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由交、直流直接充电的移动电话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777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由交、直流直接充电的移动电话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话充电电池。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可反复充电电池及外壳的移动电话电池。
目前普遍使用的移动电话,其充电电池都必须配合使用充电器才能完成充电,这给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比如使用者外出,必须同时携带充电器。
为使这一情况有所改善,现有技术中,在专利号为ZL93221117.8、名称为“多途径充电移动电话电池”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不仅可由专用充电器进行充电,同时还可脱离充电器,自身进行充电的移动电话电池。该电池具有可反复充电电池及外壳,其外壳内置充电电路,且在外壳上有一内藏交流插头的槽。交流插头藏于槽中时,采用外充电器充电,当将交流插头自槽中转出,便可直接插入交流插座进行充电。但是,这种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论是外部充电器配合使用,还是自身直接充电,都是采用交流电源,对于特定场合的直流电源无法适应。此外,该技术中“交流插头与槽侧壁铰接”,插头与线路板之间必然是采用软导线连接,长期使用,导线易损,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及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可靠,在充电途径上更为广泛,可由交、直流直接充电的移动电话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反复充电电池及外壳,其外壳内置充电电路,且在外壳上有一内藏交流插头的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是,交流插头与外壳内线路板铰接,在所述电池外壳内侧壁上,同时嵌设直流充电插孔,其中,交流插头接线与充电电路交流输入端连接,直流插孔接线与充电电路整流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三种不同的充电方式,包括1、采用外部充电器用交流电源进行充电。
2、采用内藏式交流插头直接用交流电源进行充电。
3、采用嵌设的直流插孔,在特定场合,如在汽车中,利用汽车点烟器12V直流电源输出插头进行充电。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电池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充电途径,使用方便。由于采用将交流插头与外壳内线路板直接铰接的结构方式,从而避免了采用软导线连接可能带来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可靠性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交、直流充电电路为同一电路,通过将直流插孔与交流插头接线引自充电电路的不同部位来完成各自功能,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非限定性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具有可反复充电的电池和电池外壳1,其外壳1内置充电电路,且在外壳1上有一内藏交流插头4的槽8。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交流插头4与外壳内的线路板铰接。在电池外壳1内侧壁上,同时嵌设直流充电插孔2,其中,交流插头4与充电电路交流输入端c、d连接,直流插孔2与充电电路整流输出端a、b连接。
为了保证安全,设置交直流转换开关,其开关触点K串接在充电电路输出回路中,开关由交流插头4和触点簧片3构成。
为了增加电池外壳1的防滑性能,将电池外壳1的外侧壁采用波纹板7。
为了明示工作状态,在电池外壳1的外侧壁上,嵌设不同颜色的两只发光二极管5、6。
参见图3,充电电路的整流输出端a、b即为直流输入端线,与直流插孔接线连接,其交流输入端线c和d与交流插头接线连接。图中LED1发光二极管5选定为红色,LED2发光二极管6选定为绿色。如上所述,发光二极管5、6分别嵌设在电池外壳的外侧壁上(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红色发光二极管5指示正在充电,而绿色发光二极管6指示充电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可由交、直流直接充电的移动电话电池,具有可反复充电电池及外壳(1),其外壳(1)内置充电电路,且在外壳(1)上有一内藏交流插头(4)的槽(8),其特征在于,交流插头(4)与外壳内的线路板铰接,在所述电池外壳(1)内侧壁上,同时嵌设直流充电插孔(2),其中,交流插头(4)与充电电路交流输入端(c、d)连接,直流插孔(2)与充电电路整流输出端(a、b)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交、直流直接充电的移动电话电池,其特征在于,设置交直流转换开关,其开关触点K串接在充电电路输出回路中,开关由交流插头(4)和触点簧片(3)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交、直流直接充电的移动电话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的外侧壁采用波纹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交、直流直接充电的移动电话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外壳(1)的外侧壁上,嵌设不同颜色的两只发光二极管(5、6)。
专利摘要一种可由交、直流直接充电的移动电话电池,具有可反复充电电池及外壳,其外壳内置充电电路,外壳上有一内藏交流插头的槽。特征是交流插头与外壳内的线路板铰接,在电池外壳内侧壁上,同时嵌设直流充电插孔,其中,交流插头与充电电路交流输入端连接,直流插孔与充电电路整流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以外部充电器交流充电、以内藏交流插头直接交流充电,或是以嵌设直流插孔直接直流充电的三种工作方式上随意选择。
文档编号H01M10/44GK2306577SQ9722531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5日
发明者杨晓林 申请人:杨晓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