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576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缆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供电中具有接地装置的电缆分 支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供电网络主要采用环网供电模式。环网供电模式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 性,用户可以从两端获取电源,减少事故的停电面积;电缆分支箱9就是用于环网供电的中 压设备,双通套管91和T型插头92是其两核心设备,通过双通套管91和T型插头92实现 电流分路。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缆分支箱的结构示意图,它是由箱体93和T 型插头92 (94)组成;箱体93里面装有双通套管91;高压电流由进线电缆到T型插头92 (94),由T型插头92 (94)至双通套管91,再由双通套管91到T型插头92 (94),然后由T 型插头到出线电缆;一组双通套管91上可接多套T型插头,从而实现多路分接,该电缆分支 箱由于不设计主回路接地结构,存在一定的结构设计缺陷,当停电检修时,电缆分支箱内没 有设置断口结构用于主回路接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分支箱,可以满足多种接地 要求,提升了安全性能;体积小,适用于多种极端气候环境,操作便捷,扩展性强,市场应用 广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内置套管以及插接固定在所述套管上的T型插头,接入所述箱体中的进线电缆和 出线电缆分别连接至所述T型插头,所述进线电缆依次通过相互套接的所述套管和所述T 型插头与所述出线电缆相连形成分接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分路套管,所述分路套 管至少有三路进出线插口,至少一路进出线插口插接固定一接地装置。优选的,所述分路套管呈“ Y”型,其一路进出线插口插接固定所述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分别套接固定接地插头和导电插头,在所述电缆分支箱处于工作状 态时,所述分路套管上插接固定的所述接地插头和所述导电插头密封封闭。优选的,所述接地装置还包括可密封封闭设置在所述接地插头和所述导电插头开 口端的封塞和封帽。所述接地装置分别套接固定接地插头和导电插头,在所述电缆分支箱处于检修状 态时,所述分路套管设置接地。优选的,所述接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导电插头相连接的接地棒,所述接地棒通过 接地线与接地铜排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插头为全密封硅橡胶插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缆分支箱,由于套管为分路套管,分路套管至少有三路进出线插口,且至少一路进出线插口插接固定一接地装置,使得电缆分支箱的进 出线回路从二路扩展到十多路,组合灵活,并且可以满足多种接地要求;由于接地装置采用 全绝缘、全密封的结构设计,提升了安全性能;体积小,适用于多种极端气候环境,操作便 捷,扩展性强,市场应用广泛。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分支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分支箱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分支箱接地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结合参见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 1,所述箱体1内置套管2以及插接固定在所述套管2上的T型插头3,接入所述箱体1中的 进线电缆和出线电缆分别连接至所述T型插头3,所述进线电缆依次通过所述套管2和所述 T型插头3与所述出线电缆相连接形成分接回路,所述套管2为分路套管20,所述分路套管 20至少有三路进出线插口 202,至少一路进出线插口 202插接固定一接地装置4。箱体1是中空的长方状箱体结构,其内置分路设备元器件,本实施例中,箱体的外 形尺寸设置为580*910*1000CM。当然,箱体1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内置分路元器件的数量 以及尺寸进行调整,以布置紧凑为宜,同时,本实施例的箱体为防腐蚀、防尘、防潮的无毒无 污染的环保设计,以保证日常的运营和户外极端的气候环境。套管2是用于分接不同插头以形成多进出回路的可套接分路结构,本实施例中, 套管2设计为具有三路进出线回路的分路套管结构,其设计为“Y”型,其如图所示的左侧具 有一路进出线插口,如图所示的右侧具有二路进出线插口,左侧一路进出线插口依次插接 固定第一插头31和第二插头32,在右侧具有的二路进出线插口中,至少有一路进出线插口 202插接固定一接地装置4,也就是说,右侧的二路进出线插口分别插接固定接地装置4和 T型插头3。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套管2所具有的进出线插口的数量,其可以 是分接多个插头形成多个进出回路的套管结构,如其右侧可以有三路、四路或更多的进出 线插口,只要满足至少有一路进出线插口插接固定接地装置可以使电缆分支箱接地即可。接地装置4分别套接固定接地插头41、导电插头42、封塞46以及封帽47,所述封 塞46和所述封帽47将所述接地装置4的所述接地插头41和所述导电插头42的开口端密 封封闭,当电缆分支箱处于工作状态时,分路套管20的一路进出线插口 202上插接固定的 所述接地插头41和所述导电插头42设置密封。具体的,当封塞46和封帽47依次插入述 接地插头41和导电插头42的开口端时,封塞46将接地插头41堵塞,封帽47将该开口端封闭,至此,高压电流经进线电缆至第一插头31或第二插头32,在由第一插头31或第二插 头32进入分路套管20,然后由分路套管20经T型插头3(具体可以是第一插头31、第二插 头32或分路套管20右侧的T型插头3)到出线电缆。优选的,所述导电插头41为全密封硅橡胶插头。接地装置4还包括与所述导电插头41相连接的接地棒43,接地棒43通过接地线 44与接地铜排45相连接,在电缆分支箱处于停电检修状态时,需要对主回路进行接地,此 时,可以将接地棒43固定在分路套管20的一路进出线插口 202上与所述导电插头41相 连,由于接地棒43、接地线44以及接地铜排45依次相连接,接地棒43通过接地线44完成 各回路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缆分支箱在具体实施时,当电缆分支箱处于工 作状态时,分路套管20的一路进出线插口 202上插接固定的所述接地插头41和所述导电 插头42设置密封。具体的,当封塞46和封帽47依次插入述接地插头41和导电插头42的 开口端时,封塞46将接地插头41堵塞,封帽47将该开口端封闭,至此,高压电流经进线电 缆至第一插头31或第二插头32,在由第一插头31或第二插头32进入分路套管20,然后由 分路套管20经T型插头3到出线电缆;在电缆分支箱处于停电检修状态时,取下接地插头 41上的封帽47和封塞46,将接地棒43固定在分路套管20的一路进出线插口 202上与所 述导电插头41相连,由于接地棒43、接地线44以及接地铜排45依次相连接,接地棒43通 过接地线44实现主回路可靠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缆分支箱,由于套管为分路套管,分路套管至少有 三路进出线插口,且至少一路进出线插口插接固定一接地装置,使得电缆分支箱的进出线 回路从二路扩展到十多路,组合灵活,并且可以满足多种接地要求;由于接地装置采用全绝 缘、全密封的结构设计,提升了安全性能;体积小,适用于多种极端气候环境,操作便捷,扩 展性强,市场应用广泛。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置套管以及插接固定在所述套管上的T型 插头,接入所述箱体中的进线电缆和出线电缆分别连接至所述T型插头,所述进线电缆依 次通过相互套接的所述套管和所述T型插头与所述出线电缆相连形成分接回路,其特征在 于,所述套管为分路套管,所述分路套管至少有三路进出线插口,至少一路进出线插口插接 固定一接地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套管呈“Y”型,其一路进出 线插口插接固定所述接地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分别套接固定接地 插头和导电插头,在所述电缆分支箱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分路套管上插接固定的所述接 地插头和所述导电插头密封封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还包括可密封封闭设 置在所述接地插头和所述导电插头开口端的封塞和封帽。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分别套接固定接地 插头和导电插头,在所述电缆分支箱处于检修状态时,所述分路套管设置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导电插 头相连接的接地棒,所述接地棒通过接地线与接地铜排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电缆分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头为全密封硅橡胶插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置套管以及插接固定在所述套管上的T型插头,接入所述箱体中的进线电缆和出线电缆分别连接至所述T型插头,所述进线电缆依次通过相互套接的所述套管和所述T型插头与所述出线电缆相连形成分接回路,所述套管为分路套管,所述分路套管至少有三路进出线插口,至少一路进出线插口插接固定一接地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分支箱,可以满足多种接地要求,提升了安全性能;体积小,适用于多种极端气候环境,操作便捷,扩展性强,市场应用广泛。
文档编号H02G15/10GK201893536SQ20102065012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
发明者兰桂刚, 刘明清, 卓克勤, 黄秋胜 申请人:广东阿尔派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