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座及其所应用的发电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0665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减震座及其所应用的发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同时、有效地克服垂直向及横向震动的减震座及其所应用的发电机。该减震座包括由橡胶构成的弹性减震体及减震体上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减震体下端的受力中心偏离其上端受力中心。
【专利说明】减震座及其所应用的发电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小型紧急发电机的减震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小型紧急发电机,即发电功率在IKW左右,应用于临时提供电力的紧急状况,其不具有单独的用于保护和支撑发动机-发电机单元的机架,因而其减震亦不像传统机架式发电机在机架与发动机-发电机单兀之间通过多个减震座支撑和减震,而是通过将减震座直接与地面接触来实现整个发电机的支撑和减震。现有技术中这样的减震座通常被设计为圆柱形或方形,其材质为橡胶,被垂直地安装在发电机整机的底部。
[0003]众所周知,发电机所产生的震动,主要来自发动机曲轴旋转,因而除整机垂直方向(即沿曲轴径向的垂直方向)的震动外,还有同样重要的整机横向方向(即沿曲轴径向的水平方向)的震动,而在整机的纵向方向(即沿曲轴的轴向方向)的震动相对较小,可不考虑该方向的减震。因此,结合上述应用于小型紧急发电机的现有技术减震座来看,由于该减震座上、下受力中心在一条线上(即垂直方向),其对整机垂直方向的震动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但其对于整机的横向震动则减震效果不明显。尤其在整机重量较轻时,还会造成整机在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横向移位。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有效地克服垂直向及横向震动的减震座及其所应用的发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震座,包括一个由橡胶构成的弹性减震体,该减震体下端为着地部,在减震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安装板,其特别之处在于,减震体下端的受力中心偏离其上端受力中心。进一步,着地部的着地端面被设置为由外向内并向上倾斜,其与水平面之间倾角为I至6度。在减震体下端的受力中心设计为偏离其上端受力中心(即减震体相对安装板向外倾斜一定角度)时,由减震体上端承受的垂直向及横向震动将通过减震体的橡胶弹力由上端受力中心向下端受力中心方向并由上向下进行传递、消减,最后传递到着地部时基本消减完。而在着地部的着地端面被设置为由外向内并向上倾斜时,一方面,可进一步使减震体下端的主要受力部位(即着地部的着地端面的外侧缘)进一步偏离上端受力中心,使前述震动的传递、消减过程加长,取得更好的消减震动的效果;另一方面,此种情况下由于着地部的主要承力部位面积会小于整个着地端面面积,压强增大,该部位的着地部将产生更大的地面抓合力,因此能有效防止其上所安装的工作机在重量较轻时可能产生的横向位移。
[0006]在此基础上,着地部被设置为由减震体下端逐渐向下延伸而成,并使其着地端面的面积大于减震体的水平截面积。更进一步,在着地端面上设置有防滑槽。前一项设计的好处是可更大面积地将来自减震体上端的震动更扩散性地传向地面,同时也能增加着地端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与仅以减震体的横截面作为着地端面的情况比较),增大摩擦力,防止其上工作机的横向位移。而后一项设计则进一步增加着地端面与地面的摩擦力,更好地防止工作机的横向位移。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工作机即发电机,在该发电机的底部沿轴线设置有电机前、后支架,每一支架上各安装固定有一对上述任一项减震座,并且:每一对减震座从轴向看呈“八”字形,或者,两对减震座呈四足鼎立状态设置。由于上述各项减震座能够达到很好的减震、防横向位移的效果,其应用于工作机即发电机时,相应有益效果在发电机整机上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不再详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本实用新型所给出的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附图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座的一个正视图。
[0010]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0011]图3是图2的仰视方向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座所应用的发电机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座的一个实施例,图4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座应用于发电机的一个实施例。以下将结合附图及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说明中涉及的方位,减震座实施例以图2为基准,图2中左侧为“外”,右侧为“内”;减震座所应用的发电机实施例,则以图4中所标示方位为基准,沿前后方向为发电机的纵向,沿左右方向为发电机的横向。
[0014]先对减震座所给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减震座6 (参见图4)包括:一个方柱形的(当然也可以是圆柱形或其他形状)、由橡胶构成的弹性减震体1,该减震体I用于实现减震,其下端为着地部11。一个方形的、由金属制成的安装板2,其与前述减震体I的上端(通过粘接)固定相连,在安装板的受力中心向上焊接有螺钉21,靠近螺钉21另设有一个定位销22 (也可以不设该定位销,视情况而定),通过螺钉21和定位销22,整个减震座6可以被安装固定在工作机如发电机上(可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减震体I被设置为:其下端的受力中心即b线偏离其上端受力中心即a线(参见图2)。也即是说,如图2所示,减震体I自其与安装板2相连的部位向外倾斜了一定角度α (实施例中α角为60度),因而造成前述b线偏离a线。公知的技术要求,减震座6所支撑的工作机一般需要在水平条件下工作,因而安装板2的安装面设计为与水平面一致,所以前述α角即减震体I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相对于传统的垂直型减震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减震体向外倾斜了一定角度,从而使整个减震座的下端着力点(即地面着力点)向外进行了推移,不仅可使其上支撑的工作机更平稳,而且可在消减垂直向震动的同时消减横向的震动。
[0015]进一步,减震体I的着地部11,其由减震体I下端逐渐向下延伸而成,并使其着地端面的面积大于减震体I的水平截面积,其实质上形成为一个与减震体I连为一体的大致呈锥形的方台(参见图1、图2)。并且,其着地端面由外向内并向上倾斜,其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倾角为β,其数值为I至6度(本实施例中为4度)。这样,在支撑工作机时,虽然整个着地部11的着地端面仍可能全部与地面接触,但其外侧缘将承受更大的震动力、重力,因而使减震体I下端的受力中心具有进一步偏离其上端受力中心的趋势,更利于横向减震。此夕卜,着地部11的着地端面外侧缘因受到更大的力,该处将具有更大的与地面贴合的力,可防止工作机横向位移。
[0016]更进一步,在着地部11的着地端面设置有数条纵横交错的防滑槽12。该防滑槽12可以是规则的交错的直线凹槽(如本实施例中所示,参见图3),也可以是不规则的纵横交错的曲线凹槽。无论哪种防滑槽,均可增大减震座6与水平地面的接触摩擦力,以防止所支撑的工作机产生位移。
[0017]接下来对前述减震座6应用于一种工作机即发电机上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8]如图4所示,发电机3属于小型发电机,其没有单独的机架,仅沿轴线(即前后向或纵向)在发电机的前、后端底部各设置有一个电机前、后支架4、5用来支撑整个发电机。在前述电机前、后支架4、5上,匹配地各安装固定有一对上述任一项减震座6。这样,在四个减震座6的支撑下,发电机3呈水平状态地放置。该减震座6的布置方式,一种是被布置得每一对减震座6从轴向看呈“八”字形,也就是每对减震座6其着地部11的横向中心处于同一条线上,这样布置比较简洁,基本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且与整机呈方形的形状相协调,本实施例即采取此布置方式。另一种可以将两对减震座6布置得呈四足鼎立状态(未给出附图),即每一减震座6将相对于轴线的垂直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并使每一减震座6的外侧均朝向发电机3的外侧,并且,相邻的两两减震座6呈对称状态布置,这样布置稍显复杂,并且与整机方形构造稍觉不一致,但其减震效果、运行平稳的状况将更趋完美。
[0019]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中减震座或其所应用的发电机或其他类型的需要减震座支撑的工作机,只要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改进要点的范围内,仍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震座,包括:弹性减震体(1),由橡胶构成,用于实现减震,其下端为着地部(11);安装板(2),其与所述减震体(I)上端固定相连,以将所述减震座安装固定在工作机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体(I)下端的受力中心偏离其上端受力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地部(11)的着地端面由外向内并向上倾斜,其与水平面之间倾角为I至6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地部(11)由所述减震体(I)下端逐渐向下延伸而成,并使其着地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减震体(I)的水平截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地部(11)的着地端面设置有防滑槽(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地部(11)的着地端面设置有防滑槽(12)。
6.一种发电机,其底部沿轴线设置有电机前、后支架(4,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前、后支架(4,5)上,各安装固定有一对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座,每一对减震座从轴向看呈“八”字形;或者,两对减震座呈四足鼎立状态设置。
【文档编号】H02K5/24GK204025521SQ20142035653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张波, 杨佺, 杜靖华 申请人:重庆润通动力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