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167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尤其涉及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中的管理终端。
背景技术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适用于各级变电站、发电厂、专用变、公用变、农综变、居民小区等需电量自动采集、存储、远传及远程负荷控制等配网自动化领域。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由管理终端、主站、GSM/GPRS等数据通讯网络组成。管理终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由主控板、通讯模块、用电异常检测、数据存储管理、错峰用电控制及保护、新一代变送器、电源等模块组成,是整个系统的执行终端,利用GPRS、SMS、CDMA、终端所储存的负荷曲线(可任意设置)、错峰控制方案及防误动电路实现用电方案的自动控制及远程遥控控制。终端支持程序的远程升级,便于以后系统的升级换代。与传统的负荷管理终端相比,具有覆盖面广、维护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功能强大等特点。适用于各级变电站、发电厂、专用变、公用变、农综变、居民小区等需电量自动采集、存储、远传及远程负荷控制等配网自动化领域。主站由前置机、工作站、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四个单元组成。前置机和短消息中心通过光纤连接,直接使用SMPP接口进行通讯,并保证本系统的短消息具有优先级,从而避免了短消息阻塞现象。前置机完成与智能终端的通讯,支持SMS(短信)、GPRS、GSM数据通道、CDMA等通讯方式;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应用服务器存入到数据服务器上,用以数据分析、归类等;整个系统的功能主要在工作站中体现。如系统检测、控制、抄表、数据查询、表格输出等。GPRS、CDMA、有线宽带等是现场智能管理终端与主站通信的桥梁,通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或Internet现有通信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
现有的现场智能管理终端中的硬件中遥控部件、遥信部件、数据通信部件均在同一个壳体内,在现场需更换数据通信方式时,需要更换整个现场智能管理终端主体,现场操作不方便,适用性不强。终端中的软件也是一体的,终端应用软件编程方式不独立,不能独立运行,相互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硬件各模块更换简单,现场操作方便,适用性强,各模块软件独立运行,不相互影响,可靠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包括上盖、大模块盒、大模块底、小模块盒和小模块底,所述大模块底卡接在上盖的底部内,大模块盒中间有凹槽,与大模块底卡接,小模块底设置在大模块盒的凹槽内,小模块盒覆盖在小模块底上。
作为优选,大模块盒内包括独立的遥控、遥信模块,小模块盒内包括数据通信模块,遥控、遥信模块与数据通信模块之间通过插拔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智能管理终端中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硬件分为两个模块盒,并将独立的遥控遥信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安装在大模块盒内,通过插拔结构连接,不更换现场智能管理终端主体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更换数据通信模块,支持热插拔功能,天线更换方便,终端应用软件采用模块化编程方式,各个应用模块独立运行,不相互影响,可以监控每个模块的运行状况,模块发生异常,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保证了终端软件运行可靠性。终端应用软件对GPRS/CDMA/ETHERNET模块自识别,自动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的爆炸图。包括上盖1、大模块盒2、大模块底3、小模块盒4和小模块底5,所述大模块底3卡接在上盖1的底部内,大模块盒2中间有凹槽,与大模块底3卡接,小模块底5设置在大模块盒3的凹槽内,小模块盒4覆盖在小模块底5上。大模块盒2内包括独立的遥控、遥信模块,小模块盒4内包括数据通信模块,遥控、遥信模块与数据通信模块之间通过插拔结构连接。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硬件分为大小两个模块盒,并将独立的遥控遥信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安装在大模块盒内,通过插拔结构连接,不更换现场智能管理终端主体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更换数据通信模块,支持热插拔功能,天线更换方便,终端应用软件采用模块化编程方式,各个应用模块独立运行,不相互影响,可以监控每个模块的运行状况,模块发生异常,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保证了终端软件运行可靠性。终端应用软件对GPRS/CDMA/ETHERNET模块自识别,自动适应。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大模块盒(2)、大模块盒底(3)、小模块盒(4)和小模块盒底(5),所述大模块底(3)卡接在上盖(1)的底部内,大模块盒(2)中间有凹槽,与大模块底(3)卡接,小模块底(5)设置在大模块盒(2)的凹槽内,小模块盒(4)覆盖在小模块底(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大模块盒(2)内包括独立的遥控、遥信模块,小模块盒(4)内包括数据通信模块,遥控、遥信模块与数据通信模块之间通过插拔结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模块化智能管理终端,包括上盖、大模块盒、大模块底、小模块盒和小模块底,大模块底卡接在上盖的底部内,大模块盒中间有凹槽,与大模块底卡接,小模块底设置在大模块盒的凹槽内,小模块盒覆盖在小模块底上。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硬件分为两个模块盒,并将独立的遥控遥信模块和数据通信模块安装在大模块盒内,通过插拔结构连接,不更换现场智能管理终端主体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更换数据通信模块,支持热插拔功能,天线更换方便,终端应用软件采用模块化编程方式,各个应用模块独立运行,不相互影响,可以监控每个模块的运行状况,模块发生异常,可以自动恢复,从而保证了终端软件运行可靠性。
文档编号H02J13/00GK2901667SQ200620104090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9日
发明者李锦红, 赵俊平, 陆正明, 邓光斌 申请人:浙江电力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