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拉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194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双拉舌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背景技术】
[0001]各种装置可用于设计将缆线附接到其他连接表面或连接端口的保持架的连接器,其包括附接到诸如计算机主板的印刷电路板的那些连接器。一些装置具有允许将缆线固定在适当位置的机构。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其中缆线被非常密集地布置或者可能难以够得着的情况下,一些组件包括便于拆离的拉舌。该拉舌可用于缆线组件从其安装表面释放或脱离将其固定在适当位置的机构。遗憾的是,许多拉舌,包括在相反的两侧具有两个拉舌以提供更大的通路的设计,不适于与矩形缆线或扁平缆线使用,至少不是没有产生显著量的浪费的或未被有效利用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2]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描述了一种双拉舌。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拉舌包括在第一平面中的具有连接器端部、第一拉舌端部的舌状段、以及将连接器端部连接到第一拉舌端部的中间部分,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具有相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连接器端部和第一拉舌端部设置在舌状段的相反的两端上。双拉舌组件包括沿舌状段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第一侧向段,该第一侧向段设置在舌状段下方并设置在舌状段的第一侧且设置在与第一平面正交的第二平面中,以及沿舌状段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第二侧向段,该第二侧向段设置在舌状段下方并设置在舌状段的相反的第二侧上,并且设置在与第一平面正交并且与第二平面平行的第三平面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拉舌组件还包括第一 L形弯曲段,其具有从舌状段的中间部分的第一侧延伸的在第一平面中的第一部分、从第一侧向段延伸的在第二平面中的第二部分、以及将第一部分连接到第二部分的接合部分,和第二 L形弯曲段,其具有从舌状段的中间部分的第二侧延伸的在第一平面中的第一部分、从第二侧向段延伸的在第三平面中的第二部分、以及将第一部分连接到第二部分的接合部分。
[0003]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描述了一种双拉舌,其包括在第一平面中的具有连接器端部的舌状段、第一拉舌端部、以及将连接器端部连接到第一拉舌端部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其中连接器端部和第一拉舌端部设置在舌状段的相反的两端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拉舌包括沿舌状段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第一臂段,第一臂段设置在舌状段下方并设置在舌状段的第一侧上且设置在与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二平面中,第一臂段具有第一端部和相反的第二端部。双拉舌还包括沿舌状段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第二臂段,第二臂段设置在舌状段下方并设置在舌状段的相反的第二侧且设置在第二平面中,第二臂段具有第一端部和相反的第二端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拉舌包括第二拉舌端部,其在第一臂段的第一端部和第二臂段的第一端部之间延伸并且附接到这两者,设置在第二平面中并且位于舌状段下方。双拉舌还包括第一弯曲段,其具有从舌状段的中间部分的第一侧延伸的在第一平面中的第一部分、在与第一平面正交的第三平面中的第二部分、将第一部分连接到第二部分的第一接合部分、以及将第二部分连接到第一臂段的第二端部的第二接合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拉舌包括第二弯曲段,其具有从舌状段的中间部分的第二侧延伸的在第一平面中的第一部分、在与第一平面正交的第四平面中的第二部分、将第一部分连接到第二部分的第一接合部分、以及将第二部分连接到第二臂段的第二端部的第二接合部分。
【附图说明】
[0004]图1是双拉舌的顶部透视图。
[0005]图2是图1的双拉舌的底部透视图。
[0006]图3是图1的双拉舌的侧正视图。
[0007]图4是图1的双拉舌的顶部平面图。
[0008]图5是配置有图1的双拉舌的连接器和缆线的顶部透视图。
[0009]图6是配置有图1的双拉舌的连接器和缆线的底部透视图。
[0010]图7是另一个双拉舌的顶部透视图。
[0011]图8是图7的双拉舌的侧正视图。
[0012]图9是图7的双拉舌的顶部平面图。
[0013]图10是配置有图7的双拉舌的连接器和缆线的顶部透视图。
[0014]图11是配置有图7的双拉舌的连接器和缆线的底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在第一平面中的舌状段、在第二平面中的第一侧向段、在第三平面中的第二侧向段,以及在第四平面中的第二拉舌端部。本文所述的双拉舌还可以包括第一 L形弯曲段和第二 L形弯曲段,其分别包括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中以及第一平面和第三平面中的部分。
[0016]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包括在第一平面中的舌状段、在第二平面中的第一臂段、同样在第二平面中的第二臂段,以及设置在第二平面中并且位于舌状段下方的第二拉舌端部。这些双拉舌可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其分别具有在第一平面和第三平面中以及第一平面和第四平面中的部分。
[0017]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具有矩形横截面。这可以尤其适用于贴合具有矩形形状的缆线,因为双拉舌可以贴合在矩形缆线周围,同时使浪费的空间最小化。尽管如此,具有矩形横截面的实施例还期望用于圆形缆线,向总体组件/缆线组合提供完美地将许多组件近距离装配在一起的矩形形状,例如在座架上。
[0018]图1是双拉舌的顶部透视图。双拉舌100包括具有连接器端部112和第一拉舌端部114的舌状段110,第一侧向段120,第二侧向段130,第二拉舌端部140,包括第一部分152、第二部分154和接合部分156的第一 L形弯曲段150,第二 L形弯曲段160,第三L形弯曲段170,以及第四L形弯曲段180。
[0019]舌状段110具有两个相反侧和两个相反端部。连接器端部112和第一拉舌端部114设置在舌状段110的每个端部。舌状段110可位于第一平面中。出于本公开的目的,元件或部件可以说成是位于平面内,尽管其具有物理厚度或者尽管离完全平坦的和平面的二维表面还有细微偏差。例如,虽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端部112具有从舌状段110的其余部分的平面偏离的至少一部分,但舌状段110总体上仍可以说成是位于第一平面内。
[0020]连接器端部112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以便有利于双拉舌100与连接器整合。换句话讲,连接器端部112可以是,例如,与连接器接合并且可以为连接器提供功能性的闩锁或钩。连接器端部112可以贴合到连接器中的凹口或狭槽中。合适的连接器在例如名称为“电连接器组件(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并且在2011年8月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1/514261中有所描述,其在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连接器端部112可以是单独的与舌状段110接合的构件,或者其可以是同一连续主体的端口 ;例如,连接器端部112可以由与舌状段110相同的模具形成。
[0021]第一拉舌端部11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或任何合适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拉舌端部114可以是大致椭圆或圆形的,或者其可以是环形(环形的或曲面的)。对于第一拉舌端部114的形状的考虑可包括易于操纵和夹持;即,期望形成第一拉舌端部114的形状以便人的手(或者,更具体地,两个或更多个手指)容易抓握。相似地,围绕孔的形状例如环面等可以允许用工具或钩操纵,这样可提供更加精确并且安全的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拉舌端部114可以是基本线状的,如条状或柄状。第一拉舌端部114可以是接合到或连接到舌状段110的独立工件,或者其可以是同一连续主体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拉舌端部114可以与接头或铰链附接,从而允许更易于操纵双拉舌100。
[0022]为了易于说明,第一平面(包含舌状段110)将被称为双拉舌100的“顶部”;即,图1中未示出“高于”第一平面的部分。在舌状段110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下方并且沿此延伸的是第一侧向段120,其位于与第一平面正交的第二平面中。在第三平面中,同样与第一平面正交并且与第二平面平行的是第二侧向段130。
[0023]第一侧向段120和第二侧向段13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和合适的尺寸。在其中双拉舌100被设计为与平坦或矩形缆线一起使用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向段120或第二侧向段130可由该缆线的厚度设定尺寸。第一侧向段120或第二侧向段130可以是大致矩形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