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1033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异形联板,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环,第一电极环通过第一安装支架与异形联板一端相连接,异形联板另一端与线路联板相连接;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环,第二电极环通过第二安装支架设置在棒形复合绝缘子顶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导线风偏振动对避雷器电极的放电间隙影响,安装方便,安装夹角可根据需要调整,结构设计稳定,机械性能可靠,尺寸小,大容量,能够满足±800kV线路运行要求。
【专利说明】
一种应用于士 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金具,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高线输电线路的避雷器装置上的一种放电间隙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近年国内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广泛建设,特高压工程的防雷改造项目也逐步上马,其中±800kv的输电线路,对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避雷器作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等事故发生率的安全装置,在线路安全方面起重要作用。放电间隙组作为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避雷器的工作性能。现有的±500kV线路的避雷器因为性能要求,无法直接作用于±800kV线路上,因此如何提高放电间隙组的工作性能,使其满足±800kV线路的避雷性能要求,同时保障整体线路的运行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填补这一技术空白,提供一种可应用于±800kV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避雷器电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4]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异形联板,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环,第一电极环通过第一安装支架与异形联板一端相连接,异形联板另一端与线路联板相连接;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环,第二电极环通过第二安装支架设置在棒形复合绝缘子顶端。
[0005]作为选择,所述异形联板的顶端(即与线路联板相连接的一端)宽度大于底端(SP与第一电极环相连接的一端)宽度,顶端与底端间通过倾斜的连接端相连接。
[0006]作为选择,所述异形联板底端设置有固定孔和弧形滑槽,第一安装支架底部设置有两块连接板将异形联板夹持,连接板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异形联板的固定孔上,中部通过设置于弧形滑槽内的螺栓固定。
[0007]作为选择,所述弧形滑槽的滑动角度范围为±22.5°。
[0008]作为选择,所述第一电极环与第二电极环均为跑道形电极环,所述跑道形电极环由位于两端的弧形部分以及平滑连接两端弧形部分的直线部分组成,所述两端弧形部分的弯曲半径相同,所述直线部分的长度相同且互相平行,弧形部分与直线部分位于同一平面。
[0009]作为选择,所述第一电极环的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电极环所在的平面平行。
[0010]作为选择,所述跑道形电极环长度,即两端弧形部分顶点间距,不小于1200mm。
[0011]作为选择,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即跑道形电极环直线部分最外侧垂直间距,不小于600mmo
[0012]作为选择,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不小于800mm。
[001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第一电极通过异形联板与线路联板相连接,连接角度可通过弧形滑槽进行调整,第二电极连接在棒形复合绝缘子上,第一、第二电极环之间形成放电间隙,当电极间的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击穿空气电弧在电极上放电,从而保证土 SOOkV直流输电线路免受雷电过电压和工频暂态过电压冲击的损害。
[0014]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0015]1.第一电极与线路联板采用异形联板连接,异形联板可承载第一电极的重力载荷,同时减少来自线路联板的振动冲击,稳定放电间隙。
[0016]2.为保证与线路联板连接的稳定性,异形联板的顶端较宽,设置有两个连接孔用于与线路联板相连接,为防止异形联板在安装以及运行中与悬垂线夹及导线发生碰撞,底端宽度小于顶端宽度,顶端与底端之间采用倾斜的连接端相连接,整体结构类似y字形,以避开悬垂线夹与导线。
[0017]3.在实际安装操作中,第二电极环设置在铁塔上时会产生一定的角度误差,导致放电间隙发生偏转,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方案中异形联板尾端设置有固定孔和弧形滑槽,在安装过程中,连接板与异形联板的安装角度可通过螺栓与弧形滑槽进行调整,可使第一电极环在一定范围内配合第二电极环调整安装角度,调整完毕后锁死螺栓与螺母,连接角度被固定,通过上述结构改进,保持上下两个电极环面平行,稳定放电间隙。弧形滑槽的角度调整范围为±22.5°,足以满足误差补正要求。
[0018]4.对电极环结构进行了改进,在现有技术中,第一电极环(即高压端电极环)直接与导线间隔棒相连接,导线舞动时会带动第一电极环舞动,因此第一电极环通常采用曲面设计,使第一电极环舞动时仍能保证一定的放电间隙,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了异形联板与线路联板相连接,第一电极环的防舞动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第一电极环设置为与第二电极环相同的平面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电极环间放电间隙的稳定性,使其能满足±800kV线路运行要求。
[0019]5.对电极环外形尺寸进行了改进,电极环长度不小于1200mm,第一电极宽度不小于600mm,第二电极宽度不小于800mm,即能够满足放电电容要求,采用这样的尺寸设计,降低了避雷器电极的体积与重量,实现了避雷器电极的小型化设计,方便运输及施工。
[002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导线风偏振动对避雷器电极的放电间隙影响,安装方便,安装夹角可根据需要调整,结构设计稳定,机械性能可靠,尺寸小,大容量,能够满足土 800kV线路运行要求。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底部不意图;
[0023]图3是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的底部不意图;
[0025]图5是异形联板的结构不意图;
[0026]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7]图中,I为第一电极环,2为第一安装支架,3为连接板,4为螺钉预留孔,5为第一电极环弧形部分,6为第一电极环直线部分,7为第二电极环,8为第二安装支架,9为第二电极环弧形部分,10为第二电极环直线部分,11为异形联板,12为弧形滑槽,13为固定孔,14为棒形复合绝缘子,15为线路联板,16为悬垂线夹,17为屏蔽环,18为悬垂绝缘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参考图1与图2所示,第一电极环I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2,第一安装支架2尾端设置有两块连接板3,连接板3上设置有螺钉预留孔4,第一电极环I的长度L不小于1200mm,宽度DI不小于600mm。
[0030]参考图3与图4所示,第二电极环7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8,第二电极环8的长度同样不小于1200mm,宽度D2不小于800mm。
[0031]参考图5所示,所述异形联板11的顶端宽度大于底端宽度,顶端与底端间通过倾斜的连接端相连接,底端设置有固定孔13和弧形滑槽12,弧形滑槽12的滑动调整范围为土22.5。。
[0032]参考图6所示,第二电极环7通过第二安装支架2设置在棒形复合绝缘子14顶端,连接板3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异形联板11的固定孔13上,尾端通过设置于弧形滑槽12内的螺栓滑动以调整第一电极环I与线路联板15的安装角度,从而适应第二电极环7的安装角度,以保证两电极环所在的平面平行,调整完毕后锁紧螺栓与螺母,将角度固定。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异形联板,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环,第一电极环通过第一安装支架与异形联板一端相连接,异形联板另一端与线路联板相连接;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环,第二电极环通过第二安装支架设置在棒形复合绝缘子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联板的顶端宽度大于底端宽度,顶端与底端间通过倾斜的连接端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联板底端设置有固定孔和弧形滑槽,第一安装支架底部设置有两块连接板将异形联板夹持,连接板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异形联板的固定孔上,中部通过设置于弧形滑槽内的螺栓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槽的滑动角度范围为±22.5°。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环与第二电极环均为跑道形电极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形电极环由位于两端的弧形部分以及平滑连接两端弧形部分的直线部分组成,所述两端弧形部分的弯曲半径相同,所述直线部分的长度相同且互相平行,弧形部分与直线部分位于同一平面。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环的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电极环所在的平面平行。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形电极环长度不小于1200mm。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跑道形电极环宽度不小于600_。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800kV直流避雷器上的放电间隙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跑道形电极环宽度不小于800mm。
【文档编号】H01T1/22GK205452787SQ201620168007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4日
【发明人】刘杰, 周晓智, 金迎春, 叶绚, 谭琳, 刘耀, 张永红
【申请人】成都电力金具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