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装备用电力及信号复合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9766发布日期:2022-09-21 02:4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装备用电力及信号复合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精密装备用电力及信号复合软电缆。


背景技术:

2.传统线缆行业低压电力电缆导体均采用gb/t 3956-2008中规定的第二种导体,此标准中规定了导体中单线的最少根数。企业正常对导体进行设计时,为减少生产成本,一般导体中单线根数基本都是按最少根数考虑,电缆弯曲半径符合gb/t 12706.1-2020标准规定即可。gb/t 12706.1-2020中规定的低压电缆也未强制要求具有编织屏蔽层。
3.传统电力电缆与信号电缆敷设在一起时,因电力电缆为交流输电,输电过程中交变电场生产的电磁场,将会干扰信号电缆的信号传输,增大信号的衰减。由于电力电缆与信号电缆需分开安装,占用空间,而且占用时间;电力电缆缆芯外无金属屏蔽,输送电能时,因电场的变化性,将会干扰临近信号电缆的传输信号性能;常规信号电缆无金属屏蔽层,传输信号时,将被临近电力电缆的电场干扰,信号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密装备用电力及信号复合软电缆,解决现有的低压电力电缆及信号电缆一起使用时对信号干扰的问题;同时将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结合在一起,便于铺设,降低施工费用。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精密装备用电力及信号复合软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的电缆本体由内到外依次为复合缆芯、复合缆芯保护层、复合缆芯编织屏蔽层和复合缆芯非金属护层,所述的复合缆芯包括信号电缆、填充以及至少一个电力电缆,所述的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同方向绞合一起,所述的电力电缆包括电力电缆导体以及包覆在电力电缆导体外的电力电缆绝缘层,所述的信号电缆由内到外依次为信号电缆导体、信号电缆绝缘层、信号电缆保护层、信号电缆编织屏蔽层和信号电缆非金属护层。
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复合缆芯内共有三个电力电缆。
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电力电缆导体和信号电缆导体均采用软导体。
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电力电缆绝缘层和信号电缆绝缘层均采用环保型pvc绝缘。
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信号电缆保护层采用电气绝缘聚酯带挤包而成。
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信号电缆编织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金属屏蔽层。
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复合缆芯保护层采用电气绝缘聚酯带挤包而成。
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复合缆芯编织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金属屏蔽层。
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信号电缆非金属护层和复合缆芯非金属护层均为环保型pvc护层。
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装备用电力及信号复合软电缆,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5.1、电力电缆导体和信号电缆导体均采用软导体结构,增加了电缆柔软性,具有优越的弯曲性能和良好的耐侧压性能,施工方便,占用空间小;
16.2、导体外挤包环保型pvc绝缘,减少了对人体是伤害及环境的污染;
17.3、信号电缆导体外绕包电气绝缘聚酯带,保护了绝缘线芯不被外界尖锐物体扎伤;
18.4、信号电缆导体外设有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使信号传输更稳定,减少信号衰减;
19.5、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绞合在一起,外径小,重量轻,减少了安装敷设的次数及安装时间;
20.6、复合缆芯外绕包电气绝缘聚酯带,保护了绝缘线芯不被外界尖锐物体扎伤;
21.7、复合缆芯外设有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屏蔽了电力电缆输电过程中由交变电场产生的电磁场,避免干扰信号的传输及衰减;
22.8、屏蔽层外挤包环保型pvc护层,对电缆具有机械保护作用,同时减少了对人体是伤害及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示:1、电力电缆导体,2、电力电缆绝缘层,3、填充,4、信号电缆导体,5、信号电缆绝缘层,6、信号电缆保护层,7、信号电缆编织屏蔽层,8、信号电缆非金属护层,9、复合缆芯保护层,10、复合缆芯编织屏蔽层,11、复合缆芯非金属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精密装备用电力及信号复合软电缆,如图1所示,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的电缆本体由内到外依次为复合缆芯、复合缆芯保护层9、复合缆芯编织屏蔽层10和复合缆芯非金属护层11,所述的复合缆芯包括信号电缆、填充3以及三个电力电缆,所述的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同方向绞合一起,所述的电力电缆包括电力电缆导体1以及包覆在电力电缆导体1外的电力电缆绝缘层2,所述的信号电缆由内到外依次为信号电缆导体4、信号电缆绝缘层5、信号电缆保护层6、信号电缆编织屏蔽层7和信号电缆非金属护层
8。
27.所述的电力电缆导体1和信号电缆导体4均采用软导体,增加了电缆柔软性,具有优越的弯曲性能和良好的耐侧压性能,施工方便,占用空间小。
28.所述的电力电缆绝缘层2和信号电缆绝缘层5均采用环保型pvc绝缘,减少了对人体是伤害及环境的污染。
29.所述的信号电缆保护层6和复合缆芯保护层9均采用电气绝缘聚酯带挤包而成,保护了绝缘线芯不被外界尖锐物体扎伤。
30.所述的信号电缆编织屏蔽层7和复合缆芯编织屏蔽层10均为镀锡铜丝编织金属屏蔽层。
31.所述的信号电缆非金属护层8和复合缆芯非金属护层11均为环保型pvc护层,对电缆具有机械保护作用,同时减少了对人体是伤害及环境的污染。
32.本实用新型将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绞合在一起,外径小,重量轻,减少了安装敷设的次数及安装时间;信号电缆导体4外设有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使信号传输更稳定,减少信号衰减;复合缆芯外设有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屏蔽了电力电缆输电过程中由交变电场产生的电磁场,避免干扰信号的传输及衰减。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满足gb/t 12706.1、jb/t8734.5、gb/t 19666等标准的要求。
33.本实用新型的试验结果及判定:
34.1、绝缘老化前机械性能:抗拉强度不小于12.5n/mm2,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50%;
35.2、绝缘老化后机械性能:抗拉强度不小于12.5n/mm2,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50%;抗拉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过
±
25%;
36.3、护套老化前机械性能:抗拉强度不小于12.5n/mm2,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50%;
37.4、护套老化后机械性能:抗拉强度不小于12.5n/mm2,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50%;抗拉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超过
±
25%;
38.5、信号线对绞节距不大于60mm;
39.6、屏蔽层编织密度不小于80%;
40.7、护套厚度:平均厚度不小于1.7mm,最薄点厚度不小于1.45mm;
41.8、阻燃性能符合gb/t 19666-2019规定。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3.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4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45.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精密装备用电力及信号复合软电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