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补偿功能扭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733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带自动补偿功能扭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漆包线机的带自动补偿功能扭线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漆包线扭线机一般是通过带有自动复位装置的抓线爪机构来实现扭线。但这种抓线爪机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占用空间大,导致整台漆包线扭线机体积庞大,运输、安装、维护和维修均不便。若能设计一种新型的设备来取代现有的扭线机构,则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扭线稳定的带自动补偿功能扭线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导轨、上线和断线检测端、扭线机构、第一压线装置和捋线盒,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所述扭线机构、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和所述捋线盒均设置在所述主导轨上,所述扭线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和扭线头,所述扭线头通过一轴承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双肋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皮带与所述扭线头连接,所述扭线头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的扭头,所述扭头包括过线盒和设置在所述过线盒内并相互靠近的两个包胶轴承,扭线从位于一端的所述扭头穿入,穿过所述扭线头的中空管部分,再从另一端的扭头穿出。
[0005]进一步地,在所述主导轨上还设置有扭线补偿装置,所述扭线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与所述扭线机构之间,所述扭线补偿装置包括第二压线装置和带有第二导轨的导轨座,所述第二压线装置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包括进线架、压线夹、线盘组和出线盒,所述进线架设置在所述出线盒的下方,所述线盘组设置在所述出线盒后方,所述压线夹设置在所述线盘组和所述出线盒之间并压紧出线。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还包括红外计数头,所述红外计数头设置在所述线盘组与所述进线架之间,当所述红外计数头记取得到的进线数与所述线盘组上的进线数不一致时,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停止动作。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压线装置均包括滑动座、拉簧和压线头,所述压线头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拉簧套设在所述压线头上,在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压紧工作位,所述压线头将扭线压紧在所述压紧工作位上。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皮带为齿轮皮带,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皮带相适配的齿轮。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导轨、上线和断线检测端、扭线机构、第一压线装置和捋线盒,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所述扭线机构、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和所述捋线盒均设置在所述主导轨上,所述扭线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和扭线头,所述扭线头通过一轴承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双肋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皮带与所述扭线头连接,所述扭线头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的扭头,所述扭头包括过线盒和设置在所述过线盒内并相互靠近的两个包胶轴承,扭线从位于一端的所述扭头穿入,穿过所述扭线头的中空管部分,再从另一端的扭头穿出;所以,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全新的扭线装置,该扭线装置设置电机,利用皮带带动全新设计的扭线头,再利用压线装置在所述扭线头两边压紧待扭的线,然后所述电机启动,其输出轴转动带动皮带运动,皮带带动所述扭线头旋转,所述扭线头夹紧待扭的线并实现扭线,该扭线头仅包括一过线盒和设置在所述过线盒内并相互靠近的两个包胶轴承,扭线从位于一端的所述扭头穿入,穿过所述扭线头的中空管部分,再从另一端的扭头穿出,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体积小,结构简单,扭线稳定,能保证扭线质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简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导轨1、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扭线机构、第一压线装置和捋线盒3,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所述扭线机构、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和所述捋线盒3均设置在所述主导轨I上。所述扭线机构包括底座4、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的电机5和扭线头6,所述扭线头6通过一轴承座7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的双肋板8上,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一皮带9与所述扭线头6连接,所述扭线头6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的扭头61,所述扭头61包括过线盒611和设置在所述过线盒611内并相互靠近的两个包胶轴承612,扭线从位于一端的所述扭头61穿入,穿过所述扭线头6的中空管部分,再从另一端的扭头61穿出。
[0014]在所述主导轨I上还设置有扭线补偿装置,所述扭线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与所述扭线机构之间,所述扭线补偿装置包括第二压线装置和带有第二导轨10的导轨座11,所述第二压线装置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导轨10上。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包括进线架21、压线夹22、线盘组23和出线盒24,所述进线架21设置在所述出线盒24的下方,所述线盘组23设置在所述出线盒24后方,所述压线夹22设置在所述线盘组23和所述出线盒24之间并压紧出线。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还包括红外计数头25,所述红外计数头25设置在所述线盘组23与所述进线架21之间,当所述红外计数头25记取得到的进线数与所述线盘组23上的进线数不一致时,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停止动作。
[0015]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压线装置均包括滑动座12、拉簧13和压线头14,所述压线头14设置在所述滑动座12上,所述拉簧13套设在所述压线头14上,在所述滑动座12上设置有压紧工作位121,所述压线头14将扭线压紧在所述压紧工作位121上。所述皮带9为齿轮皮带,在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皮带相适配的齿轮15。
[0016]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全新的扭线装置,该扭线装置设置有电机5,利用皮带9带动全新设计的扭线头6,再利用压线装置在所述扭线头6两边压紧待扭的线,然后所述电机5启动,其输出轴转动带动皮带9运动,皮带9带动所述扭线头6旋转,所述扭线头6夹紧待扭的线并实现扭线。
[0017]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绕线设备领域。
【主权项】
1.带自动补偿功能扭线机构,包括主导轨(I)、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扭线机构、第一压线装置和捋线盒(3),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所述扭线机构、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和所述捋线盒(3)均设置在所述主导轨(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线机构包括底座(4)、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的电机(5 )和扭线头(6 ),所述扭线头(6 )通过一轴承座(7 )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的双肋板(8)上,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一皮带(9)与所述扭线头(6)连接,所述扭线头(6)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的扭头(61),所述扭头(61)包括过线盒(611)和设置在所述过线盒(611)内并相互靠近的两个包胶轴承(612),扭线从位于一端的所述扭头(61)穿入,穿过所述扭线头(6)的中空管部分,再从另一端的扭头(61)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补偿功能扭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导轨(I)上还设置有扭线补偿装置,所述扭线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与所述扭线机构之间,所述扭线补偿装置包括第二压线装置和带有第二导轨(10)的导轨座(11 ),所述第二压线装置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导轨(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补偿功能扭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包括进线架(21)、压线夹(22)、线盘组(23)和出线盒(24),所述进线架(21)设置在所述出线盒(24)的下方,所述线盘组(23)设置在所述出线盒(24)后方,所述压线夹(22)设置在所述线盘组(23)和所述出线盒(24)之间并压紧出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自动补偿功能扭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 )还包括红外计数头(25 ),所述红外计数头(25 )设置在所述线盘组(23 )与所述进线架(21)之间,当所述红外计数头(25)记取得到的进线数与所述线盘组(23)上的进线数不一致时,所述上线和断线检测端(2)停止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动补偿功能扭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压线装置均包括滑动座(12)、拉簧(13)和压线头(14),所述压线头(14)设置在所述滑动座(12)上,所述拉簧(13)套设在所述压线头(14)上,在所述滑动座(12)上设置有压紧工作位(121 ),所述压线头(14)将扭线压紧在所述压紧工作位(1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补偿功能扭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9)为齿轮皮带,在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皮带相适配的齿轮(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扭线稳定的扭线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导轨、出线端、扭线机构、第一压线装置和捋线盒,所述出线端、所述扭线机构、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和所述捋线盒均设置在所述主导轨上,所述扭线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机和扭线头,所述扭线头通过一轴承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双肋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皮带与所述扭线头连接,所述扭线头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的扭头,所述扭头包括过线盒和设置在所述过线盒内并相互靠近的两个包胶轴承,扭线从位于一端的所述扭头穿入,穿过所述扭线头的中空管部分,再从另一端的扭头穿出。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绕线设备领域。
【IPC分类】H01B13-02
【公开号】CN204315303
【申请号】CN201420747272
【发明人】陈立衡
【申请人】珠海市科瑞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