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567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化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
【背景技术】
[0002]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化成工序是非常关键的工序之一,但现有技术的化成工序中电池主体都是在自由状态,化成是在电池所处环境温度下来实现,导致化成效果不佳,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使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及高温性能不能充分发挥,故而急需发展一种高效并可提高电池性能的化成工序设备或工艺。
[000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3787519 U)公开了一种新型化成设备的夹具,该夹具采用独立的吸塑托盘,且由采用塑料软质耐温材料制成,方便上料以及提高效率,可调节托板采用连接件连接,实现夹具之间连动,方便下料,快捷效率高。但该结构的夹具需要在电路板上设置调节固定槽,实现电路板位置的调节,其根据软电池耳级的位置通过调节固定槽对电路板固定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电池耳级的匹配;同时在吸塑托盘的左右两侧需设置有用于安装锂离子电池的安装槽,使得安装槽的深度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厚度匹配,通过设置不同深度的安装槽才可以使该设备适用于不同厚度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构较为复杂,拆卸安装工作量大,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包括:端子底座,导正柱,锥形弹簧,压块;所述端子底座上开设有圆形沉孔及位于圆形沉孔上的倒扣,所述端子底座上对应圆形沉孔处开设有导正孔,所述导正孔内设置有挡位;所述导正柱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导正柱的一端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导正柱的另一端通过其卡扣与挡位扣合安装在导正孔内;所述锥形弹簧套装在导正柱上,所述锥形弹簧的一端抵顶压块,所述锥形弹簧的另一端扣合在圆形沉孔的倒扣上。
[0007]进一步,所述端子底座上设置有正、负极触点。
[0008]进一步,所述压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正极压块及负极压块;所述正极压块、负极压块上的导正柱数量均为两个以上。
[0009]进一步,所述正极压块、负极压块上的导正柱数量均为2个,所述圆形沉孔的数量为5个,所述导正孔的数量为4个,所述锥形弹簧的数量为5个。
[0010]进一步,所述端子底座的材质为尼龙。
[0011]进一步,所述正极压块及负极压块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2]进一步,所述正极压块及负极压块上均设置有呈平行分布的长凸条。
[0013]更进一步,所述正极压块及负极压块上均开设有安装沉孔,所述导正柱的一端与安装沉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弹簧的一端抵顶安装沉孔的底部。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该电触点压头安装在电池化成设备的加热隔板端部,加热隔板为多层状设置,使用时,待充电的电池放置在多层状加热隔板上,多层状加热隔板压缩,电触点压头上的压块压紧电池正负极,使得电池正负极与外部电源稳定接触,锥形弹簧会全部压缩在圆形沉孔内,导正柱伸入到导正孔内,该锥形弹簧与导正柱完全不占用两层加热隔板的间隙,完全避开,两层加热隔板的间隙仅为压块的厚度,使得该电触点压头能够对不同型号、不同厚度的电池进行充电,通用性较好,且结构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的爆炸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的整体结构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应用在加热隔板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包括:端子底座1,导正柱2,锥形弹簧3,压块;该端子底座I上开设有圆形沉孔4及位于圆形沉孔4上的倒扣5,该端子底座I上对应圆形沉孔4处开设有导正孔6,该导正孔6内设置有挡位7 ;该导正柱2上设置有卡扣8,该导正柱2的一端与压块固定连接,该导正柱2的另一端通过其卡扣8与挡位7扣合安装在导正孔6内;该锥形弹簧3套装在导正柱2上,该锥形弹簧3的一端抵顶压块,该锥形弹簧3的另一端扣合在圆形沉孔4的倒扣5上。
[0022]其中,该端子底座I上设置有正极触点9及负极触点1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该压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正极压块11及负极压块12 ;该正极压块11、负极压块12上的导正柱2数量均为两个以上,更为优选的,该正极压块11、负极压块12上的导正柱2数量均为2个,该圆形沉孔4的数量为5个,该导正孔6的数量为4个,该锥形弹簧3的数量为5个,每个压块上均匀设置两个导正柱2,保证压块的平稳性,由于负极压块12长度较大,故在其中间处再设置一个锥形弹簧3即可,作为辅助用。
[0023]该端子底座I的材质选择为尼龙,耐腐蚀性好。该正极压块11及负极压块12的材质为不锈钢,硬度高,刚性强,按压效果好;该正极压块11及负极压块12上均设置有呈平行分布的长凸条13,该长凸条13更容易压紧电池正负极,使电池正负极与外部电源接触更好。该正极压块11及负极压块12上均开设有安装沉孔14,该导正柱2的一端与安装沉孔14底部固定连接,该锥形弹簧3的一端抵顶安装沉孔14的底部,该安装沉孔14对锥形弹簧3具有限位的作用,对锥形弹簧3起到一定的导正作用。
[0024]使用时,该电触点压头安装在电池化成设备的加热隔板15端部,具体参见图4,加热隔板15为多层状设置,待充电的电池放置在多层状加热隔板15上,多层状加热隔板15压缩,电触点压头上的压块压紧电池正负极,使得电池正负极与外部电源稳定接触,锥形弹簧3会全部压缩在圆形沉孔4内,导正柱2伸入到导正孔6内,该锥形弹簧3与导正柱2完全不占用两层加热隔板15的间隙,完全避开,两层加热隔板15的间隙仅为压块的厚度,使得该电触点压头能够对不同型号、不同厚度的电池进行充电,通用性较好。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底座,导正柱,锥形弹簧,压块;所述端子底座上开设有圆形沉孔及位于圆形沉孔上的倒扣,所述端子底座上对应圆形沉孔处开设有导正孔,所述导正孔内设置有挡位;所述导正柱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导正柱的一端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导正柱的另一端通过其卡扣与挡位扣合安装在导正孔内;所述锥形弹簧套装在导正柱上,所述锥形弹簧的一端抵顶压块,所述锥形弹簧的另一端扣合在圆形沉孔的倒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底座上设置有正、负极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正极压块及负极压块;所述正极压块、负极压块上的导正柱数量均为两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压块、负极压块上的导正柱数量均为2个,所述圆形沉孔的数量为5个,所述导正孔的数量为4个,所述锥形弹簧的数量为5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底座的材质为尼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压块及负极压块的材质为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压块及负极压块上均设置有呈平行分布的长凸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压块及负极压块上均开设有安装沉孔,所述导正柱的一端与安装沉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弹簧的一端抵顶安装沉孔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化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其包括:端子底座,导正柱,锥形弹簧,压块;该电触点压头安装在电池化成设备的加热隔板端部,加热隔板为多层状设置,使用时,待充电的电池放置在多层状加热隔板上,多层状加热隔板压缩,电触点压头上的压块压紧电池正负极,使得电池正负极与外部电源稳定接触,锥形弹簧会全部压缩在圆形沉孔内,导正柱伸入到导正孔内,该锥形弹簧与导正柱完全不占用两层加热隔板的间隙,完全避开,两层加热隔板的间隙仅为压块的厚度,使得该电触点压头能够对不同型号、不同厚度的电池进行充电,通用性较好,且结构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IPC分类】H01M10-058
【公开号】CN204464401
【申请号】CN201520197170
【发明人】杨国乐, 秦俊
【申请人】杨国乐, 秦俊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