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复合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380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复合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拔出式并且带有可控夜灯功能的多功能复合插座。
【背景技术】
[0002]插座在日常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国内的插座多为一体式的插座,当居民要在离插座较远处进行用电时,必须使用带有较长电线的插线板作为中间载体以达到所需的输电距离,如此应用非常不方便。并且现在市场上的插座大多没有夜灯效果或是无法控制亮灯时间。当在夜间使用插座时由于光线不足,不易将插头插入插座中,或是插座上的夜灯一直亮起浪费能源。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合理有效地解决输电距离不足和夜间使用不便等问题的多功能复合插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合理有效地解决输电距离不足和夜间使用不便等问题的多功能复合插座。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6]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座子体、插座主体、制动机构和照明机构。制动机构包括制动杆、制动控制开关和止动齿轮;照明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器和LED夜灯;
[0007]插座子体内布置有插孔,插座子体通过柔性电线与绕线轴相连,具体为插座子体与柔性电线的一端相连接,且插座子体与插座主体通过插座子体上的卡扣与插座主体上正面的卡槽相配合;柔性电线的另一端从绕线轴的一端开始缠绕在绕线轴上,并从绕线轴的另一端绕出后连入电源;
[0008]插座主体为矩形结构,两块支撑板固定在插座主体的两侧;两块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通孔,通孔上放置有轴承;绕线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支撑板的轴承上,使得轴承起到使绕线轴自由转动的作用;
[0009]绕线轴上安装止动齿轮和发条,具体的:绕线轴两端连接有发条,发条起到将插座子体收回到插座主体的作用;绕线轴上安装有止动齿轮;插座主体的一侧布置有制动杆,制动杆通过回转铆钉与插座主体连接,回转铆钉起到限位制动杆并可使制动杆绕其自由旋转;制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柔性连接,连接杆与制动控制开关柔性连接;制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插座主体开有的辅助孔,且其末端可贴合于止动齿轮两齿之间;制动杆能够在辅助孔中上下自由摆动;
[0010]插座主体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感应器和LED夜灯;
[0011]插座主体的侧面开有多个螺纹孔,通过螺钉将插座主体与墙体相连接。
[0012]所述的插座子体为圆柱体结构。
[0013]所述的柔性电线绕在绕线轴上的圈数为多圈。
[0014]本实用新型将增强插座的输电距离和夜间可控照明变得方便可行。通过制动杆对止动齿轮的控制可实现插座子体从插座主体中分离、保持和收回的目的。通过插座主体表面的红外感应器实现对LED夜灯照明的控制,达到夜间照明可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多功能复合插座整体效果图;
[0016]图2是制动杆控制原理图;
[0017]图3是多功能复合插座后视图;
[0018]图4是多功能复合插座局部结构图。
[0019]图中:插座子体1、插座主体2、支撑板3、发条4、轴承5、制动杆6、柔性电线7、红外感应器8、LED夜灯9、制动控制开关10、止动齿轮11、绕线轴12、连接杆13、回转铆钉14、螺纹孔15、辅助孔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图4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座子体1、插座主体2、制动机构和照明机构。制动机构包括制动杆6、制动控制开关10和止动齿轮11 ;照明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器8和LED夜灯9 ;
[0022]插座子体I为圆柱体结构,且其内布置有插孔,如图1所不,插孔为两脚插孔但不局限于两脚插孔。插座子体通过柔性电线与绕线轴相连,具体的插座子体I与柔性电线7的一端相连接,且插座子体I与插座主体2通过插座子体I上的卡扣与插座主体2上正面的卡槽相配合。柔性电线7的另一端从绕线轴12的一端开始缠绕在绕线轴12上,并从绕线轴12的另一端绕出后连入电源;
[0023]所述的柔性电线7绕在绕线轴12上的圈数为多圈,如图3和4所示,图中柔性电线7绕在绕线轴12上的圈数为四圈但不局限于四圈。
[0024]插座主体2为矩形结构,包括正方体结构和长方体结构;两块支撑板3固定在插座主体2的两侧;两块支撑板3上对称设置有通孔,通孔上放置有轴承5 ;绕线轴1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支撑板3的轴承5上,使得轴承5起到使绕线轴12自由转动的作用。
[0025]绕线轴上布置有止动齿轮和发条,将插座子体拉出时制动杆的一端和止动齿轮贴合,具体的:绕线轴12两端连接有发条4,发条4起到将插座子体I收回到插座主体2的作用。绕线轴12上布置有止动齿轮11。如图2所示,插座主体2的一侧布置有制动杆6,制动杆6通过回转铆钉14与插座主体2连接,回转铆钉14起到固定制动杆6并可使制动杆6绕其自由旋转。制动杆6的一端与连接杆13柔性连接,连接杆13与制动控制开关10柔性连接。制动杆6的另一端通过插座主体2开有的辅助孔16,且其末端可贴合于止动齿轮11两齿之间;制动杆6能够在辅助孔16中上下摆动。
[0026]插座主体2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感应器8和LED夜灯9,当人手进入感应区时,LED夜灯9自动亮起;人手离开感应区时,LED夜灯9自动熄灭,起到夜间照明的目的,方便夜间使用插座。
[0027]插座主体2的侧面开有4个螺纹孔15,通过螺钉将插座主体2与墙体相连接。
[0028]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0029]当插座子体I从插座主体2中拔出时,拉开制动控制开关10,制动杆6绕回转铆钉14旋转,制动杆6与止动齿轮11贴合的一端抬起使绕线轴12可自由转动,发条4被拧紧,已达到将插座子体I从插座主体2中分离出来的目的。当拉出柔性电线7的长度达到所需要求时,松开制动控制开关10,制动杆6的一端贴合止动齿轮11两齿,使止动齿轮11无法旋转,使得插座子体I保持在拔出的稳定状态。将制动控制开关10拉出,制动杆6抬起,绕线轴12在发条4的作用下反向旋转,实现将插座子体I收回插座主体2的目的。
【主权项】
1.多功能复合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子体、插座主体、制动机构和照明机构;制动机构包括制动杆、制动控制开关和止动齿轮;照明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器和LED夜灯; 插座子体内布置有插孔,插座子体通过柔性电线与绕线轴相连,具体的插座子体与柔性电线的一端相连接,且插座子体与插座主体通过插座子体上的卡扣与插座主体上正面的卡槽相配合;柔性电线的另一端从绕线轴的一端开始缠绕在绕线轴上,并从绕线轴的另一端绕出后连入电源; 插座主体为矩形结构,两块支撑板固定在插座主体的两侧;两块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通孔,通孔上放置有轴承;绕线轴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块支撑板的轴承上,使得轴承起到使绕线轴自由转动的作用; 绕线轴上布置有止动齿轮和发条,具体为:绕线轴两端连接有发条,发条起到将插座子体收回到插座主体的作用;绕线轴上布置有止动齿轮;插座主体的一侧布置有制动杆,制动杆通过回转铆钉与插座主体连接,回转铆钉起到限位制动杆并可使制动杆绕其自由旋转;制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柔性连接,连接杆与制动控制开关柔性连接;制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插座主体开设的辅助孔,且其末端可贴合于止动齿轮两齿之间;制动杆能够在辅助孔中上下自由摆动; 插座主体的正面安装有红外感应器和LED夜灯; 插座主体的侧面开有多个螺纹孔,通过螺钉将插座主体与墙体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座子体为圆柱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合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电线绕在绕线轴上的圈数为多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插座。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座子体、插座主体、制动机构和照明机构。制动机构包括制动杆、制动控制开关和止动齿轮;照明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器和LED夜灯;插座子体通过柔性电线与绕线轴相连,插座子体与插座主体通过插座子体上的卡扣与插座主体上正面的卡槽相配合;柔性电线的另一端从绕线轴的一端开始缠绕在绕线轴上,并从绕线轴的另一端绕出后连入电源;两块支撑板固定在插座主体的两侧;绕线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支撑板的轴承上;绕线轴上布置有止动齿轮和发条,插座主体的一侧布置有制动杆,连接杆与制动控制开关柔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插座的输电距离和夜间照明可控变得方便可行。
【IPC分类】H01R13/502, H01R13/72, H01R13/717, H01R13/66
【公开号】CN204696326
【申请号】CN201520465495
【发明人】张玉良, 张陈良, 任赛东, 杨震, 石宝民, 陶俊宇
【申请人】衢州学院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