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mart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888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属于计算机配件领域,其结构包括左夹臂和右夹臂,左夹臂和右夹臂活动铰接在一起,左夹臂和右夹臂相对设置,左夹臂和右夹臂前端向内侧弯曲形成用于夹合供电端子的夹持部,左夹臂和右夹臂相靠近时,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左夹臂和右夹臂相远离时,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通过使用该专用拆卸夹具,不但一分钟更换拆装效率由15个提升至40个,将物料/板材损坏或者人身伤害降至零,因此可以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的标准化和安全化。
【专利说明】
一种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
【背景技术】
[0002]电子连接器由于其性能特点,兼有电气性能和结构性能,其结构要保证安装牢固;可进行规模化装配,其电气性能要保证其信号传输完整,不衰减不失真。因此在进行电子连接器操作时保证结构不会被破坏,功能特性能够完整保留。
[0003]Smart Rack以标准机柜为设计单位,统一对其搭载的服务器节点进行供电、散热和管理,面向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特别适合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应用,供电端子作为板卡重要供电来源,其性能不言而喻,其连接阻抗和稳固性决定了其寿命和系统稳定性,不同的供电端子其形态,插拔难易程度区别很大,因此需要统一规范其操作,使用合理操作治具采用专业操作手法更能保证Smart Rack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0004]以40节点阿里存储整机柜Rack为例,单个节点电源端子数量可达8个,整机柜320个。而且其节点结构极为精密,采用人工作业需要费很大力气,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物料/板材损坏,甚至手胳膊擦破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方便快捷规范地将供电端子拔下的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包括左夹臂和右夹臂,左夹臂和右夹臂活动铰接在一起,左夹臂和右夹臂相对设置,左夹臂和右夹臂前端向内侧弯曲形成用于夹合供电端子的夹持部,左夹臂和右夹臂相靠近时,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左夹臂和右夹臂相远离时,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
[0008]具体的,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销轴活动铰接在一起,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设有夹紧弹貪。
[0009]具体的,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通过弹簧合页活动铰接在一起。
[0010]具体的,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通过齿轮转动件活动铰接在一起,齿轮转动件包括设在左夹臂端部的左齿轮、设在右夹臂端部的右齿轮,左齿轮与右齿轮相啮合,左齿轮轴和右齿轮轴固定在左夹臂和右夹臂两侧的轮轴板座上。
[0011]具体的,所述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时,左夹臂和右夹臂弯曲所形成的夹持部呈长方形。
[0012]具体的,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对称设置、形状相同。
[0013I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实用新型的的拆卸夹具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通过使用该专用拆卸夹具,不但一分钟更换拆装效率由15个提升至40个,将物料/板材损坏或者人身伤害降至零,因此可以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的标准化和安全化。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是实施例一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是实施例一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是实施例一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是实施例二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5是实施例二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6是实施例二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7是实施例三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8是图7去除轮轴板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9是实施例三具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10是图9去除轮轴板座后的主视结构不意图;
[0025]附图11是图9的俯视结构不意图。
[0026]图中,1、左夹臂,2、销轴,3、右夹臂,4、夹紧弹簧,5、弹簧合页,6、轮轴板座,7、左半圆齿轮轴,8、右半圆齿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1-1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作以下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附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mart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其包括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的左夹臂I和右夹臂3、左夹臂I和右夹臂3后端通过销轴2活动铰接在一起,左夹臂I和右夹臂3相对设置,左夹臂I和右夹臂3之间设有夹紧弹簧4。左夹臂I和右夹臂3前端向内侧弯曲形成用于夹合供电端子的夹持部。左夹臂I和右夹臂3相靠近时,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左夹臂I和右夹臂3相远离时,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时,左夹臂I和右夹臂3前端向内侧弯曲形成夹持部。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时,左夹臂I和右夹臂3弯曲所形成的夹持部呈长方形。
[0030]本实施例中,左夹臂I和右夹臂3围绕销轴2转动,根据不同供电端子,调整夹口大小,并由夹紧弹簧4固定。
[0031]本实施例一的Smart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操作步骤如下:
[0032]1.根据供电端子型号,开合拆卸夹具;
[0033]2.将拆卸夹具卡住供电端子;
[0034]3.用手握住左夹臂I和右夹臂3,用力向上提起拔出供电端子。
[0035]实施例二
[0036]如附图4、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mart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其包括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的左夹臂I和右夹臂3、左夹臂I和右夹臂3后端通过弹簧合页5活动铰接在一起,左夹臂I和右夹臂3相对设置,左夹臂I和右夹臂3前端向内侧弯曲形成用于夹合供电端子的夹持部。左夹臂I和右夹臂3相靠近时,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左夹臂I和右夹臂3相远离时,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时,左夹臂I和右夹臂3弯曲所形成的夹持部呈长方形。
[0037]本实施例中,左夹臂I和右夹臂3围绕弹簧合页5转动,根据不同供电端子,调整夹口大小,并由弹簧合页5固定。
[0038]本实施例二的Smart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操作步骤同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0039]实施例三
[°04°] 如附图7、8、9、1、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其包括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的左夹臂I和右夹臂3、左夹臂I和右夹臂3后端通过齿轮转动件活动铰接在一起,左夹臂I和右夹臂3相对设置,左夹臂I和右夹臂3前端向内侧弯曲形成用于夹合供电端子的夹持部。左夹臂I和右夹臂3相靠近时,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左夹臂I和右夹臂3相远离时,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时,左夹臂I和右夹臂3弯曲所形成的夹持部呈长方形。
[0041]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齿轮转动件包括设在左夹臂I端部的左半圆齿轮、设在右夹臂3端部的右半圆齿轮,左半圆齿轮与右半圆齿轮相嗤合,左半圆齿轮轴7和右半圆齿轮轴8通过轴承固定在轮轴板座6上。
[00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左半圆齿轮可替换为截面为圆形的左齿轮,相应的,右半圆齿轮可用截面为圆形的右齿轮替代。本实施例三的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操作步骤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
[0043]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主权项】
1.一种Smart 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夹臂和右夹臂,左夹臂和右夹臂活动铰接在一起,左夹臂和右夹臂相对设置,左夹臂和右夹臂前端向内侧弯曲形成用于夹合供电端子的夹持部,左夹臂和右夹臂相靠近时,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左夹臂和右夹臂相远离时,拆卸夹具处于打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art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销轴活动铰接在一起,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设有夹紧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art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通过弹簧合页活动铰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art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通过齿轮转动件活动铰接在一起,齿轮转动件包括设在左夹臂端部的左齿轮、设在右夹臂端部的右齿轮,左齿轮与右齿轮相啮合,左齿轮轴和右齿轮轴固定在左夹臂和右夹臂两侧的轮轴板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Smart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夹具处于闭合状态时,左夹臂和右夹臂弯曲所形成的夹持部呈长方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SmartRack节点供电端子快速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对称设置、形状相同。
【文档编号】H01R43/22GK205543653SQ201620350887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白云峰
【申请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