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332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镜头移位才几构(lens displacement mechanism )供应用 在 一 自动对焦或变焦的镜头组,尤指 一 种利用二电磁线圈以同 一 中心轴排列, 并使其中一线圏固设在镜头夹持部上以同步滑动移位,而另一线圈相对固定保 持不动,再通过两线圈相邻两端之间所产生的》兹力,以驱动并控制4竟头进行滑 动移位。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数字相机、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笔记型计算机等手持式电子 装置上,常设有一可自动对焦(auto-focusing,简称AF)或变焦(zooming)的 微型镜头模块(compact camera module,简称CCM),而所述的镜头模块基本 上包含 一容腔(housing ); —镜头由镜片群(lens group )与 一镜头夹持部(lens holder)组成,可套设在容腔内并可在光轴方向上前后滑动移位;与一镜头移位 才几构(lens displacement mechanism ), 或称为制动器(actuator), 其主要用以 驱动所述的镜头在光轴上产生移位动作,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功效。
常见的镜头移位机构的设计包含有 一种称为压电马达(piezoelectric motor ),其是利用压电(piezoelectric )材料原理形成,但一般所使用的压电材 料无法耐受回焊(reflow)作业的高温(约260。C),而可耐受回焊高温的特别压 电材料又相当昂贵,故不利于量产化或降低制造成本。又一种称为音圈马达 (voice coil motor,简称VCM),其是利用电》兹力与弹性件(如弹簧或弹片) 配合形成,但在回焊高温时(约260°C )将会损坏音圈马达或降低磁力,如利用 钕、铁、綳金属族构成的,其磁力虽够强但无法通过回焊温度(其磁力约只剩 余l/5或还少),而如利用衫、钴金属族构成者,其虽可通过回焊温度但石兹力则 不够强(其磁力会削弱1/2或还多),因此上述现有的压电马达与音圈马达在组 装时都不可使用回焊方式,致在量产效率上受到限制;因此现有镜头移位(控 制)机构的结构设计不利于使用回焊方式的量产化加工。而对于镜头移位机构的可回焊量产化的设计,有 一 种是利用形状记忆合金 (shaped memory alloy,简称SMA)的镜头移4立才几构,其是利用SMA的热缩 冷胀的特性以作为制动器(actuator)的驱动力源,如US5,185,621A、 US5,279, 123A、 US5,459,544A、 US6,307,678B2、 US6,449,434B1 、 WO2005001540、 US2 0020136548、 US2007058070、 US2007047938、 JP64000938、 JP9127398、 JP620 67738、 JP3196781、 JP2006329111、 JP2005275270、 JP2005195998、 JP2005156 892、 JP2004184775、 JP2004129950、 JP200楊9986、 JP2004038058、 JP200005 6208等,但是,SMA热缩冷胀的动作较慢且所产生的(长度)伸缩量也有限, 相对使镜头移位量受限,无法简易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功效。
另有一种是利用线圈通电产生磁力的特性以作为制动器(actuator)的驱动 力源,如US7,262,927、 US7,196,978、 US7,002,879、 US6,961,090、 US6,687,06 2、 US6,594,450、 US6,504,813、 US5,745,447、 US5,708,633、 US5,642,232、 US 5,485,315、 US5,070,489、 US4,891,799、 US4,684,797、 US4,654,515、 US4,341,2 04、 US4,341,203、 US4,305,383、 US4,243,848、 US4,123,145、 US20070133110、 US6,492,889、 US6,654,185、 US6,424,472、 JP10064111、 JP60243615、 JP10246 848、 JP10319326、 JP11024125、 JP2005037865、 JP20030302721、 JP200507060 9、 JP2005227705、 JP2004280031、 JP2005173431、 JP2006071702、 JP3124292U、 JP2005258355、 EP1164601、 WO2007026830等,而所述的现有技术大部分是利 用线圈与磁铁配组使用,如在一线圈之内围或外围环状排列设置一个或数个磁 铁,使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与磁极,而可与由一个或数个磁铁所建立的》兹场与 磁极之间形成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镜头移动,也就是现有技术的4竟头移位 机构都设有磁铁或相同类材料以配合线圈使用,如US6,424,472公开如图1所示 的4竟头组1,其是利用一线圈10设在一4竟头座(lens seat) 11的外围的底部, 再在所述的镜头座11内部一容腔(receptacle) 12中设一镜头夹持部(lens hoi der) 13,其利用导石兹金属才才津牛(magnetic conductive metal material)制成且内 部夹设有镜片14,而当线圈10通电后镜头夹持部13可被磁性吸引向下移动(i s magnetically attracted to move down ward);又^口 WO2007026830 (即US7, 298,562 )公开如图2所示的镜头组2,其主要是利用两线圈20、 20,分别夹设在 一内设有镜筒(lens barrel) 21的套筒(sleeve) 22的外围上,且设在前、后两 分开位置上,而所述的套筒22可利用磁性材料(magnetic material)做成;再在一以铁石兹材料(ferromagnetic material)做成的4竟头座(yoke) 23的内纟彖面上 固设一向内凸出的环形》兹铁(ring-shaped magnet) 24且其石兹性是垂直在光轴X (magnetize d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并使环形磁 4失23位于前、后两线圈20、 20,之间,则当两线圈20、 20,通电后,前、后两线 圈20、 20,与环形磁铁24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可用以驱使套筒22及其内装镜筒2 1相对于固定的磁铁24进行前后滑动;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镜头移位机构所设 的磁铁或导磁金属材料在组装时都不适合使用回焊方式,致在量产效率上也受 到限制,且一个或数个磁铁要达到驱动镜头移动所须的足够的磁场强度(或驱 动用磁力)本身须具有相当的厚度或体积,致使所述的磁铁不论设置在线圈之 内围或夕卜围,所形成的4竟头移位才几构(lens displacement mechanism,或称为制 动器actuator)所占的体积会相对增加,不利于4竟头模块(CCM, compact came ra module)的小型化要求;又前述WO2007026830案如图2所示其是利用前、 后两线圈20、 20,分开i殳在环形》兹4失23的前、后方并可前后移动,其结构中不 但仍存在设置磁铁23的缺点,且镜头座(yoke ) 22之内部因至少包含有两线圈 20、 20,与 一》兹铁23与三者之间移动空间致前后方向空间或3巨离相对加大,故仍 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供应用在一镜 头模块中,所述的镜头移位机构是利用一第一线圈与一第二线圏等二电磁线圈
(electromagnetic coil)并以镜头的光轴同轴前后排列构成,且其中 一线圈是固 设在一镜头夹持部上而可与镜头夹持部同步滑动移位,另 一线圈则相对固定而 保持不动,再通过两线圈之间选择不同的线圈绕设型态如左/右旋线圏或控制不 同的线圈电流方向,4吏两线圈相邻两端之间产生^兹力以驱动并控制4竟头在光轴 上进行滑动移位,以增进镜头移位机构或其镜头模块在结构设计上的选择性与 方便性,供可适用在一自动对焦或变焦的镜头模块,并使镜头模块可耐回焊
(reflow)高温而提高量产化的可能性。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中所述的镜 头夹持部的全部或一部分如夹持部内圈或外圈,进一步可利用软磁材料(ferrite) 制成;所述的软磁材料具有易磁化且易退磁的特性,其主要成份可为高纯度铁(熟铁、软铁)、含碳量很低的钢、硅钢、镁锌合金(Mg-Zn alloy)、镍锌合金(Ni-Zn alloy)、锰锌合金(Mn-Zn alloy)、或金属玻璃(metallic glass)等,且可耐回焊高温; 如此,当两线圈分别输入电流后两线圈之间产生l兹场,并可同时使以软;兹材料 制成的镜头夹持部也产生感应磁力,以配合线圈而产生稳定的相斥或相吸的电 》兹力(electromagnetic force )以驱动镜头夹持部(即镜头)进行滑动移位,并因 可耐回焊高温而可提高量产化的可能性。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进一步可在 镜头或其镜头夹持部上配置一回复弹性件(return spring element),当两线圈的 相邻端的^t极之间的^f兹力消失或不产生作用时,所述的回复弹性件可对镜头夹 持部提供一相对的回复力,以使所述的镜头回复至原位而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 效果。


图1是现有技术US6,424,472镜头组的侧面示意图2是现有技术US7,298,562镜头组的侧面示意图3是现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4是图3 —侧面示意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6是图5—侧面示意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8是图7—侧面示意图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10是图9 一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3-镜头移位机构;30-第一线圈;31-第二线圈;301、 311-前端;302、 312 —后端;4-4竟头才莫块;40 -容腔(housing ) ; 41—4竟头; 42 —4竟片群;43-4竟头夹持部(lens older ) ;431-夹才寺部内圈;432 —夹4争部 夕卜圈;50 —回JJ单寸生寸牛(return spring element)。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乃是针对本发明镜头移位机构的主要构成组 件而作说明,因此本发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虽是应用在 一 自动对焦或变焦镜 头模块中,但就一般具有自动对焦或变焦功能的镜头模块而言,除了本发明所 公开的镜头移位机构外,其它结构乃属一般通知的技术,因此一般在此领域中 熟悉此项技艺的人士了解,本发明所公开自动对焦或变焦镜头模块的构成组件 并不限制在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结构,也就是所述的自动对焦或变焦镜头模块 的各构成组件是可以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变换的,例如所述的镜
头模块中容腔(housing)的形状设计并不限制,也就是镜头模块的内部空间设 计并不限制;或由镜片群(lens group)与一镜头夹持部(lens holder)组成的镜 头的整体形状或结构型态也不限制,如所述的镜头(lens)可包含由单一镜片或 数个镜片构成的镜片群,且单 一镜片或镜片群一般可先容设在一 固定件内而再 与一镜头夹持部(lens holder)结合形成一镜头;或所述的镜头夹持部(lens holder)的形状、结构型态或使用的软磁材料也不限制,其在组装上可作各种不 同设计,供可配合所述的镜头模块的外壳、内部空间、容腔(housing)或内部 其它构成组件等以组装成一体而形成一镜头模块;或本发明两线圈之间个别的 线圈匝(turn)数、线圈内径(或线圈内径截面积)、线圏高度或电流进出方向 与大小等也不限制,且可依据法拉第愣次定律(Faraday-Lenz Law)与相关计算式 计算,如下列式(l) B=Ki/Ic(l)
其中,B为磁通密度(wb/m2), K为线圈匝数,i为电流,Ic为磁力线封闭曲 线上积分路径的长度。由式(l)可计算本发明两线圈个别的磁场强度,以作为导 出或实验两线圈之间,即两线圈的相邻端的磁极之间,所能产生相斥或相吸的 磁力大小的依据,以配合镜头的重量以设计最佳驱动力。
参考图3、图4所示,其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与侧面示意图。本发 明利用双线圏的镜头移位机构3,是可应用在一自动对焦或对焦镜头模块4中, 其中所述的镜头模块4基本上至少包含一容腔(housing) 40,供一镜头41可在 容腔40内的光轴X方向上滑动移位;所述的镜头41 一般包含一由单一镜片 (lens)或数个镜片(如两镜片)构成的镜片群42以及一供容设所述的镜头群 42的镜头夹持部(lens holder) 43,也就是镜片群42与镜头夹持部43是组成一 可同步移动的镜头41,且套设在容腔40内而可在光轴X上滑动移位,但所述的镜头41包含镜片群42或镜头夹持部(lens holder ) 43的结构或组装型态并不 限制。
本发明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3的特征在于利用两线圈,包含一第 一线圈30与一第二线圈31以同一中心轴即光轴X排列构成,并使其中一线圏, 如本实施例的第一线圈30,固设在镜头41上如固设在镜头夹持部43的外围上, 而与镜头41结合成一可同时滑动移位的连动体,而另一线圈,如本实施例的第 二线圈31则相对固定保持不动;再通过第一线圈30与第二线圈31分别输入电 流Il与12,使第一线圈30与第二线圈31分别产生一轴;兹场Hl与H2,并在各 线圈30、 31的前后端301、 302与311、 312分别形成N或S》兹才及,4吏两线圈 30、 31的相邻两磁极之间,如本实施例第一线圈30的后端(磁极端)302与第 二线圈31的前端(石兹才及端)311之间,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石兹力,如本实施例为 相斥的^f兹力,并以所述的^f兹力作为驱动力,以驱动并控制镜头41在光轴X上进 行滑动移位,供本发明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3可适用在一自动对焦或变 焦的镜头模块4,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效果;又为使两线圈30、 31之间的 电》兹力增加,可^^第一线圈30与第二线圈31的石兹力方向为同向或反向,如N-S 或N-N(S-S)、或增加线圈两端电流i (或增加电压)、或增加线圈匝数K。
再者,为使第一线圈30或第二线圈31所形成的磁力线(magnetic path )能 达到集中或密集的效果以增进两线圈30、 31之间所产生电磁力的稳定性,所述 的镜头夹持部43的全部或一部分如夹持部内圈431或外圈432,可利用^U兹材 料(ferrite )制成;所述的软磁材料具有易磁化且易退磁的特性,其在外加磁场 中非常容易被磁化,但当外加磁场消失时其感应磁化也随即消失,也就是软磁 材料本身无保持磁化的能力;而目前软磁材料主要成份可为高纯度铁(熟铁、软 铁)、含碳量很低的钢、硅钢、镁锌合金(Mg-Zn alloy)、镍锌合金(Ni-Zn alloy)、 锰锌合金(Mn-Zn alloy)、或金属玻璃(metallic glass)等,均可耐受回焊高温;贝'J 当两线圏30、 31分别输入电流后,两线圈30、 31之间产生i兹场,同时可4吏以 软磁材料(ferrite)制成的镜头夹持部产生感应磁力,以可配合线圏30、 31而 产生稳定的相斥或相吸的电磁力(electromagnetic force )或增进两线圏3 0 、 31 之间所产生电磁力的稳定性,以稳定地且有效地驱动镜头夹持部43(即镜头41 ) 在进行滑动移位;又所述的通过以软磁材料制成的镜头夹持部而构成的镜头移 位机构构与镜头模块也可耐回焊高温,以可提高量产化的可能性。又本发明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3可进一步在镜头41上配置一回复弹 性件(return spring element) 50,当两线圏30、 31之间或两线圏30、 31的相邻 端的磁极之间的磁力消失时,所述的回复弹性件50可对镜头21提供一相对的 回复力,也就是对镜头41提供一与两线圈30、 31之间的磁力相反的弹簧力, 用以将镜头41回复至磁力作用前的原位;至于所述的回复弹性件50的弹性型 态如压缩式(Compression)弹簧或伸张式(Extension)弹簧、数目或设立位置 等并不限制,可随镜头模块4的设计需要或两线圈30、 31之间的磁力方向而改 变。
本发明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3中,两线圏30、 31的线圈绕设型态、 电流方向与回复弹性件50型式等可随需要而作不同选择,因此本发明的镜头移 位才几构3至少可产生64种不同的组成方式如下列表一所示
表一64种组成方式
第一线圈或 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二线圈固
组成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电流方向电;危方向定弹簧型式
1左旋左旋进入进入1压缩式
2左旋左旋进入进入1伸张式
3左旋左旋进入进入2压缩式
4左旋左旋进入进入2伸张式
左旋左旋进入流出1压缩式
6左旋左旋进入流出1伸张式
7左旋左旋进入流出2压缩式
8左旋左旋进入流出2伸张式
9左旋左旋流出进入1压缩式
10左旋左旋流出进入1伸张式
11左旋左旋流出进入2压缩式
12左旋左旋流出进入2伸张式
13左旋左旋流出流出1压缩式
14左旋左旋流出流出1伸张式
15左旋左旋流出流出2压缩式16左旋左旋流出流出2伸张式
17左旋右旋进入进入1压缩式
18左旋右旋进入进入1伸张式
19左旋右旋进入进入2压缩式
20左旋右旋进入进入2伸张式
21左旋右旋进入流出1压缩式
22左旋右旋进入流出1伸张式
23左旋右旋进入流出2压缩式
24左旋右旋进入流出2伸张式
25左旋右旋流出进入1压缩式
26左旋右旋流出进入1伸张式
27左旋右旋流出进入2压缩式
28左旋右旋流出进入2伸张式
29左旋右旋流出流出1压缩式
30左旋右旋流出流出1伸张式
31左旋右旋流出流出2压缩式
32左旋右旋流出流出2伸张式
33右旋左旋进入进入1压缩式
34右旋左旋进入进入1伸张式
35右旋左旋进入进入2压缩式
36右旋左旋进入进入2伸张式
37右旋左旋进入流出1压缩式
38右旋左旋进入流出1伸张式
39右旋左旋进入流出2压缩式
40右旋左旋进入流出2伸张式
41右旋左旋流出进入1压缩式
42右旋左旋流出进入1伸张式
43右旋左旋流出进入2压缩式
44右旋左旋流出进入2伸张式
45右旋左旋流出流出1压缩式46右旋左旋流出流出1伸张式
47右旋左旋流出流出2压缩式
48右旋左旋流出流出2伸张式
49右旋右旋进入进入1压缩式
50右旋右旋进入进入1伸张式
51右旋右旋进入进入2压缩式
52右旋右旋进入进入2伸张式
53右旋右旋进入流出1压缩式
54右旋右旋进入流出1伸张式
55右旋右旋进入流出2压缩式
56右旋右旋进入流出2伸张式
57右旋右旋流出进入1压缩式
58右旋右旋流出进入1伸张式
59右旋右旋流出进入2压缩式
60右旋右旋流出进入2伸张式
61右旋右旋流出流出1压缩式
62右旋右旋流出流出1伸张式
63右旋右旋流出流出2压缩式
64右旋右旋流出流出2伸张式
其中,如第一、二线圈30、 31的线圏绕设型态可分别选择左旋(Left)或 右旋(Right),第一、二线圈30、 31的电流方向可分别选择进入(Input)或流 出(Output),第一、二线圈30、 31的设置方式可选择其一为固设在镜头夹持 部43上而可同步滑动移位另一则固定不动,回复弹性件50可选择压缩式 (Compression)弹簧或伸张式(Extension)弹簧,因此本发明的镜头移位机构 3至少可产生64种不同的组成方式,又其中,固设在镜头41上的线圈30/31可 设置在镜头夹持部43之内部或外部,又镜头夹持部43可设计不同的结构或使 用不同的软磁材料(ferrite )。
选择表一中数个较佳实施例,分别说明如后
<第一实施例 >表一中第55号组成
参考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圏30的线圈绕设型态为右旋(Right ),第二线圈31的线圈绕设型态为右旋(Right),第一线圏30的电流方向II为进 入(Input),第二线圈31的电流方向12为流出(Output),第二线圈31设定 为固定不动,回复弹性件50为压缩式(Compression)弹簧;如此,第一线圈 30的前、后端301、 302分别形成N、 S磁极,而第二线圏31的前、后端311、 312分别形成S、 N》兹;f及,致本实施例第一线圈30的后端102与第二线圈31的 前端311之间产生相斥石兹力,并以所述的磁力作为驱动力,以驱动镜头41(镜 头夹持部43)在光轴X方向上进行滑动移位,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效果。
又所述的4竟头夹持部43的全部或一部分如夹持部内圈431或外圈432,进 一步可利用软磁材料制成,以可配合第一线圈30而集中磁力线产生稳定的电磁 力;本实施例镜头夹持部43是以镍锌合金制成,第一线圈30设置在镜头夹持 部43外部,当第一线圈30通电而产生》兹场,所述的》兹场的》兹力线则集中在镇 头夹持部43的端面,可对第二线圈11产生较稳定的相斥磁力作用,并通过所 述的磁力作用以驱动并控制镜头21在光轴X方向上进行滑动移位。
<第二实施例〉表一中第56号组成
参考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0的线圈绕设型态为右旋 (Right),第二线圈31的线圈绕设型态为右旋(Right),第一线圈30的电流 方向II为进入(Input),第二线圈31的电流方向O为流出(Output),第二 线圈31设定为固定不动,回复弹性件50设定为伸张式(Extension)弹簧;如 此,第一线圈30的前、后端301、 302分别形成N、 S磁才及,而第二线圈31的 前、后端311、 312分别形成S、 N磁极,致本实施例第一线圈30的后端302与 第二线圈31的前端311之间产生相斥》兹力,并以所述的;兹力作为驱动力,以驱 动并控制镜头21在光轴X方向上进行滑动移位,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效果。
又所述的#;头夹持部43的全部或一部分如夹持部内圈431或外圈432,进 一步可利用软磁材料制成,本实施例是以镍锌合金制成,第一线圈30设置在镜 头夹持部43的外部,当第一线圈30通电而产生磁场时,所述的磁场的》兹力线 则集中在镜头夹持部43的端面上,可对第二线圈31产生较稳定的相斥磁力作 用,并通过所述的磁力作用作为驱动力以驱动并控制镜头41在光轴X方向上进 行滑动移位,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表一中第50号组成
参考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0的线圈绕设型态为右旋(Right),第二线圈31的线圈绕设型态为右旋(Right),第一线圈30的电流 方向II为进入(Input),第二线圈31的电流方向12为进入(Input),第一线 圈30设定为固定不动,回复弹性件50设定为伸张式(Extension)弹簧;如此, 第一线圈30的前、后端301、 302分别形成N、 S磁极,而第二线圈31的前、 后端311、 312分别形成N、 S磁极,致本实施例第一线圈30的后端302与第二 线圈31的前端311之间产生相吸石兹力作用,并通过所述的^兹力作用作为驱动力 以驱动并控制镜头41在光轴X方向上进行滑动移位,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 效果。
又所述的4竟头夹持部43的全部或一部分如夹持部内圈431或外圈432,进 一步可利用软磁材料制成,本实施例是以镍锌合金制成,第二线圏31设置在镜 头夹持部43的外部,当第二线圈31通电而产生》兹场,所述的石兹场的石兹力线则 集中在镜头夹持部43的端面,可对第一线圈30产生较稳定的相吸磁力作用, 并通过所述的磁力作用作为驱动力以驱动并控制镜头41在光轴X方向上进行滑 动移位,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表一中第49号组成
参考图9、图IO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圈30的线圏绕设型态为右旋 (Right),第二线圏31的线圈绕-没型态为右旋(Right),第一线圈30的电流 方向II为进入(Input),第二线圈31的电流方向12为进入(Input),第一线 圈30为设定固定不动,回复弹性件50设定为压缩式(Compression)弹簧;因 此,第一线圈30的前、后端301、 302分别形成N、 S磁极,而第二线圈31的 头前、后端311、 312分别形成N、 S》兹极,致本实施例第一线圈30的后端302 与第二线圈31的前端311之间产生相吸磁力作用,并通过所述的磁力作用作为 驱动力以驱动并控制镜头41在光轴X上进行滑动移位,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 的效果。
又所述的4竟头夹持部43的全部或一部分如夹持部内圈431或外圈432,进 一步可利用软磁材料制成,本实施例是以镍锌合金制成,第二线圈31设置在镜 头夹持部43的外部,当第二线圈31通电而产生石兹场,所述的》兹场的》兹力线则 集中在镜头夹持部43的端面,对第二线圈11可产生较稳定的相吸磁力作用, 并通过所述的磁力作用作为驱动力以驱动并控制镜头41在光轴X方向上进行滑 动移位,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效果。上述第一、二线圈30、 31的电流方向如第一线圏30的电流方向选才奪进入 (Input)或流出(Output)与第二线圈31的电流方向选择进入(Input)或流出 (Output)等相关导电连接方式,均可通过电子线路的设计而达到,由于所述的 电子线路并非属于本发明镜头移位机构3的主要构成组件,也非本发明的特征 所在,且利用目前电子相关技术即能达到其设计目的,故不在此再详加杀又述。 另,对于镜头夹持部43的结构设计或选用不同导磁材料所造成的电磁力稳定情 形,也可通过实际样品试验而导出,且非本发明的特征所在,故不在此再详加 叙述。
本发明的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比较,至少可具有下列优点 < 1 > 、本发明双线圏的镜头移位机构3不须利用其它磁铁设置在线圈的外 围或内围以配合线圈使用,至少可省去磁铁构件及其设立位置,相对可简化镜 头移位机构的结构,符合镜头模块小型化与降低成本的设计要求,有利于量产化。
<2〉、本发明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3因不使用磁铁,可耐回焊(reflow) 高温,可提高量产化的可能性。
<3> 、本发明的镜头夹持部43的全部或一部分如夹持部内圈431或外圈 432,可利用软磁材料(ferrite)制成,以可集中磁力线而增进二线圈之间所产 生电磁力的稳定性,有利于驱动并控制镜头41在光轴X方向上稳定滑动移位; 而且所述的包含有软石兹材料的镜头夹持部43可耐回焊(reflow)高温,不影响 量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 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 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变换,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是适用在一自动对焦或变焦镜头模块,所述的镜头模块至少包含一容腔、一镜头与一镜头移位机构,其中所述的镜头是包含一镜片群与一镜头夹持部并套设在所述的容腔内,而在光轴上朝接近或远离物的方向滑动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移位机构是由一第一线圈与一第二线圈前后排列构成,并使其中一线圈固设在镜头的外围并与镜头结合成一同步滑动移位的镜头连动体,而另一线圈则相对固定保持不动,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分别输入电流后,两线圈之间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镜头连动体在光轴方向上进行滑动移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线圏的线圈绕设型态为左旋或右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线圈的线圈绕设型态为左旋或右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线圈固设在镜头外围并与镜头结合成一同步滑动移位的连动体,而所述的第二线圏为固定不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线圏固设在镜头外围并与镜头结合成一同时滑动移位的连动体,而所述的第一线圈为固定不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夹持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由软磁材料制成,所述的软磁材料为高纯度铁,含碳量很低的钢、硅钢、镁锌合金,镍锌合金,锰锌合金,与金属玻璃中其中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夹持部的一部分包含镜头夹持部的内圈部分或镜头夹持部的外圈部分。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镜头上配置一回复弹性件,当所述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磁力消失时,所述的回复弹性件对镜头提供 一 与石兹力作用反向的回复力,以使所述的镜头回复至原位。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复弹性件为压缩式弹簧或伸张式弹簧。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其是适用在一自动对焦或变焦镜头模块,所述的镜头模块至少包含一容腔、一镜头与一镜头移位机构,其中所述的镜头是包含一镜片群与一镜头夹持部并套设在所述的容腔内,而在光轴上朝接近或远离物的方向滑动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移位机构是由一第一线圈与一第二线圈前后排列构成,并使其中一线圈固设在镜头的外围并与镜头结合成一同步滑动移位的镜头连动体,而另一线圈则相对固定保持不动,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分别输入电流后,两线圈之间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镜头连动体在光轴方向上进行滑动移位。
文档编号H02K33/18GK101498828SQ20081000475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
发明者吴诗斌 申请人: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