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用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082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避雷用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避雷用接地结构,包括外筒和内轴,内轴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外筒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内轴的前端设置有尖锥端,外筒的前端设置有圆台端,内轴的后端可穿过圆台端的前端开口,且圆台端前端开口的宽度小于尖锥端的后端宽度;内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A段,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螺纹A段螺纹配合的螺纹B段,将螺纹A段与螺纹B段螺纹配合,使得内轴与外筒的位置关系配置为:尖锥端的后端与圆台端的前端相接触,且尖锥端与圆台端共同构成圆锥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外筒和内轴的设置,可将接地体分为二段式而进行深埋工作,这样,不仅可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可大大提高深埋的质量与效率。
【专利说明】
避雷用接地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领域,尤其是涉及避雷用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为实现可靠的接地,通常是采用金属质地的接地体,再通过外力锤击该接地体将其打入地面内,而接地体打入地面内的深度也决定了避雷效果的好坏。通常而言,需将接地体打入地面内约1.2-1.5米,才可在固定接地体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接地效果。而现有的接地体为满足前述需求,它的长度至少需设置为1.2-1.5米,这样,在用外力锤击的过程中,极易使得接地体发生弯折,如此,不仅会造成施工难度大、成本费用高的问题,还会直接影响接地体深埋大地的质量及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避雷用接地结构,通过外筒和内轴的设置,可将接地体分为二段式而进行深埋工作,这样,不仅可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可大大提尚深埋的质量与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避雷用接地结构,包括两端均开口且中空设置的外筒和前端封闭后端开口且中空设置的内轴,内轴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通孔,外筒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二通孔;内轴的前端设置有尖锥端,外筒的前端设置有前后两端均开口且中空的圆台端,内轴的后端可穿过圆台端的前端开口,且圆台端前端开口的宽度小于尖锥端的后端宽度;内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A段,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螺纹A段螺纹配合的螺纹B段,将螺纹A段与螺纹B段螺纹配合,使得内轴与外筒的位置关系配置为:尖锥端的后端与圆台端的前端相接触,且尖锥端与圆台端共同构成圆锥体。
[0006]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先将内轴从外筒的前端置入外筒内,且转动内轴使螺纹A段与螺纹B段相配合,直至尖锥端与圆台端正好共同构成圆锥体。由于螺纹A段与螺纹B段之间的螺纹配合,则可使得内轴紧紧地固定于外筒内。应用时,先用外力锤击外筒,加上圆锥体的设置,使得外筒能带动内轴一起打入地面内。待外筒深埋于地面内后,再使用工具转动内轴,使得内轴在转动的同时,发生相对外筒的轴向移动,直至螺纹A段与螺纹B段相脱离。这时,再次借助工具,单独锤击内轴,加上尖锥端的设置,使得内轴能快速地深入内部。待内轴移动于外筒的圆台端处时,则停止锤击以避免内轴脱离外筒,失去传导功能。对于此位置的把握,可借助工具深入内轴内进行取值计算。
[0007]另外,应用时可向内轴内注入导电液体,当内轴与外筒进行第一段深入时,导电液体可经第一通孔流入外筒内,再通过第二通孔流入土壤内,以提高外筒的导电率;当内轴深埋于地面内时,导电液体即可通过第一通孔流入土壤内,以提高内轴的导电率。
[0008]本实用新型中,将接地体分别通过外筒和内轴进行分段式深埋工作,较现有技术而言,在实现同一深度的接地工作时,外筒和内轴的长度均可缩短为一段式接地体的一半,这样,不仅可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可大大提高深埋的质量与效率。具体地,在第一段深入时,也即外筒与内轴一起深入时,由于长度大大缩减了,当用外力锤击时即可大幅度减小外筒与内轴弯折的几率;在第二段深入时,也即内轴深入时,除长度较短外,再加上有外筒作为导向保护,因而,当锤击内轴进行进一步深入时亦可降低弯折的几率。
[0009]在进行第一段深入时,为避免内轴与外筒之间发生相对的轴向移动,进一步地,还包括后盖,后盖的前端面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与后盖螺纹配合的螺纹C段,将后盖套设于外筒上,且后盖与螺纹C段螺纹配合,使得弹性件作用于所述内轴的后端。
[0010]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当锤击外筒时,为深入地面内,圆锥体势必会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尤其是具有位于前端的尖锥端会受到比圆台端更大的向上作用力,由于此作用力之间的差异,极易破坏尖锥端与圆台端之间的配合和螺纹A段与螺纹B段之间的螺纹配合,从而造成内轴发生相对外筒的轴向移动,进而影响运行的可靠性。而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后盖,则可解决前述问题。应用时,通过后盖与螺纹C段之间的螺纹配合将后盖套设于外筒上。这样,当进行深埋工作时,弹性件则可吸收尖锥端受到的作用力,以避免尖锥端与圆台端之间出现相对移动。同时,后盖的设置,还可便于同时锤击外筒与内轴,避免两者在进行第一段深入时发生相对的轴向移动。
[0011]为在实现内轴于外筒内固定的同时又可提高内轴深入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螺纹A段设置有两段,且分别位于所述内轴的前部和后部,相应地,所述螺纹B段设置有两段。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当螺纹A段与螺纹B段相脱离时,则可使用锤击内轴的方式实现内轴的深入,而当螺纹A段与螺纹B段相配合时,则只能使用转动内轴的方式实现内轴的深入。而在深埋时,锤击的方式明显要比转动的方式效率更高,因而,本实用新型中,将螺纹A段设置为隔开的两段,这样,可实现内轴与外筒之间的良好固定,避免在进行第一段深入时,内轴与外筒间发生相对移动。在进行第二段深入时,只需实施少许的转动工作,即可使得螺纹A段与螺纹B段相脱离,这时,即可通过锤击作用于内轴,而能采用锤击作用的长度取决于未设置有螺纹A段的长度。
[0012]为延长尖锥端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尖锥端为实心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螺纹A段外凸于所述内轴的外壁上,所述螺纹B段外凸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这样,内轴上未设置有螺纹A段的部位与外筒上未设置有螺纹B段的部位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这样,不仅便于内轴相对外筒的轴向移动,还可便于导电液体通过第一通孔流入外筒内,再通过第二通孔流入土壤内。
[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外筒和内轴的设置,可将接地体分为二段式而进行深埋工作,这样,不仅可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可大大提高深埋的质量与效率。
[0016]2、当进行深埋工作时,通过后盖的设置,既可便于同时锤击外筒与内轴,避免两者在进行第一段深入时发生相对的轴向移动;又可通过弹性件吸收尖锥端受到的作用力,以避免尖锥端与圆台端之间出现相对移动。
[0017]3、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可提高内轴和外筒的导电率,进一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避雷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避雷用接地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内轴,2、外筒,3、尖锥端,4、螺纹A段,5、圆台端,6、圆锥体,7、后盖,8、弹性件,9、螺纹C段,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螺纹B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避雷用接地结构,包括两端均开口且中空设置的外筒2和前端封闭后端开口且中空设置的内轴1,内轴2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通孔10,外筒2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二通孔11;内轴I的前端设置有尖锥端3,外筒2的前端设置有前后两端均开口且中空的圆台端5,内轴I的后端可穿过圆台端5的前端开口,且圆台端5前端开口的宽度小于尖锥端3的后端宽度;内轴I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A段4,外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螺纹A段4螺纹配合的螺纹B段12,将螺纹A段4与螺纹B段12螺纹配合,使得内轴I与外筒2的位置关系配置为:尖锥端3的后端与圆台端5的前端相接触,且尖锥端2与圆台端5共同构成圆锥体6。
[0023]本实施例在组装时,先将内轴I从外筒2的前端置入外筒2内,且转动内轴I使螺纹A段4与螺纹B段12相配合,直至尖锥端3与圆台端5正好共同构成圆锥体6。由于螺纹A段4与螺纹B段12之间的螺纹配合,则可使得内轴I紧紧地固定于外筒2内。应用时,先用外力锤击外筒2,加上圆锥体6的设置,使得外筒2能带动内轴I 一起打入地面内。待外筒2深埋于地面内后,再使用工具转动内轴I,使得内轴I在转动的同时,发生相对外筒2的轴向移动,直至螺纹A段4与螺纹B段12相脱离。这时,再次借助工具,单独锤击内轴I,加上尖锥端3的设置,使得内轴I能快速地深入内部。待内轴I移动于外筒2的圆台端5处时,则停止锤击以避免内轴I脱离外筒2,失去传导功能。对于此位置的把握,可借助工具深入内轴I内进行取值计算。
[0024]另外,应用时可向内轴I内注入导电液体,当内轴I与外筒2进行第一段深入时,导电液体可经第一通孔10流入外筒2内,再通过第二通孔11流入土壤内,以提高外筒2的导电率;当内轴I深埋于地面内时,导电液体即可通过第一通孔10流入土壤内,以提高内轴I的导电率。
[0025]本实施例中,将接地体分别通过外筒2和内轴I进行分段式深埋工作,较现有技术而言,在实现同一深度的接地工作时,外筒2和内轴I的长度均可缩短为一段式接地体的一半,这样,不仅可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可大大提高深埋的质量与效率。具体地,在第一段深入时,也即外筒2与内轴I一起深入时,由于长度大大缩减了,当用外力锤击时即可大幅度减小外筒2与内轴I弯折的几率;在第二段深入时,也即内轴I深入时,除长度较短外,再加上有外筒2作为导向保护,因而,当锤击内轴I进行进一步深入时亦可降低弯折的几率。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还包括后盖7,后盖7的前端面设置有弹性件8,所述外筒2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与后盖7螺纹配合的螺纹C段9,将后盖7套设于外筒2上,且后盖7与螺纹C段9螺纹配合,使得弹性件8作用于所述内轴I的后端。
[0028]本实施例应用时,当锤击外筒2时,为深入地面内,圆锥体6势必会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尤其是具有位于前端的尖锥端3会受到比圆台端5更大的向上作用力,由于此作用力之间的差异,极易破坏尖锥端3与圆台端5之间的配合和螺纹A段4与螺纹B段12之间的螺纹配合,从而造成内轴I发生相对外筒2的轴向移动,进而影响运行的可靠性。而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后盖7,则可解决前述问题。应用时,通过后盖7与螺纹C段9之间的螺纹配合将后盖7套设于外筒2上。这样,当进行深埋工作时,弹性件8则可吸收尖锥端3受到的作用力,以避免尖锥端3与圆台端5之间出现相对移动。同时,后盖7的设置,还可便于同时锤击外筒2与内轴I,避免两者在进行第一段深入时发生相对的轴向移动。弹性件8可设置为压缩弹簧,也可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垫片。
[0029]实施例3
[003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螺纹A段4设置有两段,且分别位于所述内轴I的前部和后部,相应地,所述螺纹B段12设置有两段。本实施例应用时,当螺纹A段4与螺纹B段12相脱离时,则可使用锤击内轴I的方式实现内轴I的深入,而当螺纹A段4与螺纹B段12相配合时,则只能使用转动内轴I的方式实现内轴I的深入。而在深埋时,锤击的方式明显要比转动的方式效率更高,因而,本实施例中,将螺纹A段4设置为隔开的两段,这样,可实现内轴I与外筒2之间的良好固定,避免在进行第一段深入时,内轴I与外筒2间发生相对移动。在进行第二段深入时,只需实施少许的转动工作,即可使得螺纹A段4与螺纹B段12相脱离,这时,即可通过锤击作用于内轴,而能采用锤击作用的长度取决于未设置有螺纹A段4的长度。
[0031 ]为延长尖锥端3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尖锥端3为实心设置。
[0032]优选地,所述螺纹A段4外凸于所述内轴I的外壁上,所述螺纹B段12外凸于所述外筒2的内壁上。这样,内轴I上未设置有螺纹A段4的部位与外筒I上未设置有螺纹B段12的部位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这样,不仅便于内轴I相对外筒2的轴向移动,还可便于导电液体通过第一通孔10流入外筒2内,再通过第二通孔11流入土壤内。
[003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避雷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均开口且中空设置的外筒(2)和前端封闭后端开口且中空设置的内轴(I),内轴(2)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通孔(10),外筒(2)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二通孔(11);内轴(I)的前端设置有尖锥端(3),外筒(2)的前端设置有前后两端均开口且中空的圆台端(5),内轴(I)的后端可穿过圆台端(5)的前端开口,且圆台端(5)前端开口的宽度小于尖锥端(3)的后端宽度;内轴(I)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A段(4),外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螺纹A段(4)螺纹配合的螺纹B段(12),将螺纹A段(4)与螺纹B段(12)螺纹配合,使得内轴(I)与外筒(2)的位置关系配置为:尖锥端(3)的后端与圆台端(5)的前端相接触,且尖锥端(2)与圆台端(5)共同构成圆锥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盖(7),后盖(7)的前端面设置有弹性件(8),所述外筒(2)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与后盖(7)螺纹配合的螺纹C段(9),将后盖(7)套设于外筒(2)上,且后盖(7)与螺纹C段(9)螺纹配合,使得弹性件(8)作用于所述内轴(I)的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A段(4)设置有两段,且分别位于所述内轴(I)的前部和后部,相应地,所述螺纹B段设置有两段。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避雷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锥端(3)为实心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A段(4)外凸于所述内轴(I)的外壁上,所述螺纹B段(5)外凸于所述外筒(2)的内壁上。
【文档编号】H01R4/66GK205452571SQ201521128771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发明人】吕守卫
【申请人】重庆普天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