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404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
【背景技术】
[0002]在节能灯具中,大都均采用节能荧光灯,热阴极灯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结构部件。在灯管启辉之前,需要通电对灯丝加热,灯管在正常工作时,灯丝的加热是有害的。由于灯管电流热效应的作用,灯丝上的电子粉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作温度,完全可以不再需要灯丝通电加热,如电感式镇流的原理就是如此。此时,继续通电对灯丝加热,在灯管中起了一定的副作用,影响了灯管的发光效率和工作寿命。若需要增大功率,通常是加长玻璃管的长度或加粗玻璃管管径,由于粗管径的灯管弯制成型的难度高,所以,加粗程度受限,所增加的功率有限,而且,单纯加粗灯管,要达到同样大的功率,会使灯管整体的体积变得太大,造成灯管安装的不便;另一种是将灯管的长度增长,但是,若直线延长灯管长度,会使灯管体积太大,不仅受安装空间限制,且不美观,需将灯管弯折成型,加工难度大,所增加的功率也有限。若限制整灯体积,则缩短玻璃管的长度或减小玻璃管管径,这样不仅使灯管功率小,而且,如此使得发光表面积减少,光通量小,发光效果差。针对上述节能灯管结构存在的缺陷,如何发明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温控导电片为“U”型中空金属片,解决了灯丝过热,损耗加剧,灯管寿命缩短的问题,保证了灯丝在通电加热的同时,通过灯管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光效增强;“L”型侧管结构设计简单,底部管径加粗,无需加长玻璃管的长度,整灯结构紧凑,发光表面积增加,功率增大,从而保证了获得足够大光强。
[0004]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管、灯丝,所述灯丝的上端通过导体外凸圆柱与灯管外部的电流导线连接,相邻的灯丝下端通过温控导电片等间距连接,温控导电片为内圈和外圈弯曲形成的“U”型中空金属片,所述灯管以串联方式焊接接而成,单个灯管的外侧边缘设置有“L”型侧管,“L”型侧管侧管底端设置为粗径管,侧管底部相连形成葵花形,“L”型侧管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粉。
[0005]进一步的,所述双金属片的电阻小于灯丝的电阻。
[0006]进一步的,所述灯管和侧管一一对应,总数至少为三根。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灯丝两端连接导体外凸圆柱和温控导电片,温控导电片为“U”型中空金属片,解决了灯丝过热,损耗加剧,灯管寿命缩短的问题,保证了灯丝在通电加热的同时,通过灯管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光效增强;“L”型侧管结构设计简单,底部管径加粗,无需加长玻璃管的长度,整灯结构紧凑,发光表面积增加,功率增大,从而保证了获得足够大光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
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管、灯丝,所述灯丝的上端通过导体外凸圆柱与灯管外部的电流导线连接,相邻的灯丝下端通过温控导电片等间距连接,温控导电片为内圈和外圈弯曲形成的“U”型中空金属片,所述灯管以串联方式焊接接而成,单个灯管的外侧边缘设置有“L”型侧管,“L”型侧管侧管底端设置为粗径管,侧管底部相连形成葵花形,“L”型侧管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粉。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双金属片的电阻小于灯丝的电阻。
[0010]进一步的,所述灯管和侧管一一对应,总数至少为三根。
【主权项】
1.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管、灯丝,所述灯丝的上端通过导体外凸圆柱与灯管外部的电流导线连接,相邻的灯丝下端通过温控导电片等间距连接,温控导电片为内圈和外圈弯曲形成的“U”型中空金属片,所述灯管以串联方式焊接接而成,单个灯管的外侧边缘设置有“L”型侧管,“L”型侧管侧管底端设置为粗径管,侧管底部相连形成葵花形,“L”型侧管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片的电阻小于灯丝的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和侧管一一对应,总数至少为三根。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节能荧光灯,灯丝的上端通过导体外凸圆柱与灯管外部的电流导线连接,相邻的灯丝下端通过温控导电片等间距连接,温控导电片为内圈和外圈弯曲形成的“U”型中空金属片,灯管以串联方式焊接接而成,单个灯管的外侧边缘设置有“L”型侧管,“L”型侧管侧管底端设置为粗径管,侧管底部相连形成葵花形,“L”型侧管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粉。温控导电片保证了灯丝在通电加热的同时,通过灯管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光效增强;“L”型侧管结构设计简单,底部管径加粗,无需加长玻璃管的长度,整灯结构紧凑,发光表面积增加,功率增大,从而保证了获得足够大光强。
【IPC分类】H01J61-36
【公开号】CN104795308
【申请号】CN201410607594
【发明人】朱伟萍
【申请人】青岛东昌源仪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