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旋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91276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电线旋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线旋转接头,可进行360°无限圈无限速无限正反方向旋转,其包括有定子与转子两部分,定子与转子的外壳进行无缝隙固定连接,内部通过两个传导金属球进行可旋转式触碰连接,转子后面安装有一弹簧给转子提供预紧力。当转子随着用电设备旋转时,通过传导金属球的滑动,使得与设备相连的导线不跟着一起旋转,避免了由于导线一端旋转而绞成一团甚至损坏等现象的发生。
【专利说明】
电线旋转接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双股电线任意旋转的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双股电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某些使用双股电线的场合,由于设备的旋转导致电线与设备相连的一端跟着旋转而绞在一起甚至损坏,限制了机械旋转的圈数也影响了机械的工作效率。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220468737.2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式万能电线接头,所述接头包括绝缘的上盖和具有螺丝状的导电柱的绝缘的底座,底座上还设置有两个以上凸形的凹槽,凹槽的上部为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栓。使用方便,解决了不同情况下的电线连接,能快捷安全地连接各种型号的电线,同时节省电线的消耗;但是其结构设计复杂制做成本高不利于广泛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在某些使用双股电线的场合由于电线一端旋转而导致电线绞在一起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电线旋转接头,当用电设备旋转时通过该电线旋转接头使得与设备相连的导线不跟着一起旋转,避免了由于导线旋转而绞成一团或损坏,给生产者和使用者带来方便,且设计简单生产成本低。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线旋转接头,让用电设备在旋转过程中可进行无限圈无限速无限正反转都不会使导线绞成一团或损坏。
[0006]本发明的
【发明内容】
如下:一种用于电线连接的电线旋转接头,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包括定子和转子结构,所述的转子结构由转子本体、垫片、预紧弹簧、转子外壳、传导金属球、零线导电片、火线导电柱组成;所述的定子和转子本体内部分别镶嵌有零线导电片和火线导电柱;所述的定子与转子外壳进行无缝隙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的定子与转子外壳连接后在沿母线的方向上形成一个内腔,内腔中从定子到转子外壳依次设置有传导金属球、转子本体、垫片、预紧弹簧;所述的转子本体、垫片和预紧弹簧的外径略小于转子外壳的内径,有利于其能在转子外壳内顺畅的旋转。
[0008]进一步,所述的转子本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在与定子接触面上设置有转子外壳凸台,与之相卡合的定子凸台设置在定子上,这样的卡合使两者更能完好的进行无缝隙连接;所述的转子本体的底面设置有一个向圆柱圆心延伸用于承载预紧弹簧的承载凸台。
[0009]进一步,所述的定子和转子本体的中心位置上分别镶嵌有火电导电柱;所述的零线导电镶嵌在火电导电柱外围的同心圆位置上,在镶嵌的位置上形成一导槽,导槽深为3?5mm,优选的槽深为4mm,这样使得传导金属球不易从槽中脱落。
[0010]进一步,所述的火电导电柱、零线导电片与传导金属球的接触面做成弧面,弧面大小与所选传导金属球的表面相匹配,有利于传导金属球的滚动也增加了其与火电导电柱和零线导电片的接触面积。
[0011]进一步,所述的火电导电柱是一根圆柱铁棒;所述的零线导电片由环形铁片与圆柱铁棒焊接而成;在连接导线一端设置有一个接线孔方便电线的焊接。
[0012]进一步,所述的火电导电柱、零线导电片和传导金属球的表面镀有导电层,导电层所用的材料为铜,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金和银,价格也比两者低。
[0013]进一步,所述的垫片所用的材料为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不导电性。
[0014]进一步,所述的定子与转子外壳结合后所形成的内腔的长度总和小于转子本体(2)与常态下预紧弹簧的长度总和,内腔的长度值为20mm?80_,优选的最佳值为50_。
[0015]进一步,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可以扩张成三线或三线以上的多线接头,满足不同机械的多线性要求。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线旋转接头设计结构简单合理,无批量生产技术上的难题,可以满足各种电线旋转操作的环境,可以360度不限圈数不限速度不限正反方向的旋转。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发明的电线旋转接头的立体爆炸图图2本发明的电线旋转接头的定子立体图3本发明的电线旋转接头的转子分解图图4本发明的电线旋转接头的立体图
图5本发明的电线旋转接头的立体图中截面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让我们结合图1所示具体的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案例:电线旋转接头包括定子I和转子结构,所述的转子结构由转子本体2、垫片3、预紧弹簧4、转子外壳5、传导金属球6、零线导电片7、火线导电柱8组成;所述的定子1、转子本体2、转子外壳5通过注塑成型制成;如图2和图3所示定子I和转子本体2内部分别设置有定子火线导电柱槽(la,2a)和零线导电片槽(lb,2b),在火线导电柱槽(la,2a)中镶嵌有火线导电柱8,在零线导电片槽(lb,2b)中镶嵌有零线导电片7,在镶嵌的位置上形成一导槽,导槽深为4mm;所述的定子I与转子外壳5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定子凸台Ic和转子外壳凸台5a,两者进行无缝隙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的定子I与转子外壳5连接后在沿母线的方向上形成一个内腔,在转子外壳5内的承载凸台5b上依次设置有预紧弹簧4、垫片3、转子本体2、传导金属球6。所述的预紧弹簧4始终给转子本体2提供一个作用力,使其与定子I中间的传导金属球6始终卡在所在的导槽中不容易掉出,在旋转时传导金属球6会按照其所在的导槽内运动。
[0019]所述的火电导电柱8、零线导电片7与传导金属球6的接触面做成弧面,弧面大小与所选传导金属球6的表面相匹配,以点接触的方式换成了面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使导电性更好,理论上传导金属球6越多导电性能越好,一般以一线两个最佳;在连接导线一端设置有一个接线孔,在焊接电线时把电线穿过接线孔,使得焊接更牢固;在火电导电柱8、零线导电片7和传导金属球6的表面镀有一层铜,在金属中铜的导电性能排在第二位,比银小一点,但是价格比银便宜,是比较合适的导电层用料。
[0020]所述的垫片3是一片表面光滑的环形石墨片,垫片3阻挡了转子本体2与预紧弹簧4直接接触,可以使转子本体2在转动时减少阻力旋转更顺畅。
[0021]所述的定子I与转子外壳5结合后所形成的内腔的长度总和小于转子本体2与常态下预紧弹簧4的长度总和,内腔的长度值为50mm。
[0022]所述的转子本体2、垫片3和预紧弹簧4的外径略小于转子外壳5的内径,在转子本体2旋转时不会因为卡紧或松动使其旋转不顺畅。
[0023]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可以扩张成三线或三线以上的多线接头,满足了不同机械的多股电线的要求。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有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上述实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电线连接的电线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包括定子(I)和转子结构,所述的转子结构由转子本体(2)、垫片(3)、预紧弹簧(4)、转子外壳(5)、传导金属球(6)、零线导电片(7)、火线导电柱(8)组成;所述的定子(I)和转子本体(2)内部分别镶嵌有零线导电片(7)和火线导电柱(8);所述的定子(I)与转子外壳(5)进行无缝隙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I)与转子外壳(5)连接后在沿母线的方向上形成一个内腔,内腔中从定子(I)到转子外壳(5)依次设置有传导金属球(6)、转子本体(2)、垫片(3)、预紧弹簧(4);所述的转子本体(I)、垫片(3)和预紧弹簧(4)的外径略小于转子外壳(5)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本体(2)为中空的圆柱体,在与定子(I)接触面上设置有转子外壳凸台(5a),与之相卡合的定子凸台(Ic)设置在定子(I)上;所述的转子本体(2)的底面设置有一个向圆柱圆心延伸用于承载预紧弹簧(4)的承载凸台(5b)。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I)和转子本体(2)的中心位置上分别镶嵌有火电导电柱(8);所述的零线导电片(7)镶嵌在火电导电柱(8)外围的同心圆位置上,在镶嵌的位置上形成一导槽,导槽深为3?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电导电柱(8)、零线导电片(7)与传导金属球(6)的接触面做成弧面,弧面大小与所选传导金属球(6)的表面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电导电柱(8)是一根圆柱铁棒;所述的零线导电片(7)由环形铁片与圆柱铁棒焊接而成;在连接导线一端设置有一个接线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电导电柱(8)、零线导电片(7)和传导金属球(6)的表面镀有导电层;所述的导电层材料为铜。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片(3)所用的材料为石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I)与转子外壳(5)结合后所形成的内腔的长度总和小于转子本体(2)与常态下预紧弹簧(4)的长度总和,内腔的长度值为20mm?80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线旋转接头可以扩张成三线或三线以上的多线接头。
【文档编号】H01R35/00GK105846269SQ201610372632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0日
【发明人】黎茜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