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外导体层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8971发布日期:2022-07-30 00:1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外导体层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编织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外导体层编织机。


背景技术:

2.射频同轴电缆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其基本结构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层,其中内导体为电阻精密的导线,在其外面通过热挤塑成型形成绝缘层,然后将极细的铜丝经并丝后沿绝缘层的外侧编织,形成金属编织网即为外导体,最后再经一次热挤塑成型形成护套层。外导体层需要编织机进行编织,编织机在编织前,前将绝缘层通过放线机构,放入编织机中,外导体层编织完成后,再通过收线机构收线,一般的编织机功能单一,难以保证射频同轴电缆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外导体层编织机,能够对放线转速进行监测,能够快速更换放线盘和收线盘。
4.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外导体层编织机,包括机架、放线机构、收线机构和编织机,
5.所述机架固定在所述编织机的下方;所述机架内部两侧均水平固定有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向斜下方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放线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梁上;两个所述横梁均向所述编织机出线的一侧延伸;所述收线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外侧的所述横梁上;
6.所述放线机构包括放线杆、第一大齿轮、第一小齿轮和放线盘;所述放线杆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梁上,其中所述放线杆在所述机架内部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端;所述放线盘设置在所述放线杆的中部;所述第一大齿轮转动固定在所述放线杆的一端;所述横梁上在所述第一大齿轮的一侧固定有调节座;所述第一小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座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小齿轮与所述第一大齿轮相啮合;所述调节座的上方固定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小齿轮相配合;所述调节座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
7.所述收线机构均包括收线杆、第二小齿轮、第二大齿轮和收线盘;所述收线杆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梁上;所述收线盘设置在所述收线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大齿轮转动固定在所述收线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小齿轮与所述第二大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第二小齿轮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横梁上,且所述转轴的一侧在所述机架内部的所述横梁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横梁外侧固定有安装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安装架中,通过传动链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杆和弹簧;所述调节座远离所述第一小齿轮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转动杆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孔内;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调节座的一端固定有旋钮;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旋钮相连接,另外一端伸入所述调节孔内与所
述调节座内壁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放线杆和所述收线杆的下方各设有两个摆动架;所述摆动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放线杆和所述收线杆的两端;所述摆动架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放线杆和所述收线杆均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机架内部两侧在所述横梁的下方固定有两个连接座;所述放线杆下方的所述摆动架分别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横梁远离所述机架一端的底部固定有两个竖梁;所述收线杆下方的所述摆动架分别与所述竖梁转动连接。
10.优选的,相对的两个所述摆动架底部之间固定有连接板。
11.优选的,所述摆动架上方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架顶部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连接,且所述拉手向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延伸。
12.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杆和所述收线杆下方所述横梁向内凹陷,开设有凹陷部;所述放线杆和所述收线杆的两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凹陷部相接触。
13.优选的,还包括锁紧机构;两个所述横梁上均设有两个所述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座和锁紧杆;所述横梁上在所述放线杆和所述收线杆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分别设有固定座;所述锁紧座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锁紧座的一端向所述放线杆或所述收线杆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延伸;所述锁紧杆竖直设置在所述放线杆或所述收线杆相对所述锁紧座的一侧,且所述锁紧杆的顶端设有杆套;所述杆套与所述锁紧座相连接。
14.优选的,所述锁紧杆顶端铰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另外一端铰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锁紧座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放线杆和所述收线杆上在所述放线盘和所述收线盘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且所述第一夹持块在靠近所述第一大齿轮和所述第二大齿轮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为圆台状,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一侧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底面相平行;所述固定片上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放线杆或所述收线杆相平行。
16.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斜面上均设有若干台阶,其中所述台阶的直径与所述放线盘和所述收线盘的内孔相匹配。
17.本实用新型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外导体层编织机,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8.(1)通过转速传感器对第一小齿轮的转速进行监测,从而监测放线盘的转速,防止放线异常,通过调节机构对放线盘进行调节,方便放线;
19.(2)通过摆动架方便快速对放线盘或收线盘拆卸;
20.(3)设计简单,易于使用,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线机构和收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线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1;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线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2;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放线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3;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线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收线机构去除第二大齿轮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0.如图1-2所示,一种射频同轴电缆外导体层编织机,包括机架1、放线机构2、收线机构 3和编织机4,
31.所述机架1固定在所述编织机4的下方;所述机架1内部两侧均水平固定有横梁11;两个所述横梁11的两端均向斜下方延伸,形成延伸部111;所述放线机构2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梁11上,放线机构2将待编织的电缆从编织机4下方伸入编织机4内;两个所述横梁11均向所述编织机4出线的一侧延伸;所述收线机构3设置在所述机架1外侧的所述横梁11上,编织机4中的编织完成的电缆由收线机构3收取;
32.如图2-5所示,放线机构2和收线机构3的结构类似;所述放线机构2包括放线杆21、第一大齿轮22、第一小齿轮23和放线盘24;所述放线杆21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梁11上,其中所述放线杆21在所述机架1内部靠近所述延伸部111的一端;所述放线盘24设置在所述放线杆21的中部;所述第一大齿轮22转动固定在所述放线杆21的一端;所述横梁11上在所述第一大齿轮22的一侧固定有调节座25;所述第一小齿轮23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座2 5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小齿轮23与所述第一大齿轮22相啮合,由于编织机4内有牵引装置,放线盘24上的电缆由牵引装置牵引,进入到编织机4内,所述调节座25的上方固定有转速传感器26;所述转速传感器26与所述第一小齿轮23相配合,对第一小齿轮23的转速进行测量,以便计算出放线盘24的转速,从而在放线盘24转速异常时进行报警;所述调节座25 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使第一小齿轮23转动,从而使第一大齿轮22和放线杆21转动,对放线盘24进行调节,方便使待编织的电缆进入编织机4内;
33.如图2、6、7所示,所述收线机构均包括收线杆31、第二小齿轮32、第二大齿轮33和收线盘34;所述收线杆31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梁11上;所述收线盘34设置在所述收线杆31的中部;所述第二大齿轮33转动固定在所述收线杆31的一端;所述第二小齿轮32与所述第二大齿轮33相啮合,其中所述第二小齿轮32连接有转轴35;所述转轴35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横梁11上,且所述转轴35的一侧在所述机架1内部的所述横梁11上设有驱动电机36,其中驱动电机36用于驱动转轴35转动;所述横梁11外侧固定有安装架37;所述驱动电机36的输出轴和所述转轴35伸入所述安装架37中,通过传动链相连接,启动驱动电机36后,驱动电机36驱动转轴35转动,随之第二小齿轮32带动第二大齿轮33转动,收线杆31随之转动,第二小齿轮32带动第二大齿轮33,增大了扭矩,便于收线。
34.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杆27和弹簧28;所述调节座2 5远离所述第一小齿轮23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转动杆27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孔内;所述转动杆27远离所述调节座25的一端固定有旋钮29;所述弹簧28的一端与所述旋钮29相连接,另外一端伸入所述调节孔内与所述调节座25内壁相连接,推动旋钮29弹簧2 8压紧,使转动杆27通过联轴装置与第一小齿轮23相连接的轴连接后,转动旋钮29使转动杆27带动第一小齿轮23转动,从而调节放线盘24,松开旋钮29后,弹簧28恢复,旋钮2 9弹出,第一小齿轮23转动不再使转动杆27转动。
35.如图2-7所示,为了方便对放线盘24和收线盘34及时更换,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线
杆 21和所述收线杆31的下方各设有两个摆动架51;所述摆动架51分别设置在所述放线杆21 和所述收线杆31的两端;所述摆动架51顶部开设有凹槽511;所述放线杆21和所述收线杆 31均设置在所述凹槽511内;所述机架1内部两侧在所述横梁11的下方固定有两个连接座1 2;所述放线杆21下方的所述摆动架51分别与所述连接座1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横梁11远离所述机架1一端的底部固定有两个竖梁13;所述收线杆31下方的所述摆动架51分别与所述竖梁13转动连接,转动摆动架51,放线杆21或收线杆31沿横梁11和延伸部111的斜面,向斜下方移动,放线盘24或收线盘34从远离第一大齿轮22和第二大齿轮33的一端取出后,放入新的放线盘24或收线盘34。
36.本实施例中,相对的两个所述摆动架51底部之间固定有连接板52,方便只需转动一个摆动架51便可使放线杆21或收线杆31移动。
37.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架51上方设置有拉手53;所述拉手53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架51 顶部靠近所述机架1的一侧连接,且所述拉手53向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侧延伸,通过拉手5 3方便拉动摆动架51,使摆动架51转动。
38.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线杆21和所述收线杆31下方所述横梁11向内凹陷,开设有凹陷部 112;所述放线杆21和所述收线杆31的两端设有凸缘211;所述凸缘211与所述凹陷部112 相接触,拉动拉手53后,放线杆21和收线杆31两端的凸缘211在凹陷部112内移动,直到移出延伸部111外,通过凹陷部112对收线杆31进行限位,防止放线杆21或收线杆31在向斜向方移动时走偏。
39.如图3和图7所示,为了方便将放线杆21和收线杆31固定在横梁11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机构6,对放线杆21和收线杆31进行锁紧;两个所述横梁11上均设有两个所述锁紧机构6;所述锁紧机构6包括锁紧座61和锁紧杆62;所述横梁11上在所述放线杆21和所述收线杆31靠近所述机架1的一侧分别设有固定座63;所述锁紧座61连接在所述固定座 63上;所述锁紧座61的一端向所述放线杆21或所述收线杆31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侧延伸;所述锁紧杆62竖直设置在所述放线杆21或所述收线杆31相对所述锁紧座61的一侧,且所述锁紧杆62的顶端设有杆套64;所述杆套64与所述锁紧座61相连接,锁紧座61和锁紧杆 62对放线杆21或收线杆31进行固定,将锁紧杆62向上移动便可以将放线杆21或收线杆3 1取出,更换放线盘24或收线盘34。
40.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杆62顶端铰接有铰接块65;所述铰接块65的另外一端铰接有手柄66;所述手柄66与所述锁紧座61之间通过连接板52相连接,手柄66向斜上方移动,带动铰接块65和锁紧杆62向上移动,方便将放线杆21或收线杆31取出,将手柄66向斜下方移动,锁紧杆62随之下移动将放线杆21或收线杆31锁紧。
41.如图2、6、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线杆21和所述收线杆31上在所述放线盘24和所述收线盘34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夹持块71和第二夹持块72,且所述第一夹持块71在靠近所述第一大齿轮22或所述第二大齿轮33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持块71和所述第二夹持块7 2为圆台状,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71一侧连接有固定片73;所述固定片73与所述第一夹持块71的底面相平行;所述固定片73上固定有限位杆74;所述限位杆74与所述放线杆21或所述收线杆31相平行,放线盘24和收线盘34上有与限位杆74相匹配的限位孔,限位杆74与放线盘24和收线盘34的限位孔配合,方便放线杆21和放线盘24或者收线盘 34和收线杆31配合转动,更换放线盘24时,先将第二夹持块72从放线杆21上取出,将放线盘24取出后,
新的放线盘24放在放线杆21上,推动放线盘24,使第一夹持块71的一部分插入放线盘24的内孔中,限位杆74插入放线盘24的限位孔内,再将第二夹持块72夹紧放线盘24后,将第二夹持块72固定,收线盘34更换与放线盘24类似。
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71和所述第二夹持块72的斜面上均设有若干台阶75,其中所述台阶75的直径与所述放线盘24和所述收线盘34的内孔相匹配,方便通过台阶75对放线盘24和收线盘34进行固定,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防止第一夹持块71和第二夹持块7 2对放线盘24或收线盘34夹紧时,对放线盘24或收线盘34造成损坏。
43.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安装放线盘24与收线盘34的方法类似,安装收线盘34时,手动两个手柄66向斜上方移动,使两个锁紧杆62向上移动,之后拉动拉手53,摆动架51转动,使收线杆31向斜下方移动,收线杆31两端的凸缘211在凹陷部112内移动,直到移出延伸部111外,取出第二夹持块72后,将收线盘34的内孔穿过收线杆31,推动收线盘34至收线杆31的中部,将推动第一夹持块71和第二夹持块72将收线盘34夹持,限位杆74插入收线盘34的限位孔内,之后拉动拉手53,使收线杆31返回原位,大齿轮与小齿轮重新啮合,拉动两个手柄66向斜下方移动,锁紧杆62随之向下将收线杆31锁紧,将排线器内的电缆固定在收线盘34上后,启动编织机4和驱动电机36,收线杆31和收线盘34转动进行收线。
44.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仅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