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520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固定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夹,包括中空、端部开口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夹线部、第二夹线部以及设置在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均与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的径向长度均大于连接部的径向长度,所述第二夹线部相对第一线夹部的另一侧设有开口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设置了两个一体设置的供电线固定的部件,体积大大减小,而且通过连接部的设置将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分隔开,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得电线之间不凌乱,能有条理的进行放置。
【专利说明】固定夹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固定夹。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已经越来越普遍的进入到我们生活中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汽车品质的好坏往往要从小处来改进,例如汽车内的一些零部件的改进。汽车内安装有非常多的电线和线束,需要由固定夹将电线安装到汽车内,普通的固定夹只能安装一捆线束或者一根较粗的电线,需要的固定夹的数量较多,而且固定夹的体积相对也大,非常占用空间,使得汽车内部的结构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固定夹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放置更多电线、提高空间利用率且体积小的固定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夹,包括中空、端部开口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夹线部、第二夹线部以及设置在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均与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的径向长度均大于连接部的径向长度,所述第二夹线部相对第一线夹部的另一侧设有开口端。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夹设置有上下分层的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方便更多的电线穿过同一个固定夹,降低了固定夹的使用率,提高了汽车内部的空间使用率,由于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的径向长度均大于连接部的径向长度,电线的直径大于连接部的径向长度,而且第二夹线部上设有开口端,使得电线无法通过连接部而固定安装在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可放置更多电线,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且固定夹整体体积小。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线部相对第二夹线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延伸有与安装孔一体设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凸出安装孔,所述固定部包括自由端和连接端,所述自由端呈弯折设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夹线部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带固定部的安装孔,由于固定部凸出安装孔,使得固定部在与汽车内部部件固定连接时只要将固定部穿过部件将固定夹安装在部件上即可,因自由端呈弯折设置,汽车上的部件与固定部弯折处卡接抵触从而固定在部件上,作为优选,安装孔的和固定部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布在第一夹线部两端,有利于固定夹的平衡,从而保证固定夹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呈两个相向设置的“V”型,“V”型开口背向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部的“V”型开口背向设置,两条电线分别穿过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后被两端“V”型的凸尖分隔开,这样的设置避免了这两部分的电线缠绕在一起,同时也更有利于固定电线,防止电线脱离固定夹。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呈两个相向设置的“U”型,“U”型开口背向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部的“U”型开口背向设置,两条电线分别穿过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后被两端“U”型的凸缘分隔开,有利于固定电线,同时防止电线缠绕在一起或脱离固定夹。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由端与连接端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所述自由端朝向相对安装孔的一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由端弯折设置即自由端倾斜设置存在斜面,自由端与连接端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可以引导汽车部件与固定部进行卡接,方便固定部与汽车内部的部件进行固定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两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体的连接部上设有通孔,由于连接部均与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一体设置,当电线安装在固定夹上需要分别穿过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时,若电线较粗或者同时穿过几根电线,因电线与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之间的间隙较小,电线不容易全部穿过固定夹,此时可以在通孔处用工具来辅助引导电线穿过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或者在安装时将手指穿过通孔,稍微用点力将第二夹线部的开口端掰开后将电线放进第二夹线部内,起到快速安装的作用。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的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耐蚀性能,用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固定夹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韧性和耐蚀性能,大大延长固定夹的使用寿命O
[0018]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设置了两个一体设置的供电线固定的部件,体积大大减小,而且通过连接部的设置将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分隔开,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得电线之间不凌乱,能有条理的进行放置;本体上的通孔辅助较粗的电线或线束穿过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起到快速安装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固定夹的侧视图。
[0021]图中:1、本体;2、第一夹线部;3、第二夹线部;4、连接部;5、安装孔;6、固定部;7、自由端;8、连接端;9、开口端;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夹,包括中空、端部开口的本体I,所述本体I包括第一夹线部2、第二夹线部3以及设置在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之间的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均与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 —体设置,所述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的径向长度均大于连接部4的径向长度,所述第二夹线部3相对第一线夹部2的另一侧设有开口端9。[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夹设置有上下分层的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方便更多的电线穿过同一个固定夹,降低了固定夹的使用率,提高了汽车内部的空间使用率,由于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的径向长度均大于连接部的径向长度,电线的直径大于连接部的径向长度,而且第二夹线部3上设有开口端9,使得电线无法通过连接部4而固定安装在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可放置更多电线,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且固定夹整体体积小。
[0024]所述第一夹线部2相对第二夹线部3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内延伸有与安装孔5 —体设置的固定部6,所述固定部6凸出安装孔5,所述固定部6包括自由端7和连接端8,所述自由端7呈弯折设置,在第一夹线部2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带固定部6的安装孔5,由于固定部6凸出安装孔5,使得固定部6在与汽车内部部件固定连接时只要将固定部6穿过部件将固定夹安装在部件上即可,因自由端7呈弯折设置,汽车上的部件与固定部6弯折处卡接抵触从而固定在部件上,作为优选,安装孔5的和固定部6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布在第一夹线部2两端,有利于固定夹的平衡,从而保证固定夹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0025]所述连接部4的截面呈两个相向设置的“V”型,“V”型开口背向设置,由于连接部4的“V”型开口背向设置,两条电线分别穿过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后被两端“V”型的凸尖分隔开,这样的设置避免了这两部分的电线缠绕在一起,同时也更有利于固定电线,防止电线脱离固定夹。
[0026]所述连接部4的截面呈两个相向设置的“U”型,“U”型开口背向设置,由于连接部
4的“U”型开口背向设置,两条电线分别穿过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后被两端“U”型的凸缘分隔开,有利于固定电线,同时防止电线缠绕在一起或脱离固定夹。
[0027]所述自由端7与连接端8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所述自由端7朝向相对安装孔5的一侧,自由端7弯折设置即自由端倾斜设置存在斜面,自由端7与连接端8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可以引导汽车部件与固定部6进行卡接,方便固定部6与汽车内部的部件进行固定连接。
[0028]所述本体I两侧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的数量为四个,在本体I的连接部4上设有通孔,由于连接部4均与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 —体设置,当电线安装在固定夹上需要分别穿过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时,若电线较粗或者同时穿过几根电线,因电线与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之间的间隙较小,电线不容易全部穿过固定夹,此时可以在通孔10处用工具来辅助引导电线穿过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或者在安装时将手指穿过通孔10,稍微用点力将第二夹线部3的开口端9掰开后将电线放进第二夹线部3内,起到快速安装的作用。
[0029]所述本体I的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耐蚀性能,用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固定夹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韧性和耐蚀性能,大大延长固定夹的使用寿命。
[0030]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设置了两个一体设置的供电线固定的部件,体积大大减小,而且通过连接部4的设置将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分隔开,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得电线之间不凌乱,能有条理的进行放置;本体I上的通孔10辅助较粗的电线或线束穿过第一夹线部2和第二夹线部3,起到快速安装的作用。[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端部开口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夹线部、第二夹线部以及设置在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均与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夹线部和第二夹线部的径向长度均大于连接部的径向长度,所述第二夹线部相对第一线夹部的另一侧设有开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线部相对第二夹线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延伸有与安装孔一体设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凸出安装孔,所述固定部包括自由端和连接端,所述自由端呈弯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呈两个相向设置的“V”型,“V”型开口背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呈两个相向设置的“U”型,“U”型开口背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与连接端之间的角度为钝角,所述自由端朝向相对安装孔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两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
【文档编号】H02G3/02GK203596565SQ201320832809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周利元 申请人:宁波利之源冲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