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管、电池、用电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3597发布日期:2022-08-09 21:2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连接管、电池、用电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管、电池、用电设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管路连接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例如:农业灌溉的水流管路、电子设备的水冷结构、自动化设备的气流管路等。
3.但是,现有管路连接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无法保证后续整体设备的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管、电池、用电设备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管路连接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无法保证后续整体设备的高效运行的问题。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管,包括连接管本体,连接管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活动连接外部设备;连接管本体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形变区,形变区用于变形以吸收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连接外部设备的位置公差。
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管本体两端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以实现外部设备与外部设备或者外部设备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或导通流体的流动通路。同时连接管本体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形变区,形变区能够发生形变,配合外部设备的位置通过形变区的变形偏移以吸收安装公差,避免存在应力,从而进行配合连接,保证连接管和外部设备连接后不会由于外部设备安装时的位置度过大或者存在的安装力较大发生挣脱连接或断裂的问题,从而在连接稳定的前提下也保证了连接的密封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本体包括内管和固定套接于内管的外管,内管的刚度小于外管的刚度,用于配合形变区变形。通过内管和外管的套接设置并将内管设置为刚度较小的材质,保证了连接管本体在形变区发生变形时至少内管是能够随形变区发生变形的,依靠其相对柔软的材料特性吸收连接过程中的位移和角度偏差,避免应力。
8.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包括至少两管段;至少两管段沿内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且至少对应内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管段,以使内管上对应于相邻管段间隔处的位置形成形变区。通过至少两管段的间隔设置保证对刚度较小的内管进行足够的保护,实现防磨耐撞;同时将相邻管段之间的内管裸露形成形变区,依靠其相对柔软的材料特性吸收连接过程中的位移和角度偏差,避免应力。
9.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包括至少两管段;至少两管段沿内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且至少对应内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管段;内管上对应于相邻管段间隔处的位置为波纹管,以形成形变区。通过至少两管段的间隔设置保证对刚度较小的内管进行足够的保护,实现防磨耐撞;同时将相邻管段之间的内管裸露并设置为波纹管以形成形变区,进一步提高形变区的柔性和可变形程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波纹管的外径小于等于外管的外径。通过将内管上的波纹管区
域的外径设置的小于等于外管的外径,进而保证连接管本体在进行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增加连接管的耐压和耐磨性能,即使出现磨损也会先出现在外管上,保证内管完整性,有效延长连接管的使用寿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沿其轴向设有至少一段波纹管段,以形成形变区。通过将外管沿内管轴向连续设置起到保护内管的作用,并同时在外管沿其轴向上设有至少一段波纹管段,使得外管具有可伸缩性及可变形性,同时在外管的波纹管段发生变形时对应位置的内管也会随之配合发生变形,完成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本体还包括若干加强筋;若干加强筋沿外管的周向间隔设置于外管外壁上非形变区的位置,加强筋沿外管的轴向延伸。通过加强筋的设置对外管轴向方向的强度进行增大,防止连接管在连接过程中发生外管出现褶皱的情况。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管为柔性材质。通过将内管设置为柔性材质,使得内管的可变形性较大,依靠内层的软质特性实现吸收连接过程中不同方向的位移及角度偏差,避免产生应力。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至少两块水冷板和前述的连接管;连接管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接于两块水冷板的接口,用于连通水冷板内吸热流体的循环通路。
15.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前述的电池。
16.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发热元件和前述的连接管,连接管用于容纳吸热流体,连接管与发热元件相接触。
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19.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连接管的爆炸示意图;
24.图5为图3连接管的截面示意图;
25.图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图6连接管的爆炸示意图;
27.图8为图6连接管的截面示意图;
28.图9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管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图9连接管的爆炸示意图;
30.图11为图9连接管的截面示意图。
31.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32.连接管1、连接管本体11、内管111、波纹管1111、外管112、管段1121、凸缘1122、波纹管段1123、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形变区14、加强筋15、车辆1000、电池100、电池箱体101、电池单体102、上盖103、下箱体104、控制器200、马达300。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3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4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1.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42.本技术人注意到,电池的温度控制决定了电池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以及是否能够安全工作的保障,高温会加速动力电池电极板与隔板等部件的老化,同时温度不均衡将会增大电池组间的物性差异性,从而破坏电池之间的一致性;进而大多电池会在箱体内设置水冷板对容纳于箱体内的电池单体进行散热,但是对于具有较多电池单体的电池来说则需要配备数量不封的水冷板且水冷板之间需要通过水冷管进行连接,以导通吸热流体的循环通路,但是在利用水冷管连接水冷板时,由于箱体内的空间狭小,一旦水冷板的接口位置度过大,水冷管轻则勉强安装后存在较大应力甚至承托应力脱落,重则无法实现连接;或者是在电子设备领域,随着电子设备性能的逐步提高,其内的核心元件需要完成高速运转,继而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迅速排出以保证整体运行速度及性能,则同样在通过水冷板对核心元件进行散热过程中同样存在由于安装空间狭小,一旦水冷板的接口位置度过大,水冷管轻则勉强安装后存在较大应力甚至承托应力脱落,重则无法实现连接,继而现有的水冷管无法保证后续应用该电池的用电设备或电子设备的整体高效运行的问题。
43.为了解决现有管路连接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无法保证后续整体设备的高效运行的问题,申请人研究发现,可以将连接管1设置为可变形的,例如:可伸缩、可弯折等,进而当连接管1在与水冷板或其他待连接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时则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连接过程中的公差,在保证连接的前提下还能够避免应力产生的密封性问题。
44.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解决现有管路连接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无法保证后续整体设备的高效运行的问题,申请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连接管1,其包括连接管本体11;连接管本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13,用于活动连接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连接管本体11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形变区14,形变区14用于变形以吸收第一接口12和/或第二接口13连接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的位置公差。
45.在这样的连接管1中,连接管本体11沿其轴向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形变区14,该形变区14能够发生至少包括拉伸和弯折的变形,进而当连接管1的第一接口12和/或第二接口13去连接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的过程中由于公差的存在无法轻易实现连接时,形变区14则能够通过拉伸或弯折的变形即轴向或径向的变形来吸收公差以实现连接;并且由于形变区14的变形使得连接管1在完成连接后也不会存在较大的应力,即不会产生挣脱连接的力,既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又能够保证连接的密封性。
4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连接管1可以但不限用于锂电池中,可以使用具备本技术公开的连接管1组成电池等组成的用电设备,以及利用该用电设备组成的电源系统。这样,有利于解决现有管路连接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无法保证后续整体设备的高效运行的问题。
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可以为但不限于建筑、军事、旅行、国防、电力供应等领域,例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48.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设备为车辆1000为例进行说明。
49.请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
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5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51.请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的爆炸图。电池100包括电池箱体101、电池单体102和水冷板(图中未示出),电池单体102容纳于电池箱体101内,水冷板(图中未示出)贴合于电池单体102的外表面。其中,电池箱体101用于为电池单体102和水冷板(图中未示出)提供容纳空间,电池箱体101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箱体101可以包括上盖103和下箱体104,上盖103与下箱体104相互盖合,上盖103和下箱体104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2的容纳空间。下箱体104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上盖103可以为板状结构,上盖103盖合于下箱体104的开口侧,以使上盖103与下箱体104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上盖103和下箱体104也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上盖103的开口侧盖合于下箱体104的开口侧。当然,上盖103和下箱体104形成的电池箱体101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52.在电池100中,电池单体102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102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102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102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102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电池箱体101内;当然,电池100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102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电池箱体101内。电池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10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102之间的电连接。
53.其中,每个电池单体102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102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5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连接管1可以但不限用于电子设备中,作为水冷管对电子设备的核心运行部件进行吸热,这样,有利于解决现有管路连接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无法保证后续整体设备的高效运行的问题。
5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参照附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管1,其包括连接管本体11,连接管本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13,用于活动连接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连接管本体11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形变区14,形变区14用于变形以吸收第一接口12和/或第二接口13连接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的位置公差。
56.其中,连接管本体11为管状结构,其内部中空以使两端的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13能够连通为流体提供流动通道,例如:水、吸热液体等等。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13的形式和形状在此不做过多限制,可以根据连接管1的使用环境进行设计调整,例如:快接接口,可以为圆形、矩形甚至不规则形状,只要与待连接的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相适配即可。连接管本体11可以为刚性结构也可以为柔性结构,至少形变区14为刚性较小的结构,以实现其可变形性,且至少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13处的刚性较大,以保证连接过程中的强度。连接管本体11的材质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设计调整,例如:应用于电池100和电子设备2000
中实现散热功能时则可以选用防水、绝缘材料;应用于农业灌溉或自动化设备的水流或气流管路时则需要选用防水、耐腐蚀材料。
57.其中,形变区14为能够发生变形的连接管本体11上的一段区域,形变区14的刚性较小或者为柔性结构,从而使其能够发生变形,形变区14的变形包括但不限于伸缩、弯折等,例如:形变区14为伸缩管、波纹管、柔性管等等。形变区14的数量可以根据连接管本体11或者说连接管1的整体长度进行设计调整,当连接管本体11或者说连接管1的整体长度较大时,则可以间隔的设置若干个形变区14,以配合连接管本体11或者说连接管1的整体的变形;相应地,当连接管本体11或者说连接管1的整体长度较小时,则形变区14的数量则可适当减少,只要满足连接管本体11或者说连接管1的整体的变形需求即可。
58.其中,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可以是电池100或电子设备2000中的水冷板(图中未示出)等具有容纳空间的结构,连接管1与相邻或单一水冷板连接后形成流体的容纳及循环通路;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还可以是农业灌溉的水流管路、自动化设备的气流管路等,连接管1进行相邻管道的连接及连通。
59.通过连接管本体11两端的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13与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进行连接,以实现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与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或者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与连接管1之间的连接,或导通流体的流动通路。同时连接管本体11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形变区14,形变区14能够发生形变,配合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的位置通过形变区14的变形偏移以吸收安装公差,避免存在应力,从而进行配合连接,保证连接管1和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连接后不会由于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安装时的位置度过大或者存在的安装力较大发生挣脱连接或断裂的问题,从而在连接稳定的前提下也保证了连接的密封性。
6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参照附图3至附图11,连接管本体11包括内管111和固定套接于内管111的外管112,内管111的刚度小于外管112的刚度,用于配合形变区14变形。
61.其中,内管111和外管112均为管状结构,内部中空,内管111的两端和外管112的两端相互对应以形成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13,且外管112固定套接于内管111,外管112无法相对于内管111发生运动,以保证连接管本体11的强度。同时,内管111的刚度小于外管112的刚度,使得内管111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配合形变区14发生变形以吸收连接公差,外管112的刚度要大于内管111的刚度以对内管111进行保护,防止连接管1的整体刚度过小不便于安装或者是无法保证内管111的完整性。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内管111设置为柔性材质,可以但不限于热塑性弹性材料(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利用其软质材料特性吸收不同方向的位移和角度偏差;外管112可以但不限于选用尼龙材质,尼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能够轻易起到耐磨和保护内管111的作用。内管111和外管112的固定套接可以通过双色注塑工艺进行生产
62.通过将连接管本体11设置为外管112套接内管111的形式,使得形变区14则可以选择设置在内管111和/或外管112上,既能够实现变形的效果又不会过多改变连接管本体11的强度,尤其是形变区14单独设置在内管111或单独设置在外管112时。并且还能够通过外管112的设置有效起到保护内管111的效果,即使外管112发生磨损或损坏,内管111还是完
整的,不影响连接管11整体的连接或连通功能,有效延长连接管1的使用寿命。
6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参照附图3、附图4以及附图5,外管112包括至少两管段1121;至少两管段1121沿内管111的轴向间隔设置,且至少对应内管1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管段1121,以使内管111上对应于相邻管段1121间隔处的位置形成形变区14。
64.其中,外管112包括至少两管段1121,管段1121为管状结构;外管112包括管段1121的数量可以根据连接管1的整体长度以及形变区14的数量进行设计调整,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65.通过至少两管段1121的间隔设置保证对刚度较小的内管111端部进行足够的保护,实现防磨耐撞;同时将相邻管段1121之间的内管111裸露形成形变区14,依靠其相对柔软的材料特性吸收连接过程中的位移和角度偏差,避免应力,当第一接口12和/或第二接口13连接外部设备(图中未示出)时,裸露处的内管111没有外管112的限制,可以在轴向方向上被拉伸或压缩,与可以在径向方向上被压缩或弯折,而外管112的管段1121则无需发生变形。
6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参照附图6、附图7以及附图8,外管112包括至少两管段1121;至少两管段1121沿内管111的轴向间隔设置,且至少对应内管1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管段1121;内管111上对应于相邻管段1121间隔处的位置为波纹管1111,以形成形变区14。
67.其中,外管112包括至少两管段1121,管段1121为管状结构;外管112包括管段1121的数量可以根据连接管1的整体长度以及形变区14的数量进行设计调整,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68.其中,波纹管1111是指用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弹性管状结构。
69.通过至少两管段1121的间隔设置保证对刚度较小的内管111的端部进行足够的保护,实现防磨耐撞;同时将相邻管段1121之间的内管111裸露并设置为波纹管1111以形成形变区14,因为波纹管1111的褶皱使得其能够被拉伸、压缩以及弯折的程度更大,从而在内管111的柔性材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形变区14的柔性和可变形程度,使其吸收公差的能力更大。
70.其中,参考附图3至附图11,本实施例中,管段1121朝向另一管段1121的一端设有凸缘1122,连接管1在运送或装配过程中凸缘1122能够配合与其相邻的凸缘1122或接口形成夹持区域,便于夹持设备进行夹持。
7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参照附图8,波纹管1111的外径小于等于外管112的外径。
72.通过将内管11上的波纹管1111区域的外径设置的小于等于外管112即管段1121的外径,进而保证连接管本体11在进行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增加连接管1的耐压和耐磨性能,即使出现磨损也会先出现在外管112上,保证内管111完整性,有效延长连接管1的使用寿命。
7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参照附图9、附图10以及附图11,外管112沿其轴向设有至少一段波纹管段1123,以形成形变区14。
74.其中,波纹管段1122是指用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弹性管状结构。
75.通过将外管112沿内管111轴向连续设置起到保护内管111的作用,并同时在外管
112沿其轴向上设有至少一段波纹管段1123,使得外管112具有可伸缩性及可变形性,同时在外管112的波纹管段1123发生变形时对应位置的内管111由于其柔软材料特性也会随之配合发生变形,完成连接;有效完成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延长连接管1的使用寿命。
7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参照附图3至附图11,连接管本体11还包括若干加强筋15;若干加强筋15沿外管112的周向间隔设置于外管112外壁上非形变区14的位置,加强筋15沿外管112的轴向延伸。
77.其中,加强筋15为具有一定刚性及强度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将加强筋15设置为与外管112同种材料,且可以与外管112一体成型。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前述的几种形变区14的设置方式,加强筋15可以配合设计在任一形式中。
78.通过加强筋15的设置对外管112轴向方向的强度进行增大,防止连接管1在连接过程中发生外管112出现褶皱的情况。
7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100,其包括至少两块水冷板(图中未示出)和前述的连接管1;连接管1的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13分别接于两块水冷板(图中未示出)的接口,用于连通水冷板(图中未示出)内吸热流体的循环通路。
8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其包括前述的电池100。
8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000,其包括发热元件(图中未示出)和前述的连接管1,连接管1用于容纳吸热流体,连接管1与发热元件(图中未示出)相接触。
82.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内设有电池100、cpu连接管1,连接管1贴合于电池100和/或cpu上,通过吸热流体进行吸热,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
8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