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流保护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8061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过流保护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流保护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马桶的气泵控制电路一般无过流保护电路,或将过流保护通过比较器及单片机(MCU)来检测及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外围器件多成本高、增加印刷电路板(PCB)布线难度且占用单片机(MCU)资源,在低成本方案应用时捉襟见肘。

图1为现有市场上一种电子马桶的气泵控制电路原理图,其采用一片集成运放芯片Ul配合一系列的外围元件组成CPU端口 CPU-I串联电阻Rl连接MOS管IRFl的控制栅极,电阻R2的一端连接到MOS管IRFl控制栅极,另一端接地,负载正极及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到电源VCC,负载负极及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到MOS管的漏极,MOS管源极连接到电阻 R4和R5,电阻R6与R5串联,再连接到运放芯片Ul的一个同相输入端,其输出端通过电阻 R12连接到Ul另一个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出端通过电阻Rll到地,R13和电容C3并联,通过电阻R3连接到CPU的AD端口,另一端与连接到反相输出端及电阻Rll ;端口 CPU-AD还经电容C2接地,电容Cl的一端连接电阻R5和电阻R6,另一端接地。工作原理R4检测负载电流大小,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传输给运放U1, 经过运放处理后将信号输给单片机,单片机再控制负载驱动管IRF1。由于其电路使用了运算模块,使得电路复杂化故障率增大,成本高,并增加了 PCB的布线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流保护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流保护控制电路,包括前级驱动器件,负载驱动器件, 负载电流检测器件和过流保护器件;前级驱动器件与负载驱动器件连接,负载电流检测器件和过流保护器件连接,负载驱动器件还分别与过流保护器件和负载连接。在一个示例中,前级驱动器件包括电阻(R9),电阻(R38),电阻(R57)和npn三极管^!6) ;CPU经电阻(R9)接npn三极管Q6的基极,CPU还经电阻(R57)接地,npn三极管 (Q6)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0^6)的集电极接电阻(R38)。在一个示例中,负载驱动器件包括pnp三极管0^7),负载电流检测器件包括电阻 (R37) ;pnp三极管0^7)的发射极经电阻(R37)接电源正极;pnp三极管0^7)的集电极连接负载的正极。在一个示例中,过流保护器件包括pnp三极管^!8)和电阻(R40);电阻(R40)连接在pnp三极管的基极和pnp三极管^!7)的发射极之间,pnp三极管^!8)的集电极和pnp三极管0^7)的集电极连接,pnp三极管0^8)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正极,负载的负极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电阻检测负载电流,将电流信号转为电压信号来控制电流保护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来保护电路及负载,增加电路及负载的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泵控制电路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流保护控制电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流保护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马桶的气泵过流保护控制电路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它包括前级推动器件、负载驱动器件、负载电流检测器件和过流保护器件。负载电流检测器件通过检测负载电流来控制过流保护器件的通断,从而限制流过负载驱动器件及负载的电流不至过大而损坏,有效果的保护负载及电路。所述电流检测器件和过流保护器件的元件为功率电阻和P型三极管。本实用新型的过流保护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前级驱动器件包括电阻R9,电阻 R38,电阻R57和npn三极管Q6 ;负载驱动器件包括pnp三极管Q7 ;负载电流检测器件包括电阻R37 ;过流保护器件包括pnp三极管Q8和电阻(R40) ;CPU经电阻R57接地,CPU还经电阻R9接npn三极管Q6的基极,npn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6的集电极经电阻R38接pnp三极管Q7的基极,pnp三极管Q7的发射极经电阻R37连接电源正极VCC, 并经R40接pnp三极管Q8的基极,pnp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正极VCC,pnp三极管 Q7的集电极和pnp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此外,为了保护电机,还设置了串联的二极管Dll和二极管D12 ;两个二极管是用来保护电路;由于负载是气泵电机,为感性负载,二极管可用来吸收电机产生的反相电势。 电源正极经串联的二极管Dll、D12接地,电源正极接二极管Dll的阴极,pnp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ll的阳极,二极管D12与气泵并联。电路正常工作时流过R37的电流在正常范围内比较小,其两端压降相应比较低,使得三极管Q8发射-基极的电位低于其工作电位,处在截止状态,电流回路为电源 VCC-电阻R37-pnp三极管Q7-负载M-电源地,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负载电流过大时,流过 R37的电流增大,其两端压降随之增大,当大于三极管Q8的工作点后,Q8导通,电流一部分回路为电源VCC-三极管Q8-负载M-电源地,流过驱动三极管Q7的电流急剧减小甚至截止;当Q7上电流变小或截止后,R7上的电流变小,压降减小,当小于三极管Q8的截止点以下时,Q8截止,三极管Q7工作点恢复回到正常状态。以上工作状态周而复始,从而保护了负载和电路不会因为过流而损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均可对其进行适当的改变或变化,而这种改变或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过流保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级驱动器件,负载驱动器件,负载电流检测器件和过流保护器件;前级驱动器件与负载驱动器件连接,负载电流检测器件和过流保护器件连接,负载驱动器件还分别与过流保护器件和负载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前级驱动器件包括电阻(R9), 电阻(R38),电阻(R57)和npn三极管0)6) ;CPU经电阻(R9)接npn三极管Q6的基极,CPU 还经电阻(R57)接地,npn三极管0^6)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0^6)的集电极接电阻 (R3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流保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负载驱动器件包括pnp三极管 (Q7),负载电流检测器件包括电阻(R37) ;pnp三极管0^7)的发射极经电阻(R37)接电源正极;pnp三极管0^7)的集电极连接负载的正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流保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过流保护器件包括pnp三极管 (Q8)和电阻(R40);电阻(R40)连接在pnp三极管0^8)的基极和pnp三极管0^7)的发射极之间,pnp三极管^!8)的集电极和pnp三极管^!7)的集电极连接,pnp三极管^!8)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正极,负载的负极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流保护控制电路包括前级驱动器件,负载驱动器件,负载电流检测器件和过流保护器件;前级驱动器件与负载驱动器件连接,负载电流检测器件和过流保护器件连接,负载驱动器件还分别与过流保护器件和负载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电阻检测负载电流,将电流信号转为电压信号来控制电流保护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来保护电路及负载,增加电路及负载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2H9/02GK202167842SQ20112026166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匡小义, 徐劲松, 徐永根 申请人:杭州翔泰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