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结构型折合振子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8691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结构型折合振子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子型天线。
通常广泛用于电视接收的天线,调频接收的天线,短波天线,L波段其它用途的天线都是金属的,主要是铜材和铝材。复合结构型天线振子(CN86203001u),一改常规采用了以非金属材料为振子基体,在基体外包复导电率高、延伸性能好、光洁度高的金属箔层,最后用透明或彩色的热缩塑材料包复其外所组成的复合结构型天线振子。这种复合结构型天线振子与金属振子天线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节省金属材料、成本低等优点。但是折合方式是用点焊、铆接、螺钉等分段连接。工艺复杂、可靠性差,在野外环境中长期使用会使接触电阻变化,造成信号接收能力下降。影响了复合结构型天线振子的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加其它零件直接折弯复合管构成的折合振子构件。这种复合型折合振子构件克服了复合结构型天线振子在折合部位由于点焊、铆接、螺钉等分段连接造成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在复合结构型天线振子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型图,它包括非金属基体1,金属箔层2,外包复层3,截面呈扁形或接近扁形的直接弯折部4。由于折弯是在复合管形成后进行的,虽然金属箔层具有较好的延伸性,但箔层的厚度小于0.1毫米,因而在折弯时弯折部的外周易造成拉伸断裂。采用压扁管径的结构外形,在折弯时减少了金属箔层的拉伸力,避免了复合管弯折处外周金属箔层拉伸断裂现象的出现。
压扁折弯在加热情况下进行,为此对弯折部位复合管的三层材料有如下要求金属箔层应是具有良好延伸性或退了火具有良好延伸性的材料,其熔点应远远大于折弯时的加热温度;非金属基体是可以加热软化折弯的材料;外包复层是加热折弯时不产生破裂的材料。
用弯折部位截面呈扁形或接近扁形的复合结构型折合振子构件与用二段复合管通过点焊、铆接、螺钉等机械方式连接的复合结构型天线振子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体分段连接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馈电引出连接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成二段的振子连接图。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典型实施例。复合管的基体选用硬质聚氯乙烯;金属箔层选用退火软状态铝箔,厚度约为0.05毫米;外包复层选用热缩聚氯乙烯套管,壁厚约为0.1毫米。截面呈扁圆或接近扁圆弯折部位的形成是把需要折弯的复合管部位加热至100℃左右,然后压扁折弯。弯折部位的内周会出现微小绉折,它不影响电性能和对环境的忍受能力。金属箔层也可以分段重叠包复,分段包复的振子只需在弯折部位包复退火软状态的金属箔层;在非弯折部位冷轧状态的金属箔有利于结构上和工艺上的要求。
基体属下面五种不允许或难于折弯情况时,采用如图2所示的基体分段连接。
1、必须用非热塑性材料或软化温度过高的热塑材料构成复合结构基体。
2、基体采用纤维增强的塑料。
3、为增加强度、降低自重而采用截面复杂的基体。
4、当基体管内插入金属或非金属加强条时。
5、为获得最佳的抗风强度及防止变形要求而使用等外径不等内径的结构时。
不可折弯或难以折弯基体5、6与可折弯基体4可以用粘结、热熔结、压配合连接及其它机械紧固方式连接。连接后的基体在连接部应尽可能修整光滑,再包复金属箔层,最后套入热缩套管。
折合振子的馈电引出端可用多种方式完成。图3所示是较为简便的方式,将引出端7重叠于金属箔层2上,然后用螺钉8压紧。加入密封胶或导电胶,再套入热缩套管3封闭露出部份,引出端7供连接馈线使用。
当振子过长影响包装运输时,可将振子一分为二。用一软性的金属板9将二段振子如图4所示连接,其连接方法和振子馈电引出端的连接方法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振子型天线,包括非金属基体1、金属箔层2、外包复层3,并按以上顺序由里到外复合成一体,其特征在于直接弯折的部位4呈扁形或接近扁形的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弯折部位的金属箔层是具有良好的延伸性或经退火后具有良好的延伸性的材料,例如铜箔、铝箔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弯折部位的非金属基体是可以加热、软化折弯的材料,如硬质塑类或类似的其它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弯折部位的外包复层是加热折弯不易破裂的材料,如透明或彩色的热缩塑料套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振子型天线,提供一种直接折弯的复合结构振子构件。本构件是由非金属基体1、金属箔属2外包覆层所组成的复合管直接加热压扁折弯4。由这种折合振子构件形成的天线可广泛用于电视接收天线,调频接收天线,短波天线及L波段其它用途的天线。本振子天线与金属振子天线相比可节省金属90—95%;成本降低2/3—3/4,与复合结构型振子天线相比,克服了折合部位用点焊、铆接、螺钉等分段连接造成工艺复杂、可靠性差的不足。成本再一次降低,便于广泛地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H01Q9/16GK2038281SQ8821752
公开日1989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16日
发明者胡坤旺 申请人:胡坤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