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输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2189发布日期:2022-08-09 22:3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信号传输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高速多通道信号传输连接器通常由多个信号模块组进行排列组合而成,由于越来越小型化和密集化,连接器的信号模块设计及固定方式非常重要,设计需要保证信号完整性,也要考虑信号模块固定可靠性,固定可靠将会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更低的不良,也能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3.现有技术的各个信号模块之间需要增加单独的零件或结构进行固定,其结构复杂、生产组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连接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各个信号模块之间需要增加单独的零件或结构进行固定,其结构复杂、生产组装较为麻烦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连接器,其设在印制电路板上,所述连接器包括:
6.一金属外壳,具有朝向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和背向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二面,其设有凹型腔体和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厚度方向上穿过所述凹型腔体;
7.至少一个信号模块,每个信号模块均包括一塑胶体和一对差分信号传输片,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片穿过所述塑胶体并与所述塑胶体注塑成型,所述塑胶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从所述第一面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在所述第二面铆接固定。
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凹型腔体包括第一凹型腔体和第二凹型腔体,所述第一凹型腔体位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凹型腔体位于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一通孔在厚度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凹型腔体和所述第二凹型腔体。
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10.一屏蔽片,位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之间,其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通孔处与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一面进行激光焊接以将所述信号模块固定在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屏蔽片之间。
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的四周设有在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一定位孔与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孔相对应并通过连接件将所述金属外壳固定在所述印制电路板。
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一面的两端各设有一定位柱,所述金属外壳的定位柱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三定位孔相对应以用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初次定位。
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一凹型腔体和第二凹型腔体均设有多个第一间隔部,所述第一间隔部将所述第一凹型腔体或所述第二凹型腔体对应划分为多
个容置空间,每个容置空间用于放置一个信号模块。
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片还用于将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印制电路板连通并接地。
1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片还设有与每个容置空间对应的镂空部和与所述第一间隔部对应的第二间隔部以便于所述屏蔽片通过激光焊接在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一面。
1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一面还有用于放置所述屏蔽片的凹槽。
1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片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凹型腔体的宽度而小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宽度,所述屏蔽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凹型腔体的长度而小于所述金属外壳的长度。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连接器,通过提供具有第一通孔的金属外壳与具有凸出部的信号模块,通过所述凸出部从所述第一面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以在所述第二面铆接固定,使得所述信号模块能够可靠地固定在所述金属外壳。
1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屏蔽片,使得信号模块的固定效果以及屏蔽效果较好,信号模块之间的信号干扰较低。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外壳的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外壳的第二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模块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模块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片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片安装至金属外壳的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信号传输连接器:
30.10:金属外壳,20:信号模块,30:屏蔽片;
31.金属外壳10:
32.101:第一面;102:第二面;103:第一凹型腔体;104:第二凹型腔体;105:第一通孔;106:第一定位孔;107:定位柱;108:第一间隔部;109:容置空间;110:铆接件;111:凹槽;112:第四定位孔;
33.信号模块20:
34.201:塑胶体;202:差分信号传输片;203:凸起部;
35.屏蔽片30:
36.301:第二通孔;302:镂空部;303:第二间隔部。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
39.多通道高速信号传输连接器由多个信号模块组进行排列组合而成,各个模块之间需要增加单独的零件或结构进行固定,结构复杂、生产组装较为麻烦,而且这种结构信号屏蔽效果较差,信号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比较严重。
40.为了实现信号模块的牢靠固定并实现多通道高速信号传输和提高信号屏蔽性能,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信号传输连接器,用于传输数字信号,适用于各种信号传输组件,尤其是用于连接两段差分信号线的多通道高速信号传输连接器,例如信号模块可应用在通讯交换机,数据中心,5g基站等,而连接器也可应用在机柜里面,一般是贴在印制电路板上使用。
41.需要说明的是,信号模块一般是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的,但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所使用的信号传输连接器的结构是不同的。
42.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信号传输连接器。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连接器,可贴在印制电路板上使用,包括一金属外壳10、至少一个信号模块20以及一屏蔽片30。
4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外壳的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外壳的第二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
45.示例性地,金属外壳10具有朝向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101(也可称为“反面”)和背向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二面102(也可称为“正面”),金属外壳10设有凹型腔体和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05,第一通孔105在厚度方向上穿过所述凹型腔体。
46.示例性地,所述凹型腔体是指金属外壳10的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中部凹下去的腔体,其包括第一凹型腔体103和第二凹型腔体104。从图1可知,第一凹型腔体103位于第一面101;从图2可知,第二凹型腔体104位于第二面102。第一通孔105在厚度方向上穿过第一凹型腔体103和第二凹型腔体104。
47.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金属外壳10的四周设有在厚度方向贯穿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的多个第一定位孔106。图1示出了四个第一定位孔106,四个第一定位孔106分布在金属外壳10的四个角。金属外壳10的第一定位孔106与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孔(图中未标示印制电路板)相对应并通过连接件(例如螺钉)可将金属外壳10固定在印制电路板。
48.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金属外壳10的第一面101的两端各设有一定位柱107,金属外壳10的定位柱107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三定位孔相对应以用于金属外壳10与所述印
制电路板的初次定位。
49.示例性地,如图1、图2所示,金属外壳10的第一凹型腔体103和第二凹型腔体104均设有多个第一间隔部108,第一间隔部108将第一凹型腔体103或所述第二凹型腔体104对应划分为多个容置空间109,每个容置空间109用于放置一个信号模块20。
50.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金属外壳10的第一面101上还有用于放置屏蔽片20的凹槽111。凹槽111是位于金属外壳10的边缘与第一凹型腔体103之间。
51.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金属外壳10的第二面102上还设有第四定位孔112,第四定位孔112用于与上排信号模块的定位。
52.图3(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模块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模块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3(b)所示。
53.示例性地,所述至少一个信号模块的每个信号模块20均包括一塑胶体201和一对差分信号传输片202,差分信号传输片202穿过塑胶体201并与塑胶体201注塑成型,塑胶体201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通孔105(如图1、图2所示)匹配的凸起部203,凸起部203从第一面101穿过第一通孔105以在第二面102铆接固定。
54.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屏蔽片安装至金属外壳的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图5所示。
55.示例性地,屏蔽片30位于金属外壳10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之间,屏蔽片30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301,在第二通孔301处与金属外壳10的第一面101进行激光焊接以将信号模块20固定在金属外壳10与屏蔽片30之间。
56.示例性地,屏蔽片30还设有与每个容置空间109对应的镂空部302和与第一间隔部108对应的第二间隔部303以便于将屏蔽片30安装在金属外壳10的凹槽111上并通过激光焊接在金属外壳10的第一面101。
57.示例性地,屏蔽片30的宽度大于第一凹型腔体103的宽度而小于金属外壳10的宽度,屏蔽片30的长度大于第一凹型腔体103的长度而小于金属外壳10的长度。
58.示例性地,屏蔽片30还用于将金属外壳10和所述印制电路板连通并接地。
59.示例性地,金属外壳10和屏蔽片30均可以是金属屏蔽材料制成,例如屏蔽片的材料是铜合金。由于信号模块20被金属外壳10和屏蔽片30包裹,而金属屏蔽材料可提高信号传输连接器整体的信号屏蔽能力,所以信号模块20之间的信号干扰较低。
60.需要说明的是,图5只是示出了其中一排信号模块20,上下排的信号模块20的固定方式可以不同,所以上下排的信号模块20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可与图5中示出的这排信号模块20的结构不同。
61.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铆接结构进行描述。
62.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信号模块的塑胶体201上表面的凸起部203从金属外壳10的第一面穿过第一通孔105以在金属外壳10的第二面通过铆接件110进行铆接固定。塑胶体201的上表面是屏蔽片30。
63.可见,信号模块20被固定在金属外壳10和屏蔽片30之间,屏蔽片30是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金属外壳10,金属外壳10与印制电路板是通过连接件固定。
64.其中,所述铆接为不可拆连接,可以是冷铆接,也可以是热铆接,铆接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抗震、耐冲击和牢固可靠等优点。
6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传输连接器,通过屏蔽片和金属外壳将信号模块夹在中间,并且所述信号模块与金属外壳铆接,从而使得信号模块达到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
6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