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电路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262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管理电路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电路及终端。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阅读器之类的移动终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电子产品。移动终端通常都通过内置的电池来进行供电。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移动终端中与供电相关的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102、充电输入端104、电池106、电源管理芯片108、开关控制模块110和系统112。其中,电池106的正极通过管理开关Pl与电源管理芯片108相连,管理开关Pl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模块110相连。当移动终端处于关机时,管理开关Pl通常是处于导通状态的。此时虽然系统没有启动,但是电源管理芯片108及其它一些电路仍然是耗电的。经测量可知,该关机电流大概在0.2mA左右,相对于正常使用时的电流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某些场合,这个关机电流就会产生影响,例如:该移动终端是不可插拔电池的手机,也即在储存时电池是不可拆卸的,只能装在手机里使得电池持续耗电。假设电池106的容量为1600mA,出厂时按照该电量的70%计算,则电池106中的电池电量可维持1600*0.7/(0.2*24) =233天。也就是说,如果手机从出厂后超过233天未使用,就会导致手机无法开机。而且手机以0.2MA大小的这种小电流放电,很有可能将电池106变为难以恢复的无法使用状态。此外,有些电源管理芯片108存在着一定缺陷,在不开机的情况下运行状态不确定,可能会导致某些DC-DC (直流-直流)电路直接工作,这样关机电流就会到达mA级别,以5mA计算,则该电池106中的电池电量可维持1600*0.7/(5*24)=9天。为此,有些手机关机时,会通过开关控制模块110将管理开关Pl默认关断,使得电池106和电源管理芯片108断开,从而使电池106不会耗电。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背景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关机时将管理开关Pl默认关断,则由于电源管理芯片108在关机时没有供电,使得开机时一定要插入充电器,利用充电器提供的电源来控制开关控制模块110把管理开关Pl打开,然后由电池106给电源管理芯片108供电。显然,在此种方案下,如果用户没有携带充电器则无法开机,存在较大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需要充电器才能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电路及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用于连接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的管理开关,和与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分别相连的启动电路;所述启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利用所述电池提供的电压将所述管理开关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
优选地,所述管理开关为PMOS开关管,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Rl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R2的比值满足:R1/R2<Vg/ (VBAT-Ve),其中,Ve为所述管理开关的导通电压阈值,Vbat为所述电池的正极电压。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为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截止状态的电子开关,所述电池管理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使能电路;所述第一开关使能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第三电阻、T触发器和反相器;所述电源开关的一端接地,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T触发器的CLK端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T触发器的Q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Q端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T端相连。优选地,所述管理开关为PMOS开关管,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为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截止状态的电子开关,所述电池管理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使能电路;所述第一开关使能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第三电阻、T触发器和反相器;所述电源开关的一端接地,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T触发器的CLK端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T触发器的Q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Q端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T端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为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导通状态的电子开关,所述电池管理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使能电路;所述第二开关使能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第三电阻、T触发器和反相器;
所述电源开关的一端接地,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T触发器的CLK端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T触发器的Q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Q端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T端相连。优选地,所述T触发器的CLR端与关机模块相连;所述关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关机信号时,输出复位信号给所述T触发器的CLR端。优选地,所述T触发器为下降沿触发翻转的T触发器。优选地,所述T触发器为上升沿触发翻转的T触发器,所述T触发器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CLK端相连。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电池、电源管理芯片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为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启动电路来利用终端中的电池提供的电压将管理开关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解决了需要充电器才能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问题;达到了在耗费非常少的电量或者不耗费电量的前提下,无需借助充电器也能够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移动终端中与供电相关的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优选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源管理电路可以用于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和MP4之类的终端中。该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用于连接电池202和电源管理芯片204的管理开关Pl,和与电池202的正极、管理开关Pl的控制端分别相连的启动电路220。启动电路220,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利用电池202提供的电压将管理开关PI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通过增加启动电路来利用终端中的电池提供的电压将管理开关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解决了需要充电器才能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问题;达到了在耗费非常少的电量或者不耗费电量的前提下,无需借助充电器也能够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效果。实施例二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该电源管理电路可以用于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和MP4之类的终端中。作为基于实施例一提供的更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主要以管理开关为PMOS开关管(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来举例说明。该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管理开关Pl和启动电路220。管理开关Pl可以是PMOS开关管。管理开关Pl的一端与电池202的正极相连,管理开关Pl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204相连。启动电路22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开关K1。其中:第一电阻Rl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Kl与电池202的正极相连(也是管理开关Pl的漏极S),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管理开关Pl的控制端相连,也即管理开关Pl的栅极G。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管理开关Pl的控制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显然,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构成了分压电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阻R2的阻值需要足够大,以保证消耗的电量非常小。同时,第二电阻R2的阻值相对于第一电阻Rl的阻值足够大时,也能够使得分到管理开关Pl的漏极和栅极之间的电压非常小,且该电压要小于管理开关Pl的导通电压阈值\。也就是说,假设第一电阻的阻值为R1,第二电阻的阻值为R2,则应当满足:VBAT-VBAT*R2/ (R1+R2) <VG。根据上式推算可知,其中,Ve为管理开关Pl的导通电压阈值,Vbat为电池202的正极电压。第一开关K1,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以第一电阻Rl的阻值为50K,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1M,电池202正极的电压为3.8V为例,在关机状态下,管理开关Pl处于截止状态,第一开关Kl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由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分压电路消耗的电流等于:VBAT/ (R1+R2)=3.8/1050000=3.62 μ A,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管理开关Pl的栅极G与漏极S之间的压差为3.8*1000000/1050000-3.8=-0.181V,小于管理开关Pl的开关阈值(一般要0.5V以上)。但是当用户按下电源开关(图中未示出)开机时,第一开关Kl会接收到开机信号而从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此时,管理开关Pl的栅极G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即电压为OV,而管理开关Pl的漏极S的电压为VBAT,达到打开管理开关Pl的导通电压阈值,管理开关Pl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此后,电池202开始给电源管理芯片204供电,可以正常开机运行。第一开关Kl可以是机械式开关,也可以是电子开关。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开关Kl为机械式电子开关为例来举例说明。第一开关Ki符合以下条件:在一次被按压后,第一开关Kl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此时松开第一开关K1,第一开关Kl也会维持导通状态。只有当再次被按压后,第一开关Kl才会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同样松开第一开关Kl时,也要继续维持截止状态。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通过增加包含有分压电路的启动电路来利用终端中的电池提供的电压将管理开关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解决了需要充电器才能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问题;达到了在耗费非常少的电量的前提下,无需借助充电器也能够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效果。实施例三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该电源管理电路可以用于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和MP4之类的终端中。作为基于实施例二提供的更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主要以通过电子开关来实现第一开关Kl进行举例说明。该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管理开关P1、启动电路220和第一开关驱动电路240。管理开关Pl可以是PMOS开关管。管理开关Pl的一端与电池202的正极相连,管理开关Pl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204相连。启动电路22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开关K1。其中:第一电阻Rl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Kl与电池202的正极相连(也是管理开关Pl的漏极S),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管理开关Pl的控制端相连,也即管理开关Pl的栅极G。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管理开关Pl的控制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显然,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构成了分压电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阻R2的阻值需要足够大,以保证消耗的电量非常小。同时,第二电阻R2的阻值相对于第一电阻Rl的阻值足够大时,也能够使得分到管理开关Pl的漏极和栅极之间的电压非常小,且该电压要小于管理开关Pl的导通电压阈值\。也就是说,假设第一电阻的阻值为R1,第二电阻的阻值为R2,则应当满足:VBAT-VBAT*R2/ (R1+R2) <VG。根据上式推算可知,其中,Ve为管理开关Pl的导通电压阈值,Vbat为电池202的正极电压。第一开关K1,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第一开关Kl可以是电子开关,比如PMOS管,或者其它集成电路实现的电子开关或者封装好的开关器件等等。第一开关驱动电路240用于控制第一开关Kl的导通或者截止。第一开关驱动电路240包括:电源开关P2、第三电阻R3、T触发器242和反相器244。电源开关P2的一端接地,电源开关P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池202的正极相连。T触发器242的CLK端与电源开关P2的另一端相连,T触发器242的Q端与第一开关Kl的控制端相连。反相器244的输入端与T触发器242的Q端相连,反相器244的输出端与T触发器242的T端相连。第一开关Kl可以是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截止状态的电子开关。T触发器242可以是下降沿触发翻转的T触发器。在关机状态下,T触发器242的CLK端为高电平,T触发器242的Q端输出为低电平,此时,第一开关Kl处于导通状态,管理开关Pl处于截止状态。当用户按压电源开关P2时,T触发器242的CLK端有下降沿出现,T触发器242的Q端输出高电平,使能第一开关Kl由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相应地,管理开关Pl由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终端开始正常的开机流程。当用户松开电源开关P2时,T触发器242的CLK端有上升沿出现,但是由于T触发器242的Q端通过反相器244输入到T触发器242的T端,此时T端为低电平,所以T触发器242的Q端依然输出为高电平,不会翻转。T触发器242的CLR端还可以与关机模块260相连。关机模块260用于在接收到关机信号时,输出复位信号给T触发器242的CLR端。T触发器242的Q端输出低电平,第一开关Kl保持导通状态,管理开关Pl处于截止状态。终端正常关机,进入省电模式。关机模块260可以包括终端的主板上的一个引脚,该引脚由终端的操作系统控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关Kl也可以是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导通状态的电子开关,只需要在T触发器242的Q端与第一开关Kl和第二开关K2之间多设置一个反相器即可。同理,T触发器242也可以采用更为普遍的上升沿触发翻转的T触发器,只需要在电源开关P2与T触发器242的CLK端之间多设置一个反相器即可。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通过增加包含有分压电路的启动电路来利用终端中的电池提供的电压将管理开关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解决了需要充电器才能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问题;达到了在耗费非常少的电量的前提下,无需借助充电器也能够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效果。实施例四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该电源管理电路可以用于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和MP4之类的终端中。作为基于实施例二提供的更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主要以通过电子开关来实现第一开关Kl和第二开关K2来进行举例说明。该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管理开关P1、启动电路220、第一 /第二开关驱动电路270。管理开关Pl可以是PMOS开关管。管理开关Pl的一端与电池202的正极相连,管理开关Pl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204相连。启动电路22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开关Kl和第二开关K2。其中:第一电阻Rl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Kl与电池202的正极相连(也是管理开关Pl的漏极S),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管理开关Pl的控制端相连,也即管理开关Pl的栅极G。第二开关K2的一端与管理开关Pl的控制端相连,第二开关K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开关Kl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第二开关K2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
继续以第一电阻Rl的阻值为50K,电池202正极的电压为3.8V为例,在关机状态下,管理开关Pi处于截止状态,第一开关Ki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处于截止状态(可以视为电阻无限大的电阻)。此时,管理开关Pl的栅极G与漏极S之间的压差几乎为0,小于管理开关Pl的开关阈值。但是当用户按下电源开关(图中未示出)开机时,第一开关Kl会接收到开机信号而从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第二开关K2会接收到开机信号而从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此时,管理开关Pl的栅极G通过第二开关K2接地,即电压为0V,而管理开关Pl的漏极S的电压为Vbat,达到打开管理开关Pl的导通电压阈值,管理开关Pl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此后,电池202开始给电源管理芯片204供电,可以正常开机运行。第一开关Kl可以是机械式开关,也可以是电子开关。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开关Kl为机械式电子开关为例来举例说明。第一开关Ki符合以下条件:在一次被按压后,第一开关Kl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此时松开第一开关K1,第一开关Kl也会维持导通状态。只有当再次被按压后,第一开关Kl才会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此时若松开第一开关Kl,也要继续维持截止状态。第二开关K2可以是机械式开关,也可以是电子开关。本实施例中以第二开关K2为机械式电子开关为例来举例说明。第二开关K2可以与第一开关Kl在外观上设置为一个按钮,第二开关K2符合以下条件:在一次被按压后,第二开关K2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此时松开第二开关K2,第二开关也会维持截止状态。只有当再次被按压后,第二开关K2才会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此时若松开第二开关K2,也要继续维持导通状态。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通过增加启动电路来利用终端中的电池提供的电压将管理开关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解决了需要充电器才能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问题;达到了在不耗费电量的前提下,无需借助充电器也能够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效果。实施例五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该电源管理电路可以用于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和MP4之类的终端中。作为基于实施例四提供的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为了获得更加省电的效果,本实施例中主要以通过开关替换第二电阻R2来实现启动电路进行举例说明。该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管理开关Pl和启动电路220。管理开关Pl可以是PMOS开关管。管理开关Pl的一端与电池202的正极相连,管理开关Pl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204相连。启动电路22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开关Kl和第二开关K2。其中:第一电阻Rl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Kl与电池202的正极相连(也是管理开关Pl的漏极S),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管理开关Pl的控制端相连,也即管理开关Pl的栅极G。第二开关K2的一端与管理开关Pl的控制端相连,第二开关K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开关Kl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第一开关Kl可以是电子开关,比如PMOS管,或者其它集成电路实现的电子开关或者封装好的开关器件
坐坐寸寸ο第二开关K2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第二开关K2可以是电子开关,比如MMOS管,或者其它集成电路实现的电子开关或者封装好的开关器件
坐坐寸寸O第一 /第二开关驱动电路270用于控制第一开关Kl的导通或者截止,以及第二开关K2的截止或者导通。第一 /第二开关驱动电路270包括:电源开关P2、第三电阻R3、T触发器272和反相器274。电源开关P2的一端接地,电源开关P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池202的正极相连。T触发器272的CLK端与电源开关P2的另一端相连,T触发器272的Q端分别与第一开关Kl和第二开关K2的控制端相连。反相器274的输入端与T触发器272的Q端相连,反相器274的输出端与T触发器272的T端相连。第一开关Kl可以是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截止状态的电子开关,第二开关K2可以是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导通状态的电子开关。T触发器272可以是下降沿触发翻转的T触发器。在关机状态下,T触发器272的CLK端为高电平,T触发器272的Q端输出为低电平,此时,第一开关Kl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K2处于截止状态,管理开关Pl处于截止状态。当用户按压电源开关P2时,T触发器272的CLK端有下降沿出现,T触发器272的Q端输出高电平,使能第一开关Kl由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且使能第二开关K2由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相应地,管理开关Pl由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终端开始正常的开机流程。当用户松开电源开关P2时,T触发器272的CLK端有上升沿出现,但是由于T触发器272的Q端通过反相器274输入到T触发器272的T端,此时T端为低电平,所以T触发器272的Q端依然输出为高电平,不会翻转。T触发器272的CLR端还可以与关机模块260相连。关机模块260用于在接收到关机信号时,输出复位信号给T触发器272的CLR端。T触发器272的Q端输出低电平,第一开关Kl保持导通状态,第二开关K2处于截止状态,管理开关Pl处于截止状态。终端正常关机,进入省电模式。关机模块260可以包括终端的主板上的一个引脚,该引脚由终端的操作系统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以第一开关Kl和第二开关K2共用同一个驱动电路来举例说明。但是应当意识到,第二开关Kl和第二开关K2可以分别具有各自的驱动电路。第一开关Kl也可以是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导通状态的电子开关;第二开关K2也可以是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截止状态的电子开关,只需要在T触发器272的Q端与第一开关Kl和第二开关K2之间多设置一个反相器即可。同理,T触发器272也可以采用更为普遍的上升沿触发翻转的T触发器,只需要在电源开关P2与T触发器272的CLK端之间多设置一个反相器即可。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电路,通过增加启动电路来利用终端中的电池提供的电压将管理开关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解决了需要充电器才能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问题;达到了在不耗费电池电量的前提下,无需借助充电器也能够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效果。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用于连接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的管理开关,和与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分别相连的启动电路; 所述启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利用所述电池的正极所提供的电压将所述管理开关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开关为PMOS开关管,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开关;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 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Rl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R2的比值满足: R1/R2<Vg/ (VBAT-Ve),其中,Ve为所述管理开关的导通电压阈值,Vbat为所述电池的正极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截止状态的电子开关,所述电池管理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使能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使能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第三电阻、T触发器和反相器; 所述电源开关的一端接地,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T触发器的CLK端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T触发器的Q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Q端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T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开关为PMOS开关管,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 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截止状态的电子开关,所述电池管理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使能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使能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第三电阻、T触发器和反相器; 所述电源开关的一端接地,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T触发器的CLK端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T触发器的Q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Q端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T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为控制端接收到高电平时处于导通状态的电子开关,所述电池管理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使能电路; 所述第二开关使能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第三电阻、T触发器和反相器; 所述电源开关的一端接地,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T触发器的CLK端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T触发器的Q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Q端相连,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T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5或6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T触发器的CLR端与关机模块相连; 所述关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关机信号时,输出复位信号给所述T触发器的CLR端。
8.根据权利要求3、5或6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T触发器为下降沿触发翻转的T触发器。
9.根据权利要求3、5或6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T触发器为上升沿触发翻转的T触发器,所述T触发器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反相器; 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T触发器的CLK端相连。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包括电池、电源管理芯片和电源管理电路;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为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电路及终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电路,包括用于连接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的管理开关,和与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管理开关的控制端分别相连的启动电路;所述启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开机信号后,利用所述电池的正极所提供的电压将所述管理开关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本发明通过增加启动电路来利用终端中的电池提供的电压将管理开关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解决了需要充电器才能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问题;达到了在耗费非常少的电量或者不耗费电量的前提下,无需借助充电器也能够将关机状态下关断后的开关管重新打开的效果。
文档编号H02J7/00GK103107577SQ20131004739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孙伟, 熊鑫, 雷振飞 申请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