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面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9707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抛物面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抛物面天线,其包含碟形抛物面、第一发射装置及第二发射装置。第一发射装置的操作频率会与第二发射装置的操作频率不同。第一发射装置及第二发射装置设置于碟形抛物面的前方。在不同的条件之下,第一发射装置及该第二发射装置可为同时操作,也可为非同时操作。
【专利说明】
抛物面天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物面天线,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射装置设置于碟形抛物面的前面 的抛物面天线。
【背景技术】
[0002] 无线射频连结常被应用于把数据由目前位置传送到指定位置,并得以实现双向且 快速的无线传输。无线射频连结会利用具有特定频率的电磁辐射信号,并配合数据编码 (Data Encoding)的机制来传送数据。天线(Antenna)常被应用于无线射频连结中。一般 而言,位置A的天线会接收位置B的天线信号,并将其数据信号解码(Decode),而位置A的 天线也用于将数据信号编码后,以电磁辐射信号的形式传送至位置B的天线。以典型的天 线而言,在两根天线之间的数据传输存在一条目苗准线(Line of Sight,L0S),因此,若无线 电波发射的路径上有阻碍物(Obstruction),其传递/接收的电磁波的波形及能量将会受 到干扰。
[0003] -般天线在发射电磁波信号时并不会将电磁波信号以所有方向发散出去,而是将 电磁波信号集中能量,再以单一方向发射。无线连结中所用的天线可以将数据传送至长距 离的目标。换言之,因无线连结中所用的天线传送电磁信号时具有方向性或指向性,故较不 会受到其它天线的干扰。
[0004] 一般天线会使用波导(Waveguide)机制来引导电磁波信号的发射。目前已经 有许多类型的波导机制被天线使用,最原始且最一般的波导机制为利用中空传导金属 管(Hollow Conductive Metal Pipe)来乘载高频率的电磁波信号,尤其针对微波信号 (Microwave)。虽然利用波导机制可引导天线将电磁波信号以一个预定的方向发射,但实现 波导机制的装置是非常昂贵的。因此,发展一种不需要波导机制的天线,并可将电磁波信号 均匀地发射至预定方向,是为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抛物面天线,包含具有凹面侧的碟形 抛物面,设置于碟形抛物面的凹面侧之上且位于碟形抛物面的焦点的上面的第一发射装 置,设置于碟形抛物面的焦点之中的第二发射装置,以及用于包覆碟形抛物面、第一发射装 置及第二发射装置的壳体。
[0006]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抛物面天线,包含具有凹面侧的碟形抛物面,设置于 碟形抛物面的凹面侧之上且位于碟形抛物面的焦距之中的第一发射装置及第二发射装置, 其中碟形抛物面的凹面侧具有深度及曲率。
[0007]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抛物面天线,包含碟形抛物面、第一发射装置、第二发 射装置、处理器以及壳体。碟形抛物面具有凹面侧。第一发射装置设置于碟形抛物面的凹 面侧的前面,且位于碟形抛物面的焦点的前面,用于发射第一频率的无线射频电磁波。第二 发射装置设置于碟形抛物面的焦点之中,用于发射第二频率的无线射频电磁波。处理器利 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親接于第一发射装置,并利用至少二同轴电 缆线(Coaxial Cable)耦接于第二发射装置,处理器用于依据第一发射装置的第一频率的 无线射频电磁波的完整性参数控制第一发射装置及第二发射装置。壳体用于包覆碟形抛物 面、第一发射装置及第二发射装置,其中第二频率小于第一频率。
[0008]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抛物面天线,包含具有凹面侧的碟形抛物面,设置于 碟形抛物面的凹面侧之上,且位于碟形抛物面的焦点之中的发射装置,其中发射装置属于 天线芯片组。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抛物面天线的壳体的示意图;
[0010] 图2及图3为图1的抛物面天线,于没有校正支架结构的壳体的示意图;
[0011] 图4为图1的抛物面天线,壳体包覆抛物面天线的示意图;
[0012] 图5为决定抛物面天线的深度以及量测抛物面天线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3] 图6为图4的抛物面天线中,计算碟形抛物面的焦距的示意图;
[0014] 图7为图4的抛物面天线中,计算碟形抛物面的深度的示意图;
[0015] 图8为图4的抛物面天线中,计算碟形抛物面的曲率的示意图。
[0016]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 100 壳体
[0018] 10 天线罩
[0019] 20 支撑物
[0020] 30 校正支架
[0021] 40 遮盖物
[0022] 60 及 20a 螺钉
[0023] 30e 第二固定底座
[0024] 30a 第一固定底座
[0025] 30b 臂状物
[0026] 30c 第一转动接头
[0027] 30d 第二转动接头
[0028] 101 U 型闩
[0029] 50 连接端口
[0030] 210 碟形抛物面
[0031] 220 第一发射装置
[0032] 230 第二发射装置
[0033] 221 通用串行总线缆线
[0034] 231a、231b 端点
[0035] 231 同轴电缆线
[0036] 210b 凸面侧
[0037] 210a 凹面侧
[0038] 200 抛物面天线
[0039] 240 控制器
[0040] S3Ol 至 S3O3 步骤
[0041] L 焦距
[0042] D 直径
[0043] Θ 角度
[0044] H 深度
[0045] X及Y 座标轴
[0046] V 顶点
[0047] R 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图1描述了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抛物面天线的壳体100。如图1所示,抛物面天 线的壳体100包含天线罩(Radome) 10,支撑物(Backing) 20以及校正支架(Alignment Bracket) 30。天线罩10可为塑胶制的结构或抗风雨侵蚀的材质,用于包覆并保护抛物面 天线不会受到外在环境变数的影响。同时,天线罩10可选用特殊材质的结构,这种特殊材 质结构可让经由抛物面天线传送或是接收的信号获得最小的衰减。支撑物20可包含螺钉 20a,耦接于抛物面天线的校正支架30。支撑物20也可以焊死在校正支架30上。
[0049] 校正支架30包含第一固定底座30a、臂状物30b、第一转动接头30c、第二转动接头 30d以及第二固定底座30e。第一固定底座30a用于架置抛物面天线,以使抛物面天线被架 设于一个外部的固定位置上。举例来说,外部的固定位置可为U型闩(U-Bolts) 101。然而 本发明的第一固定底座30a的用途不仅限制于将抛物面天线固定在U型闩上,在其它实施 例中,第一固定底座30a可将抛物面天线固定在任何实体物体上,例如将抛物面天线固定 于高塔上或是建筑物上。臂状物30b耦接于第一转动接头30c以及第二转动接头30d。校 正支架30利用螺钉20a耦接于支撑物20 (其中第二固定底座30e会被螺钉20a固定在支 撑物20上)。
[0050] 第一转动接头30c可用一方式将耦接在一起的第一固定底座30a及臂状物30b做 转动动作。而转动的角度取决于第一固定底座30a的设计。因此,通过臂状物30b,抛物面 天线可沿Y轴方向移动。
[0051] 第二转动接头30d可用一方式将耦接在一起的第二固定底座30e及臂状物30b做 转动动作。而转动的角度取决于臂状物30b的设计。因此,通过第二固定底座30e,抛物面 天线可沿X轴方向移动。
[0052] 第一转动接头30c以及第二转动接头30d可用来调整抛物面天线的位置,以对应 电磁波传递/接收的目标物。举例来说,欲将抛物面天线对准目标物以传送或接收信号时, 第一转动接头30c以及第二转动接头30d可将抛物面天线转动至对应的位置。并且,当抛 物面天线的位置被调整后,可再利用第一转动接头30c以及第二转动接头30d上的螺钉或 其他方式使其固定。
[0053] 图2及图3描述了图1的抛物面天线200,于没有校正支架结构的壳体100。如图 2所示,遮盖物40可耦接于支撑物20。遮盖物40可用于保护如图3所示的连接端口 50,当 使用者不使用抛物面天线时可防止外在环境影响。连接端口 50可为处理器或是控制器240 的一部分,用于传送或接收来自外部电子元件的信号。而处理器或是控制器可用于控制或 处理抛物面天线传送或是接收的信号。处理器另可用于决定抛物面天线传送或是接收到信 号的频率。
[0054] 图4描述了图1的抛物面天线200,壳体100包覆抛物面天线200的内部示意图。 抛物面天线200包含碟形抛物面210、第一发射装置220以及第二发射装置230。第一发射 装置220以及第二发射装置230可用于操作在频率介于0. 3GHz至300GHz的微波或电磁波 信号。其中第一发射装置220的操作频率大于第二发射装置230的操作频率,约介于23GHz 至90GHz之间。也可以说,壳体100用于包覆碟形抛物面210、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 射装置230,用于将前述元件容置其中。第一发射装置220可为60GHz的天线。通用串行总 线缆线(Universal Serial Bus Cable)221可親接于第一发射装置220,使用数位传输的方 式处理第一发射装置220的信号。而通用串行总线缆线221的另一端可耦接于处理器。第 二发射装置230的操作频率约介于2GHz至8GHz之间。举例来说,第二发射装置230可为 5GHz的天线。同轴电缆线(Coaxial Cable) 231可親接于第二发射装置230以传送来自于 第二发射装置230的信号。同轴电缆线231的末端点231a可耦接于第二发射装置230至 少二侧中的一侧。而同轴电缆线231的另一个端点231b可耦接于处理器。
[0055] 碟形抛物面210具有凸面侧210b以及凹面侧210a。凸面侧210b可位于碟形抛 物面210的后方,且当天线收合时,被壳体100中的支撑物20所包覆。处理器可设置于碟 形抛物面210后方。凹面侧210a可位于碟形抛物面210前方,并且当天线收合时,被壳体 100中的天线罩10所包覆。
[0056] 第一发射装置220以及第二发射装置230可直接设置于碟形抛物面210的焦点附 近。例如第一发射装置220可位于碟形抛物面210的焦点的上面,而第二发射装置230可设 置于碟形抛物面210的焦点之内(可以参照图8的描述)。其中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 发射装置230的接合面互相垂直,如图4所示。第一发射装置220以及第二发射装置230可 为矩形结构,故有成对的短边及长边,而短边的长度为第一数值,长边的长度为第二数值, 其中第二数值大于第一数值。然而,因为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的接合面 互相垂直。因此第一发射装置220的两长边会平行于第二发射装置230的两短边,则第一 发射装置220的两短边会平行于第二发射装置230的两长边。第二发射装置230可以设置 的比第一发射装置220更靠近碟形抛物面210。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的 尺寸可为相同,也可为不相同。
[0057] 在抛物面天线200中,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与碟形抛物面210的 距离必须设计得够远,以使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具有均匀地发射出无线 射频(Radio Frequency)信号波形至碟形抛物面210的能力。同时,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 二发射装置230与碟形抛物面210的距离必须设计得够远,以使碟形抛物面210所接收到 的无线射频信号会集中于前端的焦点附近(即为集中于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 230),这些无线射频信号会被传送至处理器进行信号处理。然而,另一种设置方式为,第一 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与碟形抛物面210的距离必须设计在碟形抛物面210的 焦距之内。第一发射装置220可为具有天线芯片组的天线装置。而天线芯片组可为60GHz 的芯片组。并且,连接端口 50可为处理器上的连接端口,而处理器用以控制抛物面天线200 中的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
[0058] 此外,因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设置于碟形抛物面210的前 面,故本发明的抛物面天线200不需要额外使用波导装置(Waveguide)或是指向装置 (Director)。等同降低制造抛物面天线200的成本。并且,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 装置230可用支架或是图1中的天线罩将其固定于碟形抛物面210前面。
[0059] 在抛物面天线200的操作时间内,根据使用者的需求,第一发射装置220具有一个 信号放大增益值(Gain Amplify)。处理器据此用以决定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 置230的信号强度。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可为同时操作,也可为非同时 操作。举例来说,在天气很糟糕的情况下,第一发射装置220发射的无线电磁波将会遭受衰 减,例如雨衰(Rain Fade),而导致传送/接收信号品质的劣化。为了防止传送/接收信号 受到外部环境的严重干扰,第二发射装置230会使用不同的频率传送无线电磁波信号,因 此可视为备用的信号连线(Backup Link)机制。处理器可用于控制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 二发射装置230的切换操作,或是同时操作的模式。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 可共享碟形抛物面210。抛物面天线200可另包含一个控制界面,用以控制第一发射装置 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因此,本发明的抛物面天线200具有简易操作且稳定性高的优点。
[0060]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可用于判断第一发射装置220上的电磁波信号的完整性参 数。而电磁波信号的完整性参数在此定义包含信号强度、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及/或信号延迟时间。在此说明,电磁波信号的完整性参数会受到抛物面天线200的 外部环境变数影响。处理器接着会将第一发射装置220上的电磁波信号的完整性参数,与 一个预定门槛值做比较。举例来说,当第一发射装置220上的电磁波信号的强度小于预定 门槛值时,处理器会将第一发射装置220的操作切换为第二发射装置230的操作。然而,在 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依据第一发射装置220上的传送/接收的电磁波信号的延迟时间, 判断是否要将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的操作进行切换。并且,处理器于本 实施例中切换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的操作时间极短,不会造成额外传送/ 接收电磁波信号的延迟。换句话说,若第一发射装置220的第一频率的无线射频电磁波的 信号强度小于预定门槛值时,或第一发射装置220的第一频率的无线射频电磁波受到延迟 效应而使无线射频电磁波收发的延迟时间过长时,处理器会将第一发射装置220的操作切 换为第二发射装置230的操作。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利用延迟时间做为信号延迟效应的参 数,在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判断信号延迟效应的依据可为发射装置处理信号的反应时间 (Response Time)、或是无线射频信号经过多路径通道(Multi-Path Channel)衰减后的非 同步延迟失真变数等等。
[0061] 图5描述了决定抛物面天线200的深度以及量测抛物面天线200参数的方法的流 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决定抛物面天线200的深度以及量测抛物面天线200参数的方法包 含但不限定于以下步骤:
[0062] 步骤S301 :计算碟形抛物面210的焦距;
[0063] 步骤S302 :根据焦距计算碟形抛物面210的深度;
[0064] 步骤S303 :根据焦距计算碟形抛物面210的曲率。
[0065] 在步骤S301中,碟形抛物面210的焦距将被计算出来。按本实施例,焦距的定义 为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到发射装置的直线距离。图6描述了图4的抛物面天线200中, 计算碟形抛物面210的焦距的示意图,其中焦距可依据以下公式得出:
[0066]
[0067] 其中上述公式中的各参数定义为下:
[0068] L为碟形抛物面210的焦距;
[0069] D为碟形抛物面210的直径;
[0070] Θ为第一发射装置220及/或第二发射装置230所发射的无线射频电磁波于辐射 方向图(Radiation Pattern)上的角度。
[0071] 在步骤S302中,碟形抛物面210的深度将根据焦距被计算出来。在本实施例中, 深度的定义为碟形抛物面210边缘高度至碟形抛物面210最低点高度的距离。图7描述了 图4的抛物面天线200中,计算碟形抛物面210的深度的示意图,其中深度可依据以下公式 得出:
[0072]
[0073] 其中上述公式中的各参数定义为下:
[0074] H为碟形抛物面210的深度;
[0075] L为碟形抛物面210的焦距,如同上述定义,焦距L为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到发 射装置的直线距离,换言之,焦距L为焦点(发射装置位于此)到碟形抛物面210的凹面侧 最深处的距离;
[0076] D为碟形抛物面210的直径。
[0077] 在步骤S303中,碟形抛物面210的曲率将根据焦距被计算出来。按本实施例,曲 率的定义为碟形抛物面210与平坦面比较弯曲程度的变量。图8描述了图4的抛物面天线 200中,计算碟形抛物面210的曲率的示意图,其中曲率可依据以下公式得出:
[0078]
[0079] 其中上述公式中的各参数定义为下:
[0080] C为碟形抛物面210的曲率;
[0081] Vx为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于X轴的第一座标;
[0082] Vy为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于Y轴的第二座标;
[0083] a为由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至碟形抛物面210的焦点的直线距离。
[0084] 在上述公式中,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定义为碟形抛物面210的凹面侧最深处的 一点,在此称为顶点V。而在直角坐标系中(X-Y平面),顶点V会对应直角坐标系的座标对 (Coordinate Pair),在此标示为座标对(Vx, Vy)。
[0085] 在本实施例中,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至碟形抛物面210的焦点的直线距离a的 计算方式,可依据以下公式得出:
[0086]
[0087] 其中上述公式中的各参数定义为下:
[0088] a为由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至碟形抛物面210的焦点的直线距离;
[0089] Vx为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于X轴的第一座标;
[0090] Vy为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于Y轴的第二座标;
[0091] Fx为碟形抛物面210的焦点于X轴的第三座标;
[0092] Fy为碟形抛物面210的焦点于Y轴的第四座标。
[0093] 在上述公式中,碟形抛物面210的顶点定义为碟形抛物面210的凹面侧最深处的 一点,在此称为顶点V。而在直角座标系中(X-Y平面),顶点V会对应直角座标系的座标对, 在此标示为座标对(V x,Vy)。并且,碟形抛物面210的焦点会对应另一个直角座标系的座标 对,在此称为焦点R,其对应的座标对标示为(F x,Fy)。
[0094] 在本实施例中,抛物面天线200包含第一发射装置220、第二发射装置230以及碟 形抛物面210。第一发射装置220及/或第二发射装置230可属于在天线芯片组(Antenna Chipset)中的天线结构。而天线芯片组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 连接到其它的电子元件。天线芯片组的操作频率可设定为23GHz至90GHz之间,操作范围可 达25公尺。然而,为了更进一步增加天线芯片组的操作范围,图4中的碟形抛物面210可 用于将天线芯片组中发射装置所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放大一个倍率(Amplify Gain)。因此, 得以扩大天线芯片组的操作范围,例如扩大2公尺的操作范围。而天线芯片组操作范围扩 大的倍率,也与碟形抛物面210的直径以及焦距有关。此外,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 装置230可设置于碟形抛物面210的焦距内,或恰等于其焦距的位置上。天线芯片组用以 处理来自于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的传送信号及接收信号。因此,当使用 天线芯片组的抛物面天线200,就无需另外使用处理器来处理信号。而天线芯片组可通过 通用串行总线缆线(USB Cable),耦接于外部的电子元件。再者,由于发射装置(第一发射 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设置于碟形抛物面210的前面,因此本实施例的抛物面天线 200不需要波导装置(Waveguide)或指向装置(Director)。
[0095]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抛物面天线200不需要波导装置或指向装置,因此抛物面天线 200的制作成本可大幅降低。而抛物面天线200的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 也可设置于碟形抛物面210前方的焦点上,且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具有 不同的操作频率与不同的操作模式。举例而言,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在 相同电磁波信号的传送及接收的条件下可为同时操作,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 230在相异电磁波信号的传送及接收的条件下可为同时操作,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 射装置230在相同电磁波信号的传送及接收的条件下可为非同时操作,第一发射装置220 及第二发射装置230在相异电磁波信号的传送及接收的条件下可为非同时操作。在天气很 糟糕的情况下,若是第一发射装置220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很高,则信号传输的品质容易受 到天气影响而衰减。在此情况下,抛物面天线200就会将第一发射装置220的操作切换成 第二发射装置230的操作,而第二发射装置230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小于第一发射装置220 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因此能抵抗外在环境变数所造成传输品质下降的不良效果。举例而言, 第一发射装置220所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60GHz,第二发射装置230所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 5GHz。而控制切换第一发射装置220及第二发射装置230的操作可使用处理器及/或处理 芯片进行自动化的切换,也可由使用者通过界面进行切换。
[0096] 在另一实施例中,抛物面天线可包含一个发射装置及碟形抛物面,发射装置属于 天线芯片组的一部分,并利用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USB Connector)连接于其它的电子 元件上。天线芯片组用以处理来自于发射装置的传送信号及接收信号。抛物面天线另可包 含壳体,而壳体包覆碟形抛物面及发射装置,以保护抛物面天线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并且, 发射装置设置于碟形抛物面的凹面侧之上,且位于碟形抛物面的焦点之中。因此,本实施例 的抛物面天线不需要波导装置或指向装置。
[0097] 综上所述,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抛物面天线,其设计概念为利用至少一个发射装置 传送/接收无线电磁波信号。由于抛物面天线的发射装置可设置于碟形抛物面的前方,例 如设置于焦距内或焦点上,因此本发明的抛物面天线不需要使用波导装置或指向装置,即 可控制发射去电磁波信号的方向性。此外,本发明的抛物面天线也可使用多个发射装置,其 中多个发送装置可通过适当的操作切换,用于抵抗在不良环境下传输品质下降的影响,因 此本发明的抛物面天线也有良好的信号传输品质。
[009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 饰,都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抛物面天线,包含: 碟形抛物面,具有一凹面侧; 第一发射装置,设置于该碟形抛物面的该凹面侧之上,且位于该碟形抛物面的一焦点 的上面; 第二发射装置,设置于该碟形抛物面的该焦点之内;及 壳体,用于包覆该碟形抛物面、该第一发射装置及该第二发射装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天线,其中该壳体包含: 天线罩; 支撑物,耦接于该天线罩;及 校正支架,耦接于该支撑物。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物面天线,其中该校正支架包含: 第一固定底座,用于架置该抛物面天线,以使该抛物面天线被架设于一固定位置上; 第一转动接头,耦接于该第一固定底座,用于将该抛物面天线沿着一第一方向转动; 臂状物,耦接于该第一转动接头; 第二转动接头,耦接于该臂状物,用于将该抛物面天线沿着一第二方向转动;及 第二固定底座,耦接于该第二转动接头,用于将该抛物面天线架设于该校正支架上。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天线,其中该第一发射装置的操作频率大于该第二发射 装置的操作频率,且该第一发射装置及该第二发射装置的接合面互相垂直。5. -种抛物面天线,包含: 碟形抛物面,具有一凹面侧; 第一发射装置及第二发射装置,设置于该碟形抛物面的该凹面侧之上,且位于该碟形 抛物面的一焦距之中;及 其中该碟形抛物面的该凹面侧具有一深度及一曲率。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物面天线,其中该焦距依据以下公式得出:其中L为该碟形抛物面的该焦距,D为该碟形抛物面的一直径,Θ为该第一发射装置及 /或该第二发射装置所发射的一无线射频电磁波于一辐射方向图上的一角度。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物面天线,其中该深度依据以下公式得出:其中Η为该碟形抛物面的该深度,L为该碟形抛物面的该焦距,D为该碟形抛物面的一 直径。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物面天线,其中该曲率依据以下公式得出:其中C为该碟形抛物面的该曲率,Vx为该碟形抛物面的一顶点于X轴的一第一座标,Vy 为该碟形抛物面的该顶点于Y轴的一第二座标,a为由该碟形抛物面的该顶点至该碟形抛 物面的该焦点的直线距离。9. 一种抛物面天线,包含: 碟形抛物面,具有一凹面侧; 第一发射装置,设置于该碟形抛物面的该凹面侧的前面,且位于该碟形抛物面的一焦 点的前面,用于发射一第一频率的无线射频电磁波; 第二发射装置,设置于该碟形抛物面的该焦点之中,用于发射一第二频率的无线射频 电磁波; 处理器,利用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親接于该第一发射装置, 并利用至少二同轴电缆线(Coaxial Cable)耦接于该第二发射装置,该处理器用于依据该 第一发射装置的该第一频率的无线射频电磁波的一完整性参数控制该第一发射装置及该 第二发射装置;及 壳体,用于包覆该碟形抛物面、该第一发射装置及该第二发射装置; 其中该第二频率小于该第一频率。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抛物面天线,其中当该第一发射装置的该第一频率的无线射 频电磁波的一信号强度小于一预定门槛值时,或该第一发射装置的该第一频率的无线射频 电磁波受到一延迟效应时,该处理器将该第一发射装置的操作切换为该第二发射装置的操 作。
【文档编号】H01Q19/17GK106058488SQ201510469203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4日
【发明人】乔德.E.杜威, 哈罗.R.布莱索
【申请人】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