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731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输变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电缆线路传输交变电流时,导体截面上的电流分布会越来越向导体的表面集中,从而使交流电阻增大,降低线路输送能力,同时造成更大的线路损耗。导体的电流密度J随深度d的增加按指数规律衰减,有:
[0003]J = J0.e_d/s
[0004]其中J。为电缆导体表面的电流密度,d表示从导体表面算起深入到导体内部的距离,δ为集肤深度,它表示J减小到J = Jf1= 0.371时的深度。理论上导体半径小于集肤深度时,造成的集肤效应影响较小,但随着导体截面增大时,集肤效应就会变得严重。对于铜导体,当温度在40?90°C时,集肤深度为10.2?12.2mm,只有导体截面在300mm2以下时集肤效应对导体电阻的影响才可以忽略,而当导体截面较大时,采用分割导体的形式可以有效降低集肤效应,但随着城市电网的改造,大截面电缆使用率越来越高,1600?2500mm 2截面的电缆己经普遍应用于高压及超高压电缆线路,对于更大的电缆截面,普通的分割导体结构和工艺己经不能起到明显抑制集肤效应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希望进一步降低导体的集肤效应。本实用新型的导体集肤效应低,载流量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包括中心加强单元,所述中心加强单元设置在导体的中心部位,所述中心加强单元为实心碳纤维复合加强芯;所述中心加强单元外绞合有导体单元层;所述导体单元层由多根铜铝复合导线组成,所述铜铝复合导线由导线中心的铜铝合金线和周围包裹的单晶铜线铰合而成;所述导体单元层外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设置金属护套,所述金属护套外设置有外护层;所述导体单元层与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阻水纱。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铜铝复合导线由导线中心的铜铝合金线和周围包裹的单晶铜线同向绞合而成,所述铜铝合金线和单晶铜线的线径一致。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护层与金属护套之间设置有镀锡铜线制成的泄流线。镀锡铜泄流线+金属护套包覆的总屏蔽;该屏蔽方式完全满足电缆的总屏蔽要求。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实用新型的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有效的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的表面周长,从而提高电缆导体的有效载流通道,载流量大,导体电场分布均匀,可有效降低集肤效应,增加导线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源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 一中心加强单兀;2 —导体单兀层;3 —绝缘层;4 一金属护套;5 —外护层;6 —阻水纱;7 —泄流线;21 —铜铝合金线;22 —单晶铜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6]实施例一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包括中心加强单元1,所述中心加强单元I设置在导体的中心部位,所述中心加强单元I为实心碳纤维复合加强芯;所述中心加强单元I外绞合有导体单元层2 ;所述导体单元层2由多根铜铝复合导线组成,所述铜铝复合导线由导线中心的铜铝合金线21和周围包裹的单晶铜线22铰合而成;所述导体单元层2外设置有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外设置金属护套4,所述金属护套4外设置有外护层5 ;所述导体单元层2与绝缘层3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阻水纱6。
[0018]所述铜铝复合导线由导线中心的铜铝合金线21和周围包裹的单晶铜线22同向绞合而成,所述铜铝合金线21和单晶铜线22的线径一致。
[0019]所述外护层5与金属护套4之间设置有镀锡铜线制成的泄流线7。镀锡铜泄流线7+金属护套4包覆的总屏蔽;该屏蔽方式完全满足电缆的总屏蔽要求。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加强单元,所述中心加强单元设置在导体的中心部位,所述中心加强单元为实心碳纤维复合加强芯;所述中心加强单元外绞合有导体单元层;所述导体单元层由多根铜铝复合导线组成,所述铜铝复合导线由导线中心的铜铝合金线和周围包裹的单晶铜线铰合而成;所述导体单元层外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设置金属护套,所述金属护套外设置有外护层;所述导体单元层与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阻水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铝复合导线由导线中心的铜铝合金线和周围包裹的单晶铜线同向绞合而成,所述铜铝合金线和单晶铜线的线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与金属护套之间设置有镀锡铜线制成的泄流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集肤效应大截面组合铜铝合金导体,包括中心加强单元,所述中心加强单元设置在导体的中心部位,所述中心加强单元为实心碳纤维复合加强芯;所述中心加强单元外绞合有导体单元层;所述导体单元层由多根铜铝复合导线组成,所述铜铝复合导线由导线中心的铜铝合金线和周围包裹的单晶铜线铰合而成;所述导体单元层外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设置金属护套,所述金属护套外设置有外护层;所述导体单元层与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阻水纱。本实用新型的导体可有效降低集肤效应,增加导线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源传输效率。
【IPC分类】H01B9-00, H01B7-30
【公开号】CN204577161
【申请号】CN201520228204
【发明人】胡国仁, 曾健鸿, 王会
【申请人】江西安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