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2352发布日期:2022-08-24 10:3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属于开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家用墙壁开关都是采用按钮和摆杆的结构来驱动翘板产生动作,以实现开关的通断功能,但是采用该结构的开关的按钮的摆动角度大,且行程长,导致开关的按钮无法轻薄化。
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开关,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可减小开关的厚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摆杆、弹性件、顶珠件、翘动件以及接线端子组件,所述摆杆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的中间部分垂直连接,所述竖杆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开设有收容槽,所述弹性件和部分所述顶珠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顶珠件部分伸入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弹性件相抵接,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活动,所述顶珠件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翘动件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顶珠件铰接设置,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进线端子、出线端子和翘板,所述翘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卡槽抵接,所述翘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翘板抵接,所述翘板的两端背离所述顶珠件的一面均设置有主电接触点,所述摆杆通过转动带动所述翘动件以控制所述翘板与所述进线端子和所述出线端子的通断。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用于与所述横杆卡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珠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按钮所在平面。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杆的最大转动角度小于所述翘动件的最大转动角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翘动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顶珠件卡接,且所述翘动件能够通过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顶珠件转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翘板设有朝向所述翘动件凸出的凸出部,所述翘动件对应设有收容所述凸出部的凹槽,所述翘动件通过所述凹槽的内侧壁相对于所述凸出部的表面滑动,以带动所述翘板转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还包括底座,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中,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翘板的撑头片,所述撑头片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底部,所述摆杆能够驱动所述翘板绕所述撑头片摆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也收容在所述底座中,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下方,所述顶珠件和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盖
板和所述接线端子组件之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设有与所述盖板相连的第二转轴,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按钮的驱动下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相对于所述盖板转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摆杆和翘板之间设置可转动的翘动件,使得翘动件带动翘板对接线端子组件进行通断,能够减小开关的厚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2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23.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开关100,所述开关100包括按钮10和底座40,所述底座40嵌入设置在例如墙体等安装面内,所述底座40中设有摆杆20和接线端子组件30,所述按钮10通过所述摆杆20来控制所述接线端子组件30的通断,即,将所述按钮10的物理状态转递至所述接线端子组件30以控制所述开关100的通断。
25.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钮10与所述摆杆20直接连接以控制所述摆杆20进行转动,具体地,所述按钮10朝向所述摆杆20设有突出设置的卡钩(未图示),所述摆杆20对应设有与所述卡钩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卡钩和所述卡槽均设有一对,以便于所述按钮10带动所述摆杆20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按钮10相对于所述底座40转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按钮10与所述摆杆20之间也可以设置其他传动件进行传动,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26.所述底座40中设有盖板41,所述接线端子组件30收容在所述盖板41下方且位于所述底座40和所述盖板41之间,所述摆杆20与所述接线端子组件30相连并自所述盖板41下方延伸至所述盖板41外侧,以便与所述按钮10相连。所述接线端子组件30包括进线端子、出线端子和翘板31,所述翘板31、所述出线端子和所述进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座40之间,所述翘板31的两端背离所述摆杆20的一面均设置有主电接触点,所述翘板31活动
连接所述出线端子和进线端子,使得所述出线端子和所述进线端子分别与所述主电接触点电性连接,以实现对所述出线端子和进线端子进行物理通断。
27.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摆杆20包括驱动部21、顶珠件22和翘动件23,所述驱动部21呈t字状,包括与所述按钮10配合卡接的横杆以及收容部分所述顶珠件22的竖杆,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的中间部分垂直连接,所述竖杆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开设有收容槽,部分所述顶珠件22收容在所述收容槽中。
28.所述顶珠件22朝向所述翘板31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翘动件23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顶珠件22铰接设置,所述翘动件23的一端与所述卡槽抵接,所述翘动件23的另一端与所述翘板31抵接。所述顶珠件22能够沿其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驱动部21滑动,且所述顶珠件2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按钮10所在平面。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翘动件23通过第一转轴231与所述顶珠件22卡接,且所述翘动件23能够通过第一转轴231相对于所述顶珠件22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31水平设置,以使得所述翘动件23和所述翘板31位于同一平面内转动。需要说明的是,为减小所述按钮10的转动角度,即减小所述摆杆20的转动角度,所述摆杆20的最大转动角度小于所述翘动件23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竖杆作为力臂,使得所述摆杆在小角度转动时,所述翘动件23能够产生较大的位移量,进而使得所述翘动件23通过大角度转动带动所述翘板31转动。
29.进一步地,所述顶珠件22和所述驱动部21之间设有弹性件24,所述弹性件24位于相对于所述卡槽的另一端,所述弹性件24优选为弹簧,所述顶珠件22部分伸入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弹性件24相抵接,并在所述弹性件24的弹性力作用下活动,所述弹性件24用于产生推动所述顶珠件22的弹力,以使所述翘动件23与所述翘板31抵接。所述摆杆20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翘动件23相对于所述翘板31滑动,以使得所述翘板31转动,从而控制所述翘板31与所述进线端子和所述出线端子的通断。
30.特别地,所述驱动部21设有与所述盖板41相连的第二转轴(未图示),所述驱动部21在所述按钮10的驱动下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相对于所述盖板41转动,其中,所述第二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231,以使得所述驱动部21和所述翘动件23的转动方向一致。
31.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翘板31设有朝向所述翘动件23凸出的凸出部311,所述翘动件23对应设有供收容所述凸出部311的凹槽(未标号),所述翘动件23通过所述凹槽的内侧壁相对于所述凸出部311的外表面滑动,以带动所述翘板31转动。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组件30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翘板31的撑头片32,所述撑头片32设置在所述凸出部311的底部,所述摆杆20用于驱动所述翘板31绕所述撑头片32摆动。
32.如图4所示,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翘动件23也可以与所述翘板31一体设置,即,所述翘动件23和所述翘板31同步相对于所述驱动部21转动。所示驱动部21在转动时通过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31移动,使得所述翘动件23和所述翘板31摆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翘动件23和所述翘板31连接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等形式,只要是能够带动所述翘板31转动即可,在此不作任何限制。
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摆杆20和翘板31之间设置可转动的翘动件23,使得翘动件23带动翘板31对接线端子组件30进行通断,能够减小开关100的厚度。
3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