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059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是将可控硅组件安装在散热器上,这种结构,很 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造成可控硅误触发,而且采用可控硅组件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 置,由于可控硅导通电阻高、耐压低,因而发热量高,可靠性低,并且占用空间大以及 外部接线复杂,操作人员安装调试过程中容易碰触,造成触电等人身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发热量低、可靠性 高,而且外部接线简单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包括散热底座、第 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端子排,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端子排分别固定连接 在散热底座的两端,所述散热底座上还装有继电器,且继电器位于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 二接线端子排之间;所述继电器与第一接线端子排之间以及继电器与第二接线端子排之 间均通过导电体电连接。所述散热底座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顶部安装板和若干散热片,所述若干 散热片与顶部安装板相连且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 具有第一安装豁口和第二安装豁口,所述第一安装豁口侧壁上具有第一安装螺孔,第二 安装豁口侧壁上具有第二安装螺孔,一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插在第一安装豁口和 第二安装豁口上,并通过螺钉与第一安装螺孔及第二安装螺孔螺纹连接而固定连接在散 热底座上,外壳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上部边条分别位于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 端子排上方,继电器位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指示灯孔,指示灯孔的位置与继电器上的指示灯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继电器顶部安装有绝缘盖。所述散热底座的顶部安装板的两端均具有两个安装通孔,且安装通孔为腰圆形 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具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第三连接片,每个连接片 上均穿有两个螺钉,第二接线端子排具有第四连接片、第五连接片和第六连接片,每个 连接片上均穿两个螺钉,所述继电器一端的三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 和第三连接片通过相应的导电体及螺钉电连接,继电器另一端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第四 连接片、第五连接片和第六连接片通过相应的导电体及螺钉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散热底座上还装有继电器,且继电器位于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端子排之间,所述继电器与第一接线端子排之间以及继电器与第二 接线端子排之间均通过导电体电连接,取消了可控硅组件,继电器本身的导通电阻低、 耐压高,因而发热量低,可靠性高,而且占用空间小以及外部接线简单,本实用新型还 具有电磁干扰小,容易维护等优点。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12]图2为图1的俯视图;[0013]图3为图1的左视图;[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后的主视图;[0015]图5为图4的左视图;[0016]图6为图4的俯视图;[0017]图7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0018]图8为图2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0019]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加装了绝缘罩并去掉外壳后的主视图[0021]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0022]图12为图11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12所示,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包括散热底座1、第一接线端 子排4和第二接线端子排4’,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4和第二接线端子排4’分别固定连 接在散热底座1的两端,所述散热底座1上还装有继电器3,且继电器3位于第一接线端 子排4和第二接线端子排4’之间;所述继电器3与第一接线端子排4之间以及继电器3 与第二接线端子排4’之间均通过导电体5电连接。如图3、5、6、8、9、10、11所示,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防止灰尘 进入继电器,所述散热底座1具有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顶部安装板1-3和若干 散热片1-4,所述若干散热片1-4与顶部安装板1-3相连且位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 1-2之间,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上分别具有第一安装豁口 1-1-1和第二安装豁口 1-2-1,所述第一安装豁口 1-1-1侧壁上具有第一安装螺孔1-1-2,第二安装豁口 1-2-1侧 壁上具有第二安装螺孔1-2-2,一外壳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插在第一安装豁口 1-1-1 和第二安装豁口 1-2-1上,并通过螺钉8与第一安装螺孔1-1-2及第二安装螺孔1-2-2螺 纹连接而固定连接在散热底座1上,外壳2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的上部边条2-2分别位 于第一接线端子排4和第二接线端子排4’上方,继电器3位于外壳2内。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显示继电器3是否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述外壳2设有 指示灯孔2-1,,指示灯孔2-1的位置与继电器3上的指示灯的位置相对应,当继电器3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从指示灯孔2-1上可以直接观察到继电器3的指示灯是否亮起。如图10、11、12所示,为了提高继电器的可靠性,进一步减少电磁干扰,所述继电器3顶部安装有绝缘盖7。如图2、6、9、11所示,所述散热底座1的顶部安装板1_3的两端均具有两个安 装通孔1-3-1,且安装通孔1-3-1为腰圆形孔,这样,便于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时候进行 位置的调整。如图2、6、11、12所示,为了接线方便,减少电磁干扰小,以及接线空间大, 防止绕线、跳线或者串线,且容易维护,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4具有第一连接片4-1、第 二连接片4-2和第三连接片4-3,每个连接片4-1、4-2、4_3上均穿有两个螺钉6,第二 接线端子排4’具有第四连接片4’ -1、第五连接片4’ _2和第六连接片4’ -3,每个 连接片4’ -1、4’ -2、4’ _3上均穿两个螺钉6,所述继电器3 —端的三个输入端分别 与第一连接片4-1、第二连接片4-2和第三连接片4-3通过相应的导电体5及螺钉6电连 接,继电器3另一端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第四连接片4’ -1、第五连接片4’ -2和第六连 接片4’ _3通过相应的导电体5及螺钉6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将本实用新型与负载电连接,即实现过零投切、涌流 小和无过电压,本实用新型具有发热量低,便于维护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包括散热底座(1)、第一接线端子排(4)和第二接线 端子排(4’),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4)和第二接线端子排(4’ )分别固定连接在散热底 座(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a、所述散热底座⑴上还装有继电器(3),且继电器(3)位于第一接线端子排⑷和 第二接线端子排(4’ )之间;b、所述继电器(3)与第一接线端子排(4)之间以及继电器(3)与第二接线端子排 (4’ )之间均通过导电体(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1) 具有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顶部安装板(1-3)和若干散热片(1-4),所述 若干散热片(1-4)与顶部安装板(1-3)相连且位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 间,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上分别具有第一安装豁口(1-1-1)和第二安装豁口 (1-2-1),所述第一安装豁口(1-1-1)侧壁上具有第一安装螺孔(1-1-2),第二安装豁口 (1-2-1)侧壁上具有第二安装螺孔(1-2-2),一外壳(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插在第一 安装豁口(1-1-1)和第二安装豁口(1-2-1)上,并通过螺钉(8)与第一安装螺孔(1-1-2) 及第二安装螺孔(1-2-2)螺纹连接而固定连接在散热底座(1)上,外壳(2)的另外两个相 对的侧壁的上部边条(2-2)分别位于第一接线端子排(4)和第二接线端子排(4’ )上方, 继电器⑶位于外壳(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设有 指示灯孔(2-1),指示灯孔(2-1)的位置与继电器(3)上的指示灯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3)顶部 安装有绝缘盖(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1) 的顶部安装板(1-3)的两端均具有两个安装通孔(1-3-1),且安装通孔(1-3-1)为腰圆形 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 子排⑷具有第一连接片(4-1)、第二连接片(4-2)和第三连接片(4-3),每个连接 片(4-1、4-2、4-3)上均穿有两个螺钉(6),第二接线端子排(4’ )具有第四连接片 (4,-1)、第五连接片(4,-2)和第六连接片(4,-3),每个连接片(4,-1、4’ -2、 4’ _3)上均穿两个螺钉(6),所述继电器(3) —端的三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片 (4-1)、第二连接片(4-2)和第三连接片(4-3)通过相应的导电体(5)及螺钉(6)电连接, 继电器(3)另一端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第四连接片(4’ -1)、第五连接片(4’ -2)和第六 连接片(4’ -3)通过相应的导电体(5)及螺钉(6)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补偿投切开关装置,包括散热底座、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端子排,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端子排分别固定连接在散热底座的两端,所述散热底座上还装有继电器,且继电器位于第一接线端子排和第二接线端子排之间;所述继电器与第一接线端子排之间以及继电器与第二接线端子排之间均通过导电体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发热量低、可靠性高,而且外部接线简单。
文档编号H02J3/18GK201797320SQ2010205128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戴志勇 申请人:戴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