11设有限位杆12并与位移槽11连接,所述限位杆12沿位移槽11长度方向滑移。
25.优选的,所述接触点4包括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抵触片2连接,所述抵触片2对应第一接触点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接触点的容纳槽13,所述第二接触点固定设置于容纳槽13内,所述第一接触点一端伸入容纳槽13内并与第二接触点抵触实现电性连接,优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13内对应第二接触点位置设有灭弧组件,所述灭弧组件用于消除第二接触点和第一接触点抵触时产生的电弧,所述灭弧组件包括多块排列设置的栅格板,多块所述栅格板之间形成灭弧通道,所述栅格板向第二接触点方向设有引弧台阶,所述容纳槽13内对应第二接触点设有隔断组件14,所述隔断组件14用于在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分离后对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进行隔断。
26.优选的,所述隔断组件14包括绝缘弹性膜15,所述弹性膜15上对应第一接触点移动方向设有透孔16,所述第一接触点移动带动弹性膜15延伸并部分位于透孔16处与第二接触点抵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点投影面积由远离第二接触点的一端向靠近第二接触点的一端缩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点靠近第二接触点的一端呈圆台状,所述第一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点抵触时,弹性膜15通过透孔16套设第一接触点靠近第二接触点的一端边沿。
27.优选的,所述抵触片2对应电路设有环绕电路的绝缘层17,所述绝缘层17外环绕设有冷却层18。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