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折叠把手的直流开关柜下后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带折叠把手的直流开关柜下后板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折叠把手的直流开关柜下后 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直流开关柜后板大多为整体钢板结构,或是柜门开合结构,往往存在 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并且存在其它安全隐患。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安装和拆卸方便的直 流开关柜下后板。[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带折叠把手 的直流开关柜下后板包括下板体,在所述下板体的中上部设有折叠把手;所述折叠把手包 括位于两端、固定于所述下板体上的支座和位于中间、U形的把手,所述支座上设有槽口,所 述把手的两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座的槽口中。[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直流开关柜下板体上设置折 叠把手,使之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折叠把手可在不操作的时候折叠收起,避免开关柜上多 余的直立部件对人员造成的刮蹭、磕碰的危险。[0006]优选地所述支座的背面设有螺纹部,该螺纹部穿设于所述下板体上的连接孔中 并通过螺母固定。[0007]优选地在所述螺纹部上还设有垫片。[0008]优选地所述折叠把手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两者均竖直设置。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把手为折叠状态;[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把手为打开状态;[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把手部分的侧视图,把手为折叠状态;[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把手部分的侧视图,把手为打开状态。[0013]图中1、下板体;2、折叠把手;2_1、支座;2_2、把手;2_3、螺母;2_4、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0015]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开关柜下后板包括下板体1,在其中上部设 有左右对称的、均为竖直方向设置的两个折叠把手。[0016]图3和图4为折叠把手2在折叠和打开两种状态的侧视图,可以看出其具体结构。折叠把手2包括固接在下板体I上的、位于两端的支座2-1,该支座2-1上设有槽口。还包 括位于中间的、成U形形状的把手2-2,其两端活动连接于支座2-1的槽口中。具体地,在槽 口的两侧耳板上和把手2-2的端部均设置连接孔,在这些连接孔中穿设销钉,把手2-2端部 的连接孔直径大于销钉直径,这样把手2-2可以围绕销钉自由转动。[0017]为了使折叠把手便于安装和拆卸更换,支座2-1采用如下结构固定在下板体I上 在支座2-1的背部设置带有螺纹部,该螺纹部穿设于下板体I上的连接孔中并通过螺母2-3 固定,在螺母2-3与下板体I之间设置垫片2-4。
权利要求1.一种带折叠把手的直流开关柜下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体(I),在所述下板体(I)的中上部设有折叠把手(2);所述折叠把手(2)包括位于两端、固定于所述下板体(I)上的支座(2-1)和位于中间、U形的把手(2-2 ),所述支座(2-1)上设有槽口,所述把手(2-2 )的两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座(2-1)的槽口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折叠把手的直流开关柜下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1)的背面设有螺纹部,该螺纹部穿设于所述下板体(I)上的连接孔中并通过螺母(2-3)固定。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折叠把手的直流开关柜下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纹部上还设有垫片(2-4)。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带折叠把手的直流开关柜下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把手(2)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两者均竖直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折叠把手的直流开关柜下后板。包括下板体,在所述下板体的中上部设有折叠把手;所述折叠把手包括位于两端、固定于所述下板体上的支座和位于中间、U形的把手,所述支座上设有槽口,所述把手的两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座的槽口中。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开关柜下后板安装和拆卸便捷。
文档编号H02B1/26GK202840279SQ2012205126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程亮, 武玉明, 李强, 刘金涛, 王彬, 黄宝栋, 武广庆, 马闯科, 朱学超 申请人:天津保富电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