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电机极间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发电机极间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发电机极间连接线,包括极间连接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间连接线本体由铜板加工而成,下端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连接孔,所述极间连接线本体通过连接孔与转子磁轭本身的两个螺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紧固效果好,转子的整体性得到提高,极间连接线本体加工件的尺寸随意性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形状,能在连接线空间紧张的情况下操作,安装方便,节约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发电机极间连接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发电机极间连接线,属于发电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已知的水轮发电机组,转子磁极线圈之间需要由极间连接线和磁极引出线相连接以构成励磁绕组,极间连接线一般由指定规格的铜母线弯制而成,其截面积不小于线圈铜排面积,目前该件一般是固定规格的铜母线或者铜扁线弯制而成,弯制角度相对较大,转子安装时需要的空间大,另外,铜母线弯制的极间连接线,安装完成后需要由专门的垫铁进行紧固,在整个转子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垫铁的布置会很困难,容易造成局部空间浪费或者局部空间紧张的情况,很多在电站安装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给发电机安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极间连接线为解决上述具有的问题点或缺点,提供一种安装简便,节省空间的发电机极间连接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极间连接线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该新型发电机极间连接线,包括极间连接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间连接线本体由铜板加工而成,下端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连接孔,所述极间连接线本体通过连接孔与转子磁轭本身的两个螺杆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极间连接线紧固效果好,转子的整体性得到提高,极间连接线本体加工件的尺寸随意性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形状,能在连接线空间紧张的情况下操作,安装方便,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原有极间连接线的示意图。
[0009]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1_传统极间连接线,12-垫铁,13-磁极线圈。
[0010]图2是新型极间连接线的示意图。
[0011]图3是新型极间连接线的局部示意图。
[0012]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极间连接线本体,2、3_连接孔,4-转子磁轭,5、6_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4]如图1所示,传统的发电机磁极线圈13之间需要由传统极间连接线11和一些磁极引出线相连接以构成励磁绕组,传统极间连接线11由固定规格的铜母线或者铜扁线弯制而成,弯制角度相对较大,转子安装时需要的空间大,铜母线弯制的传统极间连接线11,安装完成后需要由专门的垫铁12进行紧固,在整个转子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垫铁12的布置很困难,容易造成局部空间浪费或者局部空间紧张的情况,很多在电站安装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给发电机安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0015]如图2、3所示,该新型发电机极间连接线,包括极间连接线本体1,极间连接线本体I由铜板加工而成,下端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连接孔2、3,极间连接线本体I通过连接孔2、3分别与转子磁轭4本身的两个螺杆5、6连接。由于极间连接线本体I紧固效果好,能使转子的整体性得到提高,极间连接线本体I加工件的尺寸随意性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形状,能在连接线空间紧张的情况下操作,安装方便,节约时间。
[001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的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发电机极间连接线,包括极间连接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间连接线本体(I)由铜板加工而成,下端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连接孔(2、3),所述极间连接线本体(I)通过连接孔(2、3 )与转子磁轭(4 )本身的螺杆(5、6 )连接。
【文档编号】H02K3-51GK204304658SQ201420733901
【发明者】安云强 [申请人]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