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前、后雾灯的车用组合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91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前、后雾灯的车用组合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组合开关。
为目前为止,汽车开关有的采用分主形式,各开关独立定成各控制功能,其安装及操作均不方便。也有的将一些开关组合为一个开关组件,以定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功能。就照明开关而言,已有将位置灯、远近灯组合于一操作把柄的;然而,前后雾灯开关仍为一独立构件,需单独配外围电路才能控制。即将实施的新国家标准GB4785-1998文中4.3.13.7规定“前雾灯的控制开关必须独立于远光灯、近光灯或任何远近光灯”4.3.14.7.1和4.3.14.7.2规定后雾灯电路连接必须满足“只有当远光灯、近光灯或前雾灯打开时,后雾灯才能打开“后雾灯可以独立于任何其他灯而关闭”。符合上述要求的照明开关组合,还未见有实际采用。
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后雾灯控制符合新国家标准GB4785-1998相关规定要求的的多功能车用组合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位置灯开关、远、近光灯开关和后雾灯开关组合在同一的照明灯把手上控制,后雾灯开关排在组合开关的最后一个挡位上;组合开关把手通过传动组件与设在底座与线路板之间的滑动构件传动连接,组合开关把手的四个挡位通过传动组件在滑动构件上相应形成四个挡位,即滑体构件上的四个挡位能与组合开关把手上的四个挡位相对应,滑体构件四个挡位再通过三组滑体片结构或四组簧片顶杆结构控制位置灯、远、近光灯及后雾灯电路的断开合闭;这样能保证后雾灯电路控制与位置灯及远近光灯关连,再由于后雾灯开关设在开关把手第四挡位上,易实现后雾灯只有当远光灯、近光灯打开时才打开,且后雾灯能独立于任何其他灯而关闭;本实用新型的前雾灯开关把手为独立件,设计在能与告警灯开关把手平行并立的开关操作正面左上方,其操作可通过与其连接或传动连接的、并设在底座与线路板之间的滑体控制开和关两个挡位。独立设置前雾灯开关能实现前雾灯独立于远光灯、近光灯或任何远近光灯控制的要求。
由于目前照明开关从结构上讲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滑块滑片式结构,一种为簧片顶杆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具体方案设计上也采用了这两种结构的设计原理。一是上述滑体构件采用能在底座滑槽内作直接往复运动的滑块结构,滑块上设置三组由滑片、弹簧构成的滑片结构,三组滑片的位移通过其触点分别控制位置灯、远、近光灯、后雾灯的电源静片与输出静片接通或断开,并各组电源静片与输出静片的长短及布置不同。相反地前雾灯开关也采用相同原理设计,即在开关的滑体上安装组滑片、弹簧和定位钢球,底座上开置开挡、关挡两个定位槽,滑片上的两触点在滑体定位在开挡位置时即接通雾灯电源静片和前雾灯输出静片。
二是采用簧片顶杆式结构原理设计,即上述滑体构件采用逻辑块结构,逻辑块上开三条尺寸与方位不同的逻辑坑,在线路板上位于逻辑坑对应的位置上装有四组由滚球顶杆和簧片组成的簧片顶杆结构,四条簧片上的触点分别与装于线路板上的位置灯电源静片、远、近光灯电源静片、后雾灯输出静片相对应,逻辑块的位移通过逻辑坑与顶杆的相互位置变化控制四种灯的电路的接通与断开。与此相应,前雾灯也可采用类似结构,即可在前雾灯开关的滑体上设有开挡、关挡两个定位槽和一个逻辑坑,底座设置能对定位槽定位的定位球头,在线路板上位于与逻辑坑对应的位置上装有滚球顶杆和簧片,簧片上的触点与前雾灯输出静片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多种照明开关集合于一操作把手,操作方便,不需单设外围线路,前雾灯开关把手也设在与告警灯开关把手的左侧,与其并立,操作也方便。更为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后雾灯控制电路连接满足了新国家标准GB4785-1998的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实施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B向图图4为图3的滑块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簧片顶杆式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B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5的C-C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7的D-D剖面示意图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照明开关从其结构上讲可分为两大类,一种为滑块滑片式结构,一种为簧片顶杆式结构,按照此两种类型结构设计原理,本实用新型也设计与此对应的两种带前、后雾灯开关的组合开关。一是滑片式结构的带前、后雾灯的车用组合开关。参见图1-图4。本组合开关将前雾灯开关把手1的位置设计在开关操作正面的左上方,即在告警灯开关的左侧,与其平行并立,前雾灯开关把手1具体安装在底座2的滑槽中,左面用线路板3盖住,把手的开关滑体9上安装有两组滑片4、弹簧5和定位钢球6,底座上设有开挡、关挡两个定位槽7、8,在力的作用下形成开与关两个挡位。为了外观的协调和操作的一致性,可针对各车型所用告警灯开关把手的外形操作形式进行仿效,如天津夏利的告警灯开关把手为偏形,开和关的挡位位置也和一般相反,再如长安之星6350的告警灯开关把手则是通过按钮转换,这些均可在设计中进行仿效。图二是以奥托型为例设计的,其把柄外型和开关挡位均和该告警灯开关把手一致。图2中表示出来的为“关”的状态,当用手轻轻将手柄1往外拉时,定位钢球6、滑片4及弹簧5也随滑块9一起位移到开挡的位置,定位钢球9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滑进“开”挡的定位槽7内定位,此时开关处于开挡,滑片4同样也受弹簧5压力紧紧将雾灯电源静片10和前雾灯输出静片11接通,前雾灯开启。考虑到前雾灯负荷较大,采用并联双滑片结构(见图三),反之要关掉前雾灯时只须用手将前雾灯把柄1往里轻轻一推即可关闭。
后雾灯开关与位置灯开关、远、近光灯开关组合在同一的照明灯把手12上,后雾灯开关排在组合开关的最后一个挡位上(见图1),通过扭动操作把柄13来实现。把柄13通过把手支体14用芯轴与拨球体15联连,拨球体15装在支架16和底座2的半园球孔中,用压板17盖住;拨球体15上设有四个挡位定位槽,在定位滚球18和弹簧19的作用下实现四个挡位的定位,拨球体15上连接有拨球20;转动把柄13,拨球体15将随之转动,拨球20将围绕拨球体作摆球运动,与挡位定位槽相对应形成四个挡位(即图2中0′、1′、2′、3′),拨球20卡在滑动构件——滑块21的卡口22中,滑块21安装在底座的滑槽内能作直线往复运动,相应滑块21的直线往复运动也形成了四个挡位,即拨球20的0′、 1′、2′、3′、也就是滑块21的挡位0′、1′、2′、 3′。由此,滑块的四个挡位与组合开关把手上的四个挡位相对应;滑块21设有三组由滑片23、24、25与弹簧构成的滑片结构,(图三中的粗实线为各开关的电源静片和输出静片,静片中的黑点表示滑片的触点位置),滑片23用来接通位置灯电源静片26和输出静片27,滑片24用来接通远、近光灯的电源静片28和输出静片29,滑片25用来接通后雾灯的电源静片10和输出静片30。通过转动操作把柄13将位置灯“开”挡位①的符号对准箭头之点,此时滑块21在拨球带动下从挡位0滑进挡位1′的位置,滑片23的触头a和b分别进入静片26、27框内,静片26、27被接通位置灯开启。继续转动操作把柄13,将远、近光灯的“开”挡位②对准箭头之点,远、近光灯处于开挡位置及滑块21处于挡位2′上,此时滑片24的触头c、d将静片28、29接通,远、近光灯开启,同时位置灯开关滑片23仍将静片26、27接通,此时位置灯和远近光灯同时开启;当转动手柄13让后雾灯符号即挡位③对准箭头时,滑块2 1相应处在挡住3′上,滑片25的触头e.f将雾灯电源静片10和后雾灯的输出静片30接通通,此时除后雾灯开启外,位置灯和远近灯仍然开启。
本开关在前、后雾灯开关的设计上不但满足了GB4785-1998之中的规定,而且不必再通过外围电路的控制,更不用改动整车的电路线。此外在操作上也给驾驶员带来了方便。
下面介绍按簧片顶杆式结构原理设计本实用新型。参见图5-图8。
簧片顶杆式的前雾灯开关其位置与上述滑片式相同,外观和操作形式要求也与前者一致。为了提高开关的可靠性,设计中更接近地采用了本申请人的滚球顶杆结构专利技术(ZL94229797.0)。与原塑料顶杆相比较,它具有耐高温、磨损小、操作轻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图5-图8中,采用与图1-图4的相似传动结构和原理部分,其文字叙述略去。图六所示前雾灯处于“关”的状态,要开启前雾灯只须轻轻用手将把柄31往外一拉即可实现。前雾灯把柄31安装在底座32和线路板33之间,在受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定位球头34(设在底座上)和滑体上的两个定位槽35、36来实现开和关两个挡位;当拉动手柄31时,定位球头34从定位槽36中脱开滑入槽35定位,此时滚珠顶杆38也随之滑进开在滑体上的逻辑坑37中,与被顶起的簧片39脱离,触头40在簧片弹力作用下与静片41的触头接通,此时前雾灯开启。反之在关闭前雾灯时只须轻轻将把柄31往内推,滚球顶杆38沿逻辑坑37的斜面滑向凸缘高端,顶杆38将簧片39顶起,触点40和静片41分开,前雾灯关闭。后雾灯的开关位置仍和前者一样,仍然设计在灯组合开关把手的最后一个挡位上。转动操作把柄(灯组合开关把柄),通过拨球带动滑动构件即逻辑块42及其拨叉43沿Y方向作直接往复运动,逻辑块42中的0′、1′、 2′、3′四个挡位仍然是通过把手的挡位来完成的,在X方向运动的三个挡位其原理与原来一样,略去。和滑片式开关一样,转动开关把柄(参见图1)使位置灯处于开挡①位置时,逻辑块42相应处在挡1′的位置,位置灯的顶杆44滑进位置灯逻辑坑45中,顶杆44与被顶超的位置灯簧片46脱离,触头47在簧片46的弹力作用下与位置灯电源静片48接通;当操作把柄转动至挡位②时,逻辑块42中的逻辑坑49与顶杆50相对也停在挡2′的位置,此时顶杆50滑进逻辑坑49中,同理顶杆50脱离簧片51,近光灯触头52在簧片53的弹力作用下与电源静片接通,此时除近光灯开启开,位置灯顶杆44仍在逻辑坑45中,因此,位置灯仍为开启状态;在操作把柄转至后雾灯开挡位③时,逻辑块42就处于挡位3′的位置,此时顶杆54滑入逻辑坑55中与簧片56脱离,触头57在簧片56的弹力作用下与后雾灯输出静片接通;此时除后雾灯开启外,位置灯开关顶杆和远、近光灯开关顶杆仍在逻辑坑中,因此仍为开启状态。簧片顶杆式结构原理与滑片式开关有所不同外,其操作性能仍与前者相同,同样能满足GB4785-1998对前、后雾灯各项要求(标准)。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组合开关,包括位置灯开关、远、近灯开关、后雾灯开关及前雾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灯开关、远、近灯开关和后雾灯开关组合在同一的照明灯开关把手上控制,后雾灯开关排在组合开关的最后一个挡位上;组合开关把手通过传动组件与设在底座与线路段之间的滑动构件传动连接,组合开关把手的四个挡位通过传动组件在滑动构件上相应形成四个挡位,滑体构件的四个挡位通过三组滑片结构或四组簧片顶杆结构控制位置灯、远、近光灯及后雾灯电路的断开与合闭;所述前雾灯开关把手单独置于能与告警灯开关把手平行并立的开关操作正面左上方,其操作可通过与其连接或传动连接的、并设在底座与线路板之间的滑体控制开和关两个挡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由开关把手支体、芯轴、拨球体、拨球组成,拨球体上设有4个挡位定位槽,定位槽的变位位置由定位滚球和弹簧控制,与拨球体连为一体的拨球卡接在滑动构件的卡口内,滑动构件的四个挡位由定位滚球与相应定位槽配合而定位。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车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为能在底座滑槽内作直线往复运动的滑块,滑块上设有三组由滑片、弹簧构成的滑片结构,三组滑片的位移通过其触头分别与控制位置灯、远近光灯、后雾灯的电源静片与输出静片接通或断开,各组电源静电与输出静片的长短及布置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车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雾灯开关的滑体上安装有一组滑片、弹簧和定位钢球,底座上开有开挡、关挡两个定位槽,滑片上的两触点在滑体定位在开挡位置时接通雾灯电源静片和前雾灯输出静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车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体上的滑片采用并联双滑片结构。
6.如权利要求1、2所述车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为逻辑坑逻辑块上开有三条逻辑坑,在线路板位于与三条逻辑坑对应的位置上装有四组由滚球顶杆和簧片组成的簧片顶杆结构,四条簧片上的触点分别与装于线路板上的位置灯电源静片、远、近光灯电源静片、后雾灯输出静片相对应,逻辑块的位移通过逻辑坑与顶杆的相互位置变化控制三种灯的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车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雾灯开关的滑体上有开挡、关挡两个定位槽和一个逻辑坑,底座上设有能对定位槽定位的定位球头,在线路板位于与逻辑坑对应的位置上装有一组滚球和簧片,簧片上的触点与前雾灯输出静片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前、后雾灯的车用组合开关。其结构特点是将后雾灯开关组合在照明开关把手的最后一个挡位上,前雾灯开关把手单独置于与告警灯开关把手平行并立的开关操作正面左上方,其内部采用滑块滑片式结构或簧片滚球顶杆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操作方便,前、后雾灯电路控制符合新国家标准GB4785-1998的要求。
文档编号H01H25/06GK2376070SQ99231930
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3日
发明者范成厚 申请人:范成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