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接线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00512阅读:来源:国知局
、零线段电路820以及接地段电路810的一端分别连接火线插孔831、零线插孔821以及接地插孔811,而该火线段电路830、零线段电路820以及接地段电路810的另一端相互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火线插孔831、零线插孔821以及接地插孔811可以分别对应上一实施例中的火线插孔721、零线插孔723以及接地插孔722。
[0042]其中,接地段电路810上设有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812和发光二极管813 ;当插座正常接地时,该发光二极管813发光。零线段电路820上设有串联连接的第二电阻822和二极管823。而火线段电路830上则设有串联连接的第三电阻832和二极管833。二极管(823,833)起到单向导通的作用。
[0043]优选地,第一电阻812的电阻值可以为1K欧姆,第二电阻822的电阻值可以为50-100K欧姆,第三电阻832的电阻值可以为50-100K欧姆。零线段电路820和接地段电路830上的二极管优选为4004型二极管,耐压800V。其中,第一电阻812、第二电阻822以及第三电阻832的标定最大功率均为0.25ff0
[0044]进一步地,该插座电路还包括指示段电路840,该指示段电路840的两端分别连接火线插孔831和零线插孔821,该指示段电路840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四电阻842和发光二极管843,该发光二极管843用于指示火线插孔831可以正常通电。其中,该第四电阻842可以与第三电阻832或者第二电阻822具有相同的参数,该发光二极管843可以与发光二极管813具有相同的参数,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此处不再赘述。
[00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电路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电路结构,通过设置与火线和接地线连接的指示灯(发光二极管),来指示插座是否可以正确通电以及是否可以有效接地,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同时,可以有效提示用户电器是否可以接入电源。
[0046]请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接线板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接线板与上一实施例中的插头配合使用。该接线板包括壳体910、插孔组920以及指示灯930。
[0047]具体而言,插孔组920可以为一组或者多组,且镶嵌于壳体910内部。每一插孔组至少包括火线插孔921和接地插孔922,即每一插孔组可以为两相式或者三相式。指示灯930设于壳体910的外表面。优选地,指示灯930与插孔组920位于壳体910的同一侧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位于不同的侧面。
[0048]指示灯930包括第一指示灯931和第二指示灯932,第一指示灯931与火线插孔921连接,用于指示电源接线板是否处于通电状态,第二指示灯932与接地插孔922连接,用于指示电源接线板是否处于接地状态。其中,在第二指示灯932还对应设置有接地标识9321,而接地标识9321可以像本实施例附图中一样设置在壳体910上,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指示灯932上,而且接地标识的形状也不限于三条线的结构。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可以表示接地即可。
[0049]优选地,插孔组920还包括零线插孔923。第一指示灯931与第二指示灯932的颜色不同。譬如,第一指示灯931可以为绿色,而第二指示灯932可以为红色。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灯930的颜色并不限于以上举例说明的红色和绿色,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颜色,此处不再一一列举。而第一指示灯931与第二指示灯932可以为LED灯等发光元件。
[0050]其中,第一指示灯931和第二指示灯932可以位于壳体910的同一侧面或者不同侧面,在本实施例仅仅示意了第一指示灯931和第二指示灯932位于壳体910同一侧的情况,当然这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将第一指示灯931和第二指示灯932设置在壳体910的不同位置。
[0051]进一步地,该电源接线板还包括设于壳体910上的开关940,该开关940与火线插孔921连接,用于接通与断开该电源接线板。起到安全和保护的作用。
[00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接线板,通过设置分别与火线和接地线连接的指示灯,来指示接线板是否已经正确通电以及是否有效接地,一方面可以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提示用户电器是否可以有效接入电源。
[005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转换插座,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换插座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不意图,图6是图5实施例中转换插座另一视角的不意图。
[0054]该转换插座包括壳体1、插孔组2、指示灯3以及接线端子4。
[0055]具体而言,插孔组2可以为一组或者多组,且镶嵌于壳体I的内部。每一插孔组至少包括火线插孔(图中未标示)和零线插孔(图中未标示),还可以包括接地插孔,即每一插孔组可以为两相式或者三相式。指示灯3设于壳体I的外表面。优选地,指示灯3与插孔组2位于壳体I的同一侧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位于不同的侧面。
[0056]接线端子4突设于壳体I的一侧,该接线端子4至少包括火线端子41和接地端子42,即每一接线端子都可以为两相式或者三相式。指示灯3设于壳体I的外表面,其中,指示灯3与接线端子4位于壳体I的不同侧面。优选地,指示灯3与接线端子4分别位于壳体I的相对两个侧面内。
[0057]指示灯3包括第一指示灯31和第二指示灯32,第一指示灯31与火线端子41连接,用于指示转换插座是否处于通电状态,第二指示灯32与接地端子42连接,用于指示转换插座是否处于接地状态。其中,在第二指示灯32还对应设置有接地标识3291,而接地标识3291可以像本实施例附图中一样设置在壳体I上,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指示灯32上,而且接地标识的形状也不限于三条线的结构。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可以表示接地即可。
[0058]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4还包括零线端子43,及该实施例中的转换插座接线端子为三项式。第一指示灯31与第二指示灯32的颜色不同。譬如,第一指示灯31可以为绿色,而第二指示灯32可以为红色。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灯3的颜色并不限于以上举例说明的红色和绿色,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颜色,此处不再一一列举。而第一指示灯31与第二指示灯32可以为LED灯等发光元件。
[0059]其中,第一指示灯31和第二指示灯32可以位于壳体I的同一侧面或者不同侧面,在本实施例仅仅示意了第一指示灯31和第二指示灯32位于壳体I同一侧的情况,当然这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将第一指示灯31和第二指示灯32设置在壳体I的不同位置。进一步地,该转换插座还包括设于壳体I上的开关5,该开关5与火线插孔连接,用于接通与断开该转换插座。起到安全和保护的作用。
[0060]优选地,该壳体I的相对两个侧面上还设有凹槽11,该凹槽的尺寸与人手指的尺寸相适应,其端面呈半圆弧状,以在拔出转换插座时作为受力位置,进而方便插拔转换插座。
[0061]其参阅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换插座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5(图6)实施例不同的是,该转换插座包括一个插孔组2,且指示灯3的位置与插孔组2不处于同一平面,分别位于台阶面的两处。当然,这对于本实用新型要保护的范围并不构成限定,此处只是列举了这样一种结构,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宗旨是带有指示灯3 (尤其是接地指示灯)。而该实施例中的转换插座其他部分特征与图5 (图6)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插座,通过设置分别与火线和接地线连接的指示灯,来指示转换插座是否已经正确通电以及是否有效接地,一方面可以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提示用户电器是否可以有效接入电源。另外还通过在壳体侧边设置凹槽,进而方便转换插座的插拔。
[00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源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线板包括壳体、镶嵌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组或者多组插孔组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插孔组至少包括火线插孔和接地插孔,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火线插孔连接,用于指示电源接线板是否处于通电状态,所述第二指示灯与所述接地插孔连接,用于指示电源接线板是否处于接地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组还包括零线插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第二指示灯的颜色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为绿色,所述第二指示灯为红色。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线板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火线插孔连接,用于接通与断开所述电源接线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指示灯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面或者不同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为LED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插孔组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面或者不同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接线板,电源接线板包括壳体、镶嵌于壳体内部的一组或者多组插孔组以及设于壳体外表面的指示灯,指示灯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插孔组至少包括火线插孔和接地插孔,第一指示灯与火线插孔连接,用于指示电源接线板是否处于通电状态,第二指示灯与接地插孔连接,用于指示电源接线板是否处于接地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接线板,通过设置分别与火线和接地线连接的指示灯,来指示接线板是否已经正确通电以及是否有效接地,一方面可以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提示用户电器是否可以有效接入电源。
【IPC分类】H01R13/46, H01R13/717
【公开号】CN205212024
【申请号】CN201520827021
【发明人】孙福军
【申请人】深圳市同盛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