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驱动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336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载驱动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负载提供驱动电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和使用这种负载 驱动装置的电气设备(例如,光盘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括光盘驱动装置的车载导航系统、车载音频系统或便携式导航系统中,其中光盘驱动装置执行对诸如DVD(数字通用盘)、CD(压 縮盘)、MD (袖珍盘)等光盘的记录和再现,通过使用拾取透镜,在 光盘的记录表面上形成束点,从而对光盘执行数据记录和再现。聚焦 线圈、跟踪线圈、倾斜线圈等可以用作对光拾取位置进行微调的致动 器°上述针对拾取透镜的致动器线圈虽然是很轻很小的部件,但是受 到相对较大电流的驱动,因此产生大量热,并容易烧损。因此,传统上用作保护致动^线圈免受过电流引起的烧损的技术 是如下技术当在特定时间段(例如,300ms)上连续检测到致动器 线圈的最大输出(放大器输出超出范围(off-scale)的状况)时,减 弱所有线圈输出;监控对多个致动器线圈进行驱动的驱动器的功率电 流,从而控制峰值电流;采用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基于软件 的方式监控驱动器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峰值电流;以及检测线圈的 驱动电压,从而控制峰值电流。作为与上述内容相关的传统技术之一,JP-UM-H05-55798 (以下 称作专利文献1)公开并提出了一种无刷电机的速度可控线圈烧损防 止装置,包括磁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电机的转子转动位置;位置信 号放大电路,用于放大磁检测元件的输出信号;输出电路;电机的定 子线圈;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转动检测电路,用于产生与转子转
动位置同步的脉冲;第一触发器电路,由转动检测电路的输出脉冲将 其复位;充电电路,用于向电容器提供电荷;第一比较器电路,用于 在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将电容器的电势变为预定第一电势时,反转第 一触发器电路以停止充电;充电/放电电路,用于主要在转动检测电路 中的脉冲产生己停止的电机锁定时,利用恒定电流差将充电电流和放 电电流合成,并将合成电流提供至电容器;第二触发器电路,用于保 持电容器的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放电晶体管;反转检测晶体管,用 于检测电容器从充电状态到放电状态的转换的定时;阻断/复位电路, 用于在电容器的电势升高到高于第一电势的第二电势时,通过输出电 路阻断向线圈的电能配送;脉冲电路,用于在电容器的电势降低到低 于第一电势的预定第三电势时,产生复位脉冲;具有迟滞的第二比较 器电路,用于检测电容器的电势已升高到第二电势以及已降低到预定 第三电势;反相器电路;以及或电路,用于基于第一触发器电路的输 出与第二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的或运算结果,控制阻断/复位电路。通过向电机驱动器IC应用上述传统保护技术,的确可以减少致动 器线圈的烧损。但是,对于在特定时间段上连续检测到致动器线圈的最大输出时 减弱所有线圈输出的技术,在紧接在致动器线圈的最大输出之前继续 驱动的情况下,无法检测到过电流,从而导致烧损发生的风险。对于监控对多个致动器线圈进行驱动的驱动器的功率电流以控制 峰值电流的技术,当每个致动器线圈的驱动电流有偏置时,存在无法 检测到过电流的风险。对于采用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基于软件的方式检测驱动 器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峰值电流的技术,间接检测驱动电流,由于线圈 和驱动器驱动信号的变化,导致至线圈的驱动电流的变化增大,从而 可能无法以高精度检测过电流。对于检测线圈的驱动电压以控制峰值电流的技术,无法检测由于 线圈变化引起的驱动电流的变化。
专利文献1的传统技术只是在检测到当电机转动由于一些外部因 素而停止时电机意外地落入停止状态时,停止输出电路操作的技术, 并且必需与本发明的配置不同的必要配置。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当防止负载烧损 的负载驱动装置以及使用该负载驱动装置的电气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负载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流 产生部,用于根据负载的驱动电流,产生第一电流;第二电流产生部, 用于产生预定第二电流;积分部,用于根据第一电流与第二电流之间 的大小关系,对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比较部,用于将所述电容器的端 子电压与预定阈值电压相比较;以及输出部,用于基于所述比较部的 输出逻辑,产生保护信号。从以下参照附图的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特 征、元件、步骤、优点和特性将更加明显。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一种配置示例的电路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4是示出了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一个修改示例的电路框图;以及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操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将本发明应用于加载到光盘驱动装置中的电机驱动器 IC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具有电机驱动器IC1、负
载2、数字信号处理器3 (以下称作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3)、微 型计算机4和存储器5。电机驱动器IC1包括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ll、跟踪伺服驱动器 电路12、主轴(spindle)电机驱动器电路13、螺纹(thread)电机驱 动器电路14和加载电机驱动器电路15。电机驱动器IC1是多通道负 载驱动装置,基于来自DSP3的驱动信号N2,分别向多个负载2(聚 焦伺服线圈21、跟踪伺服线圈22、主轴电机23、螺纹电机24和加载 电机25)提供驱动电流。电机驱动器IC1也包括致动器保护电路16,当聚焦伺服驱动器电 路11或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中产生过电流时,致动器保护电路16 首先限制或停止两者的输出操作,然后向微型计算机4发送指示该事 件的保护信号N4。稍后将详细描述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配置和操作。在负载2中,聚焦伺服线圈21是适用于驱动拾取透镜(未示出) 并对光盘上形成的束点进行聚焦控制的装置。跟踪伺服线圈22是适用 于驱动拾取透镜并对光盘上形成的束点进行跟踪控制的装置。主轴电 机23是适用于驱动光盘上加载的转台(未示出)以恒定线速度或恒定 转速转动的装置,有刷DC电机或三相无刷电机可以用作主轴电机23。 螺纹电机24是适用于沿光盘径向驱动光拾取器的装置,有刷DC电机 或两相无刷步进电机可以用作螺纹电机24。加载电机25是适用于向 前和向后驱动光盘上加载的加载盘(未示出)的装置,有刷DC电机 可以用作加载电机25。DSP 3是适用于基于来自微型计算机4的控制信号Nl 、分别向多 个驱动器电路11到15发送驱动信号N2的装置。微型计算机4是适用于整体地控制多种设备的操作的装置,并特 别负责向DSP 3发送控制信号Nl、监控从电机驱动器IC1发送来的 保护信号N4、通过使用存储器5来存储和参考错误历史信息N3、以 及向电机驱动器IC1发送解除信号N5。存储器5用作微型计算机4的程序存储区或工作区,也用作存储 电机驱动器IC1的错误历史信息N3的存储装置。接下来,将参照图2,详细描述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电路配置。
图2是示出了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一种配置示例的电路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致动器保护电路16具有第一电流产生部161、第二电流产生部162、积分部163、偏置部164、比较部165和 输出部166。第一电流产生部161具有放大器Ala和Alb、以及P沟道场效 应晶体管Pla和Plb,这些元件都内置在电机驱动器IC1中;以及电 阻器Rla和Rlb、以及电阻器R2a和R2b,这些元件都装配在电机驱 动器IC1的外部。放大器Ala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与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的 功率输入节点连接,并经由电阻器Rla与电源电压施加节点连接。放 大器Ala的反相输入端子(-)与晶体管Pla的源极连接,并经由电阻 器R2a与电源电压施加节点连接。放大器Ala的输出端子与晶体管 Pla的栅极连接。放大器Alb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与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的 功率输入节点连接,并经由电阻器Rlb与电源电压施加节点连接。放 大器Alb的反相输入端子(-)与晶体管Plb的源极连接,并经由电 阻器R2b与电源电压施加节点连接。放大器Alb的输出端子与晶体管 Plb的栅极连接。在以上述配置形成的第一电流产生部161中,从晶体管Pla的漏 极引出与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的驱动电流IL成比例的监控电流Ic (第一电流)。设驱动电流IL的电流值是iL,监控电流Ic的电流值是 ic,电阻器Rla电阻值是rla,电阻器R2a的电阻值是r2a,则关系表 达式ic-(rla/r2a)XiL成立。类似地,从晶体管Plb的漏极引出与跟踪 伺服驱动器电路12的驱动电流成比例的监控电流。这样,通过从串联地设置在电源侧或地侧的检测器(在实施例中, 设置在电源侧的电阻器Rla和Rlb)直接检测驱动电流IL的电流值, 可以较高精度检测驱动电流IL的电流值。第二电流产生部162具有放大器A2、直流电压源E1、 N沟道 场效应晶体管N1、 pnp双极型晶体管Ql和Q2、以及npn双极型晶体 管Q3至Q5,这些元件都内置在电机驱动器IC1中;以及电阻器R3, 装配在电机驱动器IC1的外部。放大器A2的非反相输入端子(+ )与直流电压源E1的正极端子 连接。直流电压源E1的负极端子与接地节点连接。放大器A2的反相 输入端子(-)与晶体管N1的源极连接,并经由电阻器R3与接地节 点连接。放大器A2的输出端子与晶体管N1的栅极连接。晶体管N1 的漏极与晶体管Ql的集电极连接。晶体管Ql和Q2的发射极均与电 源电压施加节点连接。晶体管Ql和Q2的基极均与晶体管Ql的集电 极连接。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晶体管Q3的集电极连接。晶体管Q3 到Q5的发射极均与接地节点连接。晶体管Q3到Q5的基极均与晶体 管Q3的集电极连接。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晶体管Pla的漏极连接。 晶体管Q5的集电极与晶体管Plb的漏极连接。在以上述配置形成的第二电流产生部162中,通过使用由晶体管 Ql和Q2组成的第一电流镜电路和由晶体管Q3到Q5组成的第二电 流镜电路,向晶体管Q4的集电极引入与流向电阻器R3的恒定电流成 比例的镜像电流Id (第二电流)。此外,如上所述,也向晶体管Q5的 集电极引入与流经电阻器R3的恒定电流成比例的镜像电流。这样,采用包括产生恒定电流的恒定电流源(放大器A2、晶体管 Nl、直流电压源E1和电阻器R3)和从前述恒定电流产生镜像电流Id 的电流镜电路(晶体管Q1到Q5)的配置,可以通过适当选择外部装 配的电阻器R3, 一并设定用于检测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和跟踪伺 服驱动器电路12中的过电流的镜像电流Id的电流值。积分部163具有外部装配到电机驱动器IC1上的电容器Cla和Clb。电容器Cla的一个端子与晶体管Pla的漏极与晶体管Q4的集电 极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电容器Cla的另一端子与接地节点连接。电 容器Clb的一个端子与晶体管Plb的漏极与晶体管Q5的集电极之间 的连接节点连接。电容器Clb的另一端子与接地节点连接。采用以上述配置形成的积分部163,根据监控电流Ic与镜像电流 Id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电容器Cla充电和放电。更具体地,当监控电流 Ic大于镜像电流Id时,差分电流(Ic-Id)流入电容器Cla,由此对电
容器Cla充电。相反,当监控电流Ic小于镜像电流Id时,差分电流 (Id-Ic)流出电容器Cla,由此对电容器Cla放电。对于电容器Clb, 执行相同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即,在本实施例的积分部163中,基于 预定镜像电流Id,设定是将电容器Cla和Clb朝着保护侧积分(充电) 还是将它们朝着解除侧积分(放电)的阈值。偏置部164具有放大器A3a和A3b、 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N2a 和N2b、以及直流电压源E2a和E2b,这些元件都内置在电机驱动器 IC1中。放大器A3a的非反相端子(+ )与直流电压源E2a的正极端子连 接。直流电压源E2a的负极端子与接地节点连接。放大器A3a的反相 端子(-)与晶体管N2a的源极连接,并与电容器Cla的一个端子连 接。放大器A3a的输出端子与晶体管N2a的栅极连接。晶体管N2a 的漏极与电源电压施加节点连接。放大器A3b的非反相端子(+)与直流电压源E2b的正极端子连 接。直流电压源E2b的负极端子与接地节点连接。放大器A3b的反相 端子(-)与晶体管N2b的源极连接,并与电容器Clb的一个端子连 接。放大器A3b的输出端子与晶体管N2b的栅极连接。晶体管N2b 的漏极与电源电压施加节点连接。在以上述配置形成的偏置部164中,经由晶体管N2a对电容器 Cla的端子电压VC进行偏置,以使其不会下降到预定下限值Vdef(例 如,1.06V)以下。采用这种配置,即使在镜像电流Id大于监控电流 Ic(即,电容器Cla放电,由此端子电压VC降低)的状况持续较长 时间时,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也不会不足,从而 可以维持第二电流产生部162的正常操作。对于电容器Clb的端子电 压,经由晶体管N2b执行上述相同的偏置控制。比较部165具有比较器CMPla和CMPlb、以及直流电压源E3a 和E2b,这些元件都内置在电机驱动器IC1中。比较器CMPla的非反相输入端子(+ )与直流电压源E3a的正极 端子连接。直流电压源E3a的负极端子与接地节点连接。比较器CMPla 的反相端子(-)与电容器Cla的一个端子连接。 .
比较器CMPlb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与直流电压源E3b的正极 端子连接。直流电压源E3b的负极端子与接地节点连接。比较器 CMPlb的反相端子(-)与电容器Clb的一个端子连接。在以上述配置形成的比较部165中,通过使用比较器CMPla,确 定电容器Cla的端子电压VC是否己达到预定阈值电压Vthl (例如, 3.0V)。更具体地,当端子电压VC已达到阈值电压Vthl时,比较器 CMPla使其输出逻辑从高电平转换到低电平。 一旦端子电压VC已达 到阈值Vthl,比较器CMPla就将其输出逻辑保持在低电平,直到端 子电压VC下降到低于阈值电压Vthl的阈值电压Vth2(例如,1.06V)。 作为提供这种迟滞的技术,可以在阈值电压Vthl和Vth2之间可变地 控制直流电压源E3a的输出电压。对于电容器Clb的端子电压,可以 通过使用比较器CMPlb,执行相同的比较确定。输出部166具有保护操作控制部CTRL和npn双极型晶体管 Q6,都内置在电机驱动器IC1中;以及电阻器R4和npn双极型晶体 管Q7,都装配在电机驱动器IC1的外部。晶体管Q6的集电极经由电阻器R4与电源电压施加节点连接,并 与微型计算机4的保护信号输入节点、晶体管Q7的集电极和逻辑部 LG的复位节点连接。晶体管Q6和Q7的发射极分别与接地节点连接。 晶体管Q6的基极与保护操作控制部CTRL的保护信号输出节点连接。 晶体管Q7的基极与微型计算机4的解除信号输出节点连接。在以上述配置形成的输出部166中,保护操作控制部CTRL基于 比较器CMPla和CMPlb的输出逻辑,执行对晶体管Q6的导通-截止 控制(由此控制保护信号N4的产生)和对减弱信号MUTE的产生的 控制(由此执行对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 的减弱控制)。接下来,将参照图3,详细描述以上述配置形成的致动器保护电 路16的操作。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操作的时序图。该 图的上部示出了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和 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工作状况;中部到下部示出了聚焦伺服驱动器电 路ll (或类似地,下文中,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的驱动电流IL、 监控电流Ic与镜像电流Id之间的差分电流(Ic-Id)、电容器Cla (或 下文中,电容器Clb)的端子电压VC、保护信号N4和聚焦伺服驱动 器电路ll (或下文中,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的解除信号N5的行 为。当驱动电流IL超过预定目标值(根据聚焦伺服线圈21或跟踪伺 服线圈22的额定值而设定的电流值),并且监控电流Ic大于镜像电流 Id,从而两者之间的差分电流(Ic-Id)变为正时,对电容器Cla充电, 其端子电压VC开始升高。之后,当驱动电流IL在预定目标值之上时, 对电容器Cla继续充电。当驱动电流IL超过预定目标值时,致动器 保护电路16的工作状况从关状态转换到有效状态。当继续对晶体管Cla的充电,并且端子电压VC已达到预定阈值 电压Vthl时,保护操作控制部CTRL通过将晶体管Q6从导通切换到 截止,使保护信号N4的输出逻辑从低电平转换到高电平,并输出减 弱信号MUTE (图3未示出),以停止(或限制)对聚焦伺服驱动器 电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的驱动。这样,在本实施例的致动器保护电路16中,当电容器Cla的端 子电压VC已达到阈值电压Vthl时,自发地减弱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 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 (停止或限制对其的驱动),并将该事件 (保护信号N4转换到高电平)向微型计算机4报告。gp,不仅在聚 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或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的自身侧发生错误的 情况下,也在对方侧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停止或限制对每一个的驱动。在驱动器电路之一发生错误的情况下,这种配置不仅允许快速激 活对该驱动器电路的保护操作,还允许在其他驱动器电路真正发生错 误之前预先激活对其他驱动器电路的保护操作。因此,通过实现多通 道驱动器电路之间的协作错误保护操作,本实施例的电机驱动器IC1 可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当减弱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以使驱 动电流IL变为0时,以及当监控电流Ic变得小于镜像电流Id以使两 者之间的差分电流(Ic-Id)转换到负侧时,对电容器Cla放电,电容
器Cla的端子电压VC开始降低。然后,当端子电压VC降低到阈值 电压Vth2 (该图中的基准电压Vdef)时,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工作 状况返回到关状态。然而,在该阶段,保护信号N4并不自发地返回 到低电平,并继续减弱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 12。在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工作状况返回到关状态之后,微型计算机 4将解除信号N5提高到高电平,则将晶体管Q7从截止切换到导通, 并且保护信号N4的输出逻辑从高电平返回到低电平。保护操作控制 部CTRL检测到该保护信号N4的降低,并将晶体管Q6从截止切换到 导通,解除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的减弱 状况。在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工作状况未返回关状态的情况下,即使在 从微型计算机4输出解除信号N5时,保护操作控制部CTRL也不接 受该信号,从而将晶体管Q6保持在截止状态,这样继续减弱聚焦伺 服驱动器电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 g卩,保护操作控制部 CTRL配置为,仅当电容器C1 a的端子电压VC降低到阈值电压Vth2, 并且从微型计算机4中输出解除信号N5时,才解除减弱状况。这种 配置可以确保足以使线圈温度降低的减弱时间段,从而提高针对烧损 的裕度。然后,要注意解除减弱状况的操作不限于上述方式。因此,配置 可以是当电容器Cla的端子电压VC降低到阈值电压Vth2时自发地解 除减弱状况,或者响应于用户指令,在正确的时间解除减弱状况。如上所述,在从减弱状况返回之后,当驱动电流IL超过预定目标 值时,使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工作状况从关状态转换到有效状态,并 根据监控电流Ic与镜像电流Id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电容器Cla充电 或放电。这样,致动器保护电路16配置为对超过预定目标值的驱动电流 IL的电流值进行时间积分,并将累积电荷的总量(端子电压VC)与 预定阈值电压Vthl和Vth2相比较。因此,当驱动电流IL超过预定目 标值时,用于减弱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 的宽限期与前述超过量成反比例。因此,当驱动电流IL超过预定目标 值很多时,可以立即提供保护。相反,当驱动电流IL略微超过预定目 标值时,可以采用这种宽限期来适当地提供保护,以防止烧损发生。 因此,这可以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根据保护的紧急程度执行适当的减弱控制。例如,允许以 100mA的驱动电流IL持续驱动10s时,而只允许以200mA的驱动电 流IL持续驱动5s。在本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中,微型计算机4配置为,当确认保 护信号N4转换到高电平时,将电机驱动器IC1的错误历史信息N3 存储到存储器5中。将电机驱动器IC1的错误状况发送至微型计算机 4并累积作为错误历史信息N3的这种配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技术性能 和安全性。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中,微型计算机4配置为,当 确认保护信号N4转换到高电平时,通过使用显示器和/或扬声器(未 示出)来报告电机驱动器IC1的错误。这种配置允许用户毫无延迟地 得知电机驱动器IC1的错误,从而允许快速恢复工作,提高了设备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接着,将参照图4和5,详细描述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一个修改 实施例。图4是示出了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一个修改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致动器保护电路16的操作的时序图。在图4 中,为了简单说明,仅以简化方式绘制了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侧的 保护电路,基本配置与图2的配置相同。如图4所示,本修改实施例的致动器保护电路16不包括图2所示 的保护操作控制部CTRL,而配置为,通过使用比较器CMPla的输出 信号,直接执行晶体管Q6的导通-截止控制,以产生保护信号N4。因此,当电容器Cla的端子电压VC已达到预定阈值电压Vthl 时,保护信号N4升高到高电平。但是,这只是用于向微型计算机4 报告过电流产生的警告标志,因此除非由来自微型计算机4的减弱信 号MUTE提供用于减弱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 路12的指令,否则不会自发停止或限制对这些电路的驱动。因此,即 使在保护信号N4转换到高电平之后,电容器Cla的端子电压VC也 继续升高。此后,当来自微型计算机4的减弱信号MUTE降低到低电平时, 减弱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并且电容器 Cla的端子电压VC开始降低。然后,当端子电压VC降低到阈值电 压Vth2(在该图中,略微高于基准电压Vdef的电压;例如,对于基 准电压Vdef=1.06V,阈值电压Vth2=l.lV)时,保护信号N4返回低 电平。微型计算机4对此进行确认之后,将减弱信号MUTE升高到高 电平,解除聚焦伺服驱动器电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的减弱 状况。这样,本修改实施例的致动器保护电路16只输出保护信号N4作 为警告标志,而使微型计算机4负责确定是否减弱聚焦伺服驱动器电 路11和跟踪伺服驱动器电路12。因此,微型计算机4可以在保护信 号N4转换到高电平的同时发出减弱指令,并可以在特定宽限期之后 发出减弱指令。可选地,微型计算机4也可以不依据保护信号N4而 基于用户操作等自己发出减弱指令。虽然参照将本发明应用于驱动拾取透镜的致动器的情况,描述了 上述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应用目标并不限于此。本发明可作为烧损 防止技术而广泛应用于例如负载驱动装置,诸如蓝光盘驱动装置等中 使用的象差(aberration)校正透镜的位置驱动装置、DVD驱动装置等 中加载的倾斜伺服驱动器电路或步进电机驱动器电路、以及电气设备 中的负载(例如,音圈电机)。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配置进行多种修改。关于本发明的工业实用性,在提高车载导航系统、车载音频系统、 便携式导航系统等具有用于执行DVD、 CD、 MD等光盘的再现的光 盘驱动装置的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本发明是有效技术。虽然相对于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 解,所公开的本发明可以多种方式得以修改,并可以采用除了以上具
体提出并描述的实施例之外的多种实施例。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 涵盖落入本发明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负载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产生部,用于根据负载的驱动电流,产生第一电流;第二电流产生部,用于产生预定第二电流;积分部,用于根据第一电流与第二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比较部,用于将所述电容器的端子电压与预定阈值电压相比较;以及输出部,用于基于所述比较部的输出逻辑,产生保护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负载驱动装置,还包括偏置部,用于 执行偏置,以使所述电容器的端子电压不会降低到预定下限以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驱动装置,其中第一电流产生部通 过使用与所述负载的电源侧或接地侧串联连接的检测器,直接检测所 述驱动电流的电流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驱动装置,其中第二电流产生部包 括恒定电流源,用于产生恒定电流;以及电流镜电路,用于通过对 所述恒定电流镜像,产生第二电流。
5. —种电气设备,包括 负载驱动装置;至少一个负载,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负载驱动装置的驱动电流的供 给;以及微型计算机,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负载驱动装置的保护信号的输入, 其中所述负载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产生部,用于根据负载的 驱动电流,产生第一电流;第二电流产生部,用于产生预定第二电流; 积分部,用于根据第一电流与第二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电容器充 电和放电;比较部,用于将所述电容器的端子电压与预定阈值电压相 比较;以及输出部,用于基于所述比较部的输出逻辑,产生保护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保护 操作控制部,用于基于所述比较部的输出逻辑,减弱对所述负载的驱 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所述保护操作控制部基 于来自所述微型计算机的解除信号,解除所述负载的减弱状况。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微型计算机基于所 述保护信号,减弱或解除对所述负载的驱动。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微型计算机在接收 到所述保护信号的输入时,将所述负载驱动装置的错误历史信息存储 到存储器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微型计算机在接 收到所述保护信号的输入时,通过使用显示器和扬声器中至少一个, 报告所述负载驱动装置的错误。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负载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产生部,用于根据负载的驱动电流,产生第一电流;第二电流产生部,用于产生预定第二电流;积分部,用于根据第一电流与第二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比较部,用于将所述电容器的端子电压与预定阈值电压相比较;以及输出部,用于基于所述比较部的输出逻辑,产生保护信号。这种配置允许适当地防止负载烧损。
文档编号H02H7/08GK101159374SQ200710153138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4日
发明者太田隆裕, 山本精一 申请人: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